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爲了彌補你的過失,除了自己披陳發露忏悔外,將後不得曆史重演,是名真忏悔,明白嗎?
六祖壇經雲:『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
最後,承蒙這次因緣,師父爲你歸依叁寶,好好做個叁寶弟子,擁護叁寶,來成就你的福德與智慧,因而消除你的業障,早日脫離鬼道的痛苦與束縛,明白嗎?』
當下爲鬼道衆生叁歸依,從此之後,在佛寺裏連住了四年,鬧鬼的事件,就永遠匿迹無蹤了。
在竹林寺住了四年,除了自己鑽研佛經之外,曾經四處弘法,大型的講經說法,每場聽衆叁四千人之多,諸如:
一、 民國七十五年,高雄市立圖書館,演講:菩薩對六度的看法。
二、 民國七十五年,綠島監獄、東成監獄、岩灣監獄、泰源監獄、臺中監獄、高雄少年輔育院等等。
叁、 民國七十六年叁月,屏東市立藝術館,演講:從聲聞乘到菩薩乘本有的風範。
四、 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板橋市文化中心,演講:往生淨土叁資糧、出家功德與利益、死亡的真面目。
五、 民七十七年,臺中慈善寺,演講:佛法對戒律的看法。
六、 民國七十七年十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叁日,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演講:正法的分辨。
七、 民國七十八年二月十七、十八、十九日,永和市國父紀念館,演講:正法的分辨第二集。
八、 民國七十八年,高雄監獄,演講:業力不可思議。
九、 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十九、二十、二十一日,永和市國父紀念館,演講:偉哉菩薩道。
十、 民國七十八年九月十五、十六、十七日,臺南市立勞工育樂中心,演講:死亡的真面目.出家功德與利益.往生淨土叁資糧。
十一、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十、十一、十二日,嘉義家商大禮堂演講,死亡的真面目.出家功德與利益.往生淨土叁資糧。
十二、 民國七十九年二月二、叁、四日,臺南縣立文化中心,演講:宗教與人生。
十叁、 民國七十九年叁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講:死亡後的世界.涅槃後的世界.出家後的世界。
十四、 民國七十九年七月,臺南市立體育館,演講:勸發菩提心。
十五、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七、八、九日,臺中市新民商工大禮堂,演講:禅宗與淨土宗。
十六、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叁十日,臺南市立體育館,領導萬人念佛大法會。
十七、 民國八十年五月叁十一日至六月一、二日,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十八、 民國八十年八月二十叁、二十四、二十五日,臺南縣立文化中心,演講:極樂世界九品蓮花。
十九、 民國八十年十月八、九日,桃園縣立文化中心,演講:煩惱與菩提.生死與涅槃。
二十、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叁日,臺南市立勞工育樂中心,傳授千人八關齋戒。
二十一、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二十叁日,臺南縣永康國小大禮堂,演講:廣結善緣。
二十二、 民國八十年十一月叁十日,臺南關仔嶺大仙寺,演講:羅漢與菩薩。
二十叁、 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十五、十六日,彰化縣政府大禮堂,演講:慈悲法門.忏悔法門。
二十四、 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十一日,恒春鎮公所大禮堂,演講:凡夫與聖人。
二十五、 民國八十一年五月二十叁、二十四日,高雄縣鳳山國父紀念
,演講:六祖壇經的思想。
二十六、 民國八十一年六月二十叁、二十四日,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講:戒律.禅定.智慧。
二十七、 民國八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臺南市勞工育樂中心,傳授千人八關齋戒。
二十八、 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二、叁日,臺南市立圖書館--育樂堂,演講:徹悟禅師法語。
二十九、 民國八十二年一月一、二日,雲林縣北港鎮北辰國小大禮堂,演講:死亡的真面目。
叁十、 民國八十二年叁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日,彰化縣員林鎮大同國中大禮堂,演講:佛力.業力.願力。
叁十一、 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四、五、六日,臺北市中山堂,演講:迷惑.覺悟.解脫。
叁十二、 民國八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臺南縣永康市南臺工專,演講:宗教與生活。
叁十叁、 民國八十叁年五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叁日,臺南市立圖書館,演講:超越心靈之法寶(上集)。
叁十四、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十八日至叁月四日,共十五天。地點:臺南法王講堂第叁樓,講題:金剛經。
叁十五、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共叁天。地點:臺南法王講堂第叁樓,講題:佛說盂蘭盆經。
叁十六、 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二十八、二十九、叁十日,共叁天。地點: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講題:超越心靈之法寶(下集)。
叁十七、 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十一、十二、十叁日,共叁天。地點:蘆洲鄉鹭江活動中心,講題:叁根普被.橫超叁界。
叁十八、 民國八十五年叁月一、二、叁日,共叁天。地點:臺南法王講堂第叁樓,講題:生死之謎。
叁十九、 全省佛寺常巡回演講,次數之多,記憶不起啦!講座、打佛七、專題演講、乃至蒙受中華電視臺之邀,于電視弘法等等。
四十、 自己閱覽藏經與弘法外,盡量抽空,寫了十八本書,這十八本書可表征我出家前後的心得報告,事與理、空與有、迷與悟、染與淨、佛與魔,乃至中道法,不二法門,以深入淺出爲題材,盡棉薄之力,自利利人,十八本書如下:
著作-
一、歸依叁寶
二、心地法門
叁、出家功德與利益
四、臨終遺囑
五、業力不可思議
六、淨土法門
七、萬德莊嚴菩薩道
八、影塵回憶
九、佛學問答(第一輯)
十、佛學問答(第二輯)
十一、佛學問答(第叁輯)
十二、佛學問答(第四輯)
十叁、性空世界
十四、智慧之門
十五、一華一葉一世界
十六、頓悟法語
十七、頓悟一剎那
十八、超塵法語
將後日子還是秉持弘法爲家務,利生爲事業的意念,始終不變。由今生乃至未來生,窮盡未來際,皆爲弘法利生盡心盡力,直到成佛。
我時常默默思惟:『我難得能出生人間,又有福報接觸到如來正法,深感慶幸,在有生之年,應該好好弘法利生,廣積福慧,多消業障,畢竟,人生無常,幻化如夢,空幻不實;我如是,衆生亦如是。』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
當個出家人,要能忍受一切寂寞、無聊、空虛的習氣,才能逐漸入道。
人往往喜歡結伴成群,以消遣或找刺激來過日子,不然實在太寂寞了、太無聊了、太空虛了。
諸位同道們!一個人的解脫,不能用一種相對待的東西來代替,以達暫時銷魂或刺激才說是快樂,要知道呀!這一系列的東西,是會消失去的,時間與空間構成物質的現象,若將心系念在這物質現象上,産生暫時的解脫和依靠,當這時間與空間過去的時候,你又將會失去這東西,你內心又會回歸到原來的痛苦,回歸到原來的缺陷。
所以我們要了解,時間與空間這一系列的東西,都是無常的,是空幻不實的,是變化的,不是永恒的,知道嗎?
佛陀說:『世間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能夠長遠的存在。』
佛陀說:『人之所以會痛苦,乃在追求錯誤的東西。』
佛陀說:『每個人都在虛僞的人生當中,度過一生,而自己卻不能自覺,甚可憐憫!』
大聖佛陀這些名言至理,將世法與出世法闡述無余,字字句句道盡世間真相,毫不留情的將世間好與壞、善與惡、是與非、成與敗、得與失、興與衰、空與色、事與理、迷與悟、染與淨,一連串微言大義,全部呈現在我們眼前,佛陀的慈悲,實在不可思議,窮盡塵劫,贊歎莫能盡。
六道輪回,本來就是獨生獨死,獨來獨往,自作自受,誰也頂代不得,業力牽製,沒有自由可言,業力要讓我們往東,我們往西不得;業力要我們往南,我們往北不得,業力始終引發我們上升與墮落;學佛就是將業力本身淨化,以得解脫。
業力不解脫,不淨化的一天,我們就永遠被業力所牽引,東西南北由它牽製,我們就自由不得,解脫不得,也就任由業力所支配,因而獨生獨死,獨來獨往。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這意境相當高,描述出家人的心地風光,是何等自在!何等自由!心地不受束縛,光明無礙,身體就可遨遊大千。
一缽飯的取得,如此無罣無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非一般俗人所能理會。
出家修行者,其生活是淡泊的、平實的、超越的、無參雜的,絕對不受時間與空間的束縛與拘泥,如此方能堪稱大丈夫出家兒。
若能堪稱大丈夫出家兒,就能孤身萬裏遊,孤身就是單獨一人。能單獨一人自在萬裏遊,這位出家人,當下心地就能自在,不被一切葛藤所牽絆,普天之下任他遨遊。
曆代高僧大德們!一旦出家悟道後,心地解脫一身飄,大江南北任他往返,如六祖慧能大師、黃檗斷際禅師、紫柏大師、憨山大師、虛雲老和尚....等等,他們行持的風範,道心堅強,意志堅定,頂天立地,可堪稱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裏遊的好榜樣。
法王講堂創立與宗旨
法王講堂的創立其動機何在呢?宗旨爲何?這是每位佛門四衆弟子所關切的,要完成一件世間事或出世間事, 必有其動機與…
《影塵回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