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什麼呢?找茬呗!就是一個目的,我要出去,不幹了!唯一的願望!什麼你佛法不佛法,什麼你修行不修行,什麼你知見不知見,一切都不談了!所以看著願好發啊!
所以阿彌陀佛無量兆載永劫的修持守護願力,這十方諸佛菩薩都是從初發心以來、曠劫以來這樣守護一個原則、一個法則,生生世世這麼做下來的。我們幾天、幾個月、幾年,你做到了嗎?幾天你能始終如一地能行一個法則嗎?我們這個安居這九十天、一百二十天,你能始終如一地守護一個法則嗎?那你就一定能成就。你中間肯定是扯滑溜邊了!真正能踏踏實實地始終如一地守護一個法則,法性不顯自顯,不求自得。今天想搞個技巧,明天想躲閃違緣,後天想犯個業習,大後天想去下山撒撒野,你能修證佛法?你慢慢來吧!善根不成熟,福德因緣差得遠著呢!你還不知道得多少劫沈淪呢!因爲這樣的心智沒有出離心啊。所以行法的人我們是特別敬仰的,有正確的知見,又能很好的行法,實在是很令人佩服的。
講這些故事無外乎是一個目的,提示大家“示佛法如佛”,對待自己、對待有情。你這樣的熏修你不失爲一個念佛法門的守護者。因爲以佛願爲己願,要“示佛法如佛”啊。你以佛願爲己願,以佛命爲己命,你不“示佛法如佛”,你示什麼?你怎麼示?你示什麼?那我們就會示妄想,示顛倒,示自己的知見,那不能自他二利。
行,我們休息十分鍾,活動活動,能走動走動,晃一晃,我說話稍微沈重一點,是假的,實際我心裏可沒事了,你們都不學佛我也不管,我這人不負責任,也沒有慈悲心,大家自己要慈悲自己啊。
我們每個有情要自己慈悲自己,要自己慈悲別人,不要學我這個不慈悲,那可就慘了。不慈悲的人智慧一時也就泯滅了,不慈悲的人智慧也是不存在,智慧也泯滅了,那是同時泯滅的。
“佛本何故起此願?見有軟心菩薩,但樂有佛國土修行,無慈悲堅牢心。是故興願:“願我成佛時,我土菩薩,皆慈悲勇猛,堅固志願”。
“慈悲勇猛,堅固志願”。這一段文字對我們末世有情來說真是一個莫大的加持與鼓勵呀!我基本上一天要鼓勵自己幾次,要不鼓勵真是經常是“算了算了,放棄放棄”,放棄的心十分重,經常有放棄的心。
“慈悲勇猛,堅固志願”,這個志願是要我們不斷地念佛念法念僧,受叁寶的加持,受佛願力的加持,守護自己的……,或者說自己要立一個相應的誓願,這樣不至于輕易退墮、輕易散壞、輕易放棄。像放光寺這樣的環境,打七、修法的確是太好太好的環境了。
以前每年我們安居以後,放光寺出家師父就得鼓噪一點事,說打七吧!要不幹什麼?但是很多人,往往鼓吹者就逃之夭夭,是最糟糕的了。情緒化的東西,情緒化。所以我說這個誓願不是情緒,不是一時的勇猛,是真正相續的順性的觀察,順性的守護,不散壞的實踐。要不然那就不叫願,那叫什麼呢?來一點火一燒,就幹了!
以前我有一個同參,這個菩薩是很厲害的,善根深厚,讀誦經典那是很漂亮很漂亮的,聲音很美妙,很能感動人的一個菩薩。他到處宣傳:人要念佛要精進,不要休息,不要放逸。但你每次見到他的時候,他都在床上睡覺。我說你是個大菩薩,經常幫助別人行法,勸導別人行法,你自己怎麼不行呢?他說:“哎呀,你不知道,鼓勵別人行法是最大的方便”。我說那你自己怎麼不行呢?別人看到你這種鼓勵,別人又能相續多久呢?有時候我們會這樣鼓勵別人行法,自己不去行法,可能我也是這樣的人。但這樣你自身于佛法是不得真正的利益,不能得真正的相應。
我常常期盼的是個什麼呢?說實話我現在最期盼的,是我做行同沙彌的那個階段,那時行法真是勇猛,很少有睡覺的概念,概念都沒有,就是這個睡覺的概念不敢有!那時有在社會上被逼迫的苦,一到這種環境了,睡覺的概念不敢有。就是一個東西,往前往前那樣走的,慢慢地現在落到這個地步了,感覺別人說你這個學佛法的人啊,什麼法師什麼的……感覺就是很無聊,也很無奈。很多時間要去應酬,別人千辛萬苦問你一個問題來了,你不能不答。想念念佛、打打坐、誦誦經、大家集體活動活動,沒有機會了。
我到很多寺院都想跟大家一起隨隨殿、上上課,沒有時間了。來一個人說從哪從哪什麼地方來了一個出家人、一個居士,一夥居士,一夥出家人要見你。好了,叮叮當當半天過去了,你什麼都做不來了。自己念念佛啊,沒了;打打坐啊,沒了;隨隨衆啊,沒了;爲常住服務服務啊,沒了!就消耗在這種無端的應酬上去了。應酬誰啊?你還不敢應酬,還要認真地去對待。所以一定在自己的清淨現緣中,沒有雜緣的現緣中一定要尊重啊,不要去向往那些虛假的應酬,太苦了,那太苦了,的確是太苦了,那很苦很苦的!
到一個地方他們說能不能去做一個政協委員呢?我說你們做去吧,我才不管呢!我說我這個出家人就夠煩夠苦惱了,雜緣夠熾盛了!我真有兩次我都下決心,想再做行同沙彌啊。幹什麼?重新從沙彌做起,太好了!太舒服了!可以撞撞鍾,掃掃地,做做飯,再也沒有人騷擾你了,沒人去侵害你了,沒那麼多無聊的雜緣了。什麼無聊呢?很多雜緣是沒有意義的,沒有內涵的。你真正去行法的時候就知道一點意義都沒有。打打鼓,“咚咚咚……”讓那些幽冥衆生得度,撞撞鍾讓幽冥衆生得到昭見,放放蒙山,念念佛真是很好。實際我說的很消沈的話,是嗎?不是。
我希望大家,很多人想急于成熟自己的外緣,我告訴你,成熟了就是煩惱,沒有第二個東西。但是很多人沒有很清淨的現緣現前的時候呢,不甘寂寞啊,沒事找事,到處去晃,找這個麻煩那個麻煩,不知道熏修有多大的善根福德因緣啊!
以前在一個寺院裏頭,他們班首師父、首座和尚跟我說:法師,不是老修行不要讓他進內堂口,幹什麼進內堂口?對不對?他又不能修行,又不能用功的。我說誰有一天的福德因緣也是了不起的,也不知道是哪一年的福,哪一年的因緣成熟了,才能到念佛堂的堂口裏去念念佛,坐一坐,靜坐一支香啊!的確是福德因緣。但很多清衆啊,初發心不知道這個地方是善根,是很好的修行善根,而是盲目地去忙道自己的心,忙道自己的業緣。所以我們有現緣了,不要舍現緣,那你可以做事情;但你要有修法的機製,一定要抓住修法的機製不要丟。共同修法的機製太好了!有一個法師被人誤解了,被人搞跨了,大家都舍離他了,我特別替他發了贊歎——哎呀,這菩薩的善根成熟了——我真是這樣想的。
我說句實話,我好幾次都想自己做一個讓大家都煩惱的事,我想靜下來了。真是生起過這心。爲什麼呢?說句實話很多事情是不願意做的。所以我們現在有善緣的人,有福德的人,能靜下來修行的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機會,不要放棄,不要去追求那些排場、熱鬧、表面那些虛假的東西,跟你生死一點都不相幹。我還感覺到珍惜自己的現緣是很好的。回頭想想,我也要珍惜自己的現緣呐,不能傷害自己了。但怎麼來珍惜這些?尤其是清衆,“清衆”這兩個字太好聽了,用功辦道最好的時機,真是最好的時機,一旦雜緣成熟了,你想靜下來,你等著吧!
我經常遇到出家人倒黴了,還俗了,或者說出現難緣了。我說好,很好,我說你這回靜下來了。他們都說你說的啥話呀!我說真好啊,起碼把很多不必要的事情扔掉了,很多虛假的花架子去掉了,踏踏實實的。
菩薩們呐,我經常講我特別回憶大概有半年行同沙彌,我特別眷戀那一段時間。念念佛、上上早晚課,幹什麼都是那麼的……,可以坐一坐,後來就開始忙道了,以前忙道還行,還是與法有個愛護,慢慢地身體也拖垮了,精神也拖垮了,身體也不行了,現在一走路叁晃。他們說你怎麼一走路一晃呢?我說鞋大呗,對不對?實際不是,身體太弱了!專門穿個大鞋遮遮羞,對不對?你走路一晃一晃的,說你怎麼走路老不穩當呢?我說鞋大,你看鞋多大,大了兩碼。實際真是不行了,垮了!
所以你在年輕的時候,有人給我講:說,哎呀,現在身體不行了?五十幾了,肯定不行了,老了。所以趁著自己青春年華,趁著自己有力于法則,清淨無所挂礙、無所負擔、無所負荷的時候要用功啊,要真正地深入實踐呐!要依教修持,依正見去實踐,切莫放逸。放逸了就完了,就後悔不及了!再後悔,“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你回頭的日子找不到了!
現在再叫我回頭找是找不到,有一天他們跟我說:我們在放光寺再打一個一百天的七吧!我說你來主七我來打,誰來主七誰舉手,我來參加。你主主試試呗!身體啊!精力啊!那時候一口氣喊五十天我都沒有事,起碼精神上不會有事。嗓子有事調整一會就過來了,但是精神上不會有問題。現在你敢喊五十天,喊下來試試?誰知道是個啥樣子
不知道,真不敢說。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輕松的現緣,你的雜緣越少你善根福德越成熟。
你不要認爲我怎麼沒有人這個那個……哎呀!太煩了你知道嗎?太苦了!雜緣熾盛,墮落之因已經現前了,成熟了。有人說哎呀,你看看現在怎麼樣怎麼樣?我說墮落的機會成熟了!你稍微一放松不知道到哪一道去了。不幹己事的雜緣無意義啊!說哎呀,下面的房子建得怎麼樣了?好了,跑過去了,半天沒了!說哎呀,這個人生煩惱了,你不要生煩惱,好好學佛呀,半天又完了!下面那個人說:哎呀法師,我們能不能坐五分鍾十分鍾呢?實際一坐,不是五分鍾十分鍾,兩個小時過去了!你哪有自己的時間呢?菩薩們啊!真是珍惜自己清淨的現緣、無雜緣之現緣是十分有福報的。
我往往真是替那些不知道自己清淨的現緣、無雜緣之清淨的福德的人,我替他們可惜。我真想能不能置換置換?挺可惜。雜緣來了,有個出家師父告訴我:法師你看我才叁十來歲就這麼老了。我說活該!他說咋了?我說:你一天叁個會,五天六個會的,…
《往生論注講解 第叁十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