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八
識有集法者……乃至……如實知識有集滅法。
九
友!說此爲明,如此爲明人。”
[一二九] 第四 味(一)
一~二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乃至……
叁
坐于一面之具壽摩诃拘絺羅,言于具壽舍利弗曰:“友舍利弗,無明,說無明者。友!何者爲無明
如何爲無明人耶
”
四
“友!于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爲無明,如此爲無明人。”
[一叁O] 第五 味(二)
一~二
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叁
“友舍利弗!明,說明者。友!何者爲明,如何爲明人耶
”
四
“友!于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五~七
受……想……行……
八
如實知識之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爲明,如此爲明人。”
[一叁一] 第六 集(一)
一~二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叁
“友舍利弗,無明,說無明者。友!何者爲無明,如何爲無明人耶
”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五~八
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爲無明,如此爲無明人。”
[一叁二] 第七 築(二)
一~二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叁
坐于一面之具壽摩诃拘絺羅言具壽舍利弗曰:“友舍利弗!明,說明者。友!何者爲明
如何爲明人耶
”
四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集、滅、味1、過患、出離。
五~八
如實知受……想……行……識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爲明,如此爲明人。”
注1 “味、過患”之二語原本逸失。
[一叁叁] 第八 拘絺羅(一)
一
住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二
時,具壽1舍利弗,于暮時……乃至……
叁
坐于一面之舍利弗,言具壽摩诃拘絺羅曰:“友拘絺羅!無明,說無明者。友2!何者爲無明,如何爲無明人耶
”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五~八
不如實知受……想……行……識之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爲無明,如此爲無明人。”
十
如是言已,具壽舍利弗,言于具壽摩诃拘絺羅曰:“友拘絺羅!明,說明者。友!何者爲明
如何爲明人耶
”
十一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味、過患、出離。
十二~十四
受……想……行……
十五
如實知識之味、過患、出離。
十六
友!說此爲明,如此爲明人。”
注1 “具壽”原本逸失。
2 友!之下原本有kotthita是衍字。
[一叁四] 第九 拘絺羅(二)
一~二
波羅捺國仙人墮處鹿園……
叁
“友拘絺羅!無明,說無明者1。友!何者爲無明
如何爲無明人耶
”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如實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如實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九
友!說此爲無明,如此爲無明人。”
十
如是言已,具壽舍利弗,言于具壽摩诃拘絺羅曰:“友拘絺羅!明,說明者。友!何者爲明
如何爲明人耶
”
十一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如實知色之集、滅、味、過患、出離。
十二~十四
受……想……行……
十五
如實知識之集、滅、味、過患、出離。友!說此爲明,如此爲明人。”
注1 原本有缺失,以前經補之。
2 原本有缺失,以前經補之。
[一叁五] 第十 拘絺羅(叁)
一~二
同前之因緣。
叁
坐于一面之具壽舍利弗,言于具壽摩诃拘絺羅曰:“友拘絺羅!無明,說無明者。友!何者爲無明
如何爲無明人
”
四
“友!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知色,不知色集,不知色滅,不知順色滅之道。
五~七
受……想……行……
八
不知識,不知識集,不知識滅,不知順識滅道。
九
友!說此爲無明,如此爲無明人。”
十
如是言已,具壽舍利弗,言于具壽摩诃拘絺羅曰.
十一
“友!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順色滅道。
十二~十四
受……想……行……
十五
知識,知識集,知識滅,知順識滅道。
十六
友!說此爲明,如此爲明人。無明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叁集法二味
二集拘絺羅
第四 煻 煨 品
[一叁六] 第一 煻煨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
“諸比丘!色是煻煨,受是煻煨,想是煻煨,行是煻煨,識是煻煨。
四
諸比丘!如是觀而有聞之聖弟子,厭患于色,厭患于受……想……行……識。
五
厭患而離欲……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未詳。
[一叁七] 第二 無常(一)
一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于無常者應斷欲。諸比丘!何者爲無常耶
叁
諸比丘!色是無常,于此應斷欲。
四~六
受……想……行…… 七
識是無常,于此應斷欲。
八
諸比丘!于無常者應斷欲。”
注1 漢譯未詳。
[一叁八] 第叁 無常(二)
一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于無常者應斷貪。諸比丘!何者爲無常耶
叁
諸比丘!色是無常,于此應斷貪。
四~七
受……想……行……識是無常,于此應斷貪。
八
諸比丘!于無常者應斷貪。”
[一叁九] 第四 無常(叁)
一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于無常者應斷欲貪。諸比丘!何者爲無常耶
叁
諸比丘!色是無常,于此應斷欲貪。
四~七
受……想……行……識是無常,于此應斷欲貪。
八
諸比丘!于無常者應斷欲貪。”
[一四0~一四二] 第六~第七 苦(一~叁)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八
“諸比丘!于苦者應斷欲……貪……欲貪……乃至……”
[一四叁~一四五] 第八~第十 無我(一~叁)
一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二
“諸比丘!于無我者應斷欲……貪……欲貪。諸比丘!何者爲無我耶
叁
諸比丘!色是無我,于此應斷欲……貪……欲貪。
四~六
受……想……行……
七
識是無我,于此應斷欲……貪……欲貪。
八
諸比丘!于無我者應斷欲……貪……欲貪。”
[一四六] 第十一 善男子苦(一)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
“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爲隨順法,謂于色多厭患而住,于受想……行……識多厭患而住。
四
于彼色多厭患而住,于受……想……行……識多厭患而住。偏知色、偏知受想……行識。
五
彼偏知色、偏知受……想……行……識而由色解脫、受解脫、想解脫、行解脫、識解脫,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解脫,苦解脫。”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二(大正藏二、一二a)
[一四七] 第十二 善男子苦(二)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
“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爲隨順法,謂:于色觀無常而住,于受想……行……識觀無常而住……乃至……
四~五
爲由苦而解脫。”
[一四八] 第十叁 善男子苦(叁)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
“諸比丘!有信心出家之善男子,以此爲隨順法,謂于色觀無我而住,于受想…行……識觀無我而住。
四
彼于色觀無我而住,于受……想……行……識觀無我而住。以偏知色,以偏知受…想……行……識。
五
彼偏知色,偏知受……想……行……識而由色解脫、由受解脫、由想解脫、由行解脫、由識解脫,由生、老、死、愁、悲、苦、憂、惱解脫,由苦而解脫。”第四 煻煨品(終)
此品之攝頌曰:
煻煨叁無常
叁苦叁無我
乃至說此叁
善男子苦叁1
注1 “叁”原本暹羅本俱爲“二”。
第五 見 品
[一四九] 第一 內
一~二
[爾時,世尊]舍衛城……乃至……
叁
“諸比丘!由有何
由取何
于內生樂苦耶
”
四
“大德!世尊乃我等之法根[願請說示。]”
五
“諸比丘!由有色,由取色,于內生樂苦。”
六~八
受……想……行……
九
由有識,由取識,于內生樂苦。
十
“諸比丘!汝等于意如何
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不取無常、苦變易之法,于內當生樂苦耶
”
“大德!不也。”
十一~十叁
受……想……行……
十四
“識是常耶
爲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是樂耶
”
“大德!是苦。”
“不取無常、苦變易法者,于內當生樂苦耶
”
“大德!不也。”
十五
“如是觀……乃至,知……不更受後有。”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七(大正藏二、四叁b)。
[一五0] 第二 我所
一~二
[爾…
《第一 犍度篇 蘊相應(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