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好一些啊,這個不要當真,你不要當真,夢裏坐起來說:我是不是阿彌陀佛呀?那可不行,那別人說你是打妄語的,對不對?你說我在念阿彌陀佛,以佛願爲己願,這行。你要說你是阿彌陀佛,別人就說:我禮拜你吧,那麻煩了,對不對?
我們漢地學佛的,換位修法。但是要知道,肯定我們的量啊、煩惱啊會蔽覆我們,但我們的本質跟佛是沒有差別的,因爲本質沒有差別,所以你就可以換位嘛。你不要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你可以換到佛那個位置上,你就把自己的腦袋瓜子逼到佛那個位置上,說佛你到底在幹什麼,我非得想想,想不通不行,想不通就憶佛的願力,就念佛的願力,念熟了就曉得佛想的啥了。心願心願嘛,對不對?知願就知心了嘛。老是說我不知道阿彌陀佛是個什麼樣子的因緣,那就念他的願,念就清晰了。
其實很多真言,我給大家泄密,護法要是揍我,你們來保護我啊(笑)。很多真言都是佛的願啊,很多真言就是願沒有翻譯出來,翻譯出來就怕你輕視。就是不斷地念、念、念……念一萬遍了,護法說他天天發這樣的大願,我們去護他吧,就護你了,你就成文殊化身了、就成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了,這護法天天守護你。因爲啥?你念了那麼多遍,我發心要幹什麼幹什麼,我發心要幹什麼幹什麼,我要幹什麼幹什麼……你天天這樣說,一天說幾萬遍,別人說:哎呀,真了不起,他肯定是真的。護法就把你守護起來了,龍天就把你守護起來了。
慢慢講,我太願意講了,我們來繼續學習。
我們看“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者”。你可以把它羅列出來:莊嚴清淨功德是一,莊嚴量功德是二,莊嚴性功德是叁,莊嚴形相功德是四。你羅列出來比較好一些,你學習有個痕迹,這個很重要的。就是思維、眼看、手寫,就記下來了。一定要相信這個思力與不思議兩種力的契合就可以産生妙用了。那麼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就是五了。
叁、莊嚴性功德成就
四、莊嚴形相功德成就
五、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
第五種莊嚴,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
他每個莊嚴引用兩句偈子來作解釋。
“此雲何不思議?彼種種事,或一寶、十寶、百千種寶。隨心稱意,無不具足。若欲令無。”
這是個什麼字啊?很複雜的的一個字。沒查出來嗎?我那有一本特別大的字典,十二本,可能是所有的漢字都有,八本?十二本?可以查到,只要有的漢字都能查得到。沒有,對不起啊,先擱置,就懸著,哪一天查到了再說。
因爲《往生論注》我們推薦了很多年了,《往生論注》這個文字特別好,但是有許多生字,你永遠找不到,很多人去查,也查不到,所以推行它很難很難的。很多學習淨土宗的人特別需要學,但是一到這個字上……
“倏”,突然的意思。
“若欲令無,倏(shū)焉化沒。心得自在,有逾神通。安可思議。”
像我們讀《無量壽經》說,有的樹一寶、二寶、叁寶、四寶,雜相共成,若純者、若雜者,土地、水池、房舍亦複如是,缽器亦複如是,所用所居之物亦複如是,就是隨心而現。那麼說這種種事情呢,皆具足這個寶性功德,隨衆生意樂而現。需什麼飲食自然現前,若不用呢,自然化去;花、衣亦複如是;水,欲暖則暖,欲冷則冷,欲熱則熱,灌注則灌注,沒(mo)去則沒去,這都是寶性,就是隨意性。
種種事功德的成就實際上就是滿衆生願,就是這麼個意思,隨順我們對珍寶的需求。你看我們現在世間人想得到一點什麼珍寶,拿到個什麼就說:哎呀,我這是水晶啊什麼的,這是瑪瑙啊什麼的。極樂世界遍地都是,這有什麼希罕的?到處都是這玩意兒,遍地都是。要是在這個世界找一點這個太難了,什麼挖掘啊,礦藏裏邊搜尋啊,極樂世界太多了,滿地都是這,比這要好的多,那是軟的,你這是硬梆梆的,不好,對不對?還是極樂世界好。
種種事功德成就,那麼就是說“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有如福德化現,皆是具足。因爲阿彌陀佛無量兆載的修持具足一切福德因緣,就是它福慧具足故,福慧隨心,果報也隨心,隨心智而現。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想得到隨智而現的因緣就太薄少了。什麼叫珍寶啊?就是認爲這個東西好呗,那遍地都是,那好不好呢?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佛從這個地方(指雞足山)把他的衣缽拿出來的時間,我們這都化成七寶地了。
六、莊嚴妙色功德成就者
六,莊嚴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無垢光焰熾,明淨曜世間”故。
此雲何不思議?其光曜事,則映徹表裏。其光曜心,則終盡無明。光爲佛事,焉可思議?
以光明度衆生,我可能是被這一類攝化的有情。以前我在家的時候,沒有學佛的時間裏,具足貪、嗔、癡,就是業報、惡報快現了,就不行了感覺到,在夢中就會遇到光明,光明照耀,然後就不能吃肉啊什麼的,不能喝酒什麼的。因爲世俗之人啊,什麼煙啊酒啊什麼的。有人得遇阿彌陀佛光明亦複如是。所以《無量壽經》講:若人遇到無礙光、無邊光、無等光、智慧光、解脫光、不思議光,種種光明,照觸此人,即令其身心柔軟,自然向善,叁垢消除。這就是所謂的妙色功德,妙色就是光明功德啊,帶來的不可思議力。阿彌陀佛他不光以阿彌陀佛名號度化衆生,亦以光明度化衆生。所以很多人在經行念佛的時候就會得見光明。你不見也不要追求,因爲你心智一旦清淨了也會相應。 (編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光明遍照第十二》: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于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衆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叁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若有衆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其光曜心,則終盡無明。光爲佛事,焉可思議?”要是人與無自性性有所得見與親證,心無挂礙,亦可以見心光照耀。像六祖大師說:心常生光明,常生喜悅。這個光明喜悅的印契就是自性的得見。那麼阿彌陀佛的莊嚴功德中,具足這樣的威德與善巧,所以說我們念阿彌陀佛的光明如意摩尼寶號,那這光明也會照耀我們的心智,消除我們心結與無明黑暗,做不可思議的佛事。所以這個都是在解釋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莊嚴功德。
七、莊嚴觸功德成就
七,莊嚴觸功德成就者,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故。
此雲何不思議?夫寶例堅強,而此柔軟。觸樂應著,而此增道。事同“愛作”,何可思議?
有菩薩字“愛作”,形容端正,生人染著。經言:“染之者,或生天上,或發菩提心。”
在經典中有這樣的菩薩,就是令衆生愛染此人,愛染的時候呢,一旦生起愛染就生菩提心,或者生天上,生善道中。那我們能把所有的愛染都放在佛身上該多好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很有意義嗎?
“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過迦旃鄰陀”——迦旃鄰陀這種草,古來有些遺著說就像綢緞一樣極細膩的一種草。我見過一種草,現在的一些綠化單位就用那種草,就是十分的軟,比綢緞都軟,你感覺得到那個樣子,就是觸著人生喜觸。他這是個解釋罷了,是個比喻。“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
昙鸾法師舉這個愛作菩薩,相貌端正故,人若生染著,染之則生天,或者發菩提心。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的殊勝功德亦複如是,你要真染著、眷愛它,你一樣會發菩提心,得生善道。你說這個“染”不是不好嗎?你得看你染的什麼。那我們染佛的功德,染佛的願力,染佛不可思議的善巧,你染呗,你有功夫你就染去。攀佛緣,遠離戲論,這是很有意義的,我們不要畏懼這個。
“事同愛作,何可思議?”這種因爲觸感而産生的利益,這種正當道業,我們自己的想象怎麼能想象呢?一想象是不是就墮入世俗了?你一想象就墮入世俗了。那這個地方我們就來攀阿彌陀佛殊勝功德的因緣,就是觸功德,來用自己的身心觸摸阿彌陀佛的國土、國土的莊嚴,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其不可思議的願力産生的這種觸功德的利益、內涵,那你就不斷地去實踐、熏修。
我們不相信,可以作一個記錄,像現在下面這個居士走般舟,般舟殿上走走。我這幾天就經常鼓勵自己:我走二十分鍾、叁十分鍾,我鼓勵自己走一走,我感到自己應該走一走,因爲年齡大了,骨頭都老了硬了。
你可以做個日記啊,你從走般舟第一天,你念阿彌陀佛、攀阿彌陀佛的因緣的第一天,尤其是剛來的人啊,你要寫寫日記,你看他的身心、骨骼,感知什麼的都是硬的,走啊走啊走啊走啊,念佛啊,攀佛緣啊,攀得久了,感知都調和了,心智也調和了,慢慢慢慢都調和了,包括語言都會調和的,你不相信可以做個記錄,做個檔案。楊濤不是做個檔案嗎?做個記錄。鼓勵大家寫寫日記,尤其是剛來的人。你不相信?很剛很剛的人,走啊走啊走啊走啊,就調柔了,起碼心理上、身體感知上都調柔了。這個可以做一個記錄。因爲我們緣阿彌陀佛調柔心智、無礙心智、慈悲心智,那我們的身心也會隨之而變化的。
八、莊嚴叁種功德成就者
八,莊嚴叁種功德成就者,有叁種事,應知。何等叁種?一者水,二者地,叁者虛空。
此叁種所以並言,以同類者故也。
我這不對頭啊,以前是讓德圓師讀,我這一下念下來了……再讀一段,我就不讀了。我是因爲感動了呗,今天,睡了兩個小時睡的,可能是有點懵的樣子,一定不要學我這個業報,那不好的,可不好受了有時候。
何以言之,一者六大類,…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