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狸,獵狐逐漸成爲一種具有鄉居野趣的團體競技。以殺死狐狸達到娛樂、競技目的的這種殘忍的狩獵活動,一直使動物權運動者深感激憤。經過多年的抗議,英國政府終于在叁年前立法,將獵狐定爲非法。而在東方的情形卻不太樂觀,人們平時工作很辛苦,到了周末便去釣魚,以此來放松一下一周來緊張的神經,認爲這是一種『高雅的正常的休閑活動』,然而這也是不正確的思維所引發的錯誤做法。其實象釣魚這樣的活動,拿魚餌誘騙魚兒上鈎,是欺騙的行爲;你的魚餌不給魚吃,反過來還要吃它,甚至以此來宣泄自己內心的壓力,或視之爲自我挑戰,並且樂此不疲,把魚兒的生存權視爲兒戲。這種殘暴的行爲是很不慈悲,也很不公平的,人類並沒有這樣的權利。有人以我花了錢纔有釣魚的機會爲借口,視釣魚爲理所當然。還有人以爲,我自己飼養的魚,我有權利支配它的生命。對這種似是而非的論點,實在令人不敢苟同。養育固然是恩惠,以它爲食就是不仁了。所有這一切都是不正確的思維而引發的不正當的行爲。佛教徒反對釣魚、打獵這類的殺生活動,主要的出發點是慈悲。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世人以爲用豐盛的魚肉祭拜祖先,即可光宗耀祖,表現孝心;或以爲通過祭拜,就可祈求財富與健康。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反而使祖先、神明以及自己蒙受罪業。
佛經中記載:一天,佛陀與弟子阿難行走于河邊,看到五百個餓鬼一邊走路、一邊歌唱,阿難便向佛陀請示:『是何原因,使他們如此欣喜?』佛陀說:『這五百名餓鬼的子孫,現正在爲他們做功德、誦經,爲他們修福,所以他們因子孫所做的功德回向而歡欣鼓舞。』
佛陀與阿難尊者沿著河道再向前行,遇到幾百位餓鬼傷心地走過,阿難又問佛陀,佛陀即回答:『這些餓鬼的子孫現正在爲他們殺生、祭拜,造作惡業,所以這些餓鬼皆會感到陣陣烈火逼燒背脊,于是啼哭傷悲!』
守不殺生戒,就必須改變以上諸種邪知邪見。蓮池大師對于我們世人必須戒殺的七點告誡,很有針對性,現闡釋如下:
(1) 生日之時不宜殺生:蓮池大師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己身始誕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庶使先亡之考妣,早獲超升;現在之椿萱,增延福壽。豈得頓忘母難,殺害生靈,上贻累于親,下不利于己。此舉世習行而不覺其非,可爲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一也。』 生日那天,正是所謂『母難』日,這時正宜戒殺持齋,廣行善事,以使我們先亡考妣早獲超升,現世親眷也能增延福壽。豈能忘記母難之日,而殺害生靈,反而牽累于親、不利于己呢?(一般人爲了慶祝自己生日,少則只會煮一些好吃的來慰勞自己,多則會席開好幾桌來慶祝,當然不免就要生靈遭殃了。)
(2) 生子不宜殺生:一般人有子則喜、無子則悲,可是卻沒有人想過,一切禽畜亦各愛其子。慶祝自己的孩子生,卻要別人的孩子死,心能安否?況且孩子剛出生,哪個父母親不希望孩子平安健康長大?如果我們不幫他積福,反而幫他造下殺生的惡業,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這些生靈的死債當然要由小孩子來償還,這樣的慶生(實爲咒死)法是沒有道理的!
(3) 拜祖祭亡不宜殺生:亡者的忌日及每年春秋掃墓節日,應當要戒殺。祭拜應以鮮花、蔬果來供奉,一炷清香即可表達我們的誠心,千萬不要大魚大肉,因爲殺生只會增加亡者的惡業而已,不能對他們有什麼幫助。也不需要再燒金紙,應將這些花費轉做公益善事,濟助他人、利益社會,而行善者必有善報,以資冥福。如此纔能改變命運,得到真正的平安快樂。況且佛陀曾說,十方衆生過去生中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只是輾轉輪回,而互不相識,自己的親眷死後流轉六道,很可能我們殺的、吃的衆生,就是我們日夜希望他們往生善處、脫離痛苦的父母眷屬。所以殺生只是無益而有害,智者所不爲也。
(4) 婚禮不宜殺生:世間婚姻,都是經過雙方互信互諒,而終成眷屬。但真至成婚,不免又殺生無數。結婚之日是吉日,吉日而行殺生之凶事,豈不慘乎!
(5) 宴客不宜殺生:良辰美景,賢主佳賓,食物不妨清雅,何必廣殺生靈?賓主意在盡歡,可是卻有生靈在宰割中怨恨哭號,真是不搭調啊!有心之人,能不悲乎!
(6) 祈禳不宜殺生:世人有疾病,多求神問蔔,或殺生祀神,以祈求福佑。用這種殺生祀神的辦法來免除死亡,殺他命來延我們的命,乃是逆天悖理,不可爲也。
(7) 營生不宜殺生:世上的人,有人爲了能填飽肚子,過更好的生活,而做獵殺飛禽走獸或屠宰牛羊豬犬等工作來維持生活。可是卻也有不做這種行業的人,也是有吃有穿,未必就會凍餓而死。反觀以殺生爲業者,家庭昌隆者幾無一人,且種下地獄的種子,來生還要受其惡報。千萬不要以此爲業纔好,能轉業者應盡早轉業。
還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不少人把吃素與苦修相提並論,吃素因此就等于清淡儉樸、只求飽食活命之苦行。無怪乎一般人提到吃素,總是面有難色。不少人誤以爲長期吃素會造成營養不夠,然而一位美國外科專家米勒博士 (Dr. Miller)說:『老鼠是素食和肉食都可以維持生命的動物,如果將兩只老鼠分開,讓一只吃肉,另一只吃素,發現兩只老鼠生長和發育的情形是大致相同的;不過素食的老鼠壽命較長,對疾病的抵抗力也較強。此外,兩只老鼠患病後,也是素食老鼠恢複得快。』他又說:『受近代科學之賜,醫藥已經大有進步,但是藥物只能治病,食物纔能維持健康。我們只需吃五谷、豆類和蔬菜,就可獲得足夠的營養維持健康。』正如1988年3月美國飲食學會(ADA)所公布的那樣:『就 ADA的觀點來看,若能適當調配,素食既有益健康而又營養均衡。』世界健康組織建議,我們每天所需熱量的百分之四點五取自蛋白質;小麥含有百分之十七的蛋白質、綠花椰菜含有百分之四十五、米飯則爲百分之八。所以飲食中富含蛋白質是極爲容易的事。
常有人誤以爲肉食者會比素食者更強壯,但在耶魯大學費希爾教授(Prof. Irving Fisher) 的一項實驗中顯示:32名素食者及15名肉食者中,吃素的人比吃肉的人更有耐力。他要參加試驗的人盡可能將手臂平舉,實驗結果十分明顯:15位肉食者中,只有2位可以舉臂15至30分鍾;不過在32位素食者中,卻有22位可舉臂15至30分鍾,15位超過了半小時,9位超過1小時,4位超過2小時,有1位還超過了3小時。很多長跑選手在比賽前都要素食一段時間。有一位素食療法的專家芭芭拉
摩爾醫生 (Dr. Barbara More ),以27小時30分鍾走完了110英哩,她是一個56歲的婦人,打破了所有年輕人的紀錄。她說:我想以身作則,證明每餐素食的人,會有強健、清醒和潔淨的生活。
正因爲如此,近年來,醫學界及營養學界,更是大力推崇『素食療病,養生延年』。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是近世紀以來大家公認的事實,也是傳統素食的突破。所以要想健康,就須回歸本原,回歸自然,以蔬食爲本。
還有一些人認爲佛教徒吃素是迷信,是愚昧無知的表現。其實佛教徒吃素是出于慈悲,不是因爲迷信。一般人如果不得已必須吃肉,則遵守『不見殺』、『不聞殺』、『不爲我殺』叁個原則,這也是出于不忍見其受苦的慈悲心。孟子不也曾說過:『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嗎?
因此破除不正確的觀念,樹立正信,對守不殺生戒有極大的幫助。
5、了知殺生之果報
你喜歡病倒在床嗎?你希望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嗎?你想看到自己壯志未酬身先死嗎?你喜歡遇到亡命之徒來殺你、砍你嗎?你希望遇到車禍意外而斷手、斷腳嗎?你想要在戰亂中眼睜睜地看到自己的親人被屠殺嗎?相信沒有一個人的答案是肯定的。沒有人希望遇到這種慘痛的果報,但多數人卻常常幹下這種血淋淋的殺生惡因。造了惡因,若不忏悔消業,一旦緣熟,是一定會感苦果的。如果一個人前世或今生造太多的殺業,就常常會得到短命或體弱多病、刀兵災劫之現世報。
更可怕的是, 吃肉的人彼此互相殘殺吞食,這一世我吃你,下一世你吃我, 冤怨相報,無有了期,這樣的人如何能超出叁界呢? 正如佛陀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四雲:『隨力強弱遞相吞食,是等則以殺貪爲本。以人食羊,羊死爲人,人死爲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是等則以盜貪爲本,汝負我命,我還債汝,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2]凡禽獸含靈,皆具有執著性,故被殺時,亦知道逃避抵抗,何況于人!凡動物被殺害者,心必不甘,還報是當然的事,只是時辰未到罷了。因此智者不必貪此一時之口福而贻害無窮。寒山大師亦以詩警策食肉者雲:『唝唝買魚肉,擔歸餒妻子,何需殺他命,將來活汝己!此非天堂緣,純是地獄滓。』可見殺生惡報之大。據《分別善惡報應經》上所載,殺生有十種惡報[3]:
一、冤家轉多;
二、見者不喜;
叁、有情驚怖;
四、恒受苦惱;
五、常思殺業;
六、夢見憂苦;
七、臨終悔恨;
八、壽命短促;
九、心識愚昧;
十、死墮地獄。
在《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 佛陀告誡首迦,有十種不同形式的殺生導致衆生得短命報:『一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令殺;叁者贊歎殺法;四者見殺隨喜;五者于惡憎所,欲令喪滅;六者見怨滅已,心生歡喜;七者壞他胎藏;八者教人毀壞;九者建立天寺,屠殺衆生;十者教人戰鬥,互相殘害。以是十業,得短命報…
《尊重生命 慈悲不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