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均爲離物質之大樂。
以尊敬誠言,當見上師爲佛陀之示現。
總之,修法者見一切均莫執著。
甲卅叁五所得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所得。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莫因懈怠棄上師教,應具真切之修持。
當以投入修行具自利。
當以得傳承,具指導弟子之能力而利他。
當以解脫諸相至空性,具無做作之自然本性。
當以具自本面具心與佛無二。
今世藏土行人不得其一,乃無法成就任一所求。
甲卅四五種偉大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種偉大。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當有具口授偉大之上師。
此等口授當得深道善巧方便之偉大。
汝當具刻苦堅忍之偉大。
當具希求修法之偉大。
當具決定修之偉大。
除非具足上五,解脫輪回者不會成就。
甲卅五五掌握
蓮師言:修法者,應具五掌握。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以掌握佛法,當具知一遍脫道。
覺悟法性,讓無生自內而起。
掌握叁昧耶,具心之圓滿。
以精勤掌握精要,能作堅忍。
以掌握口授,能應機教授他人。
甲卅六五種多余
蓮師雲:修法者,有五種多余。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若無出離輪回之意,虔誠乃爲多余。
若對物質染著不棄,觀空性爲多余。
若不息渴望,修法爲多余。
若不棄執著與憤嗔,闡述口訣爲多余。
若不依方便法,給與明智忠告爲多余。
甲卅七五必須
蓮師雲:修法者,應有五必須。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必須爲大師攝受,以得口訣精要。
必須對上師有甚深及日增之誠信,以自然得加持。
必須收集資糧,以令心柔順。
必須使心柔順,以便生起叁摩地。
必須生起叁摩地,以便速達遍知佛地。
甲卅八五妄語
蓮師雲:自謂修行者,有五事爲妄語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若仍沈醉此生,而謂怖畏未來投生者,爲妄語。
作無懼下叁道之行爲,而謂皈依者爲妄語。
不離欲望,而謂修法者爲妄語。
不知因果,而謂了知正見者爲妄語。
未越輪回深淵,而謂成佛者爲妄語。
甚多人自稱佛法行人,而自欺欺人者,身命盡時,此等妄語,均返害其身。
甲卅九五決定語
蓮師雲:修法者,應具五決定語之教授。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不修持時,境界與證悟決定不生起。
于大乘修法中,若方便與智慧分開,決定墮聲聞乘。
若見與戒不知結合,決定入于謬道。
不見心之真性,決定仍有善與惡行。
不見自性,決定不得佛果。
甲四十五徒勞事
蓮師言:修法者,有五種徒勞。避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隨一不具心要之上師爲徒勞。
向一不守戒弟子傳法,乃徒勞者。
不用以實修者,聽法爲徒勞。
若不能上進,其心修持爲徒勞。
沈于低下法之空言,而不自救爲徒勞者。
總之,甚多人之修法爲徒勞者,以愚癡故,不知分別。
甲四一六尊貴
蓮師言:修法者,當具六種尊貴。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欲掌握正見,當知一切唯心。
于戒律中防僞善故,當令心清淨染著。
以修布施時無執故,當遠離所得或償勵之希冀。
爲調伏修安忍時種種難處故,當遠離對仇敵嗔恨。
以聞思調心故,當能以五毒及逆緣爲道。
以能修持故,當避免爲“恭敬魔羅”所攫。
然此等行人乃不按佛法而行者。
甲四二四不足
蓮師雲:修法者,當棄四不足。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空余時修法不足,當無間修持如流水。
只達見鬼魅之境界不足,當以佛法解脫自心。
行爲僞善不足,當守自然與當下。
尊敬與承諾不足,當真實承事上師足前。
總之,今世行人,被此等不足所困,于死時如常人死去而業果必熟。
甲四叁虛榮心
蓮師雲:此等行人以大傲慢常自誇,比普通人更差。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言:其自稱修法並隨上師,其僞裝爲師,或雲有甚多僧衆。其自己管理寺院,並作莊嚴供養,其裝作投入修持,並得高戒。其自稱閉刻苦之關,並有最高教授,欲以僞善愚衆,自卻不離世間追求,只導致死時可悔之境!
甲四四十四應棄
蓮師言:若于內心極欲修法,有十四事應棄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如野鹿之子住于荒山。
食禁食之食,修“攝精華”之苦行。
勿遊于大都之上層,行爲應保持低調。
作令仇敵歡喜,並斷與家鄉之牽連。
衣被扔之衣,並常自謙仰。
摒棄親友之染著,並斷一切牽連。
求趕過諸佛,並投入修行。
以心契入口授,並付諸修持。
以本尊爲最內精要,並誦其真言。
以惡行爲最卑劣者並棄之。
對上師開放心懷,並將一切供獻。
棄輪回于後,並生厭離。
以勝利與人,並勿與權鬥。
自勝之並發露己過。
如此作者,修法上進,以正法與汝已背離輪回故也。
甲四五除叁病
蓮師言:修法者,當除叁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若不除家鄉病,棄汝鄉裏,必困于五毒之囚,及墮入下道。
若不除住處之病,棄家園財物之執,必困于執著與我執之牢,無能斷執著之魔羅。
若不除眷屬之病,棄子嗣與家庭,必困于輪回泥沼,無有解脫之期。
住于輪回之宅,不能除此叁病,並竟不知爲叁毒病垢所擾,實甚難忍也。
甲四六解脫輪回之道
蓮師言:修法者,有解脫輪回之道。
磋嘉媽白言:如何爲之?
大師雲:若欲生起不共誠信,觀上師外內功德。
若欲與每人和諧,勿遲疑于助人。
若欲與師之心相應,實踐其口授。
若欲疾速得悉地,絕下違犯叁昧耶。
若欲離生、老、病、死四洪水,不斷融于法性中。
若欲于修持中無牽,棄諸世間追求。
若欲無勤而利有情,當修慈悲無量菩提心。
若懼來生入于下叁道,此生勿作十惡。
若欲于現及未來世利樂,當行十善。
若欲至心修法,于辛勞及顛沛時修持。
若欲背向輪回,于自心求勝覺悟。
若欲證叁身之果,致力積二資糧。
如此修持,當得利樂,不遠離輪回者,無有樂處。
甲四七至誠修法
蓮師言:若于內心極欲修法,乃有一途。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修儀軌時,當遠離執著與嗔恨。
正確學習時,當披堅忍之铠甲。
住于僻處時,勿著食與財物。
欲渴求成就法,依得成就之上師。
若遇尊貴上師,勿違而盡力令之歡喜。
對法有疑時,請問汝師以求教導。
當眷屬叛離時,斷此牽連。
遠離被魔障之擾。
即刻修持勿延。
勿渴侶伴,但求寂靜。
友伴與所有,眷屬與物質,一切虛幻,當棄之。
執著與嗔心增上,勿與人共。
獨居並投入修持。
甚多旁務徒擾修持,當棄之。
總之,不投入修持者,無能得真樂。
甲四八守叁昧耶
蓮師言:修法者,必須守叁昧耶。吾見衆人無所作,只破叁昧耶,以其不能堅忍故。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有破戒者,不使人知其師,自言博學,只顧自誇偉大。
有破戒者,本欲供養上師,後又轉意,收回供物作自己財富。
有破戒者,欺師及同修之友。
有破戒者,輕蔑上師,並自炫己名。
有破戒者,遷其過于上師,並竟言叁昧耶清淨。
有破戒者,欲點評其無可評論之上師。
有破戒者,雖宣揚上師功德,然乃欲與之競爭者。
甚多頑固之人,自言不聞,即已博學,自言已熟,然未受灌頂,及自言口訣,然實未有。故只有小數能獲加持與能力者。
甲四九恒常之信
蓮師言:修法者,單言恒常之信,已甚重要,此有十種生信之因。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了知現有之行爲,所得及名聲無樂者。
信黑白業果。
知必死故,乃感厭離。
知財富與所有,子嗣、配偶、及眷屬、乃不重要者,以死時不能作伴故。
了知無能選擇來生之境,以生于何處不定故。
知若不修法,得此圓滿人身後,將空手而去。
覺知任生于六道輪回中,何處均不離苦。
聞叁寶最勝功德。
知上師不共大行爲功德。
與善友遊並住于善處。
億念或生起上者,漸離輪回。然只生起其一亦甚難哉?
甲五十十叁種出離
蓮師言:若于內心極欲修法者,當具十叁種出離。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若不出離家鄉,無能勝慢之魔羅。
若不棄家長之作爲,無能騰出修法之時。
若具信時而不投入修法,所作業無有了期。
對自己亦無信故,勿謗他人。
若不能棄己所有,無法斷世務。
若不與眷屬保持距離,難斷執著與嗔心。
若不當下修持,不知來生生于何處。
若望未來方作,而非于當下有機會爲之,當知將來未必有此機。
勿自欺矣,斷汝希求,並修聖法。
棄諸眷屬與朋友,愛人與所有。若能當下爲之,乃甚重要。
勿爭不德之社會地位,而不能帶走者。作諸善行,乃甚重要。
勿爲明天籌備此乃需或不需者。以修法爲死而備,此爲甚必需者。
若投身修法,不必爲食與著牽挂。一切任運得,吾從未聞見修法而餓死者也。
甲五一十叁要事
蓮師言:以至誠修法者,當修十叁要事。
磋嘉媽白言:何謂也?
大師雲:依具德上師爲要。
長久依具口訣上師爲要。
對至勝叁寶堅信爲要。
離縱最微細不善爲要。
晝夜各叁觀無常爲要。
修法精進爲要。
對衆生慈愛爲要。
善巧離諸相,及物質執著爲要。
對無謬口授,具決定爲要。
正守戒律與叁昧耶爲要。
對自心清明爲要。
勿將密法授與不當之人爲要。
修法時,竭力並住僻處爲要。
若如此修者,修法必成。
甲五二法之道
蓮師言:若欲修法,此爲其道。
磋嘉媽白言:當如何行之?
大師雲:若欲了…
《空行教授 第四節 密咒道十基礎及其甚深口訣乘教授答問》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