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常耶
”“大德!是無常。”
二四
“故于此處……乃至……”
二五
如是觀……知……乃至……不更受後有。
二六
“低舍!譬如有二男子,一男子不知路,一男子知路。不知路之男子,問知路之男子。彼言曰:“男子!此路如是。從此道須臾赴往。從此道須臾往者,則見二道。然則,當舍左道以從右道。從此道須臾往赴。從此道須臾往者,則見大叢林。從此道須臾往赴。從此道須臾往者,則見甚大而深之沼澤。從此道須臾往赴。從此道須臾往者,則見崄峻。從此道須臾往赴。從此道須臾往者,則見平坦安樂之地。”
二七
低舍!我爲示其義,以說此譬喻,此義如是。
二八
低舍!不知路之男子者,名爲凡夫。低舍!知路之男子者,名爲如來、應供、正等覺者。
二九
低舍!二路者,名爲疑惑。左道者,名爲八邪道分。[謂:]邪見……乃至……邪定。低舍!右路者,名爲八正道分,[謂:]正見……乃至……正定。
叁十
低舍!大叢林者,名爲無明。低舍!甚大而深之沼澤者,名爲諸欲。崄峻者,名爲忿、怒、憂悲是。低舍!平坦安樂之地者,名爲涅槃。
叁一
低舍!當歡喜,低舍!當歡喜我所教授,我所攝受、我所教誡。”
叁二
世尊如是說已。具壽低舍乃喜悅,歡喜世尊之所說。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十(大正藏二、七一a)
[八五] 第叁 焰摩迦
一
爾時,具壽舍利弗,住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二
時,有比丘名爲焰摩迦、起如是惡見,[謂:]我如解世尊所說之法者,漏盡比丘,身壞、命終而斷滅無有。
叁
衆多比丘聞名爲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惡見,[謂:]我如解世尊……無有。
四
時,彼諸比丘來到具壽焰摩迦之處,到而與焰摩迦俱交談慶慰、可歡喜、感銘之語,而坐于一面。
五
坐至一面彼諸比丘,言具壽焰摩迦曰: “友焰摩迦!汝起如是惡見,真實耶
[謂:]如解世尊所說之法者,漏盡比丘身壞、命終而斷滅無有。”
六
“友等!如是我解所說之法,[謂:]漏盡比丘身壞、命終而斷滅無有。”
七
友,焰摩迦!勿作如是言,勿饞誣世尊,讒誣世尊者不善,世尊不曾如是說,[謂:]“漏盡比丘身壞、命終而斷滅無有。”
八
彼諸比丘如是說已,具壽焰摩迦仍執著妄取現貪而說:“我如解世尊所說之法者,漏盡比丘身壞、命終而斷滅無有!”
九
彼諸比丘,不能使具壽焰摩迦離此惡見,時,諸比丘,則從座起,來到具壽舍利弗之處。到而言于舍利弗曰:“友舍利弗!名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惡見,[謂:]“我如解世尊所說之法者,漏盡比丘身壞、命終而斷滅無有。”具壽舍利弗!願憐愍故,請到焰摩迦比丘之處。”
十
具壽舍利弗,默然聽許。
十一
時,具壽舍利弗,于暮時縱宴默而起,即到具壽焰摩迦之處,到而與具壽焰摩迦俱相交談慶慰……乃至……
十二
坐于一而之具壽舍利弗,言于具壽焰摩迦曰: “友焰摩迦!汝起如是惡見者,真實耶
[謂:]我如解世尊所說之法者,漏盡比丘身壞、命終即斷滅無有。”
十叁
“友!我如是解世尊所說之法,[謂:]漏盡比丘身壞、命終斷滅無有。”
十四
“友焰摩迦!于汝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友!是無常。”
十五~十八
“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友!是無常。”
十九
“是故于此處……乃至……
二十
如是觀者,即知……不更受後有。
二一
友焰摩迦!于汝意如何
見如來是色耶
”“友!不也。”
二二~二六
“見如來是受……想……行……識耶
”“友!不也。”
二七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
見于色中有如來耶
”
“友!不也。”
“見離色有如來耶
”
“友!不也。”
二八
受中……離受……
二九
想中……離想……
叁十
行中……離行……
叁一
“見于識中有如來耶
”
“友!不也。”
“見離識有如來耶
”
“友!不也。”
叁二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
見如來是色2、受、想、行、識耶
”“友!不也。”
叁叁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見如來是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耶
”“友!不也。”
叁四
“友焰摩迦!此處于現法、真實、如應3如來爲無所得。汝能記說而言:“我如解世尊所說之法者,漏盡比丘身壞、命終是斷滅無有”耶
”
叁五
“友舍利弗!我于先無知故,以起彼惡見。今聞具壽舍利弗之說法,則斷彼惡成見,于法則現觀。”
叁六
“友焰摩迦!有如是問汝者,[謂:]友焰摩迦比丘!漏盡之阿羅漢身壞、命終爲如何耶
友焰摩迦!有如是問者,當如何答耶
”
叁七
“友!有如是問我者,[謂:]……爲如何耶
友!有如是問者,則如是答,[謂:]友!色是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已滅、已沒。受、想、行、識是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已滅、已沒。友!有如是問者,則如是作答。”
叁八
“善哉、善哉!友焰摩迦!友焰摩迦!然則當爲汝說譬,則得廣知。
叁九
友焰摩迦!譬如有居士,或居士之子,富裕而財多、物多具足守護。有一人 ,欲彼之無益、不利、不安穩、欲奪[彼]命。彼如是思惟:“此居士或居士子,富裕財多、物多,具足守護。以力不易奪其命,我宜強入以奪命。”彼則到彼居士或居士子之處,作如是言曰:“尊者!我奉侍汝。”彼居士成居士子令彼奉侍。彼奉侍早起晚睡,事敬,受語令喜悅。彼居士成居士子,信4彼爲親友,信彼爲心友而信賴彼。友!彼人如是,此居士成居士子,思惟信賴我之時,見彼獨居,則以利刀以奪其命。
四十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彼人到此居士成居士子之處,到而如是言:“尊者!我奉侍汝”之時,彼爲害者耶
爲害者而且不知爲我害者耶
四一
彼奉侍早起晚睡、事敬、愛語以令喜悅時,彼乃爲害者耶
爲害者而且不知爲我害者耶
四二
見彼之獨居,以利刀奪其命時,彼爲害者耶
爲害者而且不知爲我害者耶
”“友!如是。”
四叁
“友!如是無聞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故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觀受……想……行……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
四四
彼不如實知無常之色,色爲無常,不如實知無常之受,受爲無常,不如實知無常之想……行爲無常,不如實知無常之識,識爲無常。
四五
不如實知苦爲色,色爲苦,不如實知苦爲受……想……行……識爲苦。
四六
不如實知無我之色,色爲無我,不如實知無我之受……想……行……識,識爲無我。
四七
不如實知有爲之色,色爲有爲,不如實知有爲之受……想……行……識,識爲有爲。
四八
不如實知害者之色,色爲害者,不如實知害者之受……想……行……識爲害者。
四九
彼攝持依色執爲我體。攝持依執受……想……行……識爲我體。彼依執此五取蘊,以資長夜不利、苦惱。
五十
友!有聞之聖弟子,以見聖人……乃至……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觀受……想……行……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
五一
彼如實知無常之色爲色是無常,如實知無常之受……想……行……識,爲識是無常。
五二
如實知苦之色爲色是苦,如實知苦之受……想……行……識,爲識是苦。
五叁
如實知無我之色爲色是無我。如實知無我之受……想……行……識,爲識是無我。
五四
如實知有爲之色爲色是有爲,如實知有爲之受……想……行……識爲識是有爲。
五五
如實知害者之色爲色是害者。如實知害者之受……想……行……識,爲識是害者。
五六
彼不攝持不依色執爲我體。不攝持不依受……想……行……識,執爲我體。彼不依執此五取蘊而資長夜利益、安樂。”
五七
“友舍利弗!若諸具壽如是哀愍,欲利益以教導、教誡同梵行者,則等于此。我于此聞具壽舍利弗所說法,無取著,由諸漏得心解脫。”
五八
具壽舍利弗如是說已。具壽焰摩迦喜悅,而歡喜具壽舍利弗之所說。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五(大正藏二、叁0C)。
2 “色”原本rupa是rupam之誤。
3 “如應”原本thetato 是 tathato之誤。
4 “信”原本及暹羅本皆daheyya由原注saddaheyya改之。
5 “攝持”原本adhittati是adhitthati之誤。
6 原本 idam ce 是 idam ca 之誤。
[八六] 第四 阿菟羅度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毗舍離城大林重閣堂。
二
其時,具壽阿第羅度,住離世尊不遠之林間小屋。
叁
時,有衆多之外道出家衆,到具壽阿菟羅度之處,到而與具壽阿菟羅度,俱相交談慶慰、可感銘、歡喜之言,而坐于一面。
四
坐于一而之彼諸外道出家衆,言具壽阿羅度曰:
“友阿菟羅度!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有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
或如來死後無耶
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
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
”
五
如是言已,具壽阿菟羅度,言彼諸外道出家衆曰:“友等!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不用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
或如來死後無耶
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
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
”
…
《第一 犍度篇 蘊相應(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