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言已。彼諸外道出家衆,言于具壽阿菟羅度曰:“此比丘,乃新參而出家未久;或若長老,則愚癡不聰明。”
七
時,諸外道出家衆,言新參,言愚癡,以毀罵具壽阿菟羅度,即從座起而去。
八
時,彼諸外道出家衆離去未久,具壽阿菟羅度乃生思念:“若彼諸外道出家衆,重來問我,我將如何作答
爲彼諸外道出家衆,說世尊之所說,不以非實讒誣世尊,以隨法說法、以順法之順正說2,不得令墮呵責處
”
九
時,具壽阿菟羅度來詣世尊之住處,詣而……乃至……
十
于一而坐之具壽阿菟羅度,白世尊曰:“大德!我住離世尊不遠之林間小屋。大德!時,有衆多外道出家衆,來到我處……乃……言我曰:“友阿菟羅度!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有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
……乃至……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
”
十一
大德!如是言已,我言彼諸外道出家衆曰:“友等!彼如來是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不用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
……乃至……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十二
大德!如是言已,彼諸外道出家衆言我曰:“此比丘乃新參而出家未久,或若長老則愚癡不聰明。”
十叁
大德!時,彼諸外道出家衆,言新參,言愚癡以毀罵我,即從座起而去!
十四
大德!時,彼諸外道衆出家離去未久,我乃生思念:“若彼諸外道出家衆,重來問我,我將如何作答
爲彼諸外道出家衆,說世尊之所說,不以非實讒誣世尊,以隨法說法、以順法之順正說,不得墮呵責處。””
十五
“阿菟羅度!汝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乃至……”
十六
“是故于是處……乃至……
十七
如是觀之,如……乃至……不受後有。”
十八
“阿菟羅度!汝意如何!觀色是如來耶
”
“大德!不也。”
“觀受……想……行……識是如來耶
”
“大德!不也。”
十九
“阿菟羅度!汝意如何!觀色中有如來耶
”
“大德!不也。”
“觀離色有如來耶
”
“大德!不也。”
“觀受……想……行……識中有如來耶
”
“大德!不也。”
“觀離識有如來耶
”
“大德!不也。”
二十
“阿菟羅度!汝意如何,見此如來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耶
”“大德!不也。”
二一
“阿菟羅度!汝于是處,于現法不得真實之如來,汝得說:“友等!彼如來乃最上人、最勝人、已獲得最勝,彼如來不用施設此四句,[謂:]如來死後有耶
或如來死後無耶
或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耶
或如來死後非有非無耶
””“大德!不也。”
二二
“善哉、善哉!阿菟羅度!阿菟羅度!以前及現在,我乃施設苦與苦之滅。”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五(大正藏二、叁二c)
2 “順正說”原本和暹羅本俱爲vadanupato由異本讀爲vadanuvado
[八七] 第五 跋迦梨
一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迦園。
二
其時,具壽跋迦梨住陶師之家,患重疾病而甚痛苦。
叁
時,具壽跋迦梨告諸侍者言:“友等!去詣世尊之住處,詣而以我語頭面頂禮世尊足而白言:“大德!跋迦梨比丘,患重疾病困苦,彼以頭面禮世尊足。”再如是白之:“大德世尊!願以哀愍故,請來跋迦梨之處。””
四
“唯唯,友!”彼諸比丘,應諾具壽跋迦梨,去而詣世尊之住處。詣而敬禮世尊,坐于一面。
五
坐于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曰:“大德!跋迦梨比丘,患重疾病而其痛苦,彼以頭面禮世尊足。複言曰:“大德!願以哀愍故,請來跋迦梨之處。””世尊默然而聽許。
六
時,世尊著下衣、持缽、衣,往具壽跋迦梨之處。
七
具壽跋迦梨,遙見世尊來,見而起床。
八
時,世尊言跋迦梨曰.“止止!具壽跋迦梨,勿起床!此處有設座,我坐此處。”世尊坐于所設之坐。
九
坐而世尊言具壽跋迦梨曰:“跋迦梨!堪忍否
足否
苦受之損爲不增耶
知損失而不知增長耶
”“大德!不忍、不足,苦受增而不損,知增長而不知損失。”
十
“跋迦梨!有少分之惡作否
有少分之追悔否
”“大德!實不少惡作,不少追悔!”
十一
“跋迦梨!汝于自戒有所責否
”“大德!我于自戒無所責。”
十二
“跋迦梨!若于自戒無所責者,有何惡作,有何追悔
”“大德!欲詣見世尊已久,但雖欲往見世尊,唯我身缺乏力。”
十叁
“止止!跋迦梨!何必見此爛壞之身。跋迦梨!得見法者則見我,見我者乃見法。跋迦梨!見法則見我,見我乃見法。
十四
跋迦梨!汝意如何!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
” “大德!是無常。”“受……想……行……識是常耶
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十五~十六
“是故于此處……如是觀者,則知……不再受後有。”
十七
時,世尊以此教法,教導具壽跋迦梨,則從座起,而向鹫峰山去。
十八
時,世尊離去後未久,而告諸侍者言:“友等!以床載我至仙人黑石窟,如我應如何思命終于屋內耶
”
十九
“唯唯,友!”彼諸比丘應諾具壽跋迦梨,即以床載具壽跋迦梨到仙人黑石窟。
二十
時,世尊于日分之余,及斯夜住鹫峰山。
二一
時,有二天神于深夜現殊妙之色相,偏照鹫峰山,來詣世尊之住處……乃至……立于一面。
二二
立于一而之一天神白世尊曰:“大德!跋迦梨比丘思念解脫。”
二叁
第二天神白世尊曰:“大德!彼必善解脫而解脫。”
二四
二天神如是言,如是而敬禮世尊,右繞即滅其處。
二五
時,世尊于斯夜過後,告諸比丘言:諸比丘!當往跋迦梨之處。往而如是言跋迦梨曰:“友跋迦梨!世尊聞二天神之語,昨夜有二天神,深夜現殊妙之色相,偏照鹫峰山,詣世尊之住處,詣而敬禮世尊立于一面。友!立一面之一天神白世尊言:“大德!跋迦梨比丘思念解脫。”第二天神白世尊言:“大德!彼必善解脫2而解脫。”友跋迦梨!世尊于汝作如是言:“跋迦梨!勿畏怖,跋迦梨!勿畏怖。汝之死非惡,汝之命終非惡。””
二六
“唯然,大德!”彼諸比丘!應諾世尊,而往具壽跋迦梨之處。往而言具壽跋迦梨曰:
“友跋迦梨!世尊聞二天神之語……”
二七
時,具壽跋迦梨告諸侍者曰:
“友等!我由床下。我如何以想坐高座而聆聞彼世尊之教耶
”
二八
“唯唯,友!”彼諸比丘應諾具壽跋迦梨,則扶具壽跋迦梨下床。
二九
“友!昨夜有二天神,于深夜……乃至……立于一面。友,立于一面之一天神白佛言:“大德!跋迦梨比丘思解脫。”第二天神白世尊言:“大德!彼善解脫而解脫。”友跋迦梨!世尊對汝如是言:“跋迦梨!勿畏怖,跋迦梨3!勿畏怖,汝之死非惡,汝之命終非惡。””
叁十
友等!然則當以我語頭面頂禮世尊之足而白言:“大德!跋迦梨比丘患重疾病而甚痛苦。”以頭而頂禮彼世尊之足,而作如是自言:“大德!色是無常,我不猶豫,無常則苦者不疑惑。無常、苦變易之法,我于此無欲、無貪、無愛而不疑惑。
大德!受是無常,我不猶豫……乃至……想……行……無常我不猶豫。無常則苦,我不疑惑。無常、苦變易之法,我于此無欲、無貪、無愛而不疑惑。”
叁一
“唯唯,大德!”彼諸比丘應諾具壽跋迦梨而去。
叁二
時,諸比丘離去未久,具壽跋迦梨以執持刀。
叁叁
時,彼諸比丘!來詣世尊之住處,詣而坐于一面。一面坐之彼諸比丘,白世尊曰:
“大德!跋迦梨比丘患重疾病甚是痛苦,彼以頭面頂禮世尊之足,複作如是白言:“大德!色是無常,我不猶豫,無常則苦,我不疑惑。無常、苦變易之法,我于此無欲、無貪B無欲而不疑惑。受……想……行……識是無常,我不猶豫,無常則苦,不爲疑惑。無常、苦變易之法,我于此無欲、無貪、無愛而不疑惑。””
叁四
時,世尊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我等往仙人黑石窟,跋迦梨善男子持刀之處。”“唯唯,大德!彼諸比丘應諾世尊。”
叁五
時,世尊與衆多比丘,俱往仙人黑石窟。
叁六
世尊遙見具壽跋迦梨,以肩屈于床上而臥。
叁七
其時,有黑雲、闇雲,行于東方,行于西方,行于北方,行于南方,行于上方,行于下方,行于四維。
叁八
時,世尊告諸比丘言:“諸比丘!汝等見此黑雲,行于闇冥之東方,行于西方,行于北方,行于南方,行于上方,行于下方,行于四維耶
”“大德!如是!”
叁九
“諸比丘!此爲魔波旬覓求跋迦梨善男子之識,謂跋迦梨善男子之識,止住于何處耶
四十
諸比丘!跋迦梨善男子,其識不止住而般涅槃。”
注1 漢譯雜阿含經卷四十七(大正藏二、叁四六b)增一阿含經卷十九(大正藏二、六四二b)。
2 善解脫,原本vimutto由暹羅本suvimutto改之。
3 “跋迦梨!”原本逸脫。
[八八] 阿濕波誓
一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園。
二
其時,具壽阿濕波誓住迦葉園,患重疾病甚是痛苦。
叁
時,具壽阿濕波誓告諸侍者曰:“友等!詣世尊之住處。詣而以我語頭面頂禮世尊之足而白言:“大德!阿濕波誓比丘,重患疾病甚是痛苦。彼以頭面頂禮世尊之足。”複如是白言:“大德世尊!願哀愍故,來阿濕波誓比丘之處。””
四
“唯唯,友!”彼諸比丘!應諾具壽阿濕波誓,則往世尊之住處。詣而敬禮世尊坐于一面。
五
坐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言:“…
《第一 犍度篇 蘊相應(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