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八集▪P3

  ..續本文上一頁你不念者,能不能覺悟呢?你不念是失念還是無記呢?那在這個作意有情分上,說念佛成菩提啊,一定要小心這一點的。那因爲我們造作心智中從沒有一刻停止下來,你念佛就是佛;那你念你的妄想,不管你打多大的妄想,你就是那一個妄想的量,你沒有什麼結果的。

  因爲啥呢?我們持阿彌陀佛信願名號、報德名號、無礙名號、具足名號、摩尼寶號之時,你雖是凡夫心智,稱念心智一如之刹那,就抉擇于阿彌陀佛同等法位,普利十方。你要畏懼,那是你的心;你不畏懼,也是你的心。所以,何取何用?善知識善自思維。

  我們看下面的妙聲功德。

  十一、妙聲功德成就

  莊嚴妙聲功德成就者,偈言“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故。

   此雲何不思議?經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得入正定聚。”此是國土名字爲佛事,安可思議?

  這真是個不可思議的教言,不光是通過色聲香味觸法,光明、音聲,種種的都是來引導我們進趣無上菩提。這個妙聲功德成就,實際它的主體,的確是以阿彌陀佛的名號,以阿彌陀佛的願力、名字來設立的。

  你看他這樣一個大願,我們讀《無量壽經》都會讀到這個願,“設我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有不聞,誓不成正覺”。他這個美妙的名號傳播十方,不是爲了象世俗之人爲了一個名利心,他不是啊,他這個美妙的名號傳播十方,令聽聞衆生鹹成就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所以說,《阿彌陀經》有講,說:“若有衆生誦此經者,乃至聞諸佛名者,于無上菩提皆得不退轉,若一生、今生、當生,若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就是名號功德。所以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中說:“設我成佛道,立名無量壽,衆生聞此號,俱來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亦以大悲心,普利諸群品”。

  那你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麼這個名號就是傳播十方,令聽聞衆生往生阿彌陀佛報德國土;或者說利根有情直趣常寂光土;顛倒執著有情可以進趣應化之土;將信將疑懈慢之有情,可以往生懈慢之國,但必然都得不退轉!都是不可思議的利益。

  所以阿彌陀佛殊勝名號令一切若凡若聖、若智若愚、若善若惡有情鹹得成就佛法利益,這就是阿彌陀佛名聲傳十方、梵音傳十方的真正的願望、願力功德所在,所以說“莊嚴妙聲功德成就”。

  昙鸾法師在這個地方,他是說:“若人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那麼這樣一個解釋是從這個角度來給我們作一個提示。就淨土一法的教言來說,“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萬德洪名甚爲重要,念念之中,我們要常熏習,常了解,常去稱念,感知它的不可思議的威神與善巧,如是梵音,能令衆生得聞,必得度脫。所以說廣傳于十方。

  悟深遠者,從出生死輪回乃至到成無上菩提,皆因南無阿彌陀佛殊勝功德寶號,喚醒心智,令衆生進趣菩提。這樣的增上緣是淨土法門的唯一增上緣。所以此增上緣非衆生業相修持,但以佛力故而得度脫,這是淨土一法特定的。雖然說是佛力,其力不自不他,不相割據,所以非自力非他力。若說衆生執著分,方說佛力;若說衆生迷失分,方說他力。因爲衆生迷失于自己的現前知見,沈淪于自己的業流,驕慢邪見故,說不可思議的佛力、不可思議的願力、不可思議的光明力、不可思議的所謂的梵聲之力,令衆生聽聞得以清淨安樂住。所以,“但聞彼國清淨安樂,克念願生,亦得往生。”

  《無量壽經》有這樣的說,對昙鸾法師這個文字解釋,說:“下輩往生者,聞大乘教言,不謗不疑,但不能作諸善,存念彼國,臨終夢見彼國,亦能往生,夢見彼佛,亦能往生。”就是念于彼國就行,一樣能往生的。

  那麼這個,就是所謂的阿彌陀佛清淨美妙的音聲傳達著抉擇一切世間衆生心智的大願,這個願力傳達于十方,淨化于十方一切善惡有情、凡聖有情,令一切有情心智清淨抉擇、究竟隨順。

  那有的人就說,我就是不隨順淨土法門,你畢竟要隨順的!何以故?知道有這種解脫成就機製、聞法機製,必然得以度脫。阿彌陀佛的心智無對無待、願力無對無待、莊嚴無對無待、清淨梵力無對無待。

  那他不怕你對待,你一對待剛好投入,就說我這一滴水,我就不往你大海裏投,你怎麼樣呢?你就這一對待的時間,刹那已經彙入了。何以故呢?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力,古代人舉了個例子,不是古代,近代人舉了個例子,就象我們看到的碼頭上有那個很大的吸盤,下面很多鋼鐵,它一輸入電以後,它就把那個鐵就抓起來了,幾十噸幾十噸就抓起來了,那個磁場就把它抓起來了。

  那我們凡夫的妄念?包括你排斥的妄念、疑惑的妄念、顛倒的妄念,在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清淨的這種磁場力下,你因爲有那個妄念就會進趣清淨念中,如空彙空,滴水還海,不可取代,你代替不了這個東西。刹那融入,永無退轉。

  那這個名號的功德就是這樣,你一聞,必然難忘;你一聞,必然難以舍離。所以,聞者即得不退轉,聞者即得解脫,是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萬德不可思議所在,就是梵音所在。這個梵音,梵響聞十方,這個梵響不是說是沒有力量的。在一切無自性法則中,它還是有力的,有力用之差別。

  阿彌陀佛無量兆載永劫的修持,審觀二百一十億佛土殊勝莊嚴功德,聚集了一切善巧,就以梵音傳十方,普利諸有情。此梵音具一切功德,莊嚴故。所以,令聽聞衆生必得解脫大利。你說我就不信,你就不信的時候,已經信了,已經給你種下了不可思議的攝化力,所以阿彌陀佛的誓願是如是,效果是如是,曠劫以來的加持亦如是。

  若不如是,我們阿彌陀佛的名尚不能聽聞,你怎麼能來學佛呢?所以,一切功德皆來自于諸佛的報德的加持,法界緣起清淨生起,令你的自性得見,要不然我們無聞說之時,怎麼有度脫之時?!所以在虛妄業流中曠劫流轉無有出期。那麼阿彌陀佛這個美妙的梵聲、國土的梵聲能使十方聽聞有情鹹得度脫,所以這個地方來喚醒我們入于正定之聚。

  此是國土名字爲佛事,安可思議?

  那麼這個國土名字是昙鸾法師來這樣判,那當然他有這個審觀的角度,實際法是沒有定法的,曆代善知識的教言與提示,不管是天親菩薩,也不管是阿彌陀佛,也不管是釋迦牟尼佛,乃至曆代祖師,所有對我們提示的教言,無外乎是喚醒我們法性的覺醒、法性的得見、法性的無量壽、法性的無量光,讓光明照耀十方,傳播于十方。

  喚醒不了之時,阿彌陀佛的報德取了一個決定的加持力、喚醒力、給予力,就是賦予汝,令其得以度脫。那麼喚醒之時,才知此法非造作、非來去、非修證、非不修證,一切對待一時消融,清淨守護,真實安住。那我們在這個地方聞到這樣的教言,也就是阿彌陀佛殊勝願力,妙聲功德普傳之願力加被,所以稱爲“國土名字爲佛事。”

  我們能不能在名字上作佛事呢?實際世俗之中,名字作佛事的事情還是多的,稱男還是知道是男,稱女還是知道是女,說善還是知道善,說惡還是知道是惡,世俗名字尚有此力。你看,到戰場上說,“開炮!”那炮就打出去了,下一個命令就起作用了。人叫喚的語言,可以給對方帶來喜怒哀樂的。那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的音聲呢?能不能給我們帶來不可思議力呢?所以,世俗語言、名字尚有此力,那我們遇到阿彌陀佛殊勝的報德梵音有沒有這樣的力量呢?你看,我們看到的中國實驗的第一個氫彈、原子彈,都說倒數時,十九八七六五四叁二一,“砰!”就放了,那個“一”,那麼大的力量就産生了。那麼這就是一個名字産生的力量,名字下面具足的報德、智慧的報德。

  阿彌陀佛這個美妙的梵音的、國土梵音的名字,名號的名字,那沒有這樣的力量嗎?我告訴你,你拒絕都拒絕不了。以前,我就是一個拒絕者,我真是不相信,我說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誰不會念啊?它有什麼的?對不對?那不是這個樣子的。念久了,才知道它的真實所在,直顯心地,無有自性;直顯法界,無有造作;直顯萬德,本來具足。

  但這個直顯,沒有彌陀的報德,你不敢認取。因爲啥?你一顛倒就丟失了,一顛倒就感覺到自己那個量成爲事實了。所以,順應彌陀的圓滿報德,但顯自性真實之刹那,你無畏無懼,你是沒有畏懼的。怎麼畏懼呢?一個是彌陀的報德給予你了。你說我沒有力量,行,他給與你;你說我有力量,是法界之力。何以故呢?阿彌陀佛的報德印取了你的法性之力,就是你本性之力。這個地方沒有驕慢,沒有貢高、沒有下劣、沒有自、沒有他,但是妙用無窮、但是安樂自在,但是無造無作,那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本質所在。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名號,的確呢,不依報德,我們多生畏懼與谄曲,你心智會不平等的,會生谄曲,會生顛倒的,會迷失的,會懷疑的。

  但依彌陀的報德,無量兆載永劫修持的報德的給予富足,你沒有畏懼,你沒有什麼疑慮的。那你疑慮,就等于疑慮了法性,疑慮了自性,疑慮了一切法則,疑慮了佛法的根本清淨教言——就是自性是佛、自性具足、自性無假造作、無有來去。那你違背了這個根本的教言,那你就不是佛教徒了。所以,這淨土教言,甚深不可思議,看似簡單,實是不可思議的難得難聞的大機大用之法。

  好,我們休息十分鍾。

  十二、莊嚴主功德成就

  【莊嚴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此雲何不思議?正覺阿彌陀不可思議。彼安樂淨土,爲正覺阿彌陀善力住持,雲何可得思議耶?

  “住”名不異不滅。“持”名不散不失。如以不朽藥塗種子,在水不爛,在火不焦,得因緣則生。何以故?不朽藥力故。若人一生安樂淨土,後時意願生叁界教化衆生。舍淨土命,隨願得生。雖生叁界雜生水火中,無上菩提種子畢竟不朽。何以故?以經正覺阿彌陀善住持故。

  善哉!這個文字實在是感人啦。好,我們看看:

  …

《往生論注講解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