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影尘回忆▪P9

  ..续本文上一页  为了弥补你的过失,除了自己披陈发露忏悔外,将后不得历史重演,是名真忏悔,明白吗?

  

  六祖坛经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最后,承蒙这次因缘,师父为你归依三宝,好好做个三宝弟子,拥护三宝,来成就你的福德与智慧,因而消除你的业障,早日脱离鬼道的痛苦与束缚,明白吗?』

  

  当下为鬼道众生三归依,从此之后,在佛寺里连住了四年,闹鬼的事件,就永远匿迹无踪了。

  

  在竹林寺住了四年,除了自己钻研佛经之外,曾经四处弘法,大型的讲经说法,每场听众三四千人之多,诸如:

  

  一、 民国七十五年,高雄市立图书馆,演讲:菩萨对六度的看法。

  

  二、 民国七十五年,绿岛监狱、东成监狱、岩湾监狱、泰源监狱、台中监狱、高雄少年辅育院等等。

  

  三、 民国七十六年三月,屏东市立艺术馆,演讲:从声闻乘到菩萨乘本有的风范。

  

  四、 民国七十六年十一月,板桥市文化中心,演讲:往生净土三资粮、出家功德与利益、死亡的真面目。

  

  五、 民七十七年,台中慈善寺,演讲:佛法对戒律的看法。

  

  六、 民国七十七年十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演讲:正法的分辨。

  

  七、 民国七十八年二月十七、十八、十九日,永和市国父纪念馆,演讲:正法的分辨第二集。

  

  八、 民国七十八年,高雄监狱,演讲:业力不可思议。

  

  九、 民国七十八年五月十九、二十、二十一日,永和市国父纪念馆,演讲:伟哉菩萨道。

  

  十、 民国七十八年九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台南市立劳工育乐中心,演讲:死亡的真面目.出家功德与利益.往生净土三资粮。

  

  十一、 民国七十八年十一月十、十一、十二日,嘉义家商大礼堂演讲,死亡的真面目.出家功德与利益.往生净土三资粮。

  

  十二、 民国七十九年二月二、三、四日,台南县立文化中心,演讲:宗教与人生。

  

  十三、 民国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讲:死亡后的世界.涅槃后的世界.出家后的世界。

  

  十四、 民国七十九年七月,台南市立体育馆,演讲:劝发菩提心。

  

  十五、 民国七十九年十二月七、八、九日,台中市新民商工大礼堂,演讲:禅宗与净土宗。

  

  十六、 民国七十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台南市立体育馆,领导万人念佛大法会。

  

  十七、 民国八十年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一、二日,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十八、 民国八十年八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台南县立文化中心,演讲:极乐世界九品莲花。

  

  十九、 民国八十年十月八、九日,桃园县立文化中心,演讲: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

  

  二十、 民国八十年十一月三日,台南市立劳工育乐中心,传授千人八关斋戒。

  

  二十一、 民国八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南县永康国小大礼堂,演讲:广结善缘。

  

  二十二、 民国八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台南关仔岭大仙寺,演讲:罗汉与菩萨。

  

  二十三、 民国八十一年一月十五、十六日,彰化县政府大礼堂,演讲:慈悲法门.忏悔法门。

  

  二十四、 民国八十一年四月十一日,恒春镇公所大礼堂,演讲:凡夫与圣人。

  

  二十五、 民国八十一年五月二十三、二十四日,高雄县凤山国父纪念

  ,演讲:六祖坛经的思想。

  

  二十六、 民国八十一年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讲:戒律.禅定.智慧。

  

  二十七、 民国八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台南市劳工育乐中心,传授千人八关斋戒。

  

  二十八、 民国八十一年十一月一、二、三日,台南市立图书馆--育乐堂,演讲:彻悟禅师法语。

  

  二十九、 民国八十二年一月一、二日,云林县北港镇北辰国小大礼堂,演讲:死亡的真面目。

  

  三十、 民国八十二年三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日,彰化县员林镇大同国中大礼堂,演讲:佛力.业力.愿力。

  

  三十一、 民国八十二年八月四、五、六日,台北市中山堂,演讲:迷惑.觉悟.解脱。

  

  三十二、 民国八十二年十月二十九日,台南县永康市南台工专,演讲:宗教与生活。

  

  三十三、 民国八十三年五月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日,台南市立图书馆,演讲:超越心灵之法宝(上集)。

  

  三十四、 民国八十四年二月十八日至三月四日,共十五天。地点:台南法王讲堂第三楼,讲题:金刚经。

  

  三十五、 民国八十四年六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共三天。地点:台南法王讲堂第三楼,讲题:佛说盂兰盆经。

  

  三十六、 民国八十四年七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共三天。地点:台北市国父纪念馆,讲题:超越心灵之法宝(下集)。

  

  三十七、 民国八十四年十一月十一、十二、十三日,共三天。地点:芦洲乡鹭江活动中心,讲题:三根普被.横超三界。

  

  三十八、 民国八十五年三月一、二、三日,共三天。地点:台南法王讲堂第三楼,讲题:生死之谜。

  

  三十九、 全省佛寺常巡回演讲,次数之多,记忆不起啦!讲座、打佛七、专题演讲、乃至蒙受中华电视台之邀,于电视弘法等等。

  

  四十、 自己阅览藏经与弘法外,尽量抽空,写了十八本书,这十八本书可表征我出家前后的心得报告,事与理、空与有、迷与悟、染与净、佛与魔,乃至中道法,不二法门,以深入浅出为题材,尽棉薄之力,自利利人,十八本书如下:

  

  著作-

  一、归依三宝

  二、心地法门

  三、出家功德与利益

  四、临终遗嘱

  五、业力不可思议

  六、净土法门

  七、万德庄严菩萨道

  八、影尘回忆

  九、佛学问答(第一辑)

  十、佛学问答(第二辑)

  十一、佛学问答(第三辑)

  十二、佛学问答(第四辑)

  十三、性空世界

  十四、智慧之门

  十五、一华一叶一世界

  十六、顿悟法语

  十七、顿悟一剎那

  十八、超尘法语

  

  将后日子还是秉持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意念,始终不变。由今生乃至未来生,穷尽未来际,皆为弘法利生尽心尽力,直到成佛。

  

  我时常默默思惟:『我难得能出生人间,又有福报接触到如来正法,深感庆幸,在有生之年,应该好好弘法利生,广积福慧,多消业障,毕竟,人生无常,幻化如梦,空幻不实;我如是,众生亦如是。』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当个出家人,要能忍受一切寂寞、无聊、空虚的习气,才能逐渐入道。

  

  人往往喜欢结伴成群,以消遣或找刺激来过日子,不然实在太寂寞了、太无聊了、太空虚了。

  

  诸位同道们!一个人的解脱,不能用一种相对待的东西来代替,以达暂时销魂或刺激才说是快乐,要知道呀!这一系列的东西,是会消失去的,时间与空间构成物质的现象,若将心系念在这物质现象上,产生暂时的解脱和依靠,当这时间与空间过去的时候,你又将会失去这东西,你内心又会回归到原来的痛苦,回归到原来的缺陷。

  

  所以我们要了解,时间与空间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无常的,是空幻不实的,是变化的,不是永恒的,知道吗?

  

  佛陀说:『世间上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长远的存在。』

  

  佛陀说:『人之所以会痛苦,乃在追求错误的东西。』

  

  佛陀说:『每个人都在虚伪的人生当中,度过一生,而自己却不能自觉,甚可怜悯!』

  

  大圣佛陀这些名言至理,将世法与出世法阐述无余,字字句句道尽世间真相,毫不留情的将世间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成与败、得与失、兴与衰、空与色、事与理、迷与悟、染与净,一连串微言大义,全部呈现在我们眼前,佛陀的慈悲,实在不可思议,穷尽尘劫,赞叹莫能尽。

  

  六道轮回,本来就是独生独死,独来独往,自作自受,谁也顶代不得,业力牵制,没有自由可言,业力要让我们往东,我们往西不得;业力要我们往南,我们往北不得,业力始终引发我们上升与堕落;学佛就是将业力本身净化,以得解脱。

  

  业力不解脱,不净化的一天,我们就永远被业力所牵引,东西南北由它牵制,我们就自由不得,解脱不得,也就任由业力所支配,因而独生独死,独来独往。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这意境相当高,描述出家人的心地风光,是何等自在!何等自由!心地不受束缚,光明无碍,身体就可遨游大千。

  

  一钵饭的取得,如此无罣无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非一般俗人所能理会。

  

  出家修行者,其生活是淡泊的、平实的、超越的、无参杂的,绝对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与拘泥,如此方能堪称大丈夫出家儿。

  

  若能堪称大丈夫出家儿,就能孤身万里游,孤身就是单独一人。能单独一人自在万里游,这位出家人,当下心地就能自在,不被一切葛藤所牵绊,普天之下任他遨游。

  

  历代高僧大德们!一旦出家悟道后,心地解脱一身飘,大江南北任他往返,如六祖慧能大师、黄檗断际禅师、紫柏大师、憨山大师、虚云老和尚....等等,他们行持的风范,道心坚强,意志坚定,顶天立地,可堪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的好榜样。

  

  

  法王讲堂创立与宗旨

  法王讲堂的创立其动机何在呢?宗旨为何?这是每位佛门四众弟子所关切的,要完成一件世间事或出世间事, 必有其动机与…

《影尘回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性空世界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