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亡。』
有志修学佛法而于戒律有亏者,读到佛陀这些教诫的经文,内心应该有所猛然觉醒,毛骨悚然之深思,佛律虽然很严谨,条文也很繁琐,我们还是要坚持律法而行持,毕竟,如来正法乃安住戒律之上。
戒律可让修行者度过生死河,如宝筏一般;戒律可让我们在黑暗无知中得到光明无惑,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律可让我们正见如来正法,是否正法在戒律印证之下,如同照妖镜,正法与邪法会明朗呈现在眼前。
梵网经云:『佛灭度后,于像法中,应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者,如暗遇明,如贫得宝,如病得瘥,如囚系出狱,如远行得归,当知此戒,即是众等大师,若佛住世无异此也。』
戒律有如此重要性,在今日的佛教界,真能严净毗尼,研究律藏者,又有几人呢?不但束置高阁无人过问,就是能演讲戒律之人,也必定是很有勇气啦!若没有勇气,就不敢演讲了。
假使追究原因,当下就是末世众生业障深重,我行我素,任性自得,嫌戒律性质太严肃,碍手碍脚,行动不便,持之不易,不如索性不持了,这么一来,无上律法,就逐渐被佛门弟子高置楼阁,永远冻结,戒律无人宣扬,佛法也就日益衰微,这就是末法的现象。
戒律在,佛法在;戒律亡,佛法亡。换句话说,戒律之兴亡,就是佛法之兴亡,佛法之盛行,有赖戒律之维持与宣扬。
这是广化老和尚在学院,常呼吁我辈弟子之座右铭,他老人家非常慈悲,有时候,讲到末法时代,众生业重,戒律无人倡导,导致佛法衰弱,邪说纷纭,莫衷一是,广老悲从心起,当下哭泣,泪流满面,由此可知,他守戒如护眼命,出家一生,宣扬戒律,誓死不退,与戒律共生共死,直到成佛。
在学院求学过程,广学诸法,亲听师长法要,这是很有福报的,放寒暑假,我内向的个性,不会攀缘外境,所以,大体上都在佛寺里,钻研圣教,博览法义。
光阴冉冉而过,三年的佛学院生活,不知不觉已告一落,世间是缘生缘灭的,一切人事物也是缘生缘灭,有开幕就有落幕的时候,佛学院求学过程亦不例外,三年学院生活,还总觉得学的不够,为了更上一层楼,我有意阅览佛教圣典-大藏经。
大藏经浩瀚如海,深广无比,要深入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十二部圣典(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有望洋兴叹之感,我当时的心境如此想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样的理由,要当个佛陀弟子,不深入法海,不深入大藏经,怎能得智慧?怎能当佛陀弟子呢?反观自己,业障深重,福薄慧浅,现在是阅览大藏经最好的时机,如本啊!如本啊!向前迈进吧!勿懈勿怠,光阴莫蹉跎!』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下定决心,宝岛南北往返数次,为寻得适当阅览圣典之环境,最后在冈山山上找到,虽然不很理想,只要能安心下来看佛经,一切的苦难与障碍都可克服,此处环境幽雅,四周宁静,花香鸟语,猴群攀树,无人打扰,就在这里阅读妙云集、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严经、涅槃经、大般若经、阿含经、维摩诘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法华经还有其他圣典之钻研。
此处住了二年,所有时间都安住阅览经典,把身心投注过量,几乎一天看十小时的佛经,每天坐十小时,又少运动,自己不会照顾自己,因此,身心逐渐衰弱。
记得有一天,身心不舒服,上吐下泻,四肢无力,无法抖擞精神,整个人似乎要崩溃了,视觉模糊,听觉朦胧,手脚渐渐不听话,微微的意识带我往床铺爬,颠仆到床边,碰一声,当下摔在床上,神识似醒非醒的状态,有心要爬起来,用尽所有力量,还是前功尽弃,不能如愿。
正当此际,在似醒非醒之下,神识一动,马上联想到观世音菩萨大悲救世精神,即时默祷:
『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弟子如本身心受大苦难,业障现前,神识不振,体力衰微,抖擞不得,愿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现在四周无人,求救不能,唯愿大圣观音悲悯救度。』
默祷完毕,我专心称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前后不到两分钟,就听到大殿处有人走动的声音,步伐相当稳重而慢,我灵机一动,似乎有所默契。
内心高喊着:『观世音菩萨啊!慈悲救度我啊!我在寮房里面,身心极受痛苦,快来救我呀!』
痛苦而高喊的我,又听到走路的步伐,朝着寮房而来,并且不断欲开门锁,只听到(口卡)(口卡)!(口卡)(口卡)!连环响声,好象无法打开。
我又动个念头:『观世音菩萨,门是反锁的,您应该绕过大门,走近窗户边,由窗口进来才对呀!』
说也奇怪,念头一动,又听到脚步声移动着,走近窗口处,也同样没有动静,原来铁窗是由两公分直径所制造而成的,可能没有办法进来,我又动个念头:
『观世音菩萨,铁窗无法进来,你就由寮房再度进来吧!一切都看你的本领啦!』
接着,脚步声又走回原来的寮房门口,又听到 (口卡)(口卡)!(口卡)(口卡)响声,最后(口卡)一声,门锁被打开了,正在这时候,我直觉头顶处有股清凉的感觉,徐徐由头顶下降到脸部,由脸部到胸部,由胸部到腹部,乃至到双腿足底,那股清凉无比的感受,非语言文字所能阐述,一股又一股,一阵又一阵,辗转由上而下,前后有三分钟,三分钟过后,我逐渐清醒过来,身心泰然,舒服无比,接着,就爬起床铺,坐在床边,联想刚才一连串之事,觉得不可思议,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于是,双眼眺望门锁,不得了啦!果然不错,刚才所经过之事,一切属实。
我在寮房里阅览大藏经,习惯上,一定将门锁反锁,现在门锁果然被打开,这一连串的事实,太不可思议了,从此之后,我念佛号的信念更是倍增,佛菩萨是慈悲的,寻声救苦的、济世的、悯念众生的,唯愿我佛弟子,常念佛号!
于此阅藏两年,在道业上多少点理念,但亦然觉得还不够,我想继续深入藏经,探究佛法,于是又流浪六个多月,一面流浪,一面弘法,六个多月期间,居无定处,在这段坎坷流浪期间,最能将我所学的佛法,消化发挥于生活中。佛法的可贵,就是落实在生活,生活不离佛法;佛法即生活,生活即佛法,佛法与生活是一体的。
曾经流浪于宝岛南北,也曾经漂泊到澎湖一段时间,虽然过得流浪的生活,却也能将佛法活生生运作在生活点滴中,在生活中得到法喜。
生活觉悟,生活何尝不是佛法!佛法不能觉悟,佛法何尝不是生活;生活与佛法只是迷悟有别,染净有异而已!
诸佛菩萨是过觉悟的生活,我辈凡夫是过着迷妄的生活;我们今天来学佛,就是学菩提觉悟的生活,若如是学,是名真学。
民国七十四年流浪到高雄县鸟松乡,住锡在竹林寺,竹林寺靠山而座,面对高雄澄清湖,地势居高凌下,空气新鲜,四周宁静,欲发心暂住此处,安心下来再阅览大藏经。
当时,此寺无出家人居住,只有一位姓黄的居士,早晚点香开门关门而已,我就独自一人,居此古寺,整个佛寺破旧不堪,凌乱纷飞,屋顶是石棉瓦,多年无整修,每当夏天雨季,屋内落水不停。
在一次强烈台风季节,狂风暴雨,把屋顶上的石棉瓦,吹掉了六、七片,变成露天房屋,天空布满乌云,屋内落水又吹大风,四周无人,求救不得,同时,棉被衣服全浸湿了,地板积水如湖,一直等到台风过后,才请在家居士上山发心整修完毕,将后的四年,就安然无恙的度过,受风雨侵袭之烦恼,也就自然匿迹无踪。
竹林寺不太大,其小如土地公庙,破旧无人修补,又是古寺,是民房改造成寺的,一踏入佛寺,就显得冷凄凄,我第一次入竹林寺,当下身不由己,起了疙瘩,毛骨悚然,当时也不把它放在心里。
俗语有句话说:『古庙不能一人独居。』
原因就是古庙因没人居住,往往有邪入侵,若搬进去居住,有可能发生种种意外,当我第一天将一切行李搬入竹林寺之后,第一天住得很平安,第二天也住得不成问题,第三天也无事。
事情的发生,就在第四天的当晚,我看佛经通常在十点就休息,把蚊帐挂好,躺下去不久,双眼合闭,突然有一只很冷的手,朝着脖子拚命挟紧,我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把那只冰冷的欲搬开,但是用尽力量也抓不到这只冰冷的手,原来冰冷的手是无形无相,把我挟得透不过气来,到最后,奇怪的事,再继续发生了,那只冷手反抓我的双手来挟自己的脖子,自己挟了两分钟,觉得不对劲,怎么搞的,我怎么那么傻,自己挟自己的脖子,马上将双手放下,连忙由床上爬起来。
那时候,内心恐怖不安,寺内只有我一人,跑也跑不掉,当下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即时,由恐怖中转变冷静,由不安中转成应变。
从容不迫的对鬼魂说:『恶鬼啊!恶鬼啊!你当鬼道众生,已经够可怜了,业障已经够深重,还不知求哀忏悔,改邪归正,弃暗投明,还这么任性为非作歹,广造恶业,业上加业,连本带利,将后果报惨不忍睹。
我出家人来寺看经典,为求佛道,下化众生而奋发图强,你却来造业,搔扰出家众的清修,障碍别人修行,罪过无量。我是出家人,也是三宝之一,你来破坏出家人,就等于破坏三宝之罪,破坏三宝之罪,其罪最重,死堕阿鼻地狱。
佛经云:『嫉师、憎师、毁师、恨师,法中大魔,地狱种子。』
如此借镜,岂可不戒不慎乎!三宝乃世间明灯,是度生死河之宝筏,是三界所依所尊,岂可容许我辈毁之、谤之!
佛经云:『欲不下三涂,莫谤正*轮。』
…
《影尘回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