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貪圖禅定,這就是人天心智啊,就是人天乘心智。此類有情說:哎呀,好!我往生彼國,往生彼國我可以怎麼樣,他念念不離心,那往生彼國亦得成就無上菩提。何以故呢?到彼國阿彌陀佛自然與其說法、自然與其授記、自然令其成就無上道業。
我們現下發無上無上菩提心不是直接了達嘛!你何必委屈自己呢?所以昙鸾法師所有的講法,大義門的講法就是爲讓我們現下發無上菩提心。你不要以疑惑心說:“我下品下生就可以了。我聽說下品下生就可以了,十二大劫花開,然後觀音勢至跟我說什麼什麼大乘無相心,再發菩提心,行不行?”行!你慢慢來吧!我告訴你極樂世界十二大劫是多少,你算,你慢慢算,你手不要發抖就行。彼國一日是我等世界的一劫,彼十二大劫你算吧,菩薩!你不怕你就算算。十二大劫才能出來聽觀音勢至給你說大乘教言。你現在發無上菩提心吃什麼虧呀?
他說的大義門一直鼓勵我們現下發無上菩提心啊!徹底隨順阿彌陀佛的報德,就是果地覺啊,來觀審世間,觀審一切業緣,生起無上心智,愛樂佛法,無染無著。你這無染無著並不是從其他地方來的。你要是沒有無上菩提心,你不染著,你是自己在自欺呀!你實在是自欺。沒有無上菩提心,你不染著于禅定、神通,你不染著于善惡,你不染著于畏懼叁惡道,你不染著于度衆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佛告阿逸多菩薩:“阿逸多,勿住珍寶成就牢獄呀!如來所作應作已作,汝等應當安住無疑。”這個說教是什麼呢?就是阿逸多說教之心,就是度衆生之心。如來所作應作已作,令安住無疑。“阿逸多,如人聞無量壽佛名,吾助爾喜。”何以故呢?聞起無量壽佛名號是爲具足無上大利。我們誰聞到無量壽佛的名號生起無上菩提心了?說:哦,我這顆心真正是爲具足了,心智具足了,安住下來了,無造無作了,從無始以來的業緣中一時走出來了。那你是善根成熟,無上菩提心印契了自心,隨順法性印契了自心,以無所障礙的心印契了自心,那你真是大乘善根成熟之有情。
《無量壽經》處處說:上輩者、中輩者、下輩者皆以無上菩提心爲守護,爲隨順,爲方便。
有一年,我們放光寺大家在讀《圓覺經》,當時我身體極羸弱之時,我就在那個房間裏,蹲那個地方動不了了,我說大家讀一讀《圓覺經》吧!由于在如來藏性教中徹底揭示一念正因之事,就是文殊菩薩先出現于世,在佛陀的大光明藏中,禮請佛陀世尊的加持,來與一切衆生開成佛之道,十二菩薩相繼出現,請世尊說種種法則,令衆生圓知圓見,頓成佛道,出離生死苦海,入如來隨順覺性。
如來隨順覺性就是,我們現在以果地覺爲因地心來念佛,你也不知道什麼叫果地心,念什麼佛呀?所以說:無上菩提心即爲果覺心。你能不能呢?有人說:“我不造不作不可能的,我的心造作慣了。”我們的心造作慣了,不造作一秒鍾都不願停留啊,不造作就睡覺呗!除非睡覺的時候不願意造作,但是還在造作,造作其他的東西,就在夢鄉裏還造作啊!你抑製不住自己的造作。造作善、造作惡、造作是、造作非,給自己編了好多好故事、壞故事,但都是你受果報的故事,你逃不掉的。勤苦永恒,不得出離。
所以整個大義門中都是勸化我們舍棄無始以來造作之心,隨順無上道業之智,就是諸佛之願。所以以佛願爲己命,豈可思議乎?就象菩薩戒講,既受菩薩戒,受菩薩戒是什麼?即入大覺位。你受這個戒就是佛位啊!你敢這樣說嗎?你不敢這樣說你就不敢這樣做呗!
在這個教言中,皆隨順彌陀願力破除我、我所,破除衆生見、差別見。所以說這個地方,不言語得失,但是隨順。遠離了許許多多世間的過失、出世間的虛假因緣。好比有人說:“我證得什麼了。”你證得了什麼呀?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在佛教無所得法中,你怎麼認爲你有所得呢?你不敢說你無所得,你不敢說,你根本不敢想,無所得你怕落于頑空,對不對呀?你說有所得你就是産生魔亂,什麼魔亂?妄語,你強說就是大妄語,簡單的很啊!有的人犯的大妄語根本不知道,所受的是惡性果報啊!什麼叫惡性果報啊?未得言得嘛!釋迦牟尼佛爲了使此類愚癡有情早出苦海,怎麼說的?“我若有所得,燃燈古佛誓不與我授記。”幹什麼呢?就是爲了打消你那有所得的虛妄之心呐!但是現代人少學佛法,少學爲足啊,生增上慢心。不知增上慢之危險呐!猶如狂象啊,不可抑製心智。所以佛在經典上許多授記就是這樣子的,爲了安慰此類有情,說:“我無所得。”世尊說他無所得,以無所得故,燃燈古佛與我授記,未來世當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十號圓滿,號釋迦牟尼佛。我們要以有所得的心,佛給我們授什麼記呀?是人當輪回!不給你授記才怪了呢,因爲啥呢?你所有的染著就是沈淪之業啊!不管你說善惡、是非、高低,難逃沈淪呐!這裏諸位善知識善思維觀察。這個沒有什麼,主要是我們所有的學習不能違背了世尊的叁法印、實相印,不能違背佛陀的教言機製,這樣是我們學佛的一個安全的保障。
所以,聲聞者,“如言聲聞者,是他方聲聞來生,仍本名故,稱爲聲聞。”象我們往生,剛才舉這個機製:地獄、惡鬼、畜生,叁惡道有情發心往生彼國,那就是我國無有地獄、惡道故,或者說不複生于地獄、惡鬼、畜生叁惡道。那麼有求人天果報者、妙相莊嚴者、神通自在力者、種種禅定善巧者往生彼國亦複如是,聲聞亦複如是,皆是他方之名。所以說:天人之稱是順應他方而立,非實有天人,非實有聲聞,非實有菩薩,一切差別名在彼國泯然蕩除。在《大寶積經》中,就簡單了,稱爲如來會——無量壽如來會。極樂世界是這樣稱的,他就泯滅了差別之名。
我最初接觸淨土法門,我有個畏懼。我說:到極樂世界有什麼意思呢?象打燒餅似的,一個一個都一樣,都一樣了什麼意思呢?心裏第一個障礙,可能是我們心中的貢高、我慢産生的邪見呗!第一個障礙是這樣的,的確是這樣的。因爲我以前不念佛的,剛到一個地方,大家都勸我說:你就領衆念佛吧!我說:我又不念佛的,我不喜歡這個,我畏懼這個呢,我又不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人人都一樣,啥意思呀?我又不是打燒餅的地方,可能是我小時上學喜歡吃燒餅,看看人人都一樣感覺沒意思。有這種不好的感覺,實際這是邪見呗!現在看來,我們參差不齊的種種知見,到彼國就是如來會,無量壽如來會。《大寶積經》裏有一品就是無量壽如來會,那是講《無量壽經》。
我們很多人都讀過《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的《如來壽量品》就是講無量壽。諸佛如來,唯有諸佛如來,以順應法性故,壽命無量。有始無終是爲報德,無始無終是爲性德。他們成就了這樣的善巧,所以是爲無量壽所守護。一切凡夫有情違逆性德故,所以多造生死輪回變化之業,在這裏邊多受勤苦不得安樂,所以不能稱爲無量壽,你沒有無量壽的安立。象人壽八萬四千歲你不能稱無量壽吧?我們人壽十歲也不能稱無量壽吧?你再多再多,就是百萬歲、千萬歲你也不能稱無量壽吧?
那麼這個“無量壽”,象《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晰的:彼國人民之壽命,乃至說什麼樣的菩薩都聚到一起,然後來籌算,不能籌計,何以故呢?他們那樣算法,就象大海的水,如一毛沾取一滴是一樣的,所知的數是這麼些,不知的數是大海水,他的壽命亦複如是。要是普通的人往生國土壽命也是這樣的,實際就是佛,他不敢跟你直接說是佛,怕你嚇著了。要是往生都是佛,有的人不願意成佛啊!有人不相信,我感覺是這樣子的。有人說成佛就怕圓滿了呗!他感覺不圓滿,還有點虧欠挺好的。這是殘缺美嘛,對不對?這可能是凡夫心呐!
“稱爲聲聞”。
如天帝釋生人中時,姓憍屍迦。
世尊所舉這個憍屍迦就是現在的忉利天王。你可不要亂叫憍屍迦,一般人福德不夠可不行的。他的福德,我們閻浮提所有的有情加上去沒有他點滴的福德因緣大,我們沒法跟他比,所以你不要輕易地去(叫)。過去的人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在家的有情可以在念佛、念法、念僧的前提下,念戒、念施、念天,這個“施”是布施的“施”,念天是福德的加持故。但必須是在念叁寶的情況下,這樣不墮入外道知見。
象東北人,許多供鬼神什麼的,他們不知道這有多大的危害,就是福德顛倒過來的危害。好比說你現在供個狗,一條狗臥到這上面來了,你天天給它磕頭,它不增長你的福德,只能增加你的麻煩。因爲啥呢?他不聽你那一套。好比你供個貓,天天給它磕頭,這貓還是懶洋洋的,你不給它增加福德,它也不給你增加福德。你說我磕頭就是福德了,就找到虔誠了,你不用拜貓,你什麼時間都可以拜。這個是顛倒的心智,在東北這個機製比較多,就是顛倒知見。人就是敬仰這些嗔恨心極大的有情。因爲啥呢?他害怕、怖畏故,他就供養它,這樣呢,造成更加顛倒的外緣。所以多受勤苦,昧失人性,減損福德。很多供這些的家庭呢,就貧瘠不堪,鬼鬼叨叨,一身鬼氣,安樂不了的。這是顛倒知見,顛倒因果,不光不能增福,反而減損人的道德與福德,這樣的機製是很苦的。憍屍迦。
後雖爲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來,與帝釋語時,猶稱憍屍迦。其此類也。
就是舉個例子罷了。
又此《論》但言“二乘種不生”。
就是極樂世界沒有二乘種,並不是說,沒有往生彼國的聲聞。這個呢,我們要把他分開來就對了。有人說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不是這個說法,這也是一個混淆說法。說往生彼國者,皆是大丈夫相。這個之爭我們慢慢把它剖析開來就對了。所以說:二乘種不生。
謂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
大義門所攝。
亦何妨二乘來生耶?
對女人、根缺亦複如是。他這舉一個例子就可以了。這叁個說的都是相輔相成的。
譬如橘栽不生江北。…
《往生論注講解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