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嗔癡慢疑惡見叫“墮”;是爲“不墮邪見”。
“汝今谛聽”,
我們大家各個要谛聽、思惟。“谛聽”者,洗耳恭聽。如此自尊,是爲發起成佛正因。你要自尊,不是尊他,因爲這是佛宣化的無上教化的因緣,所以說如是谛聽,是成就我們真實利益的根本所在,是放下我們的執著的根本利益。
“當爲汝說”,
汝者,大家現前者各個是,稱爲“汝”。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
“奉”者,供奉之意,隨順之意,不加個人的知見之意,如是稱爲隨順、供奉。
“歡喜”,如是歡喜是爲解脫之相。雖不假修持,但在諸佛大智光明海中,言教辭中,頓教教化之中,亦得歡喜清淨。因爲不假作意,不假受覺,但是隨順,會生歡喜心。
“及諸大衆默然而聽”
如是“默然”者,非法起作,非法受覺,非有取舍,是爲“默然”。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爲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雲何無明。
“善男子!無上法王”,
佛者稱爲法王。衆生隨順佛教,是爲法王子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爲法王子之向往。法王者,是十號俱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禦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是爲法王。如此王者,住持法界,回施有情,是爲“法王”。
“有大陀羅尼門”
如是“陀羅尼門”稱爲“大總持門”。“大”者,平等饒益故,究意回施故,一切衆生同得成佛故,無差別利益回施故,是爲“大”。
如是“陀羅尼”者,總持一切有緣,總持一切有情,成就圓滿,給予一切,是爲“陀羅尼門”、總持門,遮護一切衆生無量差別過失,平等回施最上乘教化,是爲大陀羅尼門。
“名爲圓覺”
如此圓覺,廣大真實,無二無別,衆生得到回施,莫不歸于最上乘圓滿之覺性,所以稱爲“圓覺”。
“流出一切清淨真如”
如是“真如”,本來不動,但以法性發起,流出真實清淨給予,是爲所謂“流出”。何以爲“流出”呢,運作之意,發起回施之意,生機活潑之意,非斷滅,非寂滅之意。如是佛法,廣大運用,是爲“流出”。
“菩提涅槃”
正是真如根本安穩,所謂的大涅槃就是大休息處。如是無上道業是爲菩提,如是菩提隨順大圓滿回施,會得到大般涅槃功德利益,得大安穩、大休息,遠離種種斷滅、無常、有常、是非、善惡、一切有對、一切言說,得究竟之智,究意安穩,遠離一切無常之苦、世間之苦、菩薩聲聞緣覺不究竟之苦、地獄惡鬼畜生叁途之苦、人天修羅放逸鬥爭乃至說耽擱五欲之苦,以此因緣是爲菩提涅槃。
“及波羅蜜”
如是波羅蜜,使一切衆生頓入智慧彼岸、究竟彼岸、佛一乘彼岸。
“教授菩薩”
菩薩是九法界衆生之代表,故教授菩薩就是教授九法界衆生同得饒益。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
本起者,順法性而起稱爲本起;非假作,虛妄而起,是爲“本起”;諸佛隨順法性發起無量教化、運用,是爲“本起”,“起本”,是爲佛性、法性、本性、真性、真如之性,如此之性是如來藏、光明藏、安穩藏、不動藏、是法藏、是爲“本起因地”。
“皆依圓照清淨覺相”,
“皆依”,無作無起,不動法界光明藏,是爲“圓照覺相”。
“永斷無明”
諸佛如來,無明早盡,是爲“如來”,諸佛如來永斷無明,衆生在無明中流轉,但無明亦是夢幻。如此夢幻,雖是夢幻,亦感召無量差別夢幻之業,左右衆生,使衆生不得出離。諸佛如來以永斷無明,來接度一切衆生,使一切衆生速入大覺位,是爲永斷無明之攝護。
“方成佛道”,
成佛道者,作饒益故,是爲成佛道。所謂的自利利他,乃至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爲“成佛道”。若但得自利,是爲“聲聞”;若能自利利他是爲“菩薩”;若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發起究竟永斷無明的因緣,是爲“諸佛”,是爲“成佛道”。“成佛道”者,知無衆生可度,是爲“成佛道”,度盡衆生是爲“成佛道”,所以說“永斷無明”。不光斷自無明,亦斷他無明,自他無明了不可得,是爲成佛道。
衆生往往自以爲有衆生可度,菩薩往往以爲有幻化衆生可度,諸佛如來知實無衆生可度,實無衆生流轉于世。何以故?衆生乃空中幻化,究竟不可得故。稱爲“永斷無明”。此處是諸佛甚深教化,根本利益所在,究竟成佛之正因,若不如是,非名爲“佛”。是非斷滅,但是真實、廣大、圓明之發起,是爲圓覺之相,所以“方成佛道”。
我們都知道,衆生以爲到處都是衆生;聲聞知道一切衆生是苦難之根本,要逃離、舍離衆生之因緣,所以自己取滅;菩薩以爲有幻化衆生可度,因而要六度萬行;一切諸佛如來徹證光明真實,得一谛真實、一境真實、廣大光明之真實,一相回施,所以知無一衆生可得,是名“永斷無明”。
是名度盡衆生而實無衆生得度者,如是金剛之教,是爲“金剛喻定”(編注:其體堅固,其用銳利,得斷一切煩惱之禅定謂之金剛喻定。佛智是常,不爲生滅所壞,類同金剛堅固不爲物壞,故雲金剛喻),是爲諸佛果德所在,唯有諸佛能入金剛喻定。真實法界,也叫“一真法界”。
“雲何無明”
下面要講無明真實。無明與真實,無差別之差別,使衆生得以開曉,得以出離,雖本無明,但無明衆生有幻化輪回,需予接度。
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爲自身相,”
所謂“四方易處”,就是認南爲北,認北爲南,認東爲西,認西爲東,顛倒上下,不知左右,與清淨法益背道而馳,是爲“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地、水、火、風自以爲爲自身相,我們衆生有四大種,世界有四大種——地、水、火、風,我們常在地、水、火、風中流轉無窮。
我們認爲我們這個色身是我嘛!看我們這個色身,呼吸這個對象,是風;流動這個物件,唾液、小便,身上種種這種流動的液體,都是水;我們身上的熱量,就是火;身上的堅固的東西,燒出的骨灰骨渣子是所謂的地。由這四種東西組成的,什麼也不可得。但大家在這個地方特別的執著,所以“以四大爲自身相”。
“六塵緣影爲自心相”,
六塵者,以爲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以此六塵爲自心。我們大家看看自己是否離開了超越了色、聲、香、味、觸、法的控製與左右,離開了這個左右,就能如實地知自心了。否則就是個妄心,所謂的緣影之心、分別受覺之心、顛倒之心、差別之心,如此之心,不可信。若信如此之心,是爲顛倒衆生、業流夢幻衆生。這個地方差異是很大的。
“譬如病目,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眼按一下,捂上也行,眼一花,這個燈泡可以是兩個燈泡、叁個燈泡、四個燈泡。那麼我們這個病目。
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人眼一花,人眼有病會看到人是重影的,他說:“哎呀,你看那個人後面有幾個影子。”別人看不到說:“沒有影子。”他說:“怎麼沒有?就是有嘛”。他執著這個因緣,凡夫衆生就執著這個因緣。諸佛如來清淨看,無異無別,真實一體,衆生就因爲自己的這種所謂眼目之病,妄生分別,産生空中花、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于醒,了無所得。如衆空華,滅于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衆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空實無華,…
《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