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恩師唐公法身父母

  

恩師唐公法身父母

  

潮音

  

遇師緣起

  《四十二章經》雲:“人有二十難”。對其中的“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我是深有感觸。末法時代,魔強正法弱,衆生障重福薄,若想會到真正的大善知識,真難于入大海撈針。

  做居士時,我每年都要自費遍遊名山大川,尋訪大善知識,然而卻上了好幾次當。其中一次,遇到一學密宗的比丘,他自稱是釋迦牟尼佛轉世,我竟信以爲真,驚喜得湧出眼淚,誠惶誠恐地撿起他吃剩不要的面包,一口吞到肚裏。我五體投地向他請法,不料他口吐穢語,露出廬山真面目,方使我大呼上當。

  六祖曾告誡學人:“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大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屢屢受騙上當,使我深感自己愚癡無慧,因此更堅定了要出家修道,尋訪大善知識的願力。

  決定出家的頭一晚,我跪在觀音菩薩像前,懇求觀音菩薩賜一個夢給我,以預兆是否能遇到真正的大善知識。說來也怪,當晚真的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站在一個寬大的遊泳池旁,池旁站著一個拄著拐杖、身穿中山裝、面目慈善的老人,他正在教池裏的許多人學遊泳。忽然我聽見空中有個聲音對我說:“這個教練很了不起,他教的學生成績都很好。”空中的話音剛落,我發現自己已沈到遊泳池的水中,水已沒到頭頂,我慌忙用雙手抓住池沿,想叫人拉我上岸,一擡頭,只見那位拄著拐杖、身穿中山裝的老人,正站在我頭頂的池沿上,只要他伸出雙手,就可以把我拉上岸去。恰恰在這個時候,我一下子從夢中醒來。難道此夢真是個預兆碼

  難道夢中所見拄著拐杖、身穿中山裝的老人,就是我將來要遇到的大善知識

  他爲什麼不是我所期望的身穿袈裟的老和尚呢

  

  我出家的第二天就把左手摔斷了,真是出師未捷身先傷,真倒黴。然而正如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沒想到摔斷了左手,卻給我帶來了好運,使我真的遇到了夢中那位拄著拐杖、身穿中山裝的大善知識,從此真正踏上了通往涅檗、菩提彼岸的光明大道。

  手摔斷後,我到四川都江堰附近的一個小廟養傷,心情很不好,真不知出家後該如何修行

  是找個古洞茅蓬閉關修禅呢

  還是到西藏去找活佛傳授密法

  茫茫然之中,隨手拿起同寮房一位比丘尼的書,書名是《佛教的認識論》,由中國佛教協會出版。看著看著,漸漸被書中的幾篇文章所吸引。這幾篇文章是:《佛教的認識論》、《佛教的心理學》、《試述頓悟成佛義》、《怎樣突破凡聖關》、《關于大乘教義幾個關鍵問題的解說》等等。我覺得這些文章把佛法中的很多重要問題解釋得很清楚、很透徹。一看文章作者,是一位名叫唐仲容的人,此人名字從未聽說過,不知是何許人也。好奇之下,問此書的主人。那位比丘尼,她得意洋洋地:“嘿,唐仲容都不知道,他是有名的佛學家,我在他那裏聽了20多天課,簡直勝讀20年經書。”“此人在哪裏

  ”我迫不及待地問。“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在成都附近的寶光寺佛學院教書,是個雙目失明的人。”“雙目失明!”我大吃一驚,一個雙目失明的人,怎麼能寫出如此高深水平的佛學論文

  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顧不得手傷了,第二天一早就獨自坐車到新都縣寶光寺,想知道這位雙目失明的佛學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否是個大善知識。

  當他身著中山裝,拄著拐杖.和藹可親地站在我面前時,我真懷疑自己是在夢中。曾在夢中見過的那位教練,不也正是拄著拐杖,身著中山裝嗎

  難道他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大善知識

  

  唐老師對任何人都很禮貌隨和,一點也沒有師長的架子。他簡單詢問了我學佛的簡曆,叫他的兒子,年方27歲就登上了佛學講壇的唐思鵬老師寫了幾段聖言量給我,叫我背熟反複思惟其義。業障深重的我,當時不但一點也不懂得這些聖言量的甚深妙理,而且連續幾天也記不住這幾段聖言量。其一爲七佛偈:“覺身不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心,了知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其二爲《金剛經》語:“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其叁爲六祖語:“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見性成佛道。”

  直至幾個月後,在唐老師所傳授的不取不舍頓悟法門的反複熏習下,我不但深深理解了這幾段聖言量的妙義,並以此爲修行的座右銘,而且如久夢初醒,在文字般若上恍然大悟,比較深刻地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及成佛的原理和方法,對于今後的修行充滿了信心。

  沒有恩師唐公,就沒有我的法身慧命。此救度之恩,粉身難酬。我深深地感到恩師的確是當代罕見和難得的大善知識。恩師所任教的四川省佛學院的一位佛學教師敬佩地稱恩師爲國寶。恩師的不少學生,都尊稱他是當代偉大的佛學家。恩師確實當之無愧。近年來,他發表的許多佛學論文,贏得了海內外佛教界大德的高度評價。日本大阪佛教會負責人稱:“中國唐仲容先生的佛學論文,解決了佛教界千余年來的一些疑難問題。”美國佛教學者張澄基先生生前曾給唐老來信,贊揚他“學識淵博,尤其對佛學有極深的造詣,對佛法教理有創造性發揮。”

  恩師的偉大之處在哪裏呢

  其佛學造詣如大海水深不可測。做爲恩師的學生,筆者深感慚愧,無法將恩師的佛學思想完整地敘述出來。故今之所述不過是大海的幾滴水而已。

  

獨具慧眼精通般若和唯識教理精髓

  恩師的肉眼雖已失明,但卻獨具慧眼。他從博大精深、妙義難思的佛法大海中,獨具創造性地提煉、吸收、繼承和發揚了如來的真實義。

  《華嚴經》雲:“諸佛以一道而證菩提。”在幾十年的修行實踐中,恩師深深感到:人生苦短,必須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緊緊抓住佛法之精華,即諸佛以一道而證菩提之“一道”來修持,方能獲事半功倍之效。“守約以成道,博學以廣知”是恩師的修學宗旨。

  《壇經》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佛法的“一”,體現在哪裏呢

  恩師認爲:如果說六祖頓悟見性法門是中國佛教的精華,那麼般若、唯識學則是原始佛教的精華。講“緣起性空”的般若,和講“一切唯心造”、“萬法唯識”的唯識學,二者融彙貫通,兩相結合,則成爲至極正確圓滿的有爲緣起論。

  般若學揭示了宇宙萬有從因緣所生,緣起性空,只有幻相,並無實體,非有非空之中道實相。唯識學則在“緣起性空”這一佛法核心理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揭示了宇宙萬有是從心識內因緣力所産生。恩師指出:“緣生是唯識的緣生,唯識是緣生的唯識。”如果只講“緣起性空”,不講唯識的心識內因緣生法,則不知因緣從何處産生,從何處下手改變因緣,從而把握自己的命運。故學人必須先通達般若學的“緣起性空”,進而通達唯識學識內因緣産生一切法的妙理,從改造心識內因緣下手,方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唯識講識內因緣生一切法,這就意味著不是客觀決定主觀,而是主觀決定客觀。有情的阿賴耶識隨業力由內四大種變現根身爲正報;由外四大種變現器世間爲依報。心識內有染淨二種,染種必生染法,淨種必生淨法,要改造自己的命運,就必須將心識內的有漏染種改造成爲無漏淨種。將虛妄分別爲性的心識改造成爲佛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則證菩提、涅槃之無漏碩果,方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般若和唯識從教、理、行、果四個方面所闡述的改造心識內因緣的原理最極殊勝。如《金剛經》雲:“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唯識論》雲:“今造此論,謂于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爲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二障俱生;如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爲得二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此二聖言量說明:有情若依身心執爲實人,是爲我執。有了我執,引生煩惱障,造業感果,流轉無窮,即障涅槃,有情將世間所有一切幻相,皆一一依名取相,執爲實物,是爲法執。有了法執,便引起于諸事物不如實知的所知障。由有此障覆蔽實智,即障菩提。諸學佛者,如果真能理解世出世間的因果規律,便會從破我法二執著手,斷除煩惱、所知二障,而得大自在、大解脫、大轉依、轉八識成四智,轉生死爲涅槃,成就佛果。

  玄奘法師爲什麼要長途跋涉四年之久,曆盡千難萬險去印度取經

  就是爲了把佛法的精華傳到中國。其在印度留學十二年,主要修學的,正是佛法精華的兩大部份:般若和唯識。

  恩師萬分感慨:唯識教理,妙義甚深微妙,今人能有深入研究而掌握其優異特點,以宣講弘揚自修教人者實屬罕見。甚至有不識其內容之豐富,價值之偉大,而加以毀謗者,令人遺憾至極。

  爲了使後人能夠象玄奘法師那樣不惜身命去探求和宏揚佛法之瑰寶——般若、唯識學,恩師不顧年邁體弱,除在佛學院講壇上作獅子吼,振臂宏宣外,課余又不厭其煩地爲遠近前來求學的佛弟子開示般若、唯識妙理。百忙之中,還不忘構思命題,囑人執筆,寫就了大量宏揚佛法精華的文章。如《把佛法的精華貫徹到生活實踐中去》、《談談見性開悟的微妙法門》、《金剛經要義總結》、《談談唯識學的優異特點》等。這些文章在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的基礎上,將般若、唯識的妙理融爲一體,從而形成了以佛教精華爲依據,立足現實,適合現代人修學,能迅速破迷開悟的佛學思想體系。

  

獨具創見以金剛經和六祖禅爲修持綱領

  《金剛經》和六祖頓悟法門詳細闡明了見性成佛的實踐方法,故恩師指導學人修行…

《恩師唐公法身父母》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七五自述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