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無常經▪P26

  ..續本文上一頁一般人所生的善道,也就是人道、修羅道和天道。

  

  「惡業墮泥犁」,「泥犁」就是地獄,所作所爲都是五逆十惡的人,將來就會墮地獄。「業」,可分成惡業與善業,有些人從早忙到晚,不外乎是爲名利、財色,乃至于自己的情愛、兒女,表面上看起來是好事情,但從善惡的標准來看,不外乎是貪、瞋、癡、慢、疑、邪見,都是屬于惡業。造惡業的人,就是不知道修善,整天追逐名利財色,乃至于花天酒地,這些都是屬于惡業,這種就是愚癡在迷的衆生。

  

  善業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好人、善人,從來不偷、不搶,乃至于不跟人家吵架、打架的人。這與惡人比起來,確實是善人,屬于善業。但如果與持五戒的人相較,一般人所說的善又不如五戒的善,五戒和十善比起來,五戒又差一等。十善業和四谛比起來,四谛又是善,四谛和十二因緣比起來,十二因緣又超過四谛法門的善。十二因緣與六波羅蜜相比,六波羅蜜又超越十二因緣的善,如果六波羅蜜和「頓悟自心,直了成佛」比起來,「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個法門又比六波羅蜜更殊勝。六波羅蜜能自利利他,屬于菩薩行,但還不是至善,要六波羅蜜圓滿才是至善至美。六波羅蜜圓滿,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就是如來佛的境界。

  

  「勝因生善道」,是屬于修五戒十善,將來生到好的地方去,屬于勝因。「惡業墮泥犁」,就是造五逆十惡罪,最重的就是墮地獄受苦,輕一點的就墮餓鬼,再輕一點的就墮畜生。地獄又有種種差別,其中無間地獄是最重、最苦的。

  

  「明眼無過慧」,這裏的明眼人,是指一般人所說很聰明、伶俐,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但不管怎麼明眼,都比不上知道「勝因生勝道,惡業墮泥犁」的智慧,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世間上所說的是知識,是指學校裏所教授的部分,而不是智慧。佛法上所說的智慧,是能聽經聞法的這念心,在這念心上安住、作主、反省。如果學生在學校念書時,能知道聽課的人是誰?看書的人是誰?寫字的人是誰?明白這念心,才是智慧。世間上無論是碩士、博士、醫生、科學家也好,只是用這念心,但並不知道這念心,所以這念心作不了主,仍會起貪、瞋、癡。這念心要能了解因緣果報、了解勝因、了解惡業,才是真正的明眼人。

  

  佛法所說的明眼人,是指開悟的人。社會上的明眼人,能夠懂得醫學、哲學、科學,種種的學問,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智慧眼,這些是學來的知識。對于爭權奪利得到的勝利,是屬于權謀而不是智慧,因爲這些名利,如同一朵盛開的花,很快就會雕謝。如果爲了達到目的,用盡種種的手段,乃至造作惡業,但這個目的不會長久,如「鏡花水月」,所以不是智慧。真正的明眼人,知道一切都是無常,都是隨著善業、惡業在受報。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造惡業,而要做善業;不但做善業,而且還要做出世的善業;不但做出世的善業,而且明白善業也了不可得,時時刻刻安住這念心,這就是真正的「慧燈朗照」!

  

  「黑暗不過癡」,世間上認爲沒有錢的人、有病的人、家庭不順利的人是黑暗,乃至晚上沒有燈光是黑暗,這是世間人的看法。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黑暗,愚癡才是真正的黑暗,也就是「黑暗不過癡」。衆生因爲有貪瞋癡叁毒,所以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在黑暗當中過日子。其中「癡」就是黑暗的根本,如果沒有癡心,貪心、瞋心也不會有。沒有貪瞋癡叁毒,就能産生智慧,就能作主,知道進退與該做不該做,這才是真正的光明。所以明白了這些道理,就算是有病,乃至于有種種不如意,這些都能改變,只要慚愧、忏悔,修善斷惡,黑暗就能變成光明。

  

  如果每個人都是汲汲于名利、權勢,不擇手段,就算是一塊福地,自己也不會覺得是福地,光明也會變黑暗。同樣是一塊福地,每個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有智慧的人,感受就是淨土;心中充滿煩惱、愚癡的人,看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順眼,乃至于鬥爭、攻擊,感受這裏就如人間地獄。因此黑暗的來源,就是癡心所引生出來的,愚癡才是最黑暗的。所以有了智慧,黑暗的地方都能變成淨土,沒有智慧,就是在淨土當中,也會變成穢土,所以這念心非常重要。禅宗祖師說:「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就是智慧燈,一下就能照破千年暗室的黑暗。

  

  佛法所講的是根本,社會上看到的黑暗是枝末,只看到表面。外面的黑暗,是由我們當下這念愚癡心所招感來的惡果。明白以後,如果身體有病,乃至周遭種種的不如意,都不算是黑暗。有智慧就能把外面的境界照破,馬上就是光明,煩惱就變成菩提,所謂「前念念惡,如雲覆日;後念念善,如日消暗。」所以聽到佛法的道理:理當中還有事,事當中有理,因當中有果,果當中有因,就知道這兩句話是人間的真理,而不只是個形容詞!

  

  「病不越怨家」,冤就是冤家、冤業,所有的病,無論是慢性病、急性病、先天、後天,乃至于殘廢等種種病苦,追根究底,就是從冤家、冤業而來。所謂「冤家路窄,在劫難逃。」所有一切毛病,都是從業感所生,這個身體也是從業報所生,有冤業就要去受報、去承擔。一般人只看到目前,有了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不知道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爲什麼同樣的藥,治不好同樣的病?以感冒來說,有的人吃感冒藥,很快就好了,有的人還是不會好,不但不會好,還會引發其他的病,這就是「病不越冤家」。

  

  在佛法中,醫藥是治標。佛法的慚愧、忏悔、修善斷惡是治本,治標、治本雙治,病才能根本解決。在佛陀時代,提婆達多教唆阿阇世王反對佛教,跟佛陀作對。阿阇世王不但反對佛教,而且還殺害他的父母,篡位當皇帝,罪大惡極。最後,提婆達多的果報則是活生生的墮入火坑地獄,而阿阇世王的身上也長了毒瘤,無藥可醫。

  

  阿阇世王有一位禦醫,叫作耆婆。耆婆也爲僧團治病,技術很高明,超過中國古時候的扁鵲和華佗,真正是藥到病除,妙手回春。所以當阿阇世王身上長毒瘤時,便找耆婆來醫治。耆婆說:「大王!我雖是神醫,但您這種病我也醫不好。因爲這是冤業産生的業障病,唯一的方法就是到佛陀面前慚愧、忏悔,知過、改過,痛改前非,把所造的冤結、惡業轉化,這樣或許還有希望。」阿阇世王因爲病到走不動,就請他的士兵擡他到佛陀那裏。由于阿阇世王虔誠地忏悔,業障消了,病也就好了,所以「病不越冤家」。過去如此,現在還是如此,所以有病時,一方面要不廢醫藥,二方面要知道慚愧、忏悔,改過修善。假使不了解,只知道拚命找醫生,是很難治好病的。

  

  過去中國有位和尚,未出家前喜歡吃狗肉。有一天,路過一家賣狗肉的小鋪,聞到狗肉香,由于心中的戒行不穩定,聞到肉香就想吃,這念心始終是調伏不過來。回到寺廟裏,這位和尚還是很想吃狗肉,于是就牽動了過去的惡業,他的身體開始發癢,乃至于長了二十多個毒瘤,什麼醫生都沒法醫治。和尚想:醫生都醫不好,可能是冤業産生的,就發心誦一千卷《金剛經》回向。說也奇怪,誦了一千卷《金剛經》回向,病就好了。在快好的時候,每一個瘤裏都現出一個人頭跟他講話,說:「你以前是當排長,帶領我們這二十多位兄弟去守關卡。守關卡時,當中有一個人犯了過失,上面責問你,你脾氣一來,就將我們二十多個兄弟都殺了。你出家修行修得也不錯,還有一些戒行,所以沒辦法討你的債,就一直跟著你。上次你遇到狗肉攤,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在想吃狗肉,戒行就沒有了,我們就趁這個因緣要你的命。不過你知道是業障,誦了一千卷《金剛經》回向給我們,我們要離開了。」

  

  過了幾年,這個病又發作了,再發作就很難醫治了。如果知道繼續用功、修行,回光返照,修戒、修定、修慧,證到叁昧境界,就能脫離無常、脫離病苦,沒有到這個境界,念佛、念菩薩,慚愧、忏悔,只是暫時得到一種安定,暫時解冤釋結。等于得罪一個人,現在人家得到你的錢財,看在錢財的份上,跟你講和,等到他把錢財用完了,又想到你,始終這個結還存在。所以最重要的,要把心當中的冤結化掉,所有病苦才能得到根本的解脫。

  

  「大怖無過死,有生皆必死」,最大的恐怖不會超過死亡。每個人都有死亡這一天,等到死亡的時候,再來想求解脫、找依靠是很難的,所以應該知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誰也沒有辦法逃過。

  

  以前有位陳抟仙人,宋太宗趙匡胤繼位後賜名爲陳希夷。陳希夷在趙匡胤打天下的時候,就知道趙匡胤將來會當皇帝,所以當他知道趙匡胤會過路華山,就特別在華山等候,他們倆談得很投機,幹脆就下了一盤象棋。陳希夷講:「下象棋要賭輸贏,總要有賭注。」這時趙匡胤身上一毛錢都沒有,就隨便說了:「我們今天是在華山下棋,幹脆就以華山作賭注,誰贏了,華山就是他的。」陳希夷就是希望得到華山,結果趙匡胤輸了。

  

  等到趙匡胤打了天下,當了皇帝,陳希夷就向趙匡胤討華山。趙匡胤一看是從前陳抟那個老頭子,知道這老頭子來曆不凡,就問今天來做什麼?陳抟就講:「萬歲!以前我們下象棋時,您說過要把華山給我,現在我是來討華山的。」趙匡胤就說:「好,華山現在就送給你。」陳希夷就講:「我是個修行人,要華山幹什麼?不過華山一帶地瘠民貧,希望萬歲下一道聖旨,讓華山一帶通通免稅。」趙匡胤聽到陳希夷這麼一講,真的是神仙,處處都是爲大衆著想,真是菩薩行,所以趙匡胤就請陳希夷到宮裏來供養。

  

  有一天,趙匡胤請教陳希夷:「你是仙人,得到長生不死的方法,我希望我當皇帝,也能修到長生不死,萬萬年都當皇帝。」陳希夷說:「啓禀萬歲,爲生有道,不死無藥。」你想壽命活長一點是有辦法,就在醫藥上、飲食上調,還有調身調心,可以使得壽命活長,但是要想不死,沒有這…

《無常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喜施獲福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