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導讀▪P5

  ..續本文上一頁法國最大連鎖百貨公司的老板。後來商業周刊訪問他說:有人說你是拿破侖轉世?他說:其實我不是拿破侖轉世,但是在我失敗的時候,我不斷的觀想拿破侖,對我産生很大的幫助。

  所以諸位要知道,你心中不斷的想什麼,這件事情對你的生命是有影響的。當然我們的想最好是憶佛念佛,因爲它會産生一個感應的力量、産生一個引導的力量。這個地方就是說,他從凡夫到成佛,除了觀照他清淨的本性,産生了廣大的菩提心以外,他整個自利、利他都是念佛叁昧。這麼多的菩薩就站起來,講他過去的修學經驗。

  好,我們看下一段:

  乙二、正述所所修法門(分二:丙一陳白古佛授法;丙二詳喻感應道交;丙叁法合顯示深益;丙四述己自利利他)

  丙一、陳白古佛授法前面是講階位,這個地方講法門,先看第一段「陳白古佛授法」。這個念佛叁昧是怎麼傳承的呢?是誰傳給你的呢?先講過去的傳承,我們看經文:【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叁昧】。

  ┌往昔─恒河沙劫 │

  我憶┤┌有佛出世─名無量光 ││└┼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 │┌名超日月光└其最後佛┤

  └彼佛教我念佛叁昧

  這個地方我憶,因爲這是發生在過去,這二十五個圓通,都是過來人的陳述。這個時候大勢至菩薩說:我回憶在過去的時間當中,有多久呢?像恒河沙劫。這個劫是一個時間相,就是說人壽從十歲開始,每一百年增加一歲,從十歲一直增加到八萬四千歲,這叫增劫;然後再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再減少一歲,一直減到十歲,這叫減劫:一個增劫、一個減劫加起來叫一劫。這樣恒河沙的劫,這個時間很長,這個是講他發生的時間相。

  這個時間相有什麼內容呢?有叁個內容值得我們說: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大勢至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在凡夫的時候,他第一個親近的佛叫無量光佛,在這一劫的時間當中,十二如來,相繼一劫,他過去跟佛有緣,所以他前前後後總共親近了十二尊佛陀,在一劫的時間。在他親近的十二尊佛陀當中,最重要回憶的一尊佛,其最後佛,這尊佛對他太重要了,這尊佛叫做超日月光。

  他雖然親近了十二尊佛,爲什麼他特別把最後一尊佛提出來呢?因爲彼佛教我念佛叁昧。大勢至法王子就說:他過去剛開始親近的是無量光佛,蕅益大師講這十二如來,第一個是無量光佛;第二個是無邊光佛,第叁個是無礙光佛,光明沒有障礙的;第四個是無對光佛,第五個是焰王光佛,第六是清淨光佛;第七是歡喜光佛;第八是

  智慧光明佛;第九是不斷光佛,他的光是不斷絕的;第十是難思光佛,這個光明是很難思惟的;第十一是無稱光佛;第十二是超日月光佛。

  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大勢至菩薩他站起來跟佛陀白告過去的修學經驗說:我過去在凡夫的時候,我第一個親近的是無量光佛,這當中相續親近了十二尊佛,而值得我一提的是超日月光佛,這尊佛對我整個菩提道的影響太大了。爲什麼呢?因爲彼佛教我念佛叁昧,他正式的傳授給我念佛叁昧的修學方法,對我一生産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看注解,這個注解有叁個地方值得我們去探討,第一個是佛光的問題。我們可以從前面大勢至菩薩所親近的佛,從他的名號來看,因爲名以召德,我們可以確定這十二尊佛都跟光明有關系,光明都很殊勝。佛陀的光明代表什麼意思?這個值得我們探討。

  ┌智光─性德圓彰,佛佛道同。

  ○佛光┤└身光─依本願力,示現有異。佛陀的光明有二種:一個是智光,性德圓彰,佛佛道同。這個是約內心來說的。我們習慣性把愚癡當做黑暗,把智慧當做光明,如果

  是這樣子的話,那是清淨本性的彰顯,從這樣子來說,每一尊佛是沒有差別的。如果這個光明是就著身相,我們看佛陀,他不但是形狀美好,還有光明,那這個就著他過去本願的不同,那每一尊佛就有差別。

  你看釋迦牟尼佛的光明一由旬,阿彌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國,這就有所不同。諸位如果今生有志于修念佛叁昧,你是以佛陀的功德來當做本尊相應的話,那你要知道念佛叁昧的特色是什麼。諸位知道什麼是念佛叁昧?爲什麼我們經常說多障衆生念佛觀?你這個人障礙很重,你修數息觀也不行、修不淨觀也不行、修慈悲觀也不相應,我什麼觀都修不來,那你修念佛叁昧,因爲你多障。那麼念佛叁昧的特色是什麼你知道嗎?身爲念佛叁昧有二個特色,是別的叁昧所沒有的:第一個,有佛陀本願的攝受,第二個有光明的攝受。本願的攝受偏重在來生的安樂,這尊佛他有什麼本願,你念他的佛號,對你來生有幫助。有的佛說:你來生不求生到我的淨土,你來生會特別莊嚴,你只要憶念我的佛號,你來生會特別莊嚴。也就是說你憶念他的時候,你就會跟他的本願相應,那他的本願加持你,對你整個成佛之道,産生了加分的效果。當然每一尊佛的本願不同,所以你念每一尊佛,他對你的加持也有所不同。

  講本願的加持,當然是偏重在來生,來生的果報你才看得到,

  你今生念佛,你本願看不到;但是光明的攝受,你今生就感覺得到,它能夠消除罪障、增長福報。

  你看在念佛的人,跟你修習其他觀行的人,那是有所不同的,他的身上有一種無形的光明。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看《靈峰宗論.卷第六》,藕益大師寫一個勸念佛序,他講了一個實際的公案,他說:在明末的時候,在銅城有二個好朋友,這二個好朋友從小在一起玩,在一起長大,長大以後籌了一點錢,到遠地去做買賣的生意。拿這個錢到這個地方買東西,到另外一個地方賣,然後把賺來的錢,再買東西賣掉。這二個朋友到他方去,做完生意以後,賺了錢准備回來,結果其中一個朋友生病死掉了。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朋友很悲傷,就就地把他埋葬以後,把另外一半的錢帶回去給他太太。

  他太太起了疑心,就說:可能你是賺了很多錢,把我先生害死了,拿一部分錢給我而已。這個時候他的朋友覺得很冤枉:我怎麼可能做這種事呢?我們從小就是好朋友、好兄弟,怎麼可能做這種事呢?但是他朋友的太太一直不肯相信。這個時候,這個人愈想愈冤枉,就跑到他朋友的墳墓前面,晚上一直哭訴說:你看,你在這個地方死掉可好了,我現在被冤枉了,你要出來給我講幾句公道話。他的朋友果然就出來講公道話,他的朋友是以鬼神的相現出來,說:那沒關系啦,你把我帶回去,我直接跟我太太溝通。這個朋友說:好,你能夠

  直接跟你太太溝通,那當然最好不過,洗刷我的冤情。

  這個朋友就帶著這個鬼神,慢慢慢慢坐船回去。在坐船的時候,有時候這個船會碰到一點風浪,不是很順,看這意思,他朋友平常是念佛的,一起風浪的時候他就念佛,他是沒有說念什麼佛,總之就是念佛,他一念佛的時候,那不得了,放大光明,他那個鬼神朋友馬上彈出去。彈出去以後,那個鬼神就說:某某人,我不能夠再跟你回去了,你這一念佛,讓我心神昏眩,我跟在你旁邊,你一念佛的時候放大光明,我心神昏眩,我根本沒有辦法跟著你。這樣子好了,前面有一棵樹,我就在那個地方休息,你把我太太接過來,晚上在這個樹上我再跟她溝通。這個朋友就把他的太太接過來。

  後來這個朋友就得到一個啓示:唉呀!我是生死凡夫,我一念佛的時候就放大光明!後來這個朋友就出家了,藕益大師說:後來這個人修行也很有成就。就是說你今天憶佛念佛的時候,你除了在修行上返妄歸真,你還有二種功德:第一個,得到佛陀本願的攝受,如果你是到淨土去最好,就算你不是到淨土去,你來生也會得到他本願的加持;第二個,你今生就得到他光明的加持。

  我們過去也講過一個公案,這是在經典上的記載,說:以前有

  一個婆羅門廟,這個廟神的頭是黃金打造的,身體是泥土做的。後來這個廟神的頭晚上被盜賊砍掉了,被偷走了。第二天早上信徒來拜神:唉呦!這個神的頭不見了。大家就議論紛紛。這時候信徒就說:這個神很靈感的、威德很大的,盜賊怎麼可能把他的頭砍掉呢?我不相信,我過去有什麼事向他請求,都是馬上能夠消災的,可見得盜賊要砍神頭的時候,這個神剛好不在,要不然他沒有辦法砍斷的。

  大家就做出這樣的結論。這個時候,神就付在一個信徒身上說:不對,他砍我的時候我剛好在的。信徒說:那你爲什麼被他砍掉呢?你老人家威德這麼大!他說:他本來砍二下都沒有把我的頭砍掉,後來盜賊一緊張,就念了一聲南無佛(呵呵),結果我一害怕、心虛,他一下就把我的頭砍掉了。他要是不念「南無佛」,他是砍不掉的。這個時候這些信徒就說:唉呀!稱念佛名,天神驚怖。你看,這個時候信徒就開始學佛。

  所以說,雖然有無量叁昧,念佛叁昧爲什麼是叁昧中王?因爲它有二種加持力是所有叁昧不共的:一個是本願的攝受,每一尊佛在成佛的過程,他一定先經過菩薩,菩薩一定要先發願,那麼他所發的願,你只要念他的佛號,你就得到他願力的加持,你來生就會有不同的果報;第二個是光明的攝受,你能夠滅除很多不必要的業障跟鬼神障。所以這個地方特別把光明強調出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念佛」:

  ┌觀相念佛 │├觀想念佛 │ │┌依能念心,念所念佛。 │┌事持┤

  ○念佛┤ │└一心繫心,不相捨離。├持名念佛┤ │ │┌一句彌陀,即念反觀。 │└理持┤ │└能所雙亡,心佛一如。 │└實相念佛念佛當中,這個觀想念佛、觀相念佛我們提過了。我們前面也說過,在念佛當中,善導大師認爲觀想、觀相──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所以他後來強調持名,所以李老居士就把這個持名開顯出來。持名有二種:第一個事持:依能念心,念所念佛;一心系心,不相舍離。

  剛開始念佛是怎麼念?就是依止你那個歸依的心,來憶念所念

  的佛號,這個時候念念相續,不相…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導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八大人覺經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