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七集▪P2

  ..续本文上一页。各个自己知道就对了。

  这个无量,这个量实在是有对比的无量。好比说一个善知识所做的功德、善巧,你凡夫是不能知道的。好比说我们说须陀洹所知之量,我们凡夫没法知道的。斯陀含、阿那含在递增的时间,前前不知后后,后后觉知前前。象我们一小世界众生的心智、感觉,一个须陀洹就可以知道了,你怎么打妄想他也知道你的,他想要知道就可以知道。那么一个中千世界他是没法知道的。但要是后面的果位上的这些菩萨们,这些阿罗汉圣者们,他们是可知道的。那么对后者来说,他们所知道的量,前者就是无量,因为他不可知。所以一般不可知,我们认为是无量,不可数,我数不动,就放弃,那就是无量。那不放弃呢?好比说人进取善法,成就种种圣果,那么这个无量就变成有量了。

  所以世尊讲如恒河沙数,多少恒河沙数,世尊不是虚说的,它在这个量中是可知的。你说他怎么数的?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就可以来数了。我们现在搞电脑的人就很简单,电脑的操作很多形式都很简单的。它是这样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感知一下。好比说有意生身的这些菩萨们,在他动念的时间,他可以以无量身来显现生命的。这无量身从哪儿来呢?好比说,这下雨有多少滴数?他就动了这个愿就行了,他是唯心之愿,有多少雨滴,我就有多少分身,他就数分身就可以了,他就知道这雨滴多少了,不复杂。但你说他怎么能数分身呢?他能分身他一定能数,你不能分身你才不能数。这不是个神话,要认为是神话就神话去吧,我们且不管他。但这个没有什么,就举这么个说法吧,令大家有一个思想意识的进趣罢了,我们也不必要谈其他东西。但的确这是对待的量与无量的问题了。

  那么在世尊以下的这些诸大菩萨,象这些法身大士,都可以摄化十方有情到无量刹土,分身无数,同时在百亿国、千亿国,乃至说十国、百国、千国、万国中,各个分身,象释迦佛一样可以坐于菩提树下,现八相成道之教相来利益世间有情的。我们作为凡夫心智中他是没法相信的,或者说他是没法理解的。因为我们是粗重身,因为我们的意识是一种偏执的意识,他不能发起这种广大的应化方便。但我们拿个镜子就可以看得到的,拿一个镜子。好比说我们随便可以拿一个房子四面都有镜子就行了。你在一个镜子里面一站,你会看到无穷无尽的你这个形象。那是决定是可以的……

  所以这个菩萨、诸佛如来,他只是知道分化方便罢了,就是折射业缘方便,他们透视这个方便。那我们从镜子里可以透视一个相互映射、相互折照的一个样子。但你不会用这种力,你用不出来。为什么呢?你没有这种定力,你没有这种善巧力,因为你还被烦恼蒙蔽着。好比说有的人被杀心、偷心、盗心、妄心、邪见心所蒙蔽着,有人就是……

  我们经常在一些机制中会看到这样的人,我骗骗他,实际他不是骗别人,蒙蔽自己的时候他认为在骗别人;有人说我吓唬吓唬他,实际不是的,他自己心中有畏惧了;有人说我轻视这个人,实际他没有轻视,先自己遭到了轻视。实在唯心所受,唯心所感,唯心所现罢了。这个心就是我们现前的心念所牵制出来的。所以量与无量是这样子。

  阿弥陀佛这个“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亦是给我们宣化一个法则的缘起。许多人读过《无量寿经》,看到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前立超世之愿。世自在王如来说:那你就去建立吧,行啊,这是很不可思议的,犹如大海水,人要想把它舀尽,人只要有恒心、愿望,就可以做得到的,(编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象取海中之宝,是可以做得到的。那么法藏比丘这样说——这不是我心力所及啊,那世尊您加被我,您令我得见,非我心力所及,非我业缘所及啊,我想象不到,那您让我来看到诸佛净土。所以世自在王如来说:“你真是高明呀,你善根成熟。”所以知其高明,志愿深广,来摄化他,令他见二百一十亿佛土种种机制。(编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法藏白言:『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但我们现在有情没有这种智慧。象现在出家人、在家人、学佛人,学习机制很少的,自己认知机制比较多,那你没有观察机制。我们这个时代的观察机制,要是用教授的观察机制,或者说随顺佛力的观察机制,人就会突飞猛进地变化;要是我们在自己的业力里观察东西,实际等于什么呢?什么东西从我们的苹果套子里过一遍,才是苹果,要不然就不是苹果,就是什么都要从你的妄想中处理一次,结果什么都变成妄想了。就是所有的正确的知见、佛陀的知见、再高尚的知见,从你这个妄想中过一遍,全部都成妄想了。

  现在许许多多学佛人就在这个地方受到欺辱与欺骗了,然后他自己不得利益,他就会拿这个欺辱去欺骗别人。这是这个世间学佛人极苦心智中很糟糕的一个状态,就是所谓的自学佛法。那么这个就不是阿弥陀佛殊胜功德所摄化,这类有情不被佛力所摄。何以故呢?自己制造一个黑匣子,这个黑匣子砸不烂的,别人砸不烂,你只能自己享受黑匣子功德。就是什么呢?你再好的佛陀的知见,就象我们的身不净一样,你再好的东西,通过这个口,牙齿一嚼,都变成秽浊的东西了。那么佛陀的知见、菩萨的知见,再神圣的知见功德从你那个妄想的圈子里过一趟,全部都磁化了,就是颠倒无明化了、愚痴化了,全部都被恶劣的东西处理了。

  这个所知障在影响着我们学佛的清净机制。这样的人很可怜很可悲,到最后的果报呢,他就会自欺欺人,拿这种东西来欺辱他人。因为什么呢?他先是自欺的心智。所以我们说诸佛如来世尊出世,就一个心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就清净道业。

  但现在学佛的人走这个路就少一些,多年学佛,我经常听到居士这样说、出家人这样说:“我学佛十几年了,不光没有那个……烦恼反而比过去还重了。”我说:“可能是方法不恰当,就是什么东西都要从你那个妄想中处理一遍。”我也遇到这样的出家师父,有一个参访的出家师父,基本上把我们国内藏传、汉传的大德拜过来了,他跟我说一句话:“没有一个成就的!”我说:“你成就了,你。”为什么呢?你用你的妄想成就了整个所有的善知识,因为什么呢?所有的善知识都从你那个妄想中处理一遍,所以他谁也成就不了,他怎么能成就呢?对不对呀?你都用你的思想过滤了一遍,怎么过滤?他一看,没有一个真正成就的。我说:“你成就了,你成就了,你一定成就了,你成就了。因为什么?你用你的妄想,把所有的善知识都过了一遍。”所以很多人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什么呢?你思议他,那就是你心目中的他、你心目中的佛、你心目中的教化、你心目中的善知识。结果呢,都没有成就,没法成就。因为什么?你没法逾越自己的量,他就把所有的人都从里面处理了一趟。

  我经常看到苏联那个……苏联以前,我们中国还债的时候有一个苹果圈、铁套圈,这个概念我太深了,一直忘不掉。因为我看到很多学佛的人他自己也制造一个铁圈,就是过我这个铁圈的是苹果,不过我这个铁圈的不是苹果。就是你什么佛的知见、菩萨的知见、什么教导,你不要来这一套,你过我这个苹果圈才是苹果,你不过我这个苹果圈不是苹果。当时苏联是为了挟制我们中国人,(就准备这样的苹果圈),大量成车皮的苹果就套不上这个苹果圈,就倒了,烂掉了。那么我们现在大量的佛教的修法的机会、大量的善巧功德、佛菩萨的慈悲,都在我们这儿浪费了。因为什么呢?你用苹果圈处理了,就是不套我这个知见里面,你不是佛法。

  那么这个量,我们说这个量,就是这个量。你这个量,很多苹果都不是苹果了。所以我们要是把自己的知见放得开来,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是佛法,时时刻刻你得见善知识,时时刻刻破除我执我见,时时刻刻得智慧解脱,时时刻刻受诸佛加持,那你有无量的心智,法无自性的心智自然就成熟;广大的教化、广大的善巧、广大的方便、慈悲调柔的机制,你会一时成熟了。要不然这个无量我们不得闻见,我们就在自己的知见中被自己量起来了,被自己限制起来了。

  现在这种学佛的机制,我不知道我心中是个什么业缘——虽然这个苹果、苹果圈一直在我心中,我看到,也可能是我的苹果圈——我一看这个人用他的知见套这个法则的时候,我也出来这个苏联的苹果圈。这样的处理,就会淘汰大量的机会——学佛的机会、修行的机会、遇到善知识的机会,会择选几个套过圈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强制的佛法,就是一定的量,这个量什么呢?制约之量,自己的非量之量,把很多东西就给减弱了,把自己福德因缘减弱了。

  那么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面前,乘着佛的威神功德,审观二百一十亿佛土诸佛如来大功德善巧成就,通过五劫的思维,看看用哪种方法、哪种善巧,能令浊恶世界无力修持有情、昧失自心有情、强执有情——就是刚强难化之有情、自诩有情、幽暗痛苦迷失自心之有情、种种种种浊世之有情得以度脱,他就设立了这个阿弥陀佛光明名号,令众生遇之而得以如意善巧,成就菩提。所以这个就是他的因。以光照于法界,后面有说光照于法界之机制。所以“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这个净华台,净化世间之功,具足安稳,令一切十恶众生所缘此法而得无上大利,必至菩提。

  现在这个学佛的机制,实际法藏比丘的因地就是为了引发我们众生的因地。那你在这个因地中你怎么来缘佛而成佛,不要缘自己的妄想你认为能成佛,世尊呵斥此类人是“佛法中贼”,就是盗取佛…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