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往生論注講解 第八集▪P4

  ..續本文上一頁

  莊嚴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教化莊嚴功德中,主功德,我們都知道,我們這個色身,若從八識中講,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那你說,主宰它的是哪一個呢?實際就是分別識(第六識)是最重要最重要的,那我們這個分別識要變成……它一調整,變成妙觀察智了,那後面執著的末那識、平等智啊,後面的這個大圓滿鏡智啊,這個什麼什麼藏識啊,包括前五識,那都會真正的使我們俱生智升起來了、表達出來了。

  那這個莊嚴主功德成就,凡夫的意識啊,就是在主導著我們的生命,信願在主導著我們的生命,阿彌陀佛能不能善住持我們的身心世界呢?那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主宰了這個生命的依正二報,南無就是歸命意嘛!供養意嘛!隨順意嘛!具足意嘛!降伏現前煩惱造作意嘛!叁身具足意!那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入,就是當下啓用啊,當下具足啊。

  那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法王住持我們的依正二報,住持我們的法身慧命,住持我們的過現未來,住持我們的不可思議的業報,業報不可思議啊,你讓阿彌陀佛願力來住持你的業報也不可思議。所以,法界力不可思議,願力不可思議,衆生業力也不可思議,這叁個力合到一起了,就是南無阿彌陀佛。那我們剛好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所以,“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以前,他們說,“哎,去找哪個善知識學什麼什麼法去吧”,我說,不行了,阿彌陀佛占據了我整個生命與意識了,讓我再拜,拜不了了。我說我尊重一切有情,尊重一切善知識,再拜,拜不到了。阿彌陀佛住持了整個身心世界,你再去拜什麼呢?再拜,就是禮敬、尊重一切有情就行了。能不能這樣呢?這樣你會無疑無慮的,守護一個不退轉的心智。

  這心智非造作非對待,所以是真正恭敬,所以但依止阿彌陀佛殊勝教化心智、殊勝教化功德,你真正隨順契入之刹那,你就會抉擇一個尊重一切善知識、尊重一切法門、尊重一切有情,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普利十方,無畏無懼。因爲你心踏實下來了,不再造作了,不再尋求了,不再比高低了,不再找對待了,休息下來了。怎麼休息下來呢?阿彌陀佛善住持故。什麼阿彌陀佛?無造無作,後面會講到的。這個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環。

  此雲何不思議?正覺阿彌陀不可思議。彼安樂淨土,爲正覺阿彌陀善力住持,雲何可得思議耶?名不異不滅。名不散不失。

  阿彌陀佛國土是無量光佛刹,這個光佛刹、無量光佛刹照到什麼地方?是不是照到我們這個地方就停止了呢?這無量怎麼可以用有量來量它呢?那阿彌陀佛的善住持就是住持法界。那我們把這個心,把這個感知,把這個生命的未來輕輕地放到阿彌陀佛這個無量光佛刹中,就是南無,你南無就是輕輕的一放,那麼,這一放在什麼個呢?怎麼個思議?什麼來住持呢?就是不異不滅,你不假你造作了,所以,“持名不散不失”啊。

  這個,昙鸾法師給我們舉了個例子。

  如以不朽藥塗種子

  這個可能是我們概念不清晰,我們沒有見個這個藥,可能是。

  在水不爛,在火不焦。

  你水中是不會把它給泡爛,那麼,在火是燒不焦的。

  得因緣則生,何以故?不朽藥力故。若人一生安樂淨土

  什麼叫“生”呢?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現下不異不滅,不散不失,心不晃動,隨順法性,一如稱念。你在這個地方真正得到所謂的順法滿足,那就象種子塗上不朽之藥一樣,在叁界水火之中不爛不焦,那麼,我們現下就可以不爛不焦的。那你爲什麼不可以呢?因爲,無造作分,怎麼爛、怎麼焦呢?這個不造作的不朽的藥力,它可以使你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安住于無盡光明中,逾越一切言說與思議,普利十方,不動于法座。那麼你就是所謂的“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功德具足的守護實踐成就者嗎?所以後面舉這個例子。

  後時意願生叁界教化衆生。舍淨土命,隨願得生。雖生叁界雜生水火中,無上菩提種子畢竟不朽。何以故?以經正覺阿彌陀善住持故。

  這無上菩提非是造作,非是生滅,非是修,非不修,但以妙用延續。所以,諸佛報德順應法性,以修證中遠離修證,所以,但顯法界不壞種性,普利十方,這個種性是不壞的。那我們要真正對這個無造無作,順其一念的,有一念隨順的感知與認知,那于無上菩提永不退轉的這個成熟的機製就在于當下,當人當念,即取正覺。這個正覺是什麼啊?阿彌陀佛正覺住持故,令其得以不退轉。

  你要一染著說:“哎呀,是不是我得不退轉了呢?”可能你這個我就延續一個退轉,因爲這個非名字我、非感知我,無造無作,無對無待,必然不散失,必然無造作故。那我們在這個地方能不能隨順呢?能不能得到這個不朽願力的加持呢?或者法性力的隨順分呢?在這個地方能不能發起正修行路呢?這是我們每一個現前的善知識們善思維、善觀察、善運用于當下、當人的一念,這念怎麼來抉擇呢?是不是阿彌陀佛善住持呢?那麼這個是阿彌陀佛主功德成就來令我們安住于不退轉的一個法則,善住持,于無上菩提畢竟得不退轉。

  阿彌陀佛的教言,實是如是,就令現前聞法有情于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何以故呢?深達法性故,深知彌陀不生不滅故,自性亦不生不滅故,深知彌陀報德如自性真實故,自性與彌陀報德無二無別故。

  這樣真正南無阿彌陀佛,若依法性,若依報德,若依應化,鹹得自在力,于無上菩提永不退轉,所以一生即得不退轉,一生即住補處。所以,現生即生彼國也,如印光法師所宣化。阿彌陀佛法王善住持,住持清淨法界故,彰顯一切衆生自性故,衆生若能聽聞隨順,即得不可思議利益故。這個“故”,非是說我思維、不思維而得見,是隨順、聽聞、取用與否,關鍵問題在于此。所以,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那麼,我們平時若是教理、知見不清晰,單念彌陀無礙不可散壞名號功德,一樣能令心智生命、依正二報入不可散壞善巧功德之中。如是聲聲喚醒自他,鹹住于不退轉、不可思議利益中,這個正覺阿彌陀佛善住持的功德,我們要善思維、善實踐、善取用、善成就、善傳達,是我們每一個念佛人應作應行。

  好,我們看看下面的文字。

  十叁、莊嚴眷屬功德成就

  【莊嚴眷屬功德成就者,偈言“如來淨華衆,正覺華化生”故。】

  此雲何不思議?凡是雜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濕、若化,眷屬若幹,苦樂萬品,以雜業故。彼安樂國土,莫非是阿彌陀如來正覺淨華之所化生。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法界之內,皆爲兄弟也。眷屬無量,焉可思議?

  莊嚴眷屬功德成就

  實在是不可思議的。阿彌陀佛以法界功德住持法界,以不可思議無所障礙之力住持法界,說阿彌陀佛這個不可思議的法王是佛中之尊、光中之王。不是說釋迦佛偏贊阿彌陀佛,就是,哎,把其他佛都放一放,我們就贊阿彌陀佛,不是這樣子的。那《無量壽經》釋迦佛分明講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之極尊,他這個說法就是阿彌陀佛是法界住持者,令一切衆生皆入眷屬之類,令一切聽聞、得知有情皆入眷屬之類,令一切衆生得無礙之智入眷屬之類,令一切衆生消除現前之疑慮。

  我們已經是疑慮衆生、善惡差別有情,但阿彌陀佛的願力就在于此,在于你疑慮的當下,予你無疑之力,令你入眷屬之類。正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對待之相,就因我們的貪嗔癡慢疑、不正見遮蔽我們,阿彌陀佛才以不可思議無礙之力普照法界,令法界一切有情進趣于不可思議正覺。這就是阿彌陀佛無礙之力所在,也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之真實光明力,所謂佛中之王,這個王所在之力,就是以光明普照十方,令一切衆生正覺華化生,心智正覺一時升起,顛倒知見一時消融。我們凡夫的一切顛倒知見亦從法性中出。所以,一切知見決定從正覺華中化生。

  那你說,我們無始以來貪嗔癡慢疑不正見蒙蔽我們曠劫已久,此一念怎麼能使我們度脫呢?因爲阿彌陀佛這個不可思議的願力所在,正在于此。什麼于此呢?照十方法界,照十方國土,絕無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如此名號者,廣傳十方,令聽聞衆生一時入于正覺之智海,我們這個虛妄之念,猶如滴水,阿彌陀佛無礙願力猶如大海,此大海遍蕩漾于整個法界。有聞法界,莫不還歸于此大海。何以故呢?一切衆生真假妄念莫不從正覺念中升起,莫不從法性、覺性淨念中升起,只是迷倒故,産生粗惡之虛妄執著,流轉于叁界,流轉于六道。

  阿彌陀佛以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願力喚醒一切沈淪有情,喚醒一切善良有情,喚醒一切智者有情,鹹進趣無上菩提。所以說莊嚴眷屬功德成就,正是阿彌陀佛無礙大光明智海,養育法界一切衆生,令一切衆生在妄念升起刹那之間,聽聞阿彌陀佛殊勝無礙光明名號,刹那就得契入回歸,令四海之內,以念佛故,皆是清淨眷屬。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大威德善巧,實在是諸佛難以贊盡,一切菩薩難以贊盡,一切聖者、智者難以贊盡,那我等凡夫之類有情若能聽聞,亦應贊歎,亦應隨順,亦應透視,亦應安住無疑。是不是這樣呢?這就是眷屬功德所攝化之真實利益了。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實在是此誓願海充塞在法界的每一個角落之中,所以,佛親證法性之周遍,時時處處,莫不彰顯。衆生善根成熟之刹那,就會如水還海,無有幹枯之憂。往往我們認爲自己現前這一念,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就會認爲我這個不正見會造成輪回業的,但在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大光明智願海中、法性智願海中,你聽聞到他這個不可思議的智願普攝十方之時,那麼你這個妄念,貪嗔癡慢疑之妄念,你能觀察其本源,正是從阿彌陀佛智願海中流出,你會無畏無懼。何以故?他必然返還此智願海中,此智願海中遍布于法界…

《往生論注講解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