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七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法之名相、盜取佛法之教言,然後拿自己的妄想去加工它,此類有情是佛法中賊、沒有皈依者——沒有皈依,就是沒有叁皈依健康機製。你看我們皈依佛,遠離造作,回施清淨,隨順無造無作的心智。所以這個一體叁寶中,本具心智,究竟清淨,無來無去,含納萬法,具足莊嚴。你沒有這個皈依,你會有什麼呢?你可能認爲我能從佛教中能得到一點什麼,然後壯大自我。

  今天我上午遇到一個居士跟我談這個事情,跟我發脾氣,說什麼“怎麼你不把你那個絕招教給我?”我這絕招就是吃飯睡覺。他說:“我要學一些絕招的。”我說:“什麼絕招啊?”我說:“你就是老老實實念佛,最大的絕招了。”就是認爲佛法有什麼速效的東西,能迅速令自己膨脹起來。這跟佛法真沒有關系,菩薩們!一定是沒有意義的,但許許多多人在走這個彎路,這個彎路是很大的。這個淺浮的心智埋沒了我們的善根,腐蝕著我們的生命,浪費著我們學佛的機製。的的確確我們要從根本上認識清楚,所以皈依叁寶、發菩提心來習法。那你要說,我就不用菩提心我能不能習法呢?你學得再多,你要不用菩提心,所有的業是你未來輪回的業力的助燃劑一樣的,強化你的輪回業罷了,強化你的輪回業,沒有其它任何的增上之機啊。

  這個方面我希望諸位善知識細細地觀察,不要輕易帶過。象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叁萬聲念了,我說你念不完不要緊,一天念一萬遍也行,五千遍都行。但你要認真地念,那發動開來,不讓你念你也會生起念的喜悅。因爲什麼呢?這是自主念、條理念、無得無失念、清淨念、安樂念、法性念、無造作念、具足圓滿地念。這個念開始是被迫的,你說我憑什麼給你念,可能是會有這種東西。但慢慢慢慢地真正念上去了,機製一旦發動,你會受益無窮,你會感知到它的實質的內涵,就是說它真正的具足的這種功德與莊嚴的。

  還是希望大家珍惜這個機會。你可以記住帳,我今天學了二萬,學了叁萬,明天學,你累計呗,累計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你感覺到因果不虛的時候,你要去完成,那時候就有動力了。那你要說我不完成,你就累計呗,天天你就欠欠欠,我們要講一百二十天,我們講到底,你就欠呗,欠到底你壓趴那兒,你怎麼辦?你自己就爬不起來了。我感覺到自己不要負法債。法債,負點也不要緊。閻王老子找你的時候,你說:“我不就背點法債嘛,對不對?我現在就完成!”也行。那閻王老子找你的時候,你再完成也行。因爲什麼呢?我們到時候業鏡一照的時候,哎呀,你怎麼欠這麼多佛號呢?你說我現在開始念,那也很好,你照耀地獄呗,對不對?也行啊。但是不能不信因果,我告訴你,不信因果不行,不信因果它會壓你。我希望大家欠法債,法債還真是好的,就是閻王老子找你算帳,你也不丟人,你說我只是在哪個法會上欠了一個法債,對不對?要欠人鈔票不好,欠了其他東西也不好,欠法債,還行。

  “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這個機製是引發我們無量的心智、廣大的心智、妙用無窮的心智的。讀《無量壽經》這段文字,他講得是特別的清楚,說法藏比丘觀二百一十億佛土,發了大願以後,所建國土已經完成,他到世自在王世尊這個地方來宣化。他說:世尊哪,我已完成淨土之行。世尊說:快說快說呀!發起悅可一切大衆,令一切有緣有情緣此法而成就無上道,滿足無上大願。那就是給我們一個引發我們成佛的機製,就是緣佛成佛的機製。要是我們不緣佛成佛,你作爲一個凡夫有情,你怎麼來做呢?你說我緣法性成佛,關于你法性揭示的利益度在什麼地方呢?所以說力度就在于佛力、覺悟成就之力,諸佛如來慈悲攝化之力,種種回施善巧之力來促使我們。

  象上午我給他們舉了個例子,我說跟我們要到華首放光寺是一樣的。有人就是自己有足夠的力量,走來了,來寺廟來了;有的人就是搭別人的因緣,跑這兒來了;有的人就是借錢來了;有的人,什麼因緣來了。但是我都解決了自己的煩惱,解決了自己完成來這個寺院的機製,這個地方是沒有差別的,來這個地方是絕對沒有差別的。這差別只是方式的差別,那這差別實在是個名字的差別。我們到這個地方了,這就是目的,這目的是沒有法分開兩個的。你不能說我自己借錢到放光寺跟我自己拿錢到放光寺是兩個放光寺,不可能的!所以是沒法分開的。那我們乘借佛力,斷除了煩惱,照見了自性,完成了道業,就跟借錢是一樣的;那我們運用自己的修持力、自身的善根成熟力完成了,那跟自己拿錢到這個地方,還是一個地方,所以沒法分開的,這個東西,沒法分開。

  那我們在這個末世中、整體的機製中是無力修持的。我說這個無力修持,並不是否定大家的善根,不是!就是人壽太短,人壽百歲,聞法不及,正見不立,道業難成啊!就是你的生命太短了,滿讓你修一百年,你能修出個啥東西呢?阿彌陀佛觀察二百一十億佛土用了四十二劫,用了五劫思維,他回施給我們的功德是什麼呢?就是兆載永劫的修持功德回施給我們了。那你說:“我一百年修,我比他修得厲害!”那你慢慢地修吧,我是不知道你能修出來個什麼。就是我們的生命因緣太短暫,不是否認大家。象世尊講《法華經》,一講四十二小劫不動此座;我們就算你修法滿修一百年又能修出個什麼?我們真不知世界之浩瀚、生命之廣大,不知道啊!不知道百年生命之渺小啊,人不知。

  我們這個時代人就自以爲是啊,就認爲自己很厲害的。認爲一百年很多時間,還成天在浪費時間,浪費時間根本不在乎啊!一天天的晚上浪費,一天天的白天浪費,浪費過去了,得過且過,我能湊合過去就湊合過去。我經常看他們上殿啊修法啊,能湊合過去就湊合過去,我不知道他們幹什麼。時間快完了,一百年,象我這個,早就完了,快完了,我感覺到多活一天就感激一天啊,不知道哪一天就沒了。很多人感覺到自己還年輕啊,我就熬呗、打滑呗、放逸呗,你不用放逸,一過去,馬上說沒有就沒有了。所以給大家叁萬個佛號的念誦,還真是鼓勵鼓勵大家,那我們在短暫的生命中,能不能給自己來一個真正的機製呢?實際是不是這樣的呢?不知道。

  有的人認爲我已經得見法性了,我已經覺悟了。我告訴你,你那是相似解,聽聞別人談法性,不了知法性。若了知法性了,人自得廣大自在了。我們一般是聽聞法性,就說:噢,別人說法性無性,無來無去,純淨光明。我們聽說了,如此而已,你用不上。你只是在聽說,我們聽說的還是很少。因爲什麼呢?你心裏想的都不是這個,你心裏想的都是我得我失、人我是非,還沒有這個呢!所以我們一般有的人,就是稍微地被自我欺騙的善巧的有情,就是被那改頭換面欺騙了,認爲我有所覺悟了,然後不踏踏實實地去隨順彌陀的教言、隨順法則去實踐。結果很快就墮入迷失之心、迷失之業,現前就開始迷失。于無所得法中認爲自己理解了,認爲自己得到了,結果還會迷失自性。

  因爲我們現在的修行的機製的差異,實在是應該審視,就是緣起。那我們緣佛迅速得見法義,緣自己的業力迅速地消亡于業力之中。我記得見過幾個行法人,說修修法,閉閉關什麼的,都生得很好,沒有……剛剛出來,都是冒光冒風的,就是生命很正,心智很亮。但是隨著業習,淡了。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年半載,比凡夫消耗得還窮盡呢。就是比一般人還要窮,窮得什麼程度呢?自己找不出自己的心來,煩惱重重,業障重重。因爲什麼呢?象一個人暴富了,忽然掙幾個錢,不知道自己是老幾了,要住五星級賓館,要吃一頓飯幾千幾萬的,結果沒花幾天,名聲也有了,造作出來了,下面一下子就摔趴下了,負一身債,什麼債呢?這個人看不順,那個人看不順,什麼也看不順了。我見過這樣的機製。所以說呢?我這麼多年,一有這樣的善知識出來,我就遮一下,我希望他能踏實下來,平實下來。我遇到很多這樣的機製,大概從九二年開始,我就遇見這樣的人,一個一個的,一個一個的,越是用過一點功的,只要報出去,一年半載是最好的了,多是叁五個月就窮困潦倒,業習熾盛,比一般的人要窮困得多。爲什麼呢?就是暴富了,突然感到,大家都開始捧啊、吹啊、說啊。

  我以前最早到東北的時間,一個東北的知名人士,所謂知名人士,就是比較有名聲嘛。他跟我說:“哎呀,法師,你到我們東北來,你一定要知道東北人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就是來一個人,尤其新的人,大家就開始捧他,每個人都捧他一點,都把他長一寸高,結果大家慢慢地把他捧到雲彩裏邊了,你再回頭一看,下面沒有一個人了,手全部撤了,你要小心。”我說:“哎呀,你也不要捧我,我也不會到雲彩裏去。”因爲什麼呢?你升得越高摔得越重。我說我就老實呗。我就跟他們說了四個原則:不搞個人崇拜,不搞宗教熱,不搞鬥爭,不搞封建迷信;就是破除迷信,破除宗教熱,破除鬥爭,破除……這幾個機製。我就講了這樣子。

  有時候出家人、居士,寺廟裏來給你……反正有時候我感到,恭敬啊禮敬啊,過份了,說話過份了,我就把自己的腳扳到臉上抹一下,我自我減損一下,我這爲了自我保護。大家都看到的確是這個,被人捧上去,自己不自覺的人,他們坐在雲彩裏,下面手都撤掉的時候,他自己不知道怎麼處理的人很多。因爲什麼呢?搭梯子吧,這個梯子太高了,搭不上去,人全部散完了。因爲什麼呢?你自己上得太高的時候,不相應的時候,消耗了自己的福德因緣,下面就空了。所謂空就是自己的修持力、道德力、福慧力都跟不上,接不上茬子了,人家說,沒有電源了,結果就放不了光,是黑人了。這個地方,禮敬的人沒有了,贊美的人沒有了。再一看,唉,這邊怎麼沒人了呢?找不到了。所以要是“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踏實、真實、平實、如實,真正能廣利十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你就坐在那個法座上去吧,要不然,這真是很危險。

  …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