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開示節錄(81、4、3–9)編輯組▪P4

  ..續本文上一頁守持、修持。守什麼呢?守「諸惡莫作」,譬如你那些壞朋友來找你了,這時要守持,千萬不可聽他們的話、跟他們跑。「衆善奉行」要修持,修時要持。

  

  我常說持戒就像手拿寶劍,要持住,一放松就掉下來了;「戒」一定要持住,一年叁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行、住、坐、臥,時時都要持住;持住才能保平安,不持就有無量苦。

  

  不要只發露水道心,只是想:「我受過戒了」就很滿足,回去後把應做的事情都忘了,那你的菩提果到那天才成熟?不怕你做的事小,但怕你不做;日日要「不以小善而不爲,不以小惡而爲之」。如果還是和世俗人一樣醉生夢死、渾渾噩噩的,那怎麼有資格稱做佛教徒?怎麼叫近事男、近事女?又到那一天才了脫生死苦呢?生死不了,曆劫以來的父母、師長、冤親債主一直在叁塗裏受苦,等待盼望你度脫,望得好苦啊!你要急速伸手協助呀!

  

  石火電光的人生,短短幾十年過得很快,要抓住這難得的寶貴光陰,好好依戒奉行。能堅持守清淨戒,將來永久快樂、永久自在;不要因一時之苦吃不下、忍不了而犯戒,那將來前途沒希望,苦果也受不了。

  

  佛世之時有二僧同赴靈鹫山拜見世尊,長遠路途中無水喝,幾乎渴得快要死了,忽見少許有蟲水,一僧想喝水,但水中有蟲不敢喝;一僧心想不喝水則死,如何見到佛?不喝蟲水僧渴死,喝蟲水僧則見佛。佛說:喝水僧未見佛,彼僧守戒是真見到佛;所謂甯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念佛持戒人于此要叁思呀!

  

  之四 親近良師好道場發心出家學世尊

  

  一、靈岩之寶遍宣揚

  

  諸位來到靈岩山寺受戒,真是大福報!要知道這裏有寶啊!有無形之寶和有形之寶。無形之寶要親自來山才能獲得,有形之寶雖沒來山只要有善緣也容易得。什麼是有形之寶?就是大家每天過堂用齋時,一面吃飯,一面聽的聖號錄音帶;這不是世間情愛之歌,這是清淨的梵音、萬德莊嚴的聖號,聽了能消罪障、增福慧,最低限度能使你們信心增長,開智慧、得福壽。

  

  那什麼是無形之寶呢?戒功德、戒體、戒相、戒用。這些你不受戒就得不到,受戒才有,緣生法嘛!無緣不生啊!今天五戒已正授圓滿,恭喜諸位得到寶了!這是無價之寶,非世間金錢所能比較的。世間之寶得而有失;佛法之寶,只要你盡形壽恭敬奉行,永不滅失。這無形之寶別人拿不去的,但想轉給人也有方法,就是你受了戒,守戒得到了安樂自在,將所得的好處告訴人,令大家也有信心來受戒。你也是受人化度,你今已度,更要度別人!

  

  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山上有的是寶;有形之寶,希望你們下山時多帶幾卷回去,滿載而歸,廣與人結緣,使聖號法音宣流五大洲,遍植淨蓮。無形之寶,那要你們以後多多地宣揚、多多地介紹,使別人同得受戒的利益。希望你們領受了佛法的種子,要到各處遍撒、遍種,使佛種相續不絕。

  

  二、佛種當栽好道場

  

  有部分戒子今天就急著趕回家。我心中有種感覺:好象一棵樹苗,剛從沙漠移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空氣良好,又有人工保護的地方,但才沒五天又移回去了。雖在五天之中得到了充足的養分、良好的滋潤,但畢竟時日太少了,原本未固,再斷滋養,能活命嗎?休想開花結果吧!

  

  佛法講萬法因緣生,拿種樹來說,種子就是因,還需水土、陽光、空氣等良好助緣,才能開輝煌的花、結累累實實的果。如果將種子放在幹土中、氣候不好,又沒人工來保護,隨時還有蟲蟻、鳥獸來侵害,即使是個好種子,又怎能開好花、結好果?所以靠助緣的培養多麼重要啊!

  

  心即佛,佛即心,人心就是佛種子,要栽在良緣具足的環境,才能結佛果。說到心之本性,孟子說性善,荀子說性惡,到底心是善還是惡呢?佛法不講本性是善、惡或無記,而是講:本性遇善緣就行善,遇惡緣就做惡。如果一定講性善,怎麼會做惡?一定講性惡,又如何能行善?其實是隨因緣而生一切法的。那要注意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行要好伴,住要好鄰」,想修行就要親近良師、益友、好道場,否則你的道業將如何成就?

  

  諸位希望將來開菩提花、結覺道果嗎?那對有善緣培養你的地方,不能輕易放棄。像受好五戒馬上回家,當然憑著戒功德,以後雖可一步一步的修持,但總是身在塵勞之中;就如住在臺北市區,還能呼吸到靈岩山的新鮮空氣嗎?當然吸不到,吸的都是汙濁的空氣。住在靈岩山,還會呼吸到臺北的染汙空氣嗎?當然也不會,想吸也吸不到啊!鮮氣養人不單身子好,壽命亦長呢!

  

  諸位發心受菩薩戒的戒子!你們因爲心發得大、發得好,所以有因緣比五戒戒子在山上多住兩天。在山上修行一天,比在家用功一年,甚至十年還要殊勝。在家的環境不僅修道難,也容易造罪業;來到靈岩山,只有修善不會做惡,連懈怠都不可以,到這個道場自然就會修道,想懶亦要精進向上,對嗎?

  

  叁、丈夫根性學佛陀

  

  人間畢竟是人間嘛!大多數人所作所爲都是與道相反,如果你在人間還能修佛道,那這種根性真是「不于一佛、二佛、叁、四、五佛而種善根,乃于無量諸佛前種諸善根。」除非有這樣殊勝的善根,在塵勞中修行才不受妨礙。好象鴨、鵝一樣,在水中不但不會淹死,還能遊哉悠哉。我時常說出家是大丈夫,在家學道更要有大丈夫的根性,否則怎能在塵勞中修道?如果你有這種根性,能再進一步出家學道,不是更加好嗎?可惜這種大丈夫根性太少了。

  

  大家想一想!以釋迦世尊那樣的根性,當年爲什麼不在皇宮修行,偏要到雪山去修苦行?爲什麼舍國王之位、嬌妻、愛兒?這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他卻視之如敝屣。要知:世間五欲都是昏迷人的,一沾染了就不能解脫。你想要解脫,卻還沾在膠漆上,那不是如蠶吐絲,自取束縛?你還想著將來有什麼光明富貴可享,那不等同飛蛾赴火,自取其死?這點不知就叫昏迷凡夫。

  

  說到釋迦佛未出家前有妻、有子,其實當年他那想要結婚、生子?只是父王逼他那樣做的。世尊當年想出家,不但國王、王後不許可,連大臣也反對,最後逼得沒辦法,就偷偷騎白馬夜半逾城到雪山。到了雪山,家人還是追來,但再怎樣他也不回去,道業不成絕不回家。現在我們出家有如此氣節嗎?

  

  佛陀就是知道末法衆生情感重、智慧淺,有善根的人聞到佛法即使想出家,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家庭、社會都是不同情的,甚至認爲他腦筋有毛病,所以才示現這樣子給我們看的啊!諸位若真想出家,就要突破這些情感恩愛。

  

  四、貪求富貴永輪回

  

  諸位若不出家,將來即使怎樣有成就:以貴來說,做到大總統;以富來說,做個大財主。是不是有錢就萬事足?做了大總統,是不是閻王就怕你,不叫小鬼來抓你去?大家學佛,佛法的目的––了生死、成佛道,你們認識嗎?認識了要發憤勉力,不可懈怠而空過命光啊!要驚覺,不可等閑聽聞呀!

  

  你以爲學佛就是要求富貴嗎?你以爲有錢就快樂了?不見得吧!我看沒錢倒還好,貧窮人只是一心想著有錢而已;一有錢就苦了,一天到晚操心這錢要怎樣安排才妥當;投資怕虧本,標會怕被倒,藏在家裏怕被偷,放到銀行又擔心利息跟不上物價上漲,出門又怕黑社會的人來搶劫勒索……。你看!沒錢還不怎麼苦,一有錢就生出這麼多煩惱。世間人不聞佛法暫且不說,學道之人還讓這個錢來妨礙你的道業,冤不冤枉呢?佛子是覺悟的,不會再昏迷吧?

  

  有人說:當了大總統,到時推行佛法,令全國人民都奉行五戒十善,不也很好嗎?講的好象很有道理,要知道,就算全國人民都奉行五戒十善,這還是人天之法。修五戒十善,雖不會墮入叁惡道,但生在人間、天上還是苦啊!人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苦;天上有五衰相現苦;地獄、餓鬼、畜生之苦更不用說了。大家這麼想想,是不是還想做大總統?唯有自己修道,道業成就了,以般若智慧化度世間,才真能度脫千萬衆生離苦得樂!祝你們真有佛慧,不可老是迷戀人間倒楣的思想。

  

  諸位明白了佛法,還有什麼財富、名位放不下呢?釋迦佛未出家前,富有四海,貴爲九五之尊,你能比得上佛陀于萬一嗎?你只有一點點就珍珍惜惜舍不得,可見你沒有大智、大仁、大勇,不能做大事情,被一點點俗事就湮沒了自己的佛性,太可憐了!其實這些事情明明白白擺在面前,偏偏就是想不到;就算想到了,也做不到。難怪你生生世世輪回六道,無有休止,太可愍了!

  

  你生生世世輪回六道不要緊,好象一個孩子做壞事,自己不覺得怎樣,可是父母看了心裏不能安樂;我們輪回六道生死不了,諸佛一天到晚爲我們流淚啊!要做個好兒女,不要令父母難過;真正佛弟子,就不要再讓佛陀挂心,倒駕慈航到這世界來度我們。讓諸佛安安樂樂地住常寂光土,我們也到常寂光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親侍佛陀座下恭聞妙法,那多好!就動身走吧!

  

  世間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發菩提心的人總希望人人能成佛。諸位要發心啊!只要你發心,成佛都可以,何況出家呢?成佛是自家分內的事,不是分外喔!「心即佛」嘛!不發心成佛,唉!說難聽點,你太沒出息!高尚至尊的佛舍棄不做,要做個下劣凡人,實在對不起自己本有的清淨心。諸位如果有恥辱的話,聽了老和尚話,應該感到太可恥了。不要忘了羞恥啊!

  

  五、發心出家觀無常

  

  我知道諸位戒子中,有人想發心跟老和尚出家,那我希望你早點來;不想出家就好好做個居士,護持叁寶。想出家就愈早愈好,你看我們山上的小沙彌這麼早就來了,你現在來都已經遲了,還要拖到什麼時候?等事情辦完嗎?告訴你!世…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開示節錄(81、4、3–9)編輯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