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新紀元〈1990歐洲弘法開示〉▪P12

  ..續本文上一頁仁義道德去做事情,這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最根本的國防──教育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四日于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各位善知識,我們這個團體是到各處去弘揚佛法教育的團體。這種教育是救人本性的教育,是救人靈魂的教育,也是救人生命的教育。

  

  凡是有良知良能、有知識的人,處在今天這個時代裏,都要知道:我們的教育所犯的錯誤比「愛死病」還厲害,比「癌病」還厲害,比「原子彈」的災難還厲害。爲什麼?因爲不良的教育在無形中,把我們的下一代殺了,教他們滅亡,都教他們失去做人的本性,不記得自己的靈魂了,甚至于也不愛惜自己的生命。

  

  現在我們到各處大聲疾呼,無非是想喚醒世人,要重新整頓教育,由死亡邊緣再把下一代拉回來,使世界各國不致于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我所說的話,並不是驚世駭俗,也不是故意恐嚇人。看看各國的兒童、學生,在小學時就懂得殺人、放火、玩女人、玩男人,互相不守規矩。你說,這叫做什麼教育?在小學裏就有這種情形,無異要恐嚇世人,這世界還有什麼前途和希望呢?下一代連根都要斷了,這一斷根,世界就都亡國滅種了,世界人類同歸于盡;無需用原子彈來炸,不必用毒瓦斯來毒。這種不良的教育令學童失去正當的方向,失去光明的道路,使他們走入黑暗的道路裏去。

  

  中學裏則吸毒、販毒者比比皆是。這種毒流到整個世界,販毒的人利用學生無知,叫他們都去吸毒。各位想一想,這種危害是全人類、全國際間的問題。可是,各國卻都舍本逐末,預備國防以防止他國來侵犯。其實,最徹底、最根本的國防就是教育!教育沒做好,什麼國防也沒有用。有原子彈沒人去放,有毒瓦斯沒有人會用,無論有什麼武器也等于零,等于沒有的。

  

  所以,各國應該趕快從迷夢中醒來,不要再沈迷于財色名食睡上,不要在五欲裏吃喝玩樂,留連忘返。如果不在教育這方面加以注意,將來是非常危險的。

  

  我在美國常說,現在世界教育破産了。破産的原因是怎樣造成的?因爲電視的影響使小孩變壞了。電視擺在每個家庭裏,等于是一個無形的妖怪,把小孩子教壞了,把他們的精神也吸去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不多,受這些毒素卻比什麼都深。因此,可以說當前世界上的教育是被電視機給弄破産了。

  

  有些地方當然還沒有受到影響,可是這種流毒很容易、很快地就會蔓延到每個角落。如果大家不想法子預防這個問題,後果會比什麼都嚴重的。

  

  那麼,用什麼方法可以防止呢?很容易,也很簡單,更不需要浪費金錢。不像美國做任何事情都撥用很多經費來做,這不需要。只要用中國文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就可以了。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提倡八德,人人注重八德,那麼教育的頹風就能夠挽回。八德是救人本性的靈丹,也是救人靈魂的靈丹,也是救人生命的靈丹,更是救世界教育的靈丹,它能起死回生。

  

  如果不用八德來救教育,反而教他們貪圖名利,教他們畢業後如何賺最多錢,如何名利最大,權力最大,這都使人走到錯路上而不自知。

  

  教育的基本應該是教育兒童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也不打妄語。每個學校要能教學生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不飲酒、不吸毒、不男女濫交,能夠如此,那麼教育還有起死回生的希望,下一代也不致于亡國滅種。如果不這樣做,世界的危險將是不堪設想,早晚一定會走到亡國滅種的地步上。

  

  中國在周朝末期的時候,人欲橫流﹕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可以說是人不人、畜不畜,互相不信任,互相欺騙。正在那個時期,孔子出生了;他周遊列國,提倡「仁義道德」,提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種儒教文化。因爲有這種仁義道德及八德的儒教文化,才能維系中國數千年來,不被外國瓜分的危險。中國能生存至今,要歸功于有這種文化的存在。

  

  現在世界各地也是人欲橫流。國際間身爲國家元首的,有的只知忙于籌措國防軍備,而不知在教育上爲下一代著想,不知重視仁義道德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人不是財迷,就是色迷,再不然就迷到名上,或者就迷到吃上,結果都是在財色名食睡五欲上用功夫,爭權奪利。古人說: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所以不講禮義廉恥的國家,一定滅亡的。看看現在的青年學生,那一個懂得禮義廉恥?哪一個實行禮義廉恥?甚至他們連聽都沒聽過,更別說去做了。

  

  這個時代和東周末期差不多﹕男不男、女不女,到處亂七八糟,恣情縱欲,都認爲吃喝玩樂是人生的一種享受;孰不知﹕「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的道理。孔夫子當時周遊列國,以「仁義道德,禮義廉恥」爲靈丹,救中國數千年來不滅亡。到清末民初時,就有一些斯文敗類──斯文的販子,也想爭權奪利,打倒孔老二,所以把孔子的學說推翻得幾乎快沒有了。因此中國人民顛沛流離,受盡痛苦,生靈塗炭。

  

  現在我要用「仁義道德」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德,來周遊聯合國。用這帖靈丹,來救全世界,全人類青年人的靈魂、生命和本性。

  

  我今天對你們說的話是世界存亡的緊要關頭,各位要注意這一點,不要以爲我在恐嚇你們。

  

  現在是太空時代,人人都想搬到天上去。如果人都搬到天上去,這個地球就會毀滅了。因爲空氣汙染,地球也汙染,水質也都汙染了。在這裏,人就是活著,恐怕也都變成白癡,都變成vegetable(植物)人了。

  

  

  

  

  佛陀爲法忘軀

  

  ◎一九九O年十月二十五日開示于法國葛諾伯城

  

  當初釋迦牟尼佛于菩提樹下,夜賭明星,叁歎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于是就到鹿野苑去,度憍陳如等五比丘,轉四谛*輪。

  

  第一示轉﹕

  

  此是苦,逼迫性;

  

  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滅,可證性;

  

  此是道,可修性。

  

  這個苦,逼迫著人生生死死,所以說逼迫性。可是人──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應該受的苦,我們要接受它,受完就了了。享福是吃喝玩樂,徒費精力;在這花花世界流浪生死,迷不知返,這是真正的不知道了苦。在苦中,染苦爲樂;在苦裏頭,認爲是快樂,這是顛倒。

  

  「此是集,招感性」,集是聚集,煩惱是我們聚集來的,是自己心裏招來的。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一切煩惱的根本就是執著,就是自私,就是妄想招來的。所以說,「此是集,招感性。」你沒有內虛,不招外感;你裏面若沒有煩惱,外面煩惱也不來了。所謂:

  

  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

  

  門內有小人,門外小人來

  

  你裏面有什麼,外面就招來什麼,這煩惱是招感性。

  

  「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衆生在苦海裏,我們要把他度了;煩惱無盡,我們的煩惱是沒有窮盡的,我們要斷煩惱。可是有的經上說:

  

  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既然斷煩惱,是不是把菩提也斷了?菩提不能斷,煩惱也不需要斷,由煩惱轉菩提,由冰化成水。冰就是煩惱,水就是菩提;冰就是水,水就是冰。認識煩惱就是了,你若不認識,就是煩惱。因此把煩惱斷了,其實就是叫它改頭換面,一面是煩惱,一面是菩提,只要把它翻過來,就夠了。

  

  修行不是好高骛遠,不知道「道」就在眼前,你要到遠處去找「道」,那是舍本逐末。眼前的生活,就在你本身所行所做的,要是能覺察省悟到,本身的一切習氣毛病,一切的染汙法,能把它們除去,那就是佛法。所以才說:

  

  事事都好去脾氣難化了

  

  真能不生氣就是無價寶

  

  再要不怨人事事都能好

  

  煩惱永不生冤孽那裏找

  

  常瞅人不對自己苦未了

  

  你到什麼地方去找無價寶?你要是不生氣,就是無價寶。「再要不怨人」,你什麼事情也不要怨人,不要怨天尤人的。「事事都能好」,你「煩惱永不生」,若不生煩惱,「冤孽那裏找」?你有煩惱,冤孽就來找了;你煩惱沒了,冤孽也就找不著了。「常瞅人不對,自己苦未了」,你盡看這個不對,那個也不對,一天到晚啰啰唆唆的,總是給旁人洗衣服。

  

  「此是道,可修性」,前面又有苦,又有煩惱;苦就逼迫人,煩惱是自己招來的。怎麼辦?我們應該修道,修道就能了苦,就能斷煩惱成菩提,所以說「此是道,可修性」,道是可修的。

  

  「此是滅,可證性」,修道是爲了什麼?要得到常、樂、我、淨,得到究竟的真正快樂。因爲要得到究竟的快樂,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爲雪山童子時,爲半句偈而舍身命。這是怎麼一回事?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聽見羅剎鬼在那地方念一首偈頌: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這世間一切一切都是無常,都是生滅法。釋迦牟尼佛一聽見這兩句偈頌,就問羅剎鬼:「念這偈應該是四句,現在你只念兩句,請把另兩句也念給我聽。」羅剎鬼說:「我餓了,沒有力氣來講那兩句,如果你叫我念那兩句,現在我要先吃了人,然後才能念。」

  

  釋迦牟尼佛說:「我願意給你吃,你把那兩句念出來,然後你把我吃了。」羅剎鬼說:「我沒有氣力,怎麼念呢?」

  

  釋迦牟尼佛還是求他,羅剎鬼就生了慈悲心,念了下兩句:

  

  生滅滅已,寂滅爲樂

  

  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生滅完了之後,以寂滅爲快樂。釋迦牟尼佛聽了這兩句,羅剎鬼就要吃他的肉了。

  

  這時…

《佛教新紀元〈1990歐洲弘法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春日蓮華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