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宗旨,若无动机与宗旨,岂不是多此一举而已!
出家十多年,这段的岁月,几乎把整个青春与岁月,都投入阅览佛教圣典,偶尔也随缘宝岛南北弘法,我觉得弘法布教是件艰难圣业,虽然是艰难不易的,但是还可以一一克服。
逢值末法时代,外道猖獗,邪见迭起,社会谬论缤纷,佛道不振;因此,正法的树立与振兴,有待发心人士挽回末法狂流,佛教(梵语Buddha-sasana)兴亡匹夫有责,佛门四众弟子,不得有袖手旁观的想法,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十个人,十分力量,一千人,一千分力量,如是万亿人,就有万亿人的力量。
佛教太缺乏团结精神,自古以来,始终被欺侮、被挨打、被毁谤、被破害,接着,佛门弟子就自圆其说:佛教徒要忍耐、要行慈悲、要忍辱波罗蜜、要随缘、不可争、这是共业、有违反慈悲之心....等等。
基于这点,使得佛教徒始终被贬的下场,在我阅览圣典的启示,并不如此,乃至历代高僧大德们,也有无数发心菩萨,为教殉身,多得不胜枚举。
经典的开导有两大特色:
第一、智慧的教化:就是以正法辅导众生,令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弃邪归正,因而转凡入圣。
第二、慈悲的教化:慈悲就是拔众生之苦,给予众生之乐。拔苦予乐又有三种含义:
拔苦予乐三义:
一、 正法对治
二、 以邪对治邪
三、 以暴对治暴
一、正法对治
何谓正法对治?正法就是如来觉悟人生与宇宙的真谛。众生之所以轮回六道,就是不明正法所致,正法不明而惑,对人生宇宙迷妄而广造诸业,因业受苦,如是辗转不休不止!若能依止正法而进修,广明人生与宇宙真谛,即可除惑得明,因而得证菩提(梵语budhi),如此对治,是名正法对治。法王讲堂实质动机,就是以正法对治而建立,普令众生得离苦难,趋向菩提之路。
二、以邪对治邪
何谓以邪对治邪?邪就是邪见不正,思想偏激,如外道无益苦行,大圣佛陀深入邪见稠林,了知邪见之偏执所在,于是,对邪见之法当下洞彻,也就不沾染邪见之法;紧接着,又将邪见之法,慈悲细腻分析给外道明白,使之除惑,破邪显正,如此对治,是名以邪对治邪。
佛陀的时代,就有九十六种刚强恶劣的外道,邪见纷纭,莫衷一是,大圣佛陀为了要显示正法,因而深入邪法,又将正法普施外道,使外道行者,各个都能正觉诸法实相之理,这叫做破邪显正。
在破邪显正的过程,外道不能觉悟,免不了会得罪外道,招来种种诽谤、破害、挨打、欺凌、种种事迹。
反观当今佛教,也同样面临外道辈出之际,邪见之法四处漂溢,构成一股危害人类邪见的洪流;佛门弟子,实在有必要挺身而出,为了正法的延续,为了让众生能得闻正法,为了保持如来实质正法本怀,我们不可坐视不顾,让正法衰亡。
佛门四众弟子们!如今更应该坚定意志,挽救日益颓丧的佛教,大家有这颗赤诚的悲愿,联合四众弟子,不断创造因缘,大家要团结,不能不团结,人多力大,团结就是力量,也同样可以形成一股正法洪流,让众生得益,并抵触外道邪见之法,佛教岂有不兴盛之理!
法王讲堂创立,有鉴于此,是故,发起佛教团结精神,共同为教为法,开辟出转观的佛教,使佛教在我们这个时代,更兴盛、更辉煌、更灿烂。
三、以暴对治暴
何谓以暴对治暴?暴就是身口意所引发恶业的流露。比方说:暴力、暴动、暴戾恣(目佳)、暴殄天物、暴跳如雷,由恶的念头引发三业(梵语trini-karmani)作用,其作用千差万别,果报亦千差万别。
国家创设宪法、司法、法律、军警,这本质真义,是要让全国国民能依法守法,安定社会,国强民富为宗旨。因为,人类思想不齐,错综复杂,不易统一,如果人类不能生活在适可的人类轨范,我行我素,如此一来,往往有些人,容易踏入歧途,拨无因果,走极端路线,走暴力路线,走纵欲路线,走恐怖路线,走偏激路线,走断灭路线,走专制暴政路线,思想悬殊甚大。
所以,国家所创立一切法治,都是为了让人类能走入康庄大道,让人类更幸福,更自由!不至于有杀盗掳掠,奸淫犯科,导致人类惶惶不安,这是国法的实质本怀。
同样的理由,假使人民不奉公守法,广造诸恶,心行极端,纵欲恐怖、偏激、暴力等等,此时的国法,就不得袖手旁观,坐视不顾,就应该执行国法,以武力对治武力,来制衡作用,这就是以暴对治暴。
世间法如此,佛法亦不例外。佛教假使遭遇外道的破坏、诽谤、欺凌、毁灭,这时候,佛门四众弟子为了护持佛教,让正法绵延传承下去,此时此刻,可为教为法挺身而出,甚至护持佛教而殉身,这是无上光荣,是贯彻菩萨道慈悲心的流露,因为,菩萨(梵语Bodhisattva)不忍胜教衰,所行之方便法,无非令众生得离苦难,兴起大悲心,何以故?因为佛法难遭难遇,佛法是世间的明灯,能导航出世解脱,是让众生证成菩提的宝筏。
佛法是圆通无碍的,具足权实二教,有时候,以白法(正法、善法)度众生;有时候,以黑法(方便法、恶法)度众生,法无定法,法无高下,法无有比,应机则宜。
菩萨为圣教衰微,欲振兴佛教,有时候,拋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甚至菩萨为度化刚强众生,有时候也会金刚怒目, ,鞭打拳踢,法门不定,其宗旨为令众生导归佛道,这一连串的怒目金刚,与鞭打拳踢,都是菩萨慈悲心权巧方便所演化。
所以我们说,慈悲当下,也具足以暴对治暴之深义。
法王讲堂创立与宗旨意义深长,有多层含义,总归纳而言,不外乎弘法利生,让整体人类,普闻正法,依正法而实践,因实践而开悟,因开悟而证道。
现在将法王讲堂创立的动机与宗旨,归纳为六项,
何等为六项呢?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法王讲堂六项创旨:
一、 法王讲堂真义
二、 树立正法眼藏
三、 举办大专佛学讲座与斋戒学会
四、 定期弘法
五、 佛学研习
六、 共修法会
法王讲堂真义
何谓法王?法王即是佛之别名。就是于法能自在的意思,法即是世间法语出世间法的总称,佛于一切诸法自在,故称法王;王者自在义。凡夫于一切法不得自在,不能堪称法王。佛(梵语Buddha)已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已成就三觉圆满,三觉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也。
也可以说福慧修满之义,福与慧两者已圆满具足,故名法王。
法王讲堂取名,是来自人人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有佛性必得成佛,佛是十法界最高尊位,是四生慈父,六道之导师,是九法界所依。
学佛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成佛,因此,讲堂取名为法王讲堂。入讲堂开发佛性,让佛性大展流露,普见佛性,称性起修,早成佛道,故名法王讲堂。
外道始终心外求法,舍本逐末,背觉合尘,舍心求佛,不得见性,浪迹天涯,轮回六道;讲堂能普劝诸外道,舍离邪见之法,令外道回光返照,得见本性,故名法王讲堂。
徘徊三宝门外之士,乃至不得觉悟者,对人生与宇宙迷妄无知,因而广行非法,造作诸恶,受无量苦痛者,讲堂能令此流之辈,得闻正法,因而觉悟人生与宇宙,使内心达观,意解真谛,得获解脱,踏上菩提之路,是名法王讲堂。
三宝弟子,若行门与知见疑惑不堪,信心不足,犹豫不决,进退不得者;讲堂能令佛门弟子,行门与知见豁然贯通,自信法义,无惑无动,是名法王讲堂。
法王讲堂创立动机与宗旨,具足有如是含概之义,以推动如来一代圣教,普令大地众生,速离苦海,共登觉岸。
树立正法眼藏
何谓正法眼藏?就是佛的心眼彻见心法,是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谓之藏。正法眼藏,是禅宗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法王讲堂创立之动机与宗旨,就是要令正法之理,普施一切大众,如是树立,称之为树立正法眼藏。
教内教外有许多人士,喜欢追求感应、求神通、求保佑,如此的着迷外相,治标不治本;不从贪瞋痴净化,不从明心见性着手,舍本逐末,始终不得开悟,仍然漂流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沉沦生死。
讲堂创立的动机,将唤醒这辈苦难无知者,令这辈专求感应,专求神通,专求保佑者,能彻底正见正法眼藏,远离治标心态而转向治本心态,讲堂将朝此方向而为,即是树立正法眼藏。
凡夫知见不正,始终昧了正法,往往谬论纷纭,无法统一,因此,随个人知见而为,就有千差万别不同果报,六道轮回就在这种情况诞生了。
这辈子我们能学佛,学佛就是学佛的知见,佛的知见最圆满。
梵网经云:『转一切见入佛见,佛见入一切见。』
顾名思义,正见在学佛者心目中,其重要性,就不可言喻了。
法王讲堂创立的宗旨,要令正见飘扬在人间,使人类都能普闻如来正法,入如来知见,因而渐证菩提,同登彼岸,朝此方向而为,即是树立正法眼藏。
有人知见提不起,邪知邪见,浸在占相吉凶,卜卦算命,看风水地理,抽签丢杯筊,问神又问鬼,烧冥纸,烧往生钱,烧库钱,拜外道鬼神,像这种情况,称为邪命,都不如法,有违背如来正法,与天魔外道正等无异,始终漂流在三宝门外,与佛无缘,永远沉沦长夜黑暗,做个三界苦命儿,六道流浪汉。
大圣佛陀以正法布施给我们,我们不但没有接受,反而接受种种邪命,以邪命为依靠,甚可怜愍,愚痴无知故…
《影尘回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