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九集▪P4

  ..續本文上一頁功德也好,什麼叁昧力也好,種種是來引發你的一個佐緣,那麼你這個地方就會得見他方諸佛淨土。要不然,你說我心裏還那麼多疑慮煩惱,沒有淨欲,我怎麼能見到阿彌陀佛呢?是不是魔鬼?是不是陰魔?那你就看看羅什大師的文字,你心裏就沒有疑慮了。

  以前我在境界中見過藥師佛,藥師佛是綠色的,我說這佛像怎麼能是黑色的?佛怎麼能是黑的,對不對?因爲那個綠色……這是什麼?是不是鬼?後來又查經典,查來查去,最後看到不是鬼,就是這樣的身像。那你得依止經典,對不對?你也搞不懂,你能推測亂想?不行!你不要推也不要想,你去找一找比一比。你要不比一比,你就亂想亂說,那就犯過失了,犯妄想亂語的過失了。

  那麼這個地方就是,我們這個衆生的種類與佛的智慧,若退若沒,以不等故,衆不純淨。所以我們這個雜居衆生心智雜亂,你不要受雜亂的影響,雜亂影響千說萬說,你不會清晰的。

  所以很多人聽這個人說、那個人說,我說你誰也不要聽說,先要看經典。他說的什麼,先要看傳承,看傳承有沒有親證者,親證者是凡是聖,聖者可依,凡者可以觀察,但你不要輕易……。你要依經典,依傳承,你不要輕說輕想,你不要東說東想,西說西想。這雜居衆生各個隨類說,各個隨類解,各個隨類建立種種思想、種種行爲、種種取舍,你要是這樣聽了,你思想亂了就不能自製,太亂了。所以我們末世之人,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依、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這“四依”一定要純熟。這四依法十分重要,要不然交流佛法難,修證佛法難,學習佛法還是難!所以這個“衆不純淨”故。

  很多人要求別人要求得比較高,說環境怎麼這麼不好?道場怎麼這麼不如法?這樣,那就造成了更多不純淨的道場了。那我們怎麼來使這個道場、心、業緣純淨?先要純淨自己的心智,純淨自己所守護的法則,以自他二利,令道場安樂,道場清淨,來接納更多的雜緣有情、過失有情,令其得到佛法智慧、慈悲的攝化,令其成就道業,這是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昙鸾法師舉這個例子。

  所以興願:“願我成佛,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

  這文字太重要了,這裏面告訴我們的很清晰了。所有出生者皆依止如來智慧清淨海所生,正覺華化生,以佛智慧生。我們現在人學佛以什麼生?以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設計,有的人以叁年計劃,有的人以五年計劃,有的以兩年計劃,有的有一段計劃,打種種妄想,這個你上哪兒智生、海生?什麼生?妄想生!妄想生怎麼能成就菩提啊?你依你的妄想怎麼能成就?那可以有成就,妄想成就妄想了。雖然嘴上滿嘴是佛法,但結果是妄想,妄想的結果。所以這個地方給我們作了一個清晰的闡述,你怎麼來取這一個法則。怎麼取?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不允許你從其他地方生了,要從其他因緣中生,那就是雜居衆生,不淨衆生。

  這個諸位善知識,應該引起重視。你不重視,這樣的言詞一帶而過就過去了。我們這時候再讀“以佛願爲我命,豈可思議乎?”我們都會知道,但講“佛心是衆生,衆生即佛體”,“以我願爲命,即是我身。”(編注:文殊菩薩十大願:十者大願若有衆生當于我法。若我有緣若我無緣。同我大願則是我身共我無別。行四無量心心等虛空。廣度有情無有休歇。願達菩提登正覺路。)你都能知道這些話真實不虛,誠實之言!佛這樣說,菩薩這樣說,祖師們也這樣說,那我們怎麼來運用?你怎麼來運用?最主要是用了。學是個接受的關鍵,用是一個成就的關鍵。你只接受了,拿回去往那房間一撂就結束了,你該幹什麼幹什麼,那成就不了你的生命業緣。所以我們要實踐的,要實踐這樣的教誨。

  所以:“願我成佛,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這個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法的實踐的一個緣起,要實踐這個法,要守護這個緣起,也就是發心。發心佛即成、發心佛即成、發心佛即成……後四十一位菩薩如夢如幻。發心佛即成,那麼這就是發心。皆從如來清淨智慧海生,那就是發心,無上菩提心。隨順佛願爲自心,以佛國土莊嚴功德爲自心,以佛饒益世間有情威德善巧爲自心,以隨順佛力這樣的知見爲自心,所以自他不相割據的,猶如滴水還海,你說哪是滴水,哪是大海?無以分別,如空回空,無以隔離。

  往往我們一說到佛力、佛願,哎呀,這是他的不是我的,哪是你的?你找一找,煩惱業海是你的?不是吧!正遍知海是佛的?不是吧!所以皆無自性性,取用者各以見之。你用什麼就會表達什麼,隨順什麼就會展現什麼,歸命什麼就會延續什麼。

  海喻不動

  “海”者,言佛一切種智深廣無涯,不宿二乘雜善中下死屍,

  這個地方給我們講得就太重了,“二乘雜善”,我們這個人天福報、自我妄想、叁界之心是什麼善?所以善導大師就借用這樣一句話,說的很威猛的,說:“若有人日夜行走,疾走疾行,日夜六時,如救頭燃,此不能成就往生正因。因爲是雜毒之善故。”哎呀,猛一讀很不舒服,我這個日夜六時精進行道怎麼是雜毒呢?對不對?中間的確夾雜了許多自利的染汙,妄想的、顛倒的染汙,有雜毒。這二乘尚是雜毒,象我們這個還說善說惡說是說非的心,是不是雜毒呢?諸位善知識會思維的,會正思維觀察,正思維觀察很有力量的,這個力量很蒙、很條理、很有延續性,要是沒有正思維容易一帶過去了。

  喻之如海。是故言:“天人不動衆,清淨智海生。”“不動”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傾動也。

  彼天人就是生彼國天人,我不知道誰能給我形容形容這個無極之身太虛之體?講講有多大,無極之身有多大?往生彼國的有情是無極之身,怎麼形容?(有人答:跟法界一樣大。)太虛之體怎麼形容?跟法界一樣大,你太大了,自大。那講的是無極,就是不可稱說呗,你爲什麼要稱說?跟法界大也是有稱說,對不對?(有人問:阿彌陀佛還有個量,他這個沒有量?)所以說你這個大小心眼沒有泯滅,這個不可思議中無極之身你不可以表述,無以表述。說彼國人民無以表述,就是無以言述,你描述不出來,強名曰天人,強名曰聲聞,強名。(有人說:阿彌陀佛還要限製數量呢……)那還是對你這個分別的心說的。

  他這個就是無極之身、太虛之體,具足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或者說具足八萬四千微妙色相,實際這都是以我們娑婆世界人的心理已經不可及了。象阿彌陀佛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這樣的身體,你給我說說有多大?你不是剛才說還有量嗎,你量一量?(有人答:不是說有百億叁千大千世界那麼大?)那百億叁千大千世界,你給我說一個叁千大千世界是有多大?說吧,一個叁千大千世界多大?說,幾畝?(有人答:就那麼大。笑)對啊,肯定是就那麼大,因爲什麼?你無以言述了,所以你說就那麼大。所以說不可說,不可說。就是凡夫不可說,找不到恰當的語言了跟我們說,在我們這個思想意識這個量中,是不可言說了,並不是沒有量,跟你說也沒有用,跟你說你也不知道,沒有類似的東西。

  我們舉個例子可能是比較簡單:我們在一個城市裏、一個小區裏生活,忙道忙道十年二十年的熟悉了,一睜開眼睛就認爲全世界就這麼大,但是你要到很遠處一看,這城市象螞蟻窩一樣,說這個小區在哪兒?你找不到了。但你要給天天生活在小區裏的、生活在房間裏的人說,他都沒有出過這個房間的小孩子,你說哎呀,我們這個城市象個螞蟻窩一樣,他就會說你胡說八道。因爲什麼?他沒有看到,他沒有這樣對比的心智,沒法對比。他從來都沒有那樣的感受。你是有那樣的感受你才那樣說,沒那樣的感受真是沒法說。

  所以不可思、不可量,德圓師還敢說敢量。有時我們就是不敢冒失,我的確是說不來的,沒有相應的言詞,無以言表。佛經常在經典上說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不可言及,他不是故意的,是他跟你說沒有用。這麼說,好比我們的身體現在五十六億什麼什麼世界,象阿彌陀佛一樣,圓光能照百億叁千大千世界,我們有那樣的身量,看這個世界,再回來給大家交待,都沒法交待了。他又在想象,身體小小的,然後再看到你看什麼了,再給你作比喻。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作比喻,很困難。爲什麼?他要先回到舍兜率,降王宮,然右脅降生,棄位出家,給我們做了一遍才能給我們說,要不然沒法給我們說。

  很多人就說爲什麼世尊要示現八相成道?一個製止惡性妄語,什麼惡性妄語?你看現在遍地都是佛,比佛大的。我接觸過他們說比佛大的,一群一群的,我說就你們這樣子比佛大?製止惡性之語。它是自我標榜,說比佛大……製止這個的,所以示現八相成道。你沒有這八相成道你就不是佛如來世尊,十號不具足,你就不能稱佛。妄自稱佛,就是妄語的。這樣爲了遮護這一類的人,示現八相成道。

  再一類,爲了順應人類的正常生存機製所涉足的因果、感知,方便說法故,示現八相成道。要不然跟我們怎麼說呢。別人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後,“啪!”出現光環了,走到哪個地方都帶著光環。外道就攻擊他,此是化人,無父無母,就說他是瞿昙。世尊說我有父、我有母,迦毗羅衛國是我出生地,是我父母所在,他就回自己國土,然後讓他的國土的人民去建的,我們去看過那個地方,很高的臺子,是世尊最初回國處,大家就把五尺以下的淨土和檀香然後鋪路、灑水、設香案、散花,迎接世尊回來。你說我沒父沒母,那不行。但要是他突然出來了,“嘣!”帶個大光環出來了。別人說:“這是化人,你不要聽他說法。”完了,大家都害怕他,說是呀,他真是化人。

  在我們這個閻浮提心智羸弱有情面前,出現這樣的佛,得暈倒一片,而不是度脫一片。因爲什麼?大家心力不及。就是你天天看著他說,我信任不信任他?還得慢慢來的,況且他“嘣”,蹦出個佛。主要是怕我們心智跟不上,你突然出個佛怎麼辦?現在突然出來的佛太多…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