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問答(第七輯)▪P11

  ..續本文上一頁一、在地獄難,衆生因惡業所感,墮于地獄,長夜冥冥而受苦無間,不得見佛聞法。

  

  二、在餓鬼難,餓鬼(梵語preta)有叁種:一、業最重之餓鬼,長劫不聞漿水之名。二、業次重之餓鬼,唯在人間伺求蕩滌膿血糞穢。叁、業輕之餓鬼,時或一飽,加以刀杖驅逼,填河塞海,受苦無量。

  

  叁、在畜生難,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爲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加殺害,或互相吞啖,受苦無窮。

  

  四、在長壽天難,此天以五百劫爲壽,即色界第四禅中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而障于見佛聞法。

  

  五、在邊地之郁單越難,郁單越(梵名Uttara-kuru),譯爲勝處,生此處者,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

  

  六、盲聾喑難,此等人雖生中國(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國一帶),而業障深重,盲聾喑,諸根不具,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

  

  七、世智辯聰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

  

  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由正覺叁塗八難足見此輩之業障深厚,我佛弟子應有所覺悟,萬萬不可造作叁毒十惡五逆之罪業,方免墮叁塗八難大苦聚;更應勤習戒定慧,斷惑證真,轉識成智,究竟明心見性,洞徹法身,同證涅槃,方爲所務。

  

  

  

  

  

  65. 佛法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否就否定「彌陀佛與淨土」之存在?

  

   佛在淨土叁經明文記載一清二楚,道道地地心外之淨土乃實際存在,不因禅宗、天臺宗、華嚴經、維摩诘經等大力倡導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因此,就將西方極樂世界(梵名 Sukhavati)與阿彌陀佛否決,若將之否決,即是將諸佛淨土否決,亦等同否決事相,執理廢事,失去實相中道義,以偏概全,嚴重破壞圓滿如來聖法。畢竟十方諸佛有諸佛度生之淨土。

  

  各宗派倡導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乃建立在悟性明心立場,一切時處皆立足見性成佛爲修行最高原則,是故,不心外求法,包括心外之淨土與諸佛,目的在回光返照,照見本性爲宗,故有此立論,但無知者不明禅宗、天臺等立論動機與目的,誤以爲確立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之大意,就無知一並誤認沒有心外淨土與諸佛存在,確實有佛子如是被誤導而不自知,本身又無深入經藏,對法理無知,因此,隨著人雲亦雲之心態頗多。

  

  自性彌陀者,又作己心彌陀、己心淨土、唯心彌陀。指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俱在自己心中。六祖壇經雲:『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即萬法唯心,十界互具之理,彌陀存于一己心中,以觀我心而顯自性之彌陀。亦即一般所謂凝視自心,以開悟佛性而成佛之意。通常與「唯心淨土」並列爲聯句,即「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爲天臺宗、華嚴宗、禅宗、密宗等聖道諸宗所盛談。唯淨土宗之信仰與之有異,而主張淨土系在己心之外。

  

  唯心淨土者,淨土乃唯心所變,存于衆生(梵語bahu-jana)心內。依唯識之理,淨土爲佛、凡夫各各心之所變。若就如來所變之土而言,如來心無漏,故土亦無漏;若就凡夫所變之土而言,凡夫心未得無漏,故土爲有漏。又所觀之佛亦爲自心變現之相,心外不能見佛之真相。故佛、淨土皆非心外之法,皆唯心所變。

  

  禅宗以維摩诘經之心淨土淨說爲根據,謂直了心性,即心即佛,自心明白之處,即是淨土,稱爲唯心淨土、自性彌陀。

  

  

  

  

  

  66. 家屬親人如何爲命終之家眷作功德?

  

   爲命終者作功德,是急迫需要,而且應在有效時間內;若超越時效爲亡者作功德,亡者所得到之利益,幾乎已微乎其微,甚至白忙一場,是故,爲亡者作法事功德,理應如法而且時效應掌握住,不得散失。並爲亡者誦經念佛,供養叁寶(梵語tri-ratna),爲亡者布施財物,然後普皆回向亡者,令亡者承此善因得生善道,並承佛願力接引生西。爲亡者作功德,應發自內心虔誠敬意,必得感應道交,亡者得利,蒙超善道。

  

  地藏經雲:『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爲設福,以資前路,或懸旛蓋,及然油燈。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曆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是諸衆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爲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衆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爲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能使是諸衆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爲亡者稱念佛菩薩名號,亡者其神識若未脫離軀體,眷屬家人大聲稱念佛菩薩名號,其神識耳根(梵語srotrendriya)所聞,能滅無量罪,得無量福,發願即得往生淨土。

  

  地藏經雲:『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爲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余業報等悉得消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爲其稱念佛名,于是罪中亦漸消滅。何況衆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67. 何謂「耳根圓通」?

  

   楞嚴會上,二十五位大小乘聖衆各自宣說所證之圓通方便,其中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圓通」被文殊(梵名 Manjusri)菩薩贊譽爲最上、最殊勝。文殊大士並舉出叁種真實而稱贊耳根之圓通,即是:

  

  一、通真實,謂眼、鼻、舌、身、意等諸根皆不如耳根,蓋眼不見障外,乃至心意有紛雜不定之時;而耳根則能隔牆聽音響,遠近俱可聞。

  

  二、圓真實,謂十方俱擊鼓,亦可同時聞聲。

  

  叁、常真實,謂聲有止息、動靜之時,亦不失聞性,有聲則有聞,無聲則不聞,然聲之有無,其聞性皆湛然常住而了無生滅。

  

  總而言之,在二十五大小乘聖衆發表各自開悟證果經過當中,文殊菩薩贊歎以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爲最上、最殊勝,並以叁種真實殊勝之處作爲圓滿結論,今舉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發表證道之原文如下:

  

  楞嚴經雲:『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于世,名觀世音,我于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叁摩地(梵語samadhi),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佛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叁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叁十二應,入諸國土。』

  

  這即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之由來,觀音大士如是修證而成就無上菩提,我佛四衆弟子若如法如實奉行「耳根圓通」修法,欲證成佛道,終有是處。

  

  

  

  

  68. 爲何「楞嚴經」先滅,何經最慢滅?

  

   大聖佛陀四十九年弘宗演教,利益無量人天,開悟證果,超凡入聖者無法計算其數量,僅能以無量無邊之數形容之。去聖遙遠,如來正法已過,像法也已過,當今正處末法時代。所謂末法之末者即是衰微、尾端、微弱、近滅之意,即如來正法已近衰滅之際,故稱末法(梵語saddharma-vipralopa)。

  

  楞嚴經乃如來正法眼藏,涅槃解脫神聖之標幟,明心見性之圭臬,破邪顯正之大法,成佛之道。有如是大因緣之功德,在佛門中有「小藏經」之稱,具足有天臺宗、華嚴宗、唯識宗、淨土宗、禅宗、律宗、密宗等各宗思想,甚至自古至今諸宗派弘法利生,無不引用本經而爲說法。

  

  是故,楞嚴經在教內占有極崇高地位,是佛弟子無庸置疑之事實,爲何崇高尊貴大法之楞嚴經會最先滅亡,其由有二:一者楞嚴經是一部破邪魔之聖典,在本經中戒律嚴格,佛陀詳述持戒真實義,細膩組織,不如法不持戒者見而避之舍之;邪魔外道知道本經如同一面照妖鏡,邪惡魔道諸法遇上楞嚴經,當下粉碎其邪魔外道法,妖法邪魔法暴露無遺,是故,魔道震撼恐懼,一來毀破魔法,二來魔道中之魔子魔孫一一被楞嚴經大法所度化入佛門故,因此魔王懼怕顫栗,即誓願破佛毀法,甚至穿如來袈裟(梵語kasaya),吃如來飯破盡如來正法,目前當今佛教正處于如是危機之際,這是大衆有目所共睹。

  

  二者有少數學者與僧衆自認大乘非佛說,乃至南傳佛教亦否定大乘是佛說等等,如是莊嚴、解脫、圓滿之佛乘大法亦受如上二者所影響與破毀,實乃佛門大難,外道邪魔毀破佛法,佛子四衆護法人人有責,不可推卸,不可逃避職責;但由佛子自破佛法,實乃大爲不該,罪過無邊,如是謗佛謗法乃逆罪,無間地獄之果報,應行痛切忏悔,豈可不慎乎!

  

  梵網經雲:『破法戒,如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非余外蟲,如是佛子自破佛法,非外道天魔能破。若受佛戒者,應護佛戒,如念一子,如事父母,不可毀破。而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如叁百矛刺心,千刀萬杖打拍其身,等無有異。甯自入地獄,經于百劫,而不一聞惡人以惡言謗破佛戒之聲,而況自破佛戒!教人破法因緣,亦無孝順之心。』

  

  淨土法門,叁根普被,利鈍全收,法門殊勝,一生佛國,永不退轉,直至成佛,佛以大悲願力攝受群生,佛陀法運滅盡,特留無量壽經百年,悲心徹骨。

  

  佛說無量壽經雲:『無得以我滅度之後,複生疑惑,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佛學問答(第七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