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靈岩甘露第二集 參、力行培福

  靈岩甘露第二集 妙蓮老和尚

  

    參、力行培福

  

  ◎發菩提心利益人

  

  我們要想圓成佛道,第一要發菩提心利益人。時時在行住坐臥之中,有誰需要幫忙就當仁不讓、見義勇爲。大家若能這樣發菩提行,世界那有戾氣?那有戰爭?只有和平。

  

  ◎一切爲人利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手、一雙腳,有口、有良心,要用它來利益一切人,爲人做事、爲人說話,一切爲人,這樣我們這個身體才有價值。如果只有顧自己,心中卻沒有別人,甚至用來作惡、損人利己,那你就太糊塗、太愚癡!要知道,利益不了人就會苦自己,我們能利益人才能利益自己,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能如此明白,你就會舍己爲人。

  

  ◎爲人服務感恩人

  

  我們做一個人就是要爲人服務,看那裏需要就無條件地發心協助。這一切所爲說是爲人,其實還是爲了自己,所感的福德還是你在享喔!如果知道爲人最後得安樂的是自己,那一切的爲人即使怎樣苦惱,你都不會喊苦;見了一切人--啊!都是我的恩人,心境時時都是快樂自在!快樂是自造的,痛苦亦是各人自己所造。相反的,不能隨時和順人,則只有自尋苦惱!你必要認清此道才有福,對嗎?

  

  ◎廣結衆緣千佛護

  

  牡丹雖好,要有綠葉相扶;大將也要有兵才能打仗,所以衆力不可思議。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沒人護持,你一個人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是分身乏術、顧此失彼啊!因此要同衆生結佛緣;有了佛緣,就好修萬行之因花,莊嚴一乘之果德。諸佛皆如此,否則你必是苦惱人!不信佛的真是苦惱人,信佛學佛決定有大福慧又得多自在。

  

  ◎善用色身修善業

  

  千萬不要在身這方面貪戀,也不要以爲色身是假的就不顧它。雖是假,你要好好利用它來修善、利人;不要無端的空忙,忙到最後雙手空空帶著罪業見閻王,那就忙得冤枉呀!有限的命光要快善用,用得好福慧圓滿,太好了!

  

  ◎改往修善莫空過

  

  我們從前已經空過了,空過倒還好,就怕善業空過,惡業沒空過,還做得好積極。現在覺悟了,要積極什麼呢?多忏悔業障、多念佛、多修萬行,增長善根福慧,否則何日出苦呢?常正思惟、改過遷善,把握良時多修衆善培福。

  

  ◎隨犯隨忏惡業淨

  

  要使惡業能斷得清淨,善業能修得圓滿,就要常忏悔、修善業。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總要做到「君子不貳過」;一有犯即刻忏悔,隨犯隨忏,不可再做。

  

  ◎拜佛消災增福慧

  

  拜佛身、口、意叁業精進,是消罪障、增福慧最直捷方便、最穩妥的方法。起碼每日能拜一百零八拜,長久下來,身體決定健康、罪障消除、福慧增長、了生死、成佛道,這是最基本的功夫,若只運動不拜佛,那不是健康之道。

  

  ◎把握時間禮念佛

  

  佛弟子做事情,能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最大功效的,就是念佛、禮佛。所謂「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既然一念佛、一拜佛能增福無量、滅罪無量,我們就應該好好把握,千萬不要將時間隨便空過。一般人難免下劣,但我們是佛弟子,不可再虛度時間了。

  

  ◎不幸造惡快忏悔

  

  一個人雖造了殺、盜、淫的惡業,全身都是罪障,但只要你能覺悟生大慚愧,真心忏悔,所謂「日日向東走,回頭便是西」,又謂「不怕念起,但怕覺遲」。所以只要肯回頭,發大至誠心行善斷惡,再憑著持戒、念佛的功德力量,那麼所有罪障無不消盡。

  

  ◎信極必依佛戒行

  

  地藏菩薩因中爲一孝女,見了覺華定自在王佛,只因一心想救母親,舉身自撲,嚎啕大哭,肢節皆損。一定要有這種表現,才是發起極誠極誠之心啊!印光祖師告訴我們,信佛要信到「至極」。不是光講信而已,還要信到極點,唯有「極」,才能起死回生。你信到至極,就會沒條件依佛戒而行;想討價還價,你到第二家去,佛家是真不二價!你要健康嗎?討價還價買不到真藥材,除不了你的病。

  

  ◎學佛積極可出家

  

  學佛不是消極,是積極的,世間人對財色名食睡、七情六欲這些很積極,積極最後到那裏去呢?到地獄去!學佛人要把這一切斬除,盡朝好的精進、擁護叁寶。有這些發心、有這些行爲,那將來出家才有用;否則沒什麼大作爲。

  

  ◎替天行道善男女

  

  人頂天立地,應該替天行道,絕對要修善,怎麼能做害人的事?你是人就應該要做善男子、善女人。現在已經是佛教徒了,更要做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再有一點點惡,連心念都不可有絲微之惡。當然,這要持之以恒,時久即能心意清淨。達到心意清淨,則是真正快樂人,由是發善心行善事,具忠孝仁愛,建立佛化家庭,利益國家萬民。

  

  ◎佛號度人發心做

  

  世間有無名英雄,佛教也有好多無名的菩薩令人欽佩。我初到臺灣,幾乎每一個地方,電線杆都貼有阿彌陀佛的聖號,甚至到處山上都有,當然還不是每個地方都很普遍。我們佛教徒看各個地方還要怎麼發心做,就再繼續做好。

  

  ◎勸人念佛最好心

  

  人要心好,什麼心是最好呢?勸人念佛的心最好。爲什麼勸人念佛的心最好?令人離苦得樂嘛!不但出離生死之苦,而且使人成佛,得大涅槃之樂。當然世上也有樂,不過那個樂不究竟,樂中有苦因。要想令人得到究竟之樂、清淨之樂,唯有勸人念佛、學佛道。這是最好的心,功德也是最大!這種功德法財不是世間財寶所能比的,要認清。

  

  ◎拔苦予樂是仁心

  

  人者「仁」也,有時你能給人樂,但你悭貪不舍;有時你能拔人苦,可是你沒有同情心、冷冰冰的,順手之勞都不願意做,這不是人啊!雖然外表是個人,你心並不是個仁人君子喔!這話不是罵人,是痛惜你不長進也!

  

  ◎頭頂諸佛尊貴事

  

  什麼是尊貴事?先從萬人腳下行,頭頂著無量衆生,這是最尊貴的度生事。要知道,一切衆生皆是過去的父母,一切衆生又是未來的諸佛。縱然不是過去的父母,決定是未來的佛--大家都是未來的佛!只須將佛事做好就完成。

  

  ◎恭敬他人卑自己

  

  我們要有恭敬心--不是恭敬自己,是恭敬他人;要有謙卑心,才能爲他人效勞。如此敬心奉事,既積德又攝受衆人,最值得學習;愚昧的人自大又懶,如何令人看得起?

  

  ◎相處之道存德行

  

  與人相處,要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不要認定「我是他非」;其實不是他人不對,是自己以凡夫心測君子之腹。這就是凡夫缺德、折福的地方--總是拿不好的心思揣測對方。假如人用小人之心對你,你將如何?能如是反省,不難爲君子,這就是君子之道。要以寬大之心恕人,更要用悲心協助人解脫。就算人家不好,也希望他轉好;要存這一點德行,諒解他人,以資一面消罪障,一面增福慧也!

  

  ◎覺悟之道互勉勵

  

  大家要互相協助!人不能單獨生存,學道也不是單獨道業就能成的,一定要互相勉勵、互相精進。世間惡人是互相殘殺、互相嫉妒、互相妨礙、互相找苦;我們佛弟子覺悟了,要行覺悟之道,推己及人,我不願的事不可加諸人。

  

  ◎開大智慧最快樂

  

  佛法要大家安樂、寂靜,不是教大家互相鬥爭、互相找苦受。要知道!法界一切衆生,無不是我們過去的父母師長、兄弟姊妹,所以不要爲了一個私怨忘記所有的人,不要爲了一家忘記全世界。能開如此的大智慧,才能修廣大福報,有廣大福報,就有最好的快樂,好,現在就實行吧!實行才能離苦得樂啊!什麼才是最好的實行?佛陀告訴我們,最好的實行就是念佛,最好的快樂就是生西方成佛。

  

  ◎菩薩慈悲苦惱人

  

  人沒有生而知之的,萬事都是從學習而來;聞佛法也一樣,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的人一聞就明了,業障重的就難懂。雖然難,我們也要幫助他消除業障、開大智慧。菩薩慈悲眉毛拖地嘛!對愈苦惱的人,愈要拿出慈悲心、忍耐心來指導,時候一到,他不但能自利,還能利他呢!我們對難教的人,更要爲他多方便教導;這才是我們應有的觀念。

  

  ◎學佛慈悲化惡人

  

  善人你不教化,他亦不會做壞事,最多善事不會增進;壞人你不教化,他作起惡來不得了!這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八千次往返娑婆世界的原因。所以我們學佛人遇到愈惡的人,愈要生大慈悲心,想出方便來感化他們改惡修善,令國家平安、人事安甯。唉!我們還是煩惑之人,需要切實發心化導惡業人,方能了我們生死大苦!

  

  ◎無盡接引菩提心

  

  我們要想無限量地利益衆生,那前前要接引後後,後後又要接引下去,這樣才能把佛陀的慈光推動到每一處。這都要大家發菩提心!唯有發心才快樂、唯有發大心才自在。

  

  ◎向佛法中求快樂

  

  世間之樂,樂中有禍;佛家之樂,畢竟清淨無染。愈清淨你頭腦愈醒,愈清淨你萬德愈行得起來,愈行愈快樂。行到那種法味不可思議喔!想求快樂嗎?快向佛法中求吧!

  

  ◎行菩薩道多快樂

  

  佛家講要發大願修大行,發大心做大事雖然辛苦,但苦得快樂呢!萬法唯心嘛!你看兒女生病了,父母照顧兒女辛苦是辛苦,只要兒女病好了,父母多麼快樂!行菩薩道苦不苦?當然苦!但只要能把衆生的病治好了,那多麼快樂啊!這快樂、喜悅,不是那些不長進、空過命光、有福不修的人所能了解的。要想:「佛能做到,我爲什麼就做不到呢?有爲者亦若是啊!」

  

  ◎身病不障發大心

  

  世間人具足貪、瞋、癡叁毒煩惱,那是心病;學佛的人放下貪、瞋、癡,勤修戒、定、慧,即使身病倒了,心絕不會病倒啊!身雖被業力障住,心則永遠障不了。愈是…

《靈岩甘露第二集 參、力行培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