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深義 第六講 問題解答

  

第六講 問題解答

  要我來之前,已經病了幾天,並未治療。來之後沒有想到用這樣方式講淨土法門,竟然每天講六個小時,以致自出家以來,嗓音第一次這樣的嚴重沙啞。你們聽得很累,我也覺得很抱歉。時間有限,希望大家繼續打起精神。

  淨土法門難解、難信,不容易學,可是效果不可思議。要講解清楚不是短暫幾天內可以做到得到的。如果按照一部經論來講,因緣不夠成熟,無法做一些整合,面對知見的愁林,難以脫困。所以我用這樣分幾個講次的方法,希望給大家一些實際的利益。可是幾堂課下來,願海法師告訴我說:“你這種講法恐怕他們不能受益。有的人反映好象有些地方似懂非懂。”所以讓大家提些問題,我稍有選擇的給以解答。爲什麼要稍有選擇?我是說要找最適合衆生、最適合這個講次的問題當衆回答。

  問:法師慈悲,請問在家人受菩薩戒,叁業不清淨,又不忏悔,這樣念佛能否往生?

  答:從理上說,如果有人犯戒,叁業不清淨,又不忏悔,沒有慚愧,這種人是不大會念佛的。無慚愧心的人都有很重的自我堅固心。如果他願意念佛,則多少會有些慚愧心。無慚愧心的人,要他真心念佛是很困難的。他甚至會感到害怕。

  既然我們是凡夫,因此不能夠看到這個人惡到極點,就對他說:“你會下地獄,你不可能往生。”我們不能給他這樣受記,因爲佛力不可思議,衆生業感亦不可思議。你看蓮花色尼犯了那麼多戒;你看央掘摩羅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這種人後來證得無生法忍,大乘菩薩當中他是一個很重要的菩薩。所以是我們智慧不夠,我們不能看其表面就這麼隨意論定。

  從彌陀接引衆生的本願上來說,彌陀佛是不舍惡人的,因爲諸佛視一切衆生如一子,對于一切善惡能徹底了知而不起分別。凡夫立場才分善惡。而在諸佛的眼裏,再怎麼惡的兒子還是他的兒子,他還是會接引他往生極樂世界的,只要這個兒子願意投歸他。

  所以有一位法師說:“就是因爲我是萬惡不赦的罪人,我才爲彌陀的本願所攝。”這句話說得是過火了。其中有一個意思,就是他已經承認自己是個萬惡不赦的罪人。如果當你自認爲你是一個“修行人”的時候,這種自認的本身其實就是一種罪惡。因爲透過這種妄想認知之後,你就在衆生當中起大分別心了,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

  我們打個比方,我們站在地面上看阿裏山是不是很高?可是如果你站在西藏來看阿裏山不過是個小山丘。因爲西藏地平面是海拔四千公尺,而阿裏山不過二千多公尺。在這裏你怎麼看都會分別玉山和阿裏山有高有低。但是如果站在月球上看,整個地球表面不過是平面而已。沒有高低之分,它們的差異太小了。

  我們是凡夫,在凡夫的立場看,衆生才會有你犯戒,他守戒;你是惡人,他是善人。站在佛的至高無上的智慧上看,一切衆生都是一樣的了,都是無明種子,差異性並不是很大。所以佛才能同體大悲,不會有分別,佛是這樣證悟的。所以你認爲有惡,在佛的眼中沒有惡。不是彌陀佛不能分別,而是彌陀佛證得諸法實相,徹底的畢竟空。有人說:“五逆十惡還能下品下生,我這個善人反而不能往生,太不公平了。”你認爲你是善人,他是惡人,那是你的分別,當然你會疑惑。

  有人會問:“法師你這麼一說,善惡都沒有分別了?”我這樣講的意思,並不是你就可以造惡。作爲衆生來說,這當然是明確的。“夢中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凡夫當然要講分別,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是彌陀佛是徹底覺後的大聖,覺後空空是講理體,就理體來說,佛並不分別善與惡。所以佛能接引一切善惡衆生,就正是在理體上來看侍的。所以你對于善與惡,要回歸到六祖《壇經》上說的“不思善,不思惡”而平等看待。淨土法門、彌陀本願是了義法,我們要分別善惡,要止惡修善,可是在彌陀法門底下,一切善惡都被本願慈光所攝。

  寶蓮香比丘尼謗佛說:“犯淫欲非障道法。”她講了此話後,女根立刻出火,大地裂開,現身下地獄。她爲什麼不求忏悔、不求往生呢?首先是那一刹那來得太急太快,她身邊沒有善知識嘛!其次是她缺少《彌陀經》上講的善根、福德、因緣。她一直未栽培福德、因緣,沒有遇到善知識講淨土法門,結果就深陷地獄了。更何況淨土法門難值難遇,累劫見過佛的人,才能聽聞到這個法門,才能聽聞後生歡喜心。

  如果深陷地獄,又一念至心的念佛,火焰能否化成清涼呢?當然是的,這有公案可循。不但你化成清涼,在你旁邊同樣在地獄沸湯裏被煮的人,只要聽到南無阿彌陀佛聖號,一入耳根,全部火焰就化成蓮池,人當下就浮在蓮花上面。小鬼立刻跑去報告,閻羅王說:“那沒有辦法,那是彌陀大願,他們將被接引走了。”這樣地獄一下全空了。妙境長老曾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太容易了。”是啊!只要在地獄中,用麥克風大聲喊南無阿彌陀佛,讓彼處所有衆生聽到,他們一念仰信彌陀本願,刹那佛心充滿地獄,依據唯心所現的道理,地獄相滅,一下全空了。要地獄空並不難,不過要將衆生度盡才難!

  爲什麼會那樣呢?因爲在那樣極度痛苦的環境下,只要你聽到彌陀聖號,你的心靈能夠領受,這就是大善根。那深心的仰信、悲戀正是衆生往生的契機。這也最能彰顯彌陀佛深奧不可思議的功德。

  問:有位居士受菩薩戒,與媳婦相處不來,常常怒罵咀咒,現在她長了喉癌,唯一的兒子又出車禍死了,這位居士平常也念佛,現在卻怪菩薩不保佑,她這樣子的念佛,功德怎樣評價?

  答:念佛功德不可思議,現身的果報也不可思議,只是反應出來的時間有速有遲。念佛還是功不唐捐。她邊念佛邊罵人,這樣念佛功德會遲一點發芽,因爲她罵人的嗔心強烈嘛!她罵人一定臉紅脖子粗,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好象一句話要把別人罵死。所以祖師說:“衆生造惡時,勇猛精進,念佛時畏畏縮縮。”但是不要懷疑念佛的功德。

  就是現在她開始謗佛了,造惡有眷屬的惡,造了一個惡,又産生下一個惡,容易讓她斷善根,所以光念佛不懂道理也不行呀!有人念佛七弄八弄念到毗盧遮那佛去了,他的師父、師公也沒有這樣念,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沒有人這樣念的。所以忏公聽了搖搖頭說:“唉!念佛還是需要懂點道理。”念佛功德如何評判?對此你不要懷疑,她的念佛還是有功德的。她可能在謗佛,那都是分別計算的,惡有惡的果報,善有善的果報。既然她願意念佛,只要她“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還是可以往生。彌陀佛已把往生最簡單的條件——信心,告訴一切衆生,他只怕衆生不往生,不會再設一個門檻。因此只要衆生願意念佛,我們就應該贊歎他,不管他多惡、多懶散,衆生業力不可思議。

  問:出家人貪、嗔、癡具足,自贊毀他,互相誹謗、鬥爭,如此心態念佛能否往生?

  答:這種人倒也很難得,一方面造惡,一方面還願意求往生。這種人基本上是有善根的。何以故?他能造惡,又能念佛。嘿!念佛很不容易呢!要有清淨心,才能念得下去。這種人很怪,一邊很猛烈的造惡,一邊又無慚愧的念佛。讓我說,只要他“欲生我國,至心信樂”,只要他不要罵到正法上去,不誹謗正法,不造五逆,還是可以往生。

  你會說:“法師你這麼說,是不是太寬容了?要是這樣,任何出家人都可以造惡而不怕了。”話不能這麼說,彌陀本願沒有所謂寬容不寬容,他把往生最簡易的條件教給一切衆生,他只怕衆生不往生。你大概想這樣嚇唬他:“你這樣造惡,再這樣罵人,你不能往生哦!”這大可不必,你可以用另外的道理去引導他。他既然能夠念佛,你還是要贊歎他,不管他多惡。

  如此心態能否往生?你是指這樣心態很惡,還在鬥爭堅固。其實兩個小孩整天見面就打架,可是在父母的眼中都是兒子。有兩個兄弟打架打得不是你死,便是我活,他們的父母只是把他們拉開,罵一罵,罰個跪,還是承認他們是自己的兒子嘛!世間人尚且如此,何況是佛?

  他們兩個兄弟就是鬥得不可開交,互相誹謗,可能是過去的惡緣。你看提婆達多,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犯五逆罪,又叫阿阇世王子去把他爸爸幹掉,再去殺他媽媽,誰都說他下地獄。可是讓所有人跌破眼鏡,釋迦佛卻在法華會上給他受記成佛,所以說往生業力不可思議,佛法願力不可思議,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僧團裏誰打架,誰怎麼樣,如幻如化的看待這些,不要過于認真。你看他兩人今天罵得水火不容,可是過兩天哥倆又好了。誰能知道呢?但是我們可以這樣勸他:“唉呀!你這樣心能平和嗎?這樣念佛會給人家笑話呀!你這麼恨他,萬一臨終不湊巧他一現前,那你不能往生怎麼辦?”你可以拿這個來唬他。

  問:僧團裏面有人不守公約,心懷谄曲,好象也念佛求往生,如果這種人心態不改,是不是不易往生?

  答:對!這種人倒是不易往生,這種人不是造惡,而是內心谄曲,當然也會對彌陀佛內心谄曲。或是過度的小雞肚腸,不自信,只追求討好別人,而不是念念投歸阿彌陀佛的攝受。老是在虛無之事上面爭奪,在臨終時還想這些事:“唉呀!我的僧服怎麼辦?我的袈裟怎麼辦?我的錢又怎麼辦呢?”老想這些,不想彌陀佛,這種心態有些危險。這種心態對于往生的確是個障礙,這是他的性格問題。剛剛說的那兩個人是惡緣問題,他們本性沒有這麼糟,而是惡緣現前。可是如果是你的性格,那就很麻煩。你對一切很谄曲,彎彎曲曲不直心,那你對彌陀佛就可能一直無法契入。

  有一位章能法師,在家時當流氓,成天打架滋事。後來夢中有人讓他出家,他又遇到廣欽老和尚也讓他出家,結果迷迷糊糊出家了。昨天還在喝酒吃肉,今天就被剃度。理了光頭,穿上僧衣,走起路來還是一付流氓樣。別人跟他講:“你已出家了。”“哦!出家了。”這才搞清楚。他沒有文化,聽說拜《法華…

《淨土深義 第六講 問題解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继续阅读 ▪ 不淨觀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