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P25

  ..續本文上一頁都是假名,假名安立的,不是真合,也沒有一個合相。所以佛說一合相是不可說的,凡夫是貪著,貪著一合相。

  因此這有時候用文字表達,那在佛講佛理解釋,要想成就佛,真正明白了得有智慧,那個智慧是明了世間出世間的智慧,還得有大悲,說是說不完的,用也用不盡的。這一合相是衆生的貪,執著把這個無相當成實相,但是他不知道這一切相都是壞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那個就是無相。諸相非相是無相,無相一切諸法本來空寂,一切法諸性,一切法的體是空的,任何法無自性,它沒有它自己的體性,體性是不壞義。因爲在一切法叫法性,在有情世界上就叫佛性,他有感覺、有覺悟就叫佛性,這裏分有情跟無情的。

  因此說微塵,微塵所組成的世界,像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本體是微塵;微塵是不存在的,不是實有的,不是不變的,微塵是空虛的;破你世界相,把世界抹爲微塵,微塵漸漸就消失了,世界相就沒有了。因爲世界沒有自體的體性,世界有什麼自己的體性,說它不是實有的,它是可壞的;水可能把它分解,火也能把它分解,風可以把它分解,地、水、火、風四大種都是可壞的,都無自性的,這樣的說一合相是不存在的。這是無情的世界。

  以下講有情的。知見的見,就是我們看問題,你看見什麼問題是見,不是看的顔色,不是眼,是心見。就是你看什麼問題,你怎麼認識,那個見。

  【知見不生分第叁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于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跟須菩提說,若是有人說,佛說的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這是我們金剛經前頭講的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見我相、見人相、見衆生相、見壽者相就相續,壽者相是相續不斷,壽者相就是我、人、衆生相續不斷,這叫壽者。須菩提,你如何想?因爲佛說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你怎麼解釋?你怎麼認識的?須菩提,于意雲何,是人解我所說義否?否也,世尊,須菩提答覆佛說不是這樣子吧!不能這樣認識。這個人說佛說的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如果認爲是真實的,這個人沒了解如來說話的含義。應該怎麼樣解釋呢?何以故,這樣解釋不對,應該怎麼樣來理解這個問題。須菩提說世尊所說的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叁種,叁說。

  一種是世間這樣說。在佛所教法當中,我見不是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不是的,四相皆不存在。凡夫貪著有我,這叫我見。有我一定有人,相對故。因爲有這法,法起虛妄,妄見分別,這叫我執,執著有我,什麼都是我、我、我,我的財産,我的財富,我的家庭,什麼都加個我。我的不是我,我的家書,我的財産,我的不是我,就是破除我見,都是我的。人呢?有我必須有人,我、你、他,人是指他說的,我、你、他;就是無我也無有人,我要不存在了,人也是沒有,這叫人見。我是虛假的、假名的,一百年之後,兩百年之後,我沒有了,這個見不對。因爲破除這個見,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這是四見,四種見解。令一切衆生怎麼樣破除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學,具足了般若波羅蜜的時候,我見沒有了。因爲他智慧觀察我不存在,若是存在的就該不壞,因爲它可壞;我不是常有法,我是生滅法。應該這樣說,我如是,人也如是,我見如是,人見也如是,一切衆生都如是,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相續不斷,永遠也如是。

  至于發了佛心,無上正等正覺心,我們經常說發菩提心,咱們簡單說就是佛心。以佛的看問題,他的知見是什麼知見呢?不生法相,沒有一切樣子。凡是有法有個相狀都是非法非相。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遣除了。爲什麼?它是生滅法,有生一定有滅。佛說呢?佛是無生滅法,無生亦無有滅。所以如來所說的一切法相,即非法相,這才是真正的法相。真正法相是什麼相呢?無相,因爲咱們整個金剛經講是無相法門。

  那怎麼樣看一切法呢?佛又說四句偈子。何以故,一切有爲法,凡是有作爲的東西都是虛妄的。咱們這個身體是虛妄的、可壞的,在這個身體的心裏頭,說妄想心所起的妄念全是煩惱,沒有一樣真實的,這是業障,過去造的業所給你作障。怎麼樣來看待一切法?如夢、如幻、如水泡、如影子。如夢幻泡影,你看世間相哪一法不是像夢一樣的,像你作夢一樣醒來沒有了;是幻化的,水上的泡生起來又滅了,一切的影子,都是無常的。

  【應化非真分第叁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爲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爲人演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若有人以無量的世界七寶拿它作布施,這個沒說數量的,無量的世界七寶就是沒有數量很多很多,拿它來作布施。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的人就稱善男子善女人,有好心的人吧!光做好事,不作壞事的人,發了菩薩心了。菩薩心,菩薩是簡略稱,應該叫菩提薩埵。菩提薩埵是什麼?度有情,廣度一切衆生,發了菩提心了就幫助別人,盡度別人。發了菩提心了來受持金剛經,或者念,念金剛經,或者讀誦,或者給人演說,這個人的福德勝過用叁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那個功德,比那個功德大。爲什麼?不管給人演說做什麼,不取相。菩薩度衆生不執著的、不求報答的,不取相,沒有個能度者,也沒有所度的衆生,就這麼樣一個含義,度衆生不見衆生相。爲什麼?因爲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像打電閃火閃的電光一樣,如露亦如電。你把一切法看成了短暫的,一現就沒有了,人生百年一現就沒有了。

  我經常講我到北京的時候十六歲,現在我再回憶我在北京時候那些個人沒有了,乃至北京城市的變化,永定河沒有了,護城河也沒有了,水都沒有了,所有的城門都拆了,在地理上的變化。人呢?我都九十多歲了,那時候活的人都得一百多歲了,人也沒有了。但是又來一批,不但沒有還多了,以前我在北京時候是二十六萬人,現在一千多萬人。你說是滅了,沒有啊!新生的多得很。這個生的滅不滅?也滅了。我們講曆史,燕雲十六州,幽州是小的,咱們這個代州(代縣)是大的,這是戰場,燕雲十六州,代縣屬第一,現在岱縣很小了,北京的幽州變成北京市了,最大了,一切諸法在變化無常。在唐朝的時代,我們山西是唐朝李世民的家鄉,他就是山西太原的,從大同到長安這一線的佛教興盛的很,人口也很興盛,現在很落後。一切都在變化,爲什麼?運動當中。就像我們作個夢一樣,如夢,如幻化的,幻化不是真實的,天上的雲彩一下聚了一下散了,就像早晨露水一樣,應作如是觀。

  把這個偈子合成我們的身,夢者就是我們這個妄身,虛妄的身體所産生的影響叫夢。那幻呢?幻化不實的,就像我們心裏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妄念不息,是這樣子吧?每個人都可以這樣想,幻者是妄念,夢者是妄身。泡是煩惱,一會兒起來一會兒滅了,一會兒起來一會兒滅了。每個人都有煩惱,身上的煩惱,心裏的煩惱,外界的影響,從家庭到整個的社會都是煩惱。因爲有些是喜歡的,喜歡也是煩惱,因爲你不喜歡的現相也是煩惱,這是泡,就是你煩惱。咱們經常說業障業障,業障本空,沒有;但是你有個影響,像影子一樣的跟隨你,你去不掉。你今生做的業,未來生你要受;你現在所受的,就是前生所做的,你不受能行嗎?

  所以很多人認爲這個世間上不平等,有窮的、有富的,有很老的才死,有生下來就死了,壽命不平等,財富不平等,生活的幸福、悲哀都不平等,這樣認識的。他不曉得業,你那個業像影子一樣的隨著你,你有你的業,他有他的業,你自己做的業你自己來受,怎麼不平等?你現在做的業,你未來還得受,不是做了就沒有了。剛才佛教不是講的虛妄嗎?不是證得法身就沒有了嗎?那你得認識;光認識不行,得斷業,把業障都消滅掉。我們每天、每個時辰、每一念都在造業,舊業沒消除,新業又造成了,哪能夠斷?就像影子一樣的。

  我們要以佛教觀點來看,學佛來認識它,夢、幻、泡、影加上你的業都算上,有爲法;這些法都是做的,過去做的,現在做的,未來相續做,都叫有爲法。有爲法不是真實的,是假的。那咱們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無爲法,用無爲的智慧認識一切有爲,就是消滅有爲。這叫有爲法,夢、幻、泡、影、業這五種都是有爲法,有相、有名字;我們把名相都消除了,開了悟了,學金剛經開了悟了,有了智慧了,沒有業障了,悟者無業。沒有業了,還有什麼障礙嗎?沒有了,都是真空,真空絕相,無障礙。

  金剛經最後告訴我們一切諸法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金剛經講的這一部經的目的達到什麼呢?讓我們明白。明白什麼?別再造業了。用六個字,放下、看破、自在,你把你所作的業任何事物看成沒有真實的,全是虛妄的,假的,那你不造了嘛!不造了,就放下了。沒有誰束縛你,是你自己束縛自己,就是執著、妄見、妄想。就像作夢一樣的,把作夢當成真實的,貪著世間的名聞,貪著世間的財富,那你放不下;放不下這些個都執著上了,那你就成不了道。等到人死的時候,死亡的時候你什麼也帶不去,但是你做的壞事好事、善業惡業你都帶走了,他就到來生去轉化去了。但是業有性體沒有?沒有,業性本空,原來就是空的,什麼都沒有,是…

《夢參老和尚:金剛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