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聖嚴法師教默照禅▪P10

  ..續本文上一頁觀、定慧,在開始時有一前一後次第方法,但結果卻是同時的,因爲大乘的禅法是定慧同時、止觀同時,而不是一前一後。以上所講的是一個概論,也可說是默照禅的引言。

  

  現在要教諸位如何來用默照禅。尚未用方法之前,先要說明方法的根源、原則以及功能。因爲這不是我發明的,而是從佛、祖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請大家絕對要有信心。昨天已經講了大概的原則,包括:1.放松身心。2.不管過去,不管未來,不管環境裏發生的事,只是用方法。3.不擔心妄念,不討厭妄念,不對壞狀況起瞋恨心、後悔心,不對好狀況起貪戀心、追求心,你的責任只在于回到現在的方法,繼續用方法。

  

  四、體驗呼吸,珍惜生命

  

  身體不舒服,如果不是很嚴重,就不去管它,只是用方法。如果腿痛得沒辦法坐,可以坐椅子,等腿能夠坐時,再回到蒲團上,或者偶爾變換一下姿勢,繼續坐下去。坐的姿勢相當重要,不管怎麼坐,第一要件是要舒服,第二要件是要穩定,第叁要件是坐得持久。這叁項要件的情況不要跟任何人比,而是以自己的判斷來做決定。

  

  首先,把腿擺好,將腰挺直,後頸挺直,頭頂、下巴應該是呈垂直線,而不是仰著頭或低著頭。腰挺直時,小腹放松,下巴收緊,然後臉部肌肉放松,牙齒不要咬緊,嘴巴是閉攏的。眼睛可以睜開百分之二十,如果睜開時妄想很多,會受到幹擾,可以將眼睛閉起來,但是不要胡思亂想。手的放法是右手掌放在左手掌的下面,雙手大姆指相接放在小腿上,不要用力,放好之後就不要再管它了。肩頭不要用力,輕松自然的,不向後張,不向前傾,不向上擡,不向下壓。身體重量的感覺,不在頭部,不在上半身,而是在臀部與蒲團之間,這是重量、重心之所在。

  

  此時,請確認尾椎骨是否碰在蒲團上,這是不正確的,要將身體略爲前傾。通常臀部是坐在蒲團正中央的前半部,後半部是空著的;如果尾椎骨靠著蒲團,表示你只坐了蒲團的小部分,或者蒲團前面的一部分,所以會碰到蒲團,這樣坐久了,尾椎骨會痛,不健康。

  

  姿勢坐得正確、舒服、安定之後,開始時重心是放在臀部與蒲團之間,但是無法持久,雜念、妄想馬上就會起來。此時就體驗呼吸從鼻孔出和入的感覺,呼吸出時是溫暖,呼吸進時是清涼,體驗清涼與溫暖,但不要注意呼吸的深與淺,不要控製呼吸的快與慢,只曉得呼吸在鼻孔進和出的感覺。不必去想呼吸的量與質,也就是不去在乎空氣的質與量,否則就變成在練氣,而不是在默照了。

  

  一定要對這個方法培養出興趣,要體認到你的每一次呼吸都是新鮮的,都是一個新的經驗,都是重新開始的一個生命。生命不斷地開始,不斷地向前邁進,而不是停留在原地踏步,否則會覺得無聊、枯躁。體驗自己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浪費了生命,如果討厭、無聊,就是對自己的生命不珍惜;對生命沒有想要了解或體驗,這是很可惜的。所以,一定要將體驗呼吸培養成興趣,這樣妄念就會減少,心就會安定下來。

  

  體驗呼吸時,可以想象自己是在生命大海裏遊泳;雖然每一次伸出手向後劃的動作,似乎都是同一個動作,但是,水並不相同的,每一次的距離、位置也不相同;每一次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一直一直往前走,走多少是多少。當然,在座的人並不一定都會遊泳,但是總看過別人遊泳吧,你要對自己說:「我雖然不會遊泳,但我現在練習著在我的生命大海裏遊泳,那就是我的呼吸。」

  

  剛才所介紹的,是對于剛開始練習默照方法的基礎及次第。如果諸位已經練習過默照,有很好的程度,能夠用到默照同時,當然可以一開始就使用默照禅法。

  

  

  

  〈第二天:晚上〉超越對立,有無雙泯

  

  一、不受影響,隨時回到方法

  

  昨天晚上很熱,諸位睡得還好嗎?任何一個時間,都是在用功地用方法,跟自己的現在在一起,這種熱得要命的感覺就不容易發生。去年我曾經到墨西哥市指導禅七,那裏比紐約熱多了,像火爐似的,我心想:「墨西哥人白天一定不會到外邊工作。」但就在正午時刻,我看到馬路上有修路的工人,他們不斷地流汗,不斷地喝水,還滿高興的樣子。最無法想象的是,太陽那麼大,有一些墨西哥人,竟然只用一塊白布遮著臉就躺在地上睡覺,而且睡得很熟。這些人真了不起,這麼熱還睡得著,真是佩服他們。記得我在少年時,夏天去做童工,也曾用白布遮著睡在地上,還睡得很高興。諸位想想,現在你們能在這個地方打坐,實在是最大的享受,正好可以用默照的方法。明明是熱,說它不熱是錯的,但是可以對自己說:「我知道熱,熱是真的,但是我的心不要煩,不要受它影響。」知道熱,是照;不受它影響,則是默。

  

  昨天夜裏沒有睡好的,有可能是被別人吵得睡不著,或者是不習慣睡覺的環境。可能是同房間的人打鼾的聲音很大,或者住同一層樓的人進進出出,開門、關門發出聲音;也可能是因爲太熱,覺得空氣不好,不習慣,所以沒辦法睡覺。但是,今天晚上還是要睡覺的,睡的時候可以利用機會練習默照方法。凡是聽到的、感覺到的,都很清楚,是照;什麼都知道,但是不管它,告訴自己:「我要睡覺」,便是默。

  

  我剛才吃過晚飯後去散步,穿著防水鞋,從湖這一頭的堤岸走過去,看到一條滿長的魚躺在湖堤上。我想救這條魚,就把魚抓起來准備放到湖裏去,當我抓到魚時,手就被刺破了。真是奇怪!明明看到的是條魚,怎麼會被刺到呢?原來在魚的肚子上有兩根毛,那兩根毛實際上是兩個魚鈎。原來,那不是真魚,而是做成魚的樣子的魚餌。我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誰做的?這麼可惡!」第二個念頭還是:「真可惡,用假魚作餌來誘釣真魚。」講了兩個可惡之後,想一想說:「阿彌陀佛,我正在教默照啊!」

  

  其實,「可惡」的反應是沒有用的,做魚餌的人已經跑了,這個念頭根本是多余的。于是我就想:「嗯!這個魚鈎怎麼長得這個樣子,滿有趣的,這個人真是聰明過頭,弄個假魚來釣真魚,不過以後這裏要放個『禁止釣魚』的牌子。」所以隨時要告訴自己,心完全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受影響之後馬上要調整,因爲恨它、討厭它,都是沒有用的。聽到他人打鼾說沒有聽到是在欺騙自己,聽到打鼾,不舒服是正常的,但是要說:「謝謝,我正好藉此機會來修默照;我知道他在打鼾,我不要受他影響,我睡我的覺!」

  

  二、不思善,不思惡

  

  六祖惠能在《六祖壇經》裏有個偈子──「不思善,不思惡」,這並不是說世間沒有善,沒有惡;而是雖然有善惡的現象,但是我們的心,不要被善與惡所影響。善,就是對自己有好處時,不必覺得了不起;惡,作錯了,也不必覺得懊惱。在平常生活之中,只要不是在思想、思考著自己的善與惡,心就會穩定。在打坐時,不要因爲今天坐了一炷好香而興奮,或是因爲老是在打瞌睡、打妄想而懊惱、後悔。因此,對自己的善與惡,不必思考它,只是用方法。

  

  對于他人也要「不思善,不思惡」,有人做了好事,有人做了壞事。人是有善有惡的,像我這樣的人,你不能說我是壞人,但是像那些專門殺人、有變態心理的恐怖份子,就不能說他是善人了。可是,雖然知道修行救人是好的,殺人是不對的,然而對衆生要以平等心來看,不要去想此人是善、是惡;他需要什麼幫助,就給予什麼幫助,不因爲他是善、是惡,就選擇一下、挑剔一下。內心不受善與惡的影響,以平等心待人,心就會平靜,這就是默照的方法及工夫。

  

  默,是不受影響;他人的好壞善惡,是他本身的事,你自己的心要經常保持著平靜,但是事情還是要處理的。例如有人拿刀要殺你或殺他人時,你說反正是沒有善、沒有惡,他殺我也可以,殺多少人都是沒有善、沒有惡,這樣是沒有慈悲。而是處理的時候,不因爲此人可惡就要殺掉他,既然是要救衆生,殺過人的人也應當要救。這樣的慈悲心,就是照;心不受影響而起瞋恨心、煩惱心,則是默。

  

  請諸位好好運用「不思善,不思惡」這兩句話,不要計較自己與他人的好與壞,有好、有壞是正常的。如果打了妄想、打了瞌睡,還說沒有打妄想、打瞌睡,這是自欺欺人。打瞌睡就是打瞌睡,妄想就是妄想,沒有問題。知道剛才打瞌睡、有妄想,但是現在好好用功,不要對剛才的事産生煩惱心,這是默;知道,則是照。不可能整天都在打瞌睡、打妄想,總有一些時間,曉得自己是在打妄想、打瞌睡,這就是默照同時。

  

  叁、絕學無爲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師的弟子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一開始就這麼說:「絕學無爲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所謂絕學,就是沒有什麼好學的;無爲,則是沒有什麼好做的。沒有要學的東西,沒有要做的事,這就是閑道人。閑,是空閑,但並不是懶,閑道人與懶道人是不一樣的。懶道人是住在廟裏樣樣事都不想做,一天到晚就是在打坐,只想追求開悟,追求自己證個什麼果。閑道人則是心中無事,心中沒有要學什麼、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但是,並不是什麼事情都不做。以釋迦牟尼佛爲例,他從成道之後一直忙到涅槃爲止,他是閑道人而不是懶道人。

  

  我自己有個經驗,在二十多歲時,修行相當精進,心中有許多的打算及計畫,也存著許多的疑問,打算著要怎麼修?未來我又會怎麼樣?頭腦裏有一籮筐的問題。當遇到我的師父靈源老和尚時,我認爲這個機會太難得了,就請教他老人家給我開示,幫助我修行能修得更好。結果他老人家只是聽著,一個問題問他的時候,他就問:「還有嗎?」我就再問第二問題、第叁個問題、第四個問題……,我想最後他一定會整體回答這些問題。那時候,頭腦裏的問題實在太多了,老是在想著:「我將來…

《聖嚴法師教默照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禅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