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學與醫道▪P2

  ..續本文上一頁理和生理實在是有很密切的關系。不過佛法更注重治本,本是什麼呢?就是這一念心。

  

  

  

  衆生因執著相對的世界而有病

  

  凡夫的心都是有執著的,一個是生理上的執著,也就是對身體的執著,還有就是對于相的執著。執著這個身體、相貌是美、是醜?看看我這個身體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尤其是女性的執著更深,早上一起床,馬上用鏡子照一照臉、梳一梳頭發,這就是執著。爲什麼說這些是屬于執著?執著就是一個觀念、習氣,但它並不是絕對的。譬如,一般人執著男相和女相,其實男、女相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在古代講這個道理大都不能理解,除非他深入了佛法,得到甚深禅定,才可能了解、契悟。現在就不一定了,由于醫學的發達,男性可以變女性,女性可以變男性,就證明男女之相並不是絕對不變的,這個身體是個假相,是四大假合、是可以變換的。如果他是真的,就絕對不會改變,因爲它是個假相,所以可以互換、可以變。

  

  身體的假相是怎麼來的?執著是什麼呢?佛法告訴我們,我們的心一旦起執著就會産生假相,這個假相的根源就是「我」。人的心裏都有一個「我」相,我的眼睛、鼻子、耳朵、頭發、我的衣服、我的名、利、我的兒女、妻子、財産等等,所有一切都是「我」。因爲有了「我」,所以相對地就有「我所」,以及對于自他的分別。就佛法而言,這個「我」稱爲「我執」,我執就是病的根源。因爲有了我執,所以就執著有一個我的身體存在,乃至執著我的身體生存在這個時間、空間當中,認爲身體、時間、空間,都是實在的。

  

  其實,時間、空間也是假立的,因爲它也是相對的。我們凡夫始終是活在相對的境界當中,怎麼說呢?譬如說現在是晚上,人在晚上看不見,但有很多衆生晚上卻看得見;人白天看得見,可是有很多衆生卻看不見。大家想想,同樣一個地方,在這一個世界、這一個空間,究竟是晚上還是白天呢?科學、哲學,能夠答得出來嗎?很難。只有佛法可以答得出來。如果契悟了佛心,達到心境一如,內外無異的境界,這個時候,白天、晚上就是同一個境界,這是最高的境界,稱爲如來境界,也就是中道實相、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佛的心境。

  

  可是佛的心境是佛自己受用,佛有五種智慧,又稱之爲「五眼」。所謂五眼,第一是「肉眼」,就是凡夫的眼睛,佛也可以用凡夫的眼睛來看我們的社會、看一切事物。第二是「天眼」,天眼是天人所得的功德,凡是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都沒有障礙,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第叁是「慧眼」,就是聲聞聖者的智慧,能夠洞察一切法的空相。此外,佛還有「法眼」和「佛眼」,法眼就是菩薩的智慧,能夠照見種種救度衆生的法門;而佛眼就是佛的一切種智,對于一切法的體、相、同、異、因緣果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佛是五眼具足。

  

  《八識規矩頌》講:「五識同依淨色根」 ,就是說:凡夫衆生的眼、耳、鼻、舌、身五識,都必須要依靠它們各自的淨色根,才能攀緣外境,對外境起種種明了、分別的作用。什麼叫做「淨色根」?用現代醫學來解釋,可能就是中樞神經、腦神經細胞,這些都是屬于物質的境界。而佛超越了這些境界,除了肉眼、天眼、法眼、慧眼,還有佛眼。想想看,同樣是一個身體;同樣是這念心的作用,爲什麼衆生與佛就有這麼大的差別?師父在這裏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看看你是住在時間、是住在空間、是住在明、還是住在暗?住就是執著,心有執著就是凡夫衆生,而佛的心已經超越了這些執著。

  

  衆生執著有一個我生存在這一個時間、空間當中,執著太深就會産生病態。執著時間爲什麼會有病態?因爲時間是虛妄的,身體也是虛妄的。譬如說,我們現在是晚上,在美國卻是白天,我們始終認爲晚上就是要休息、睡覺,白天精神很好,需要工作,到了晚上,身體馬上就想睡覺,因此就會昏沈。養成這個習慣,假如到了美國就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調整過來,這就是一種執著。

  

  再者,有的人會認爲這一天──從早上到晚上──是很短的;可是有很多微生蟲、小蟲子,卻覺得這一天很長,它認爲是幾個月、幾年,乃至于認爲是幾十年,都有可能。人認爲是一天,小動物它認爲是幾個月、幾年,甚至于幾十年。人在這一生當中,能夠活到一百歲就算很長壽了,俗語說:「世間難逢百歲人」,可是和天上的人比起來,卻是很短的。譬如離我們這個世界最近的就是四王天,是四大天王所居住的這層天。佛經裏面講,欲界有六層天,四王天上面是忉利天;其次是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這六層天當中,和我們人間最近的是四王天,天壽是五百歲,他們的一天一夜等于人間五十年。人間過五十年,一般人認爲很長,可是在天上卻只過了一天一夜。再往上觀察,忉利天的天壽是一千歲,天上一天一夜是人間一百年。究竟我們現在的時間,是一個鍾頭、二個鍾頭?是一天、還是一個月?端看你站在那一個角度,站在蟲子的角度來看,這一天就是好幾十年;站在天人的立場看來,愈往上面天壽愈高,比較之下,人間的時間就越短暫。所以,我們現在究竟是幾十年、還是一天、或是幾個鍾頭?……如此思惟,就能明了時間實在是很虛妄的,爲什麼呢?因爲它是相對的,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時間的長短都不一樣。

  

  由此可知,無論是時間、空間,我相、人相,男相、女相都是相對的,所謂相對,就是虛妄不定的,不能執著。執著虛妄不定的假相就是衆生的病源。相反地,破執著就能醫我們的病,這個心就能得到淨化;假如我們的心不再對時間和空間起執著,就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達到這個境界,病自然而然也就沒有了。

  

  今天說病的來源,是因爲我們的心對于相對、虛妄的假相起了執著,一個是執著身體、我相,一個是執著時間、空間。假使我們把這個執著破掉了,身體契入了空性,當然也就不會有病了。

  

  

  

  心中叁毒爲病源

  

  前面說到:衆生的病是從身體而來,而身體是由業報而來。追根究底,衆生爲什麼會有病?因爲衆生心中有種種煩惱和邪見,歸納起來就是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邪見,再歸納起來,就是貪、瞋、癡叁毒。一般人以爲佛教只會說道理,難道貪、瞋、癡真能使我們的身體生病嗎?許多研究證明:心理確確實實會影響、感染身體。身體與心理本來就是互相關連的,心理如果經常保持愉悅,身體自然就感覺輕快;心中若是充滿煩惱,由煩惱産生出來的毒素,就會使生理産生改變,如果不懂得用善法來轉化煩惱,日積月累,就會産生病痛。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要想治身體的病,根本上必須從這念心治起。我們人──只要是凡夫──心裏都有叁毒,若能將叁毒轉除,心就得清涼;心清涼了,身體自然而然就會減少很多的病苦。

  

  

  

  貪毒──貪吃(饑火)、貪色(欲火)

  

  第一是貪毒,貪心是從內心的欲望而來,稱爲「貪欲」。譬如貪吃,貪吃的心念一起,馬上就反應到身體。例如:肚子餓了,看到一盤點心,想吃可是吃不到,這個時候眼睛看到食物、鼻子聞到香味,口水馬上就流出來。假使不知道當下克製、返照,這念貪心就會引導我們發動身口,想辦法去取得。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鬧饑荒,饑餓就如同火一樣,燒掉心中的道德感與羞恥感;人沒有得吃,肚子裏的饑火就燒得很難受,因此就要去偷、去搶,乃至于綁票、勒索,這些都是由于饑火所導致的後果。還有一種人,貪欲很強,可是沒有福報,當他看到別人擁有財色、名利,忍不住內心熾盛的貪欲,就會用不正當的手段去取得,甚至綁票、勒索無所不爲,就會帶來滔天大禍。

  

   除了饑火之外,男女之欲愛、色愛也是一把火。經典中形容男女之欲火如同手持火把,逆風而行,就有燒身之患。仔細觀察,男性看到女性,一旦起了愛欲、貪欲,就會反應到身體,生理馬上就會起變化,身體會發燒、發熱,心跳會加快。假使不知道反省、不知道克製,這把欲火就愈來愈盛,欲火太大了,將使自己失去理性與智慧,甚至産生種種邪淫。佛經裏記載,凡夫見到天上的女子,馬上欲火焚身,因爲天女太美了,一般凡夫無法克製,沒有定力,以致欲火焚身而死亡。

  

  

  

  瞋毒

  

  第二是瞋毒。盛怒中的人只要發起脾氣,面孔馬上一會兒青、一會兒紅、一會兒白,這是什麼原因?因爲心理産生瞋毒,瞋心也像火一樣,這把火是從無明煩惱而來;不是由智慧心、清淨心而來,這個火對身心是有害的毒素,所以真正大發脾氣,是會休克的。其實,只要一發脾氣,生理馬上就會産生負面的反應,這就是病,只是一般人沒有覺察而已。

  

  在清朝,曾經有一位姓陳的老先生,以農爲業。他的鄰居是地方上有錢有勢的王員外,這位員外養了很多牛、羊。牛羊經常來踐踏陳老先生的莊稼,吃他的農作物。陳老先生爲了這事到處去投訴,結果都是徒勞無功。因爲王員外有錢有勢,人緣很廣,所以無論告到什麼地方,官司始終是打輸。陳老頭因而心生仇恨,産生了惡毒的心念,發願將來要變成一條蛇,要把王員外全家人通通都咬死。由于他經常這麼想,一、二年之後,忽然生病了,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于是請了一位木匠來做棺材,並且要求木匠在頭上的那一片棺材木板留一個洞。木匠師傅覺得很奇怪:「我做了這麼久的棺材,從來沒有做過這種棺材!爲什麼要在頭上留個洞?你要告訴我,我才做;你不告訴我,我絕對不做。」陳老先生便告訴他:「這個王員外欺人太甚!我這一生拿他沒辦法,我發誓死了以後一定要報仇、要雪恨!我要變成一條毒蛇,從棺材洞裏面鑽出來,把王…

《佛學與醫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中道思想之介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