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贪图禅定,这就是人天心智啊,就是人天乘心智。此类有情说:哎呀,好!我往生彼国,往生彼国我可以怎么样,他念念不离心,那往生彼国亦得成就无上菩提。何以故呢?到彼国阿弥陀佛自然与其说法、自然与其授记、自然令其成就无上道业。
我们现下发无上无上菩提心不是直接了达嘛!你何必委屈自己呢?所以昙鸾法师所有的讲法,大义门的讲法就是为让我们现下发无上菩提心。你不要以疑惑心说:“我下品下生就可以了。我听说下品下生就可以了,十二大劫花开,然后观音势至跟我说什么什么大乘无相心,再发菩提心,行不行?”行!你慢慢来吧!我告诉你极乐世界十二大劫是多少,你算,你慢慢算,你手不要发抖就行。彼国一日是我等世界的一劫,彼十二大劫你算吧,菩萨!你不怕你就算算。十二大劫才能出来听观音势至给你说大乘教言。你现在发无上菩提心吃什么亏呀?
他说的大义门一直鼓励我们现下发无上菩提心啊!彻底随顺阿弥陀佛的报德,就是果地觉啊,来观审世间,观审一切业缘,生起无上心智,爱乐佛法,无染无著。你这无染无著并不是从其他地方来的。你要是没有无上菩提心,你不染著,你是自己在自欺呀!你实在是自欺。没有无上菩提心,你不染著于禅定、神通,你不染著于善恶,你不染著于畏惧三恶道,你不染著于度众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佛告阿逸多菩萨:“阿逸多,勿住珍宝成就牢狱呀!如来所作应作已作,汝等应当安住无疑。”这个说教是什么呢?就是阿逸多说教之心,就是度众生之心。如来所作应作已作,令安住无疑。“阿逸多,如人闻无量寿佛名,吾助尔喜。”何以故呢?闻起无量寿佛名号是为具足无上大利。我们谁闻到无量寿佛的名号生起无上菩提心了?说:哦,我这颗心真正是为具足了,心智具足了,安住下来了,无造无作了,从无始以来的业缘中一时走出来了。那你是善根成熟,无上菩提心印契了自心,随顺法性印契了自心,以无所障碍的心印契了自心,那你真是大乘善根成熟之有情。
《无量寿经》处处说:上辈者、中辈者、下辈者皆以无上菩提心为守护,为随顺,为方便。
有一年,我们放光寺大家在读《圆觉经》,当时我身体极羸弱之时,我就在那个房间里,蹲那个地方动不了了,我说大家读一读《圆觉经》吧!由于在如来藏性教中彻底揭示一念正因之事,就是文殊菩萨先出现于世,在佛陀的大光明藏中,礼请佛陀世尊的加持,来与一切众生开成佛之道,十二菩萨相继出现,请世尊说种种法则,令众生圆知圆见,顿成佛道,出离生死苦海,入如来随顺觉性。
如来随顺觉性就是,我们现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来念佛,你也不知道什么叫果地心,念什么佛呀?所以说:无上菩提心即为果觉心。你能不能呢?有人说:“我不造不作不可能的,我的心造作惯了。”我们的心造作惯了,不造作一秒钟都不愿停留啊,不造作就睡觉呗!除非睡觉的时候不愿意造作,但是还在造作,造作其他的东西,就在梦乡里还造作啊!你抑制不住自己的造作。造作善、造作恶、造作是、造作非,给自己编了好多好故事、坏故事,但都是你受果报的故事,你逃不掉的。勤苦永恒,不得出离。
所以整个大义门中都是劝化我们舍弃无始以来造作之心,随顺无上道业之智,就是诸佛之愿。所以以佛愿为己命,岂可思议乎?就象菩萨戒讲,既受菩萨戒,受菩萨戒是什么?即入大觉位。你受这个戒就是佛位啊!你敢这样说吗?你不敢这样说你就不敢这样做呗!
在这个教言中,皆随顺弥陀愿力破除我、我所,破除众生见、差别见。所以说这个地方,不言语得失,但是随顺。远离了许许多多世间的过失、出世间的虚假因缘。好比有人说:“我证得什么了。”你证得了什么呀?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在佛教无所得法中,你怎么认为你有所得呢?你不敢说你无所得,你不敢说,你根本不敢想,无所得你怕落于顽空,对不对呀?你说有所得你就是产生魔乱,什么魔乱?妄语,你强说就是大妄语,简单的很啊!有的人犯的大妄语根本不知道,所受的是恶性果报啊!什么叫恶性果报啊?未得言得嘛!释迦牟尼佛为了使此类愚痴有情早出苦海,怎么说的?“我若有所得,燃灯古佛誓不与我授记。”干什么呢?就是为了打消你那有所得的虚妄之心呐!但是现代人少学佛法,少学为足啊,生增上慢心。不知增上慢之危险呐!犹如狂象啊,不可抑制心智。所以佛在经典上许多授记就是这样子的,为了安慰此类有情,说:“我无所得。”世尊说他无所得,以无所得故,燃灯古佛与我授记,未来世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号圆满,号释迦牟尼佛。我们要以有所得的心,佛给我们授什么记呀?是人当轮回!不给你授记才怪了呢,因为啥呢?你所有的染着就是沉沦之业啊!不管你说善恶、是非、高低,难逃沉沦呐!这里诸位善知识善思维观察。这个没有什么,主要是我们所有的学习不能违背了世尊的三法印、实相印,不能违背佛陀的教言机制,这样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安全的保障。
所以,声闻者,“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象我们往生,刚才举这个机制: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有情发心往生彼国,那就是我国无有地狱、恶道故,或者说不复生于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那么有求人天果报者、妙相庄严者、神通自在力者、种种禅定善巧者往生彼国亦复如是,声闻亦复如是,皆是他方之名。所以说:天人之称是顺应他方而立,非实有天人,非实有声闻,非实有菩萨,一切差别名在彼国泯然荡除。在《大宝积经》中,就简单了,称为如来会——无量寿如来会。极乐世界是这样称的,他就泯灭了差别之名。
我最初接触净土法门,我有个畏惧。我说:到极乐世界有什么意思呢?象打烧饼似的,一个一个都一样,都一样了什么意思呢?心里第一个障碍,可能是我们心中的贡高、我慢产生的邪见呗!第一个障碍是这样的,的确是这样的。因为我以前不念佛的,刚到一个地方,大家都劝我说:你就领众念佛吧!我说:我又不念佛的,我不喜欢这个,我畏惧这个呢,我又不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人人都一样,啥意思呀?我又不是打烧饼的地方,可能是我小时上学喜欢吃烧饼,看看人人都一样感觉没意思。有这种不好的感觉,实际这是邪见呗!现在看来,我们参差不齐的种种知见,到彼国就是如来会,无量寿如来会。《大宝积经》里有一品就是无量寿如来会,那是讲《无量寿经》。
我们很多人都读过《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的《如来寿量品》就是讲无量寿。诸佛如来,唯有诸佛如来,以顺应法性故,寿命无量。有始无终是为报德,无始无终是为性德。他们成就了这样的善巧,所以是为无量寿所守护。一切凡夫有情违逆性德故,所以多造生死轮回变化之业,在这里边多受勤苦不得安乐,所以不能称为无量寿,你没有无量寿的安立。象人寿八万四千岁你不能称无量寿吧?我们人寿十岁也不能称无量寿吧?你再多再多,就是百万岁、千万岁你也不能称无量寿吧?
那么这个“无量寿”,象《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晰的:彼国人民之寿命,乃至说什么样的菩萨都聚到一起,然后来筹算,不能筹计,何以故呢?他们那样算法,就象大海的水,如一毛沾取一滴是一样的,所知的数是这么些,不知的数是大海水,他的寿命亦复如是。要是普通的人往生国土寿命也是这样的,实际就是佛,他不敢跟你直接说是佛,怕你吓着了。要是往生都是佛,有的人不愿意成佛啊!有人不相信,我感觉是这样子的。有人说成佛就怕圆满了呗!他感觉不圆满,还有点亏欠挺好的。这是残缺美嘛,对不对?这可能是凡夫心呐!
“称为声闻”。
如天帝释生人中时,姓憍尸迦。
世尊所举这个憍尸迦就是现在的忉利天王。你可不要乱叫憍尸迦,一般人福德不够可不行的。他的福德,我们阎浮提所有的有情加上去没有他点滴的福德因缘大,我们没法跟他比,所以你不要轻易地去(叫)。过去的人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在家的有情可以在念佛、念法、念僧的前提下,念戒、念施、念天,这个“施”是布施的“施”,念天是福德的加持故。但必须是在念三宝的情况下,这样不堕入外道知见。
象东北人,许多供鬼神什么的,他们不知道这有多大的危害,就是福德颠倒过来的危害。好比说你现在供个狗,一条狗卧到这上面来了,你天天给它磕头,它不增长你的福德,只能增加你的麻烦。因为啥呢?他不听你那一套。好比你供个猫,天天给它磕头,这猫还是懒洋洋的,你不给它增加福德,它也不给你增加福德。你说我磕头就是福德了,就找到虔诚了,你不用拜猫,你什么时间都可以拜。这个是颠倒的心智,在东北这个机制比较多,就是颠倒知见。人就是敬仰这些嗔恨心极大的有情。因为啥呢?他害怕、怖畏故,他就供养它,这样呢,造成更加颠倒的外缘。所以多受勤苦,昧失人性,减损福德。很多供这些的家庭呢,就贫瘠不堪,鬼鬼叨叨,一身鬼气,安乐不了的。这是颠倒知见,颠倒因果,不光不能增福,反而减损人的道德与福德,这样的机制是很苦的。憍尸迦。
后虽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其此类也。
就是举个例子罢了。
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
就是极乐世界没有二乘种,并不是说,没有往生彼国的声闻。这个呢,我们要把他分开来就对了。有人说极乐世界没有女人,不是这个说法,这也是一个混淆说法。说往生彼国者,皆是大丈夫相。这个之争我们慢慢把它剖析开来就对了。所以说:二乘种不生。
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
大义门所摄。
亦何妨二乘来生耶?
对女人、根缺亦复如是。他这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这三个说的都是相辅相成的。
譬如橘栽不生江北。…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