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關齋戒十講▪P12

  ..續本文上一頁點叁業,身口既不得作非威儀事,內心亦不得起貪嗔害覺,唯有如此,方得稱爲持戒清淨。所以我熱切的希望諸位,“如人護一目”那樣的護持淨戒,以免造下犯我的重大過失。對此所受八戒,如果有所毀犯,不特不能增進余戒,亦不能生長諸善法,能不謹慎的如法奉行

  講到這裏,我想說一故事,以明持不持戒的得失,作爲本講的結束。

  當佛在世時,有次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法,不特有很多的聲間衆,還有很多的菩薩衆,法會的隆盛自不待言。一天晚上,約略在九時左右,有甲”兩位天人,亦來到佛說法的給孤獨園。由于雨位天人過去受過佛教的八關齋戎,不特以此八戒功德上生天堂,而且以此八戒功德身放光明,所以他們來只園時,以其身光將只園照耀得明亮無比,說它明如白日亦不爲過,使得只樹給孤獨園,完全顯現出如黃金色一般的寶光。佛是知道他們來曆的,等他們表演了放光的熱鬧場面以後,就隨他們的根性所宜,而爲他們宣說妙法。他們聽了加來的妙法,真的如飲甘露一樣的,當下就心開意解的頓悟道要,而具備了超出叁界的資格,所以感恩似的禮敬佛陀,再度同歸天上。

  在佛與天人的師資道會以後,這一幕的精彩節目已經過去,木再沒有可說了的,可是到了第二天的清晨,阿難尊者忽然提出昨晚所見的事實向佛問道:昨晚來向世尊求法的兩位天人,威相奇特,淨光耀目,遠勝一般所見的常光,不知他們是修什麼功德而得如此勝妙福報

  敬請佛陀慈悲開示,讓我們清楚了知!佛陀經過阿難的請問,就將過去的事實說給阿難聽:謂離現在不太久遠的時候,迦葉佛出現在這世間度生,到佛示滅以後的末法時代,有求生梵天的甲”兩位淨行修士,不特生同時,居同裏,而且又是忘同道合的好友。到了長大的時候,聽到佛法的好處,特別是聽到易于修習的八關齋戎法,如有發心受持八關齋戒,就可隨心所欲的,得到無量的勝福。于是甲”兩位淨行修士,雖則原來是屬婆羅門教的信徒,但因聽到受持八戒的好處,就毫不遲疑的,相約到佛弟子中大德比丘的面前,至誠懇切的求受八關齋戎,大德比丘見到他們這樣誠心誠意,也就如法的爲他們傳授八戒。可是他們求受八戒的心,雖同樣是很真切的,但他們的心願卻各不同。年紀較大的甲婆羅門求受八戒,目的願仗八戒的功德,上生天堂享受天福,而年紀較小的”婆羅門求受八戒,目的願仗八戒的功德,再來人間做人中之王。

  他們在大德比丘處受了戎後,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某”回到家裏,對于所受八戒,特別是其中的“不非時食”一戒,很能嚴格的遵守,絕對做到過午不食。正因某”的持戒認真,不曾違犯自己所受的戒,所以到了這個生命結束後,再度來到這個人問,生于王家滿其所願,遂爲人中之王。求生天上的某甲回到家中,本亦立志晚上不受用飲食,以守持如來不非時食戒的,由于他的夫人向不賢慧,不同意他的受持如來淨戒,硬強迫他非進晚餐不可。他懾于太座的淫威,竟與夫人共進晚餐,破壞不非時食一戒。從此破戒惡緣,不特不能滿求生天的宿願,反而墮落到畜生道中去做龍。從此人畜異趣,各自受著不同的苦樂果報,誰也不再認識誰。

  貴爲人王的某”,享受人間的榮華富貴,自不在話下。果園中的園丁,每天取園中的鮮果供王受用,安然的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天清泉中飄來一只芒果,是印度境內最珍貴的果品,而爲園中所從來沒有生長過的。園丁特將這芒果奉獻給園監,展轉奉獻到王前。王于午餐後,嘗此芒果,覺得果味極爲甘美,很想每天能吃一個,就問王後這果從何而來?展轉推問,到了園監,大王勒令園監,必須每天送此果來,否則結束你的生命。

  園監回到園中,想到無法應命,不禁放聲痛哭。龍聞這個哀痛哭聲,就從泉中化一老人,問那園監爲何悲哭

  園監說明自己遭遇的經過,老人安慰他說,你不要這樣憂愁,我可給你這佳果,由你去奉獻于王,不過在你以果獻王時,可將我的話轉告于王,就說我與你們的大王,過去是極要好的朋友,而且同受八戒共修淨行。王因奉戒清淨,得滿所願而爲人王,我因奉戒不全,不滿所願投生龍中,現在欲求脫去醜身,唯有再度奉行八戒,願你大王爲我求取八關齋法,讓我早日脫此苦惱。園監聽了這話,捧果進宮見王,並將龍所變化的老人所說的話,轉告于王。

  人工聽到園監這樣的傳話,不禁大大的害怕起來,因爲這時叁寶滅絕于人問,那裏還有八關齋文可得

  在不得已之下,于足問于智臣,智臣雖說多智,欲得八關齋文,亦是一大難事。沒有辦法同到家去,其父見他面色難看,問他發生什麼困難

  智臣就將事情始末禀白于父,父令換下堂柱,看看是否有得。果于柱中,尋得十二因緣經與八關齋戒經。智臣很歡喜的立即奉經,上獻于王,王得此經,亦複歡喜無量,將之納于金盤中,親自送交龍友。龍得八關齋經,其快慰之情,自更不用說。爲了酬謝他的至友,乃將龍宮所有的至寶,毫無保留的奉贈于王。

  從此,不但龍在龍宮,奉行八戒,勤修不怠;人王在宮殿中,亦修八戒,不休不息。到了各自果報的結束,龍與人王這對宿生好友,都生天上享受天福。此二天人,仗此八戒功德之力,昨夜來到給孤獨園,請我爲他們說法,他們聽了法後,應時得證四果,從此超出叁界,再也不在生死海中流轉!

  從這故事看來,我們可以知道:奉行八戒有奉行八戒的功德,毀犯八戒有毀犯八戒的過失,其間不容有絲毫假藉的。諸位發心受持八戒,只要在緊要關頭時,堅定的守持此八戒,從此受持八戒功德,不特生天享受天福不成問題,就是了生死得解脫亦無問題。所以諸位得有殊勝因緣,發心來此受持八關齋戒,應生慶幸加法奉行。“不可于刹那頃起世俗想,不可于刹那頃起懈怠心。當勤修六念,謹護八支,業煩惱習,自然除滅,淳善本心,自然開胡,出世正因,由之成就”。豈可忽諸

  十 八關齋戒的六念修法

  上來已爲諸位講了很多有關八關齋戎的問題,現在繼續來爲諸位講點有關八關齋戒的修法。受戒,不管是受那類性質,只有消極的要我們這樣那樣的不能做,但爲佛子者應還有他的修持法。諸如來此受八關齋戒,雖僅短短的一晝一夜,可是除了受我的時間外,不能讓其余的時間白白空過,必要利用這個時間來作自己的修持,那才不辜負我們來受一次八關齋戎,也才更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所以現特提出八關齋戒的修法來和諸位談談。

  以本堂舉行八關齋戒會說,曾爲諸位訂了一個修持骁規,就是循例做早晚課外,上下午及晚間,還帶領諸位讀誦金剛經,稱念釋迦如來的聖號。晚上于誦經念佛外,並爲諸位講點有關齋戒的問題,以期真正做到解行並進。齋戒會舉行以來,諸位來此參加的,可說是都很精進,因爲除了規定的修持,諸位還進一步的做自己的工夫,不是誦經,就是禮佛,未見有閑談雜話的現象,不能不說是希有難得的!但佛在齋經中,告訴我們于受齋之日,應當修習五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阿含經中還加一個念施成爲六念,現在略爲說明如下:

  一、念佛:佛是人間的聖者,即圓滿的正覺到人生的實相。“釋尊的正覺,是從己及人而推及世間,徹悟自他、心物的中道。深徹的慧照中,貫徹有同情的慈悲”。所以正覺了的佛陀,不但自己于世間獲得究竟的解脫,亦能切實的在這世間救護一切,使人類以及衆生同樣的得到解脫,可以想見佛是怎樣具有不可思議的清淨功德。所謂念佛,不如一般所想像的,只是口頭稱念聖號,而是要思念佛陀的無盡功德。如念佛的相好,能除自己的恚怒,念佛所證的實相,能除自己的惡意,念佛所說的法門,能除自己的愚癡,念佛的十種德號,不但增進自己的功德,亦能使聞者破輕慢心,對佛生起崇高的敬仰,不敢萌于一念的惡意。同時要知道的,佛是具有深邃智慧的覺者,我們果能誠心叁思的念佛,就能引發自己本具的智慧,到了自己智慧的現前,就可見到佛之所以爲佛的特質所在,那你自然也就傾向于佛的真理之體現;智慧,不但是體悟真理的要素,亦是砍伐煩惱的利斧,爲每個佛法行者所當求得的。念佛就可開智慧,這是多麼容易事

  是以念佛實爲佛法的重要法門,不但後代專宗淨土的行者,要人老實的念佛,就是原始佛教中,亦有念佛的一法,不過佛初開示人們念佛,要爲念佛的清淨功德,不唯稱名而已。

  二、念法:法是如來所說的言教,但佛所說的言教,不是憑空想像的,而是從實證得來。實證得來的法不是別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亦即道的規律。唯有遵循道的規律,體悟宇宙人生真理,始得成爲最高佛陀。佛陀得到了這個,不如世人的自秘,立刻的公諸大衆,讓人們知道什麼是諸法真理,什麼是道的規律,亦能踏著規律的道迹,向著真理之官邁進,終于步入真理宮中。是則法在修學佛道的立場土,實在有其無比的重要性。不說我們不依法行,不能獲得真理的體悟,就是諸佛如沒有法,亦不能完成正覺。爲規律的道,究竟指什麼

  是指中道的德行,側重于身心的躬行實踐,亦即是向上向善向解脫的,如果說得明白一點,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八正道行。而這八正道的向上善行,“有正確的知見,有到達的目的”,而其中間的躬踐實行,自亦是不偏不邪的正行。如是“向上向解脫的正行,到達究竟無上的實現;這實現的究竟目的,也稱爲法。經中稱他爲無上法,究竟法,也稱爲勝義法”。如以所證來說,就是緣起正法。緣起正法是徹內徹外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的,誰個觸證了他,誰就得到真理的體悟,而成爲自覺自證的解脫自在者。所以佛要我們經常的思念法,以期真理之法在自己的身心中實現,做個自由人!

  叁、念僧:僧爲叁寶之一,亦是住持正法的主要人物,在佛法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律中雖說有多種不同的僧,但此所說的念僧,主要是念真實僧,兼帶的念清淨僧。什麼叫做清淨僧?是指內外的七賢僧及持戒的…

《入關齋戒十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