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法。爲消除自身及他人的種種病難惡事等的修法。以佛部之尊爲本尊,用圓形白色護摩壇、圓形爐,行者穿白衣,向北方吉祥坐,焚燒沈水香,用酥油燈。修的時間是每月一日至八日。增益法(梵語pustika),爲增益自身及他人的壽命、福德、智慧等的修法。以寶部之尊爲本尊,用方形白色壇、方形爐,行者穿白衣,向東方半跏坐,焚燒白檀香,用油麻燈。每月九日至十五日,日出時分起修。敬愛法(梵語vasikarana),爲自身及他人欲得佛菩薩加被,或欲得主上衆人愛護的祝禱法。以蓮華部之尊爲本尊,用蓮花形赤色壇、蓮花葉形爐,行者穿赤衣,向西北箕坐,焚燒丁香或蘇合香木,用果子油燈,每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修。降伏法(梵語
abhicāraka),又作調伏法。爲自身及他人調伏怨敵惡人等的祈禱法。以金剛部之尊爲本尊,用叁角形黑色壇、叁角形爐,行者穿青、黑衣,向南方蹲踞,焚燒安悉香,用芥子油燈。每月二十叁日至月底修。
上述四種法之外,若再加鈎召法(梵語ākarsa)則稱五種法。但鈎召法爲召請本尊之法,通常攝于敬愛法中。五種法的修持儀軌詳見《阿娑縛抄》卷40,《大正藏》圖像部第八冊。這是與金剛界五部五智之內證相應的修法。在五法中,就其所生功德而言,每一法均具有其他四法的效益,稱爲五法互具。以息災法爲例,據稱修行此法可除貪瞋癡煩惱或止息國家的災難。這是息災的意義。除貪瞋癡煩惱之暗時,又可增長定慧之功德或外在的諸種福德,這是增長的意義。各種功德既有增長,則漸次可摧破無明、滅諸災殃,這是調伏的意義。依這些功德而無戰亂爭鬥之事,並得諸佛菩薩的庇護,這是敬愛的意義。由這些功德而諸善集生、萬法現集,這是鈎召的意義。其余四法亦由此而互具功德。
護摩首先要設護摩堂和護摩壇。護摩堂爲臺密修護摩法的堂宇,本尊安置不動明王、愛染明王等,其前設護摩壇。護摩壇,又稱光明壇、護摩火壇、火壇、軍荼壇、火漫荼羅等。“壇”爲梵語mandala之意譯,音譯溫荼羅、曼荼羅。即中央設火壇,焚燒供物以修護摩法之壇。築壇的材料可分土壇、木壇。臺密多用木壇。壇的形狀依修法而異,一般多用方形的牙壇,大小不一。護摩壇外不畫叁重院。壇四角釘四橛,引五色絲結界。壇上布列阏伽(香花之水,亦稱功德水)、塗香(以旃檀等香製成的粉末和水調成)、華鬘(以鮮花製成,擇其芳香)、火舍(香爐的一種,多以銅製,叁足,有蓋)、飲食(包括飯、豆、餅等)、燈明(佛前供養的燈火,多用酥油燈),以及灑水、漱口、五瓶等諸器。
護摩的做法,據《阿娑縛抄》卷42《護摩要》記載大略是:先在壇中央設置一爐,爐的四角置橛,四橛的頂端均系金剛線。壇前安置禮盤、脅桌,脅桌上安放護摩木、塗香、柄香爐、加持物等。接著辦備供具,壇上置飯、汁、果、餅及灑水、漱口器等,左側置房花、散花、乳木、雜香、塗香,右側置蘇、芥子、米、麻、鹽、粥、飯。行者著新淨衣,持杵上堂,至門前加持香水灑身,然後至壇前長跪,誦忏悔偈,禮佛,上座,以香塗手,加持香水,灑淨諸物,彈指辟除,結金剛羯磨印明:二手各以大指撚無名指,余叁指開豎如金剛杵戒,印相相交,右押左。右腕上,左腕下,掌向上,左轉右轉各叁遍,誦真言:“唵縛日羅羯磨撿。”次結金剛輪印明:二小指、二無名指內相叉合,二食指空,二中指柱繞二食指上節側,並二大指直豎,左轉右轉各叁遍。次供養、禮佛,再在佛前祈願,或爲息災,或爲增益,或爲敬愛,或爲降伏,或爲鈎召。若有同伴,則齊聲朗讀願文;若一人,則可在心中默誦。然後念護摩真言百遍。護摩真言隨所祈願而不同:
息災真言爲:“唵薩縛播波娜诃那縛日羅娑縛賀。”
增益真言爲:“唵縛日羅補瑟吒曵娑縛賀。”
敬愛真言爲:“吽縛日羅吠舍耶弱。”
降伏真言爲:“唵吽縛日羅薩怛。”
鈎召真言爲:“唵縛日羅羯哩灑耶弱。”
誦畢,將供物的位置左右內外作適當調換,然後將積木置于爐中,以大小二杓往爐中灑酥油,點火後誦真言:“唵阿密哩帝吽發吒。”次搧火,誦真言:“唵步入縛羅吽。”次取房花投火上,合掌誦偈:“我今稽首請,火天上首尊,天中之大仙,梵行所崇德。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一邊誦,一邊觀想:火焰中荷葉上有字,變成火光尊,身色赤,發黃,叁目臂,遍身火焰光。次作召請印明:以左手握右手腕,右手舒掌向外,屈小指橫在掌中,食指如鈎,來去招之。誦真言:“唵阿哦那曵曵醯呬。”
接著,取杓。取時,左手執大杓,右手執小杓,左右二杓頭相交(又稱杓觀):
叁處同一體,大壇即護摩。
護摩即己身,已身即火天。
火天即大日,身口意和合。
叁平等無異,具足于叁身。
量周遍法界,不生亦不滅。
離言離言相,生與于不生。
無非大日尊,觀于阿字門。
入于猛利智,周匝成火焰。
持刀及羂索,焚燒業煩惱。
當想遍身中,流注白甘露。
灑于十方刹,熱惱諸衆生。
滋長菩提芽,次第生諸字。
變成五輪塔。
塔婆即大日,大日即火天。
(《大正藏》圖像部卷8第270頁)
觀畢,用大小杓各酥油入供火中,往複叁番。又觀想火滅口,從心遍身中流出無量塗香雲、花雲、燒香雲、飲食、燈明,種種供養,供養一切佛、菩薩、緣覺、聲聞及一切諸天。然後加供粥、飯、谷、鹽等各叁番。供芥子、粳米、胡麻等各七番,觀想:芥子等入火天口,至心蓮臺,變成無量諸金剛杵,從一一毛孔流出,普遍供養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菩薩,以及一切諸忿怒尊。據稱此金剛杵即遍十方一切世界,轉自他頂,我及衆生瞋恚煩惱並瞋所造一切罪業皆悉消滅,一切怨結悉皆如解,皆獲富貴。
接著,又淨火,搧火,投散花于火中,合掌誦偈,分別恭請佛眼部母尊、一字金輪尊、本尊某某以及叁部諸聖衆等,“唯願降臨此,納受護摩供”。行者嗽口後,加供大杓油、粥、飯、生谷、鹽、房花等各叁番,合掌祈願,爲法界衆生護摩。然後嗽口,投散花四方,奉送諸佛菩薩聖衆。接著,投散花火中,恭請伊舍那、梵天、帝釋、日天、火天、毗沙門、四臂不動尊、焰魔、風天、地天、月天、羅刹。分別加持小杓油、飲食。誦四谛、十二緣、生滅六波羅蜜等。啓謝雲:“所設供具,多不如法,唯願諸天,布施歡喜。”然後嗽口,投散花四方,念發遣真言:“唵路迦迦迦羅野蘗車車車。”並以帚掃淨爐念咒:“唵賀羅羅羅祖仡賀拏娑縛賀。”
念畢,在佛前重列供物、阏伽香水及安置鈴、杵、念珠等。行者以塗香塗手,在壇上灑淨後,取珠杵誦《金剛輪陀羅尼》7遍,《一字金輪咒》百遍。念畢,以念珠入合掌,入叁摩地。最後,以五悔結願,回向方便,儀式才告結束。
值得提出的是,臺密大師認爲外護摩與內護摩結合,護摩時所作的觀想與天臺教理有關。例如,護摩時要說真言,他們根據《住心品疏》說的“真言者真語如語,不妄不異之語”,“行者直以真言爲門”。而將其與天臺宗的“真如實相”說聯系起來。安然在《真言宗教時義》卷一中說:“天臺宗實相爲門,並是真如觀行異名。今真言宗一切俗如皆攝真如,真如爲門直達真如而已。又觀諸自心,是觀自心真如,故以真言皆爲其門。”(《大正藏》卷75第380頁)這樣,就把誦真言和道場觀想的必要性用天臺的義理加以诠釋。同時,對于“護摩即己身,己身即火天,火天即大日”的叁平等想,安然還提出了“大日即釋迦”的“一心一識”的說法。他在《真言宗教時義》卷一中說:“天臺雲: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只心是一切法,只一切法是心,非縱非橫,非一非異,芥爾一心,必具叁千,即是今真言宗一心一識意。”(同上)至于臺密的“觀心月輪,八葉白蓮,炳現種子,叁昧耶尊形爲本尊,行者即成本尊身等”,證真則用天臺宗的“理具”加以解釋。他在《天臺真言二宗同異章》中說:“此亦如向有相方便,心無形色,豈胸實有月輪、華等;但是心性本淨,故類淨月;理性萬德,本來具足,故爲滿月;本覺佛性不爲煩惱染汙,故爲白蓮;亦寄內心八葉,故亦雲八葉;從于心德起修性,故得雲種子變爲佛等。顯德直說理具而已。”可見臺密護摩事事皆有天臺學說的淵源。
七佛藥師法與普賢延命法
七佛藥師法和普賢延命法是臺密主要的護摩內容。在日本,這兩種修法始于最澄時期。《覺禅鈔》卷5《七佛藥師法》雲:“國史雲:延曆二十二年(803)潤十月二十叁日,最澄和上于太宰府竈門山寺爲渡海四船平達,敬造檀像藥師四軀。……”又雲:“傳教大師造立善名稱佛(七佛之一),左手當心指寶珠,右手施無畏。善名如來渡海加護願。”當時渡海是件大事,海難衆多,最澄爲慶賀入唐平安歸來,特造藥師像,朝夕禮拜,逐步形成七佛藥師法。在此前後,普賢延命法也同時形成。這兩種修法經圓仁、圓珍、安然等先後努力而漸趨完善,並且在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大爲盛行。因爲當時國內戰亂頻仍,加上天災時疫,百姓苦不堪言。臺密僧人特別重視以“鎮護國家”、“積福滅災”爲目的七佛藥師法和普賢延壽法也就應運而生,並且受到百姓、貴族甚至天皇的崇信。
七佛藥師法
七佛藥師法,又作七佛藥師禦修法、七壇禦修法。以七佛藥師爲本尊。七佛即: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藥師琉璃光如來。彼等住在東方四恒河沙乃至十恒河沙世界,各于因位發願拔濟衆生的苦惱。其修法以《藥師七佛本願經》、《藥師本願經》爲依據經典。《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稱,若有人…
《臺密的主要修持儀軌(朱封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