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9)编辑组▪P4

  ..续本文上一页守持、修持。守什么呢?守「诸恶莫作」,譬如你那些坏朋友来找你了,这时要守持,千万不可听他们的话、跟他们跑。「众善奉行」要修持,修时要持。

  

  我常说持戒就像手拿宝剑,要持住,一放松就掉下来了;「戒」一定要持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行、住、坐、卧,时时都要持住;持住才能保平安,不持就有无量苦。

  

  不要只发露水道心,只是想:「我受过戒了」就很满足,回去后把应做的事情都忘了,那你的菩提果到那天才成熟?不怕你做的事小,但怕你不做;日日要「不以小善而不为,不以小恶而为之」。如果还是和世俗人一样醉生梦死、浑浑噩噩的,那怎么有资格称做佛教徒?怎么叫近事男、近事女?又到那一天才了脱生死苦呢?生死不了,历劫以来的父母、师长、冤亲债主一直在三涂里受苦,等待盼望你度脱,望得好苦啊!你要急速伸手协助呀!

  

  石火电光的人生,短短几十年过得很快,要抓住这难得的宝贵光阴,好好依戒奉行。能坚持守清净戒,将来永久快乐、永久自在;不要因一时之苦吃不下、忍不了而犯戒,那将来前途没希望,苦果也受不了。

  

  佛世之时有二僧同赴灵鹫山拜见世尊,长远路途中无水喝,几乎渴得快要死了,忽见少许有虫水,一僧想喝水,但水中有虫不敢喝;一僧心想不喝水则死,如何见到佛?不喝虫水僧渴死,喝虫水僧则见佛。佛说:喝水僧未见佛,彼僧守戒是真见到佛;所谓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念佛持戒人于此要三思呀!

  

  之四 亲近良师好道场发心出家学世尊

  

  一、灵岩之宝遍宣扬

  

  诸位来到灵岩山寺受戒,真是大福报!要知道这里有宝啊!有无形之宝和有形之宝。无形之宝要亲自来山才能获得,有形之宝虽没来山只要有善缘也容易得。什么是有形之宝?就是大家每天过堂用斋时,一面吃饭,一面听的圣号录音带;这不是世间情爱之歌,这是清净的梵音、万德庄严的圣号,听了能消罪障、增福慧,最低限度能使你们信心增长,开智慧、得福寿。

  

  那什么是无形之宝呢?戒功德、戒体、戒相、戒用。这些你不受戒就得不到,受戒才有,缘生法嘛!无缘不生啊!今天五戒已正授圆满,恭喜诸位得到宝了!这是无价之宝,非世间金钱所能比较的。世间之宝得而有失;佛法之宝,只要你尽形寿恭敬奉行,永不灭失。这无形之宝别人拿不去的,但想转给人也有方法,就是你受了戒,守戒得到了安乐自在,将所得的好处告诉人,令大家也有信心来受戒。你也是受人化度,你今已度,更要度别人!

  

  入宝山不要空手而回,山上有的是宝;有形之宝,希望你们下山时多带几卷回去,满载而归,广与人结缘,使圣号法音宣流五大洲,遍植净莲。无形之宝,那要你们以后多多地宣扬、多多地介绍,使别人同得受戒的利益。希望你们领受了佛法的种子,要到各处遍撒、遍种,使佛种相续不绝。

  

  二、佛种当栽好道场

  

  有部分戒子今天就急着赶回家。我心中有种感觉:好象一棵树苗,刚从沙漠移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空气良好,又有人工保护的地方,但才没五天又移回去了。虽在五天之中得到了充足的养分、良好的滋润,但毕竟时日太少了,原本未固,再断滋养,能活命吗?休想开花结果吧!

  

  佛法讲万法因缘生,拿种树来说,种子就是因,还需水土、阳光、空气等良好助缘,才能开辉煌的花、结累累实实的果。如果将种子放在干土中、气候不好,又没人工来保护,随时还有虫蚁、鸟兽来侵害,即使是个好种子,又怎能开好花、结好果?所以靠助缘的培养多么重要啊!

  

  心即佛,佛即心,人心就是佛种子,要栽在良缘具足的环境,才能结佛果。说到心之本性,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到底心是善还是恶呢?佛法不讲本性是善、恶或无记,而是讲:本性遇善缘就行善,遇恶缘就做恶。如果一定讲性善,怎么会做恶?一定讲性恶,又如何能行善?其实是随因缘而生一切法的。那要注意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想修行就要亲近良师、益友、好道场,否则你的道业将如何成就?

  

  诸位希望将来开菩提花、结觉道果吗?那对有善缘培养你的地方,不能轻易放弃。像受好五戒马上回家,当然凭着戒功德,以后虽可一步一步的修持,但总是身在尘劳之中;就如住在台北市区,还能呼吸到灵岩山的新鲜空气吗?当然吸不到,吸的都是污浊的空气。住在灵岩山,还会呼吸到台北的染污空气吗?当然也不会,想吸也吸不到啊!鲜气养人不单身子好,寿命亦长呢!

  

  诸位发心受菩萨戒的戒子!你们因为心发得大、发得好,所以有因缘比五戒戒子在山上多住两天。在山上修行一天,比在家用功一年,甚至十年还要殊胜。在家的环境不仅修道难,也容易造罪业;来到灵岩山,只有修善不会做恶,连懈怠都不可以,到这个道场自然就会修道,想懒亦要精进向上,对吗?

  

  三、丈夫根性学佛陀

  

  人间毕竟是人间嘛!大多数人所作所为都是与道相反,如果你在人间还能修佛道,那这种根性真是「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乃于无量诸佛前种诸善根。」除非有这样殊胜的善根,在尘劳中修行才不受妨碍。好象鸭、鹅一样,在水中不但不会淹死,还能游哉悠哉。我时常说出家是大丈夫,在家学道更要有大丈夫的根性,否则怎能在尘劳中修道?如果你有这种根性,能再进一步出家学道,不是更加好吗?可惜这种大丈夫根性太少了。

  

  大家想一想!以释迦世尊那样的根性,当年为什么不在皇宫修行,偏要到雪山去修苦行?为什么舍国王之位、娇妻、爱儿?这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他却视之如敝屣。要知:世间五欲都是昏迷人的,一沾染了就不能解脱。你想要解脱,却还沾在胶漆上,那不是如蚕吐丝,自取束缚?你还想着将来有什么光明富贵可享,那不等同飞蛾赴火,自取其死?这点不知就叫昏迷凡夫。

  

  说到释迦佛未出家前有妻、有子,其实当年他那想要结婚、生子?只是父王逼他那样做的。世尊当年想出家,不但国王、王后不许可,连大臣也反对,最后逼得没办法,就偷偷骑白马夜半逾城到雪山。到了雪山,家人还是追来,但再怎样他也不回去,道业不成绝不回家。现在我们出家有如此气节吗?

  

  佛陀就是知道末法众生情感重、智慧浅,有善根的人闻到佛法即使想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家庭、社会都是不同情的,甚至认为他脑筋有毛病,所以才示现这样子给我们看的啊!诸位若真想出家,就要突破这些情感恩爱。

  

  四、贪求富贵永轮回

  

  诸位若不出家,将来即使怎样有成就:以贵来说,做到大总统;以富来说,做个大财主。是不是有钱就万事足?做了大总统,是不是阎王就怕你,不叫小鬼来抓你去?大家学佛,佛法的目的––了生死、成佛道,你们认识吗?认识了要发愤勉力,不可懈怠而空过命光啊!要惊觉,不可等闲听闻呀!

  

  你以为学佛就是要求富贵吗?你以为有钱就快乐了?不见得吧!我看没钱倒还好,贫穷人只是一心想着有钱而已;一有钱就苦了,一天到晚操心这钱要怎样安排才妥当;投资怕亏本,标会怕被倒,藏在家里怕被偷,放到银行又担心利息跟不上物价上涨,出门又怕黑社会的人来抢劫勒索……。你看!没钱还不怎么苦,一有钱就生出这么多烦恼。世间人不闻佛法暂且不说,学道之人还让这个钱来妨碍你的道业,冤不冤枉呢?佛子是觉悟的,不会再昏迷吧?

  

  有人说:当了大总统,到时推行佛法,令全国人民都奉行五戒十善,不也很好吗?讲的好象很有道理,要知道,就算全国人民都奉行五戒十善,这还是人天之法。修五戒十善,虽不会堕入三恶道,但生在人间、天上还是苦啊!人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天上有五衰相现苦;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更不用说了。大家这么想想,是不是还想做大总统?唯有自己修道,道业成就了,以般若智慧化度世间,才真能度脱千万众生离苦得乐!祝你们真有佛慧,不可老是迷恋人间倒楣的思想。

  

  诸位明白了佛法,还有什么财富、名位放不下呢?释迦佛未出家前,富有四海,贵为九五之尊,你能比得上佛陀于万一吗?你只有一点点就珍珍惜惜舍不得,可见你没有大智、大仁、大勇,不能做大事情,被一点点俗事就湮没了自己的佛性,太可怜了!其实这些事情明明白白摆在面前,偏偏就是想不到;就算想到了,也做不到。难怪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无有休止,太可愍了!

  

  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不要紧,好象一个孩子做坏事,自己不觉得怎样,可是父母看了心里不能安乐;我们轮回六道生死不了,诸佛一天到晚为我们流泪啊!要做个好儿女,不要令父母难过;真正佛弟子,就不要再让佛陀挂心,倒驾慈航到这世界来度我们。让诸佛安安乐乐地住常寂光土,我们也到常寂光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亲侍佛陀座下恭闻妙法,那多好!就动身走吧!

  

  世间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发菩提心的人总希望人人能成佛。诸位要发心啊!只要你发心,成佛都可以,何况出家呢?成佛是自家分内的事,不是分外喔!「心即佛」嘛!不发心成佛,唉!说难听点,你太没出息!高尚至尊的佛舍弃不做,要做个下劣凡人,实在对不起自己本有的清净心。诸位如果有耻辱的话,听了老和尚话,应该感到太可耻了。不要忘了羞耻啊!

  

  五、发心出家观无常

  

  我知道诸位戒子中,有人想发心跟老和尚出家,那我希望你早点来;不想出家就好好做个居士,护持三宝。想出家就愈早愈好,你看我们山上的小沙弥这么早就来了,你现在来都已经迟了,还要拖到什么时候?等事情办完吗?告诉你!世…

《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9)编辑组》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