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叁講 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
我爲什麼不說特異方便的淨土法門,而說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呢?這兩種說法是不同的。如果我說特異方便的淨土法門,意思是淨土法門只有特異方便。現在我說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意思是淨土法門很廣,其中有一種修法是特異方便。或者說是淨土法門有很多相貌,其中有一種相貌是特異方便。
我說過淨土法門有自力、自力跟他力和合、以及徹底他力等叁種修法。特異方便是專指徹底他力這一部分。自力這一部分不能叫特異方便,因爲是靠你自己的力量,各人都有自己的力量,所以不能說是特異。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說:“佛法分二門,一者易行道,二者難行道,易行道如順水揚帆。”行船不但可以借順水的水力,還可以揚帆借順風的風力。所以是快上加快。難行道是靠自力修戒、定、慧,斷貪、嗔、癡,要經過無量劫的修行,才能成佛。易行道是靠佛力的方便善巧,接引你到極樂世界,不假曆劫勤苦修行,極快的成佛。這就象祖師們說的“徑中徑又徑”。徑是小路,也可以作捷徑解。“徑中徑又徑”就是小路中的捷徑,而且是捷徑中最快的捷徑。
“異”是表示不同,“特異”是說特別的不同,“特異方便”是善導大師的話。它特別在哪裏呢?特別在它的難解、難信,一切衆生難于信解,《阿彌陀經》的經文就說它是難信之法,所以它特別不同于其它佛法。其它佛法有難行道和易行道,可是淨土法門又特別不同于其它佛法的難行道和易行道。上一講講了淨土法門的特質是難解、難信、易至。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是專指那個易至而說,因爲它容易到,不是象其它法門那樣容易到,而是比其它法門更容易到,爲其它法門所不及,所以叫特異方便。
上一講講述了難解、難信、易至。這一講專門說“易至”的道理。因爲這個道理對我們太重要了,即使我們對淨土法門不理解,那沒有關系,只要知道它容易到,而且又知道怎樣容易到,也就是說確切知道用什麼方法修,而且知道用它的特異方便的方法修,就特別容易到,我們就能得到淨土法門的利益,就能操之左券,往生就有希望了。
可是我不說只有淨土法門才有特異方便,因爲我們不能以佛法謗佛法。我們不能說只有淨土法門唯一真實,其它法門都是廢物,這就是誹謗其它佛法,這是不對的。我們可以說淨土法門實在超妙,可是其它法門也是超妙,不過從效果上說,對于我們這一類衆生,修學其它法門不能相應的得到“易至”的利益。
我們的心態跟日本真宗截然不同。日本淨土真宗是這麼說的,十方諸佛出世,只是爲了講一種佛法,講淨土法門。而且在淨土法門中只講一件事情,講第十八願,其它全部都不講。所以只要不修十八願,就不是真佛子,都是瞎修,都不可能成就。好象釋迦佛講了一大堆,都是騙人的,他只講對了一件事,把十八願講對而已。他說十方諸佛出世,給衆生惠以真實之利。什麼是真實之利,就是日本真宗講的淨土法門,就是十八願。第十八願是什麼呢?先按照《無量壽經》宣讀一下:“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我介紹了日本真宗的講法,我們中國人的講法就比較含蓄一點。我們承認淨土法門有幾種相貌存在,我們也要知道它有特異方便。日本人認爲他們是真宗,其它都不是淨土真宗。從他們的立場說,對他們這種說法我們沒有意見,賣西瓜的當然說他的瓜最甜,這是可以理解的嘛!我們不去批評人家,我們也很希望他們用這種方法能度化衆生。不過我們認爲在弘揚淨土法門時,不應誹謗其它宗派。
今天講這個題目,目的是要讓各位立刻得到淨土法門的效益。以前講過,淨土法門有自力修法、自他二力和合的修法以及他力修法。哪一種是特異方便呢?現在暫時放下不說。因爲有這叁種修法,我們不能說在這叁種修法當中,你修任何一種好了。因爲這個問題同各人的根基不同,修哪種方法容易得益的問題有關。但是我們一定要弄清楚,哪一種修法能立即得到利益?能保證立即得到利益的方法,就叫特異方便。今天講課的內容就是如此。
你修淨土法門,不是還很懷疑嗎?所以我們要講特異方便的道理。不過在講特異方便時,不會讓你們産生一種認爲別的方法不對或不正確的想法。我們講特異方便的意思是說它的標准問題。這要從修淨土法門的目的說起。
修淨土法門的目的是什麼?成佛作祖是以後的事,也不是當生斷煩惱的問題(當然肯定可以斷煩惱)。修淨土法門對你我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是往生極樂!接著一個問題是什麼時候能往生?或者進一步說能不能肯定往生?這對你我才是最最真實的。至于斷煩惱、何時成佛或往生品位高低等等都不是最最重要的。比如高中畢業考大學,大家報臺大(臺灣大學),是有點先擠進臺大再說的意思。或者有人會說:“萬一我擠進下品下生,要十二大劫才能出鐵蓮花,太慢了!”《觀無量壽經》(以下簡稱《觀經》)是說下品下生要十二大劫蓮花方開,夠慢的,關于十二大劫是快還是慢的問題,我舉另一件事情來說明。
在《法華經·壽量品》中釋迦佛說他在點塵劫以前就成佛了,點塵劫是多久呢?這個數比天文數字還要大上無量無數倍,這裏根據經文給大家簡單地解釋一下:《壽量品》中的點塵劫叫“五百點塵劫”,而《法華經·化城喻品》中還講到一種是“叁千點塵劫”。什麼是五百點塵劫?就是把五百萬億那由他阿僧祗的世界,也就是無量數的叁千大千世界通通磨成灰塵,然後往東方每經過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祗的國土,就下一顆灰塵,把這些灰塵下完了,然後再將下灰塵所經過的國土,包括下過灰塵的以及沒有下過灰塵的國土,通通磨成灰塵,以這些灰塵的每一顆灰塵作爲一劫,這些等同于總灰塵數的劫數就是點塵劫。
釋迦佛在那麼不可思議的無量數的久遠劫以前就成佛了。可是在他成佛以前,再往前推無量無數劫,他在作十六王子。那時他有一個弟子叫舍利弗,跟他發心學佛,然而學到釋迦佛宣說《法華經》的時候,舍利弗只是阿羅漢,還沒有成佛。如果大家聽懂點塵劫的意思,那麼就可以對比一下,往生極樂的下品下生,只要十二大劫就花開見觀世音菩薩,證無生法忍,馬上就能成爲一生補處菩薩,到十方作佛,你說快不快?這十二劫同點塵劫這二者簡直不能比。誰說極樂世界成佛慢?《法華經》就可以作證明,這兩部經都是大乘經典,這樣一對比,孰快孰慢不是十分清楚了嗎?所以說淨土法門是大乘了義真實之教。
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特異在哪裏呢?上面已經講過,淨土法門的行者對淨土法門不了解一樣可以修,但必須對往生這件當生成佛的大事一定要有確定的把握。我們不但確定自己能夠往生,而且還知道按照什麼樣的方法來修,就能保證往生。這種保證能夠往生的方法有沒有經典作根據,這是第一。第二是如果我們現在往生,最低的標准是什麼?如果覺得自己修行的功夫不夠,就應該先抓住這個往生的最低標准,盡管標准最低,只要進到極樂世界,哪怕是下品下生,那也比舍利弗從發心到成佛的點塵劫要快上無量無數倍。當然,這個往生的最低標准必須以經典爲根據,不能憑空編造。在這方面,日本真宗有他們的解釋,但是中國的祖師們有我們自己的解釋,中國祖師的解釋十分高超,我們可以證明中國祖師的智慧是高人一等、技高一籌。他們沒有象日本真宗那種過度偏頗、狹隘的弊病。他們在方便攝化衆生時很少講深刻的道理,但在真正講說道理時講的層次卻十分高深。他們不讓廣大的淨土行者誤認爲淨土法門都是高標准,其實他們根據衆生的根器,常用十分方便直捷的低標准去度化攝受廣大衆生。
這就是爲什麼助念團爲一個生前沒有念過佛、也沒有皈依、死後八小時沒有人爲她念佛、而且死了八天、在冰櫃裏冰了八天、已經全身發硬發黑的老阿婆助念,能夠念佛念到她身體發紅、柔軟,嘴角微笑,擡起來的時候就像水一樣的流到地上去。這就是《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第叁十叁願所攝的:“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衆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柔軟,超過天人,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位老阿婆就在彰化。這種法門在中國才有,日本真宗不敢這麼說。可是中國人不說,自然就有,所以中國人早就有特異方便。不過中國人很少說。爲什麼?中國祖師說理是上上,攝化衆生是下下。不用講那麼多道理,方便應機嘛!日本人專講方便法,把方便法提得很高,可是舍掉了真正的上上法,這樣他們就涉嫌誹謗中國祖師講解的淨土法門。
我說過修淨土法門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決定往生和決定往生的依據。我們不能依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有經證,才能照著經論修。經典很多,當然我們只能依照彌陀經典亦即淨土叁經爲依據。淨土叁經中,《阿彌陀佛》言簡意赅,它講了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念佛一心不亂的方法;《觀經》中有十六觀;《無量壽經》中有彌陀四十八願,各經有各經的修法。但是我們要依照《無量壽經》彌陀本願來說,何以故?因爲彌陀本願是衆生得以往生的根本,如果沒有彌陀本願,便沒有阿彌陀佛,也不會有極樂世界,更不會有往生的事情。所以往生不往生,就要從彌陀本願上看。你要問爲什麼不從《觀經》上去看?《觀經》是釋迦佛說的,釋迦佛究竟不是彌陀本尊。這樣說是不是在兩土導師之間分高低?這不是分高低,而是分主次。彌陀佛的本願當然要先了解。所以,淨土叁經應當以彌陀本願爲根本依據。
說到這裏,我要插一句。你們一定奇怪我今天要說特異方便,爲什麼到現在還沒說,而講起什麼經典?我的用意是讓你們在理解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時有根本的依據,讓你們知道根本的依據是什麼。讓你們對我講的事情沒有疑惑才可以。要是你們有一點點疑惑,那是我的過失,也是你們的損失。
淨土法門到底…
《淨土深義 第叁講 淨土法門的特異方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