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火,無始無明照破,回頭撞見個聖僧,險些當面錯過,不錯過是什麼,十五年來尋覓,原來還是這個。”有的是依師父之拳打棒喝而見性,此種事例非常多,故不贅述。
在密宗裏很多修行者雖然沒有完全消除習氣業障,但善根成熟時經上師之加持即可見到本性。禅宗六祖慧能禅師見到自性後,還經過十五年的磨煉,才徹底證悟了。修行者都是由初步見性,然後繼續修行,最後將習氣斷盡而成佛。
但若在未有見性前先修學一切忏悔法,通過修忏悔法消除業障,這樣也可以增加自己明心見性的幾率。
問:打坐入定是否是見性?
答:“打坐入定是否是見性”,這句話問得沒頭沒腦,入定是入的哪一種呢?定有好多種,到底所問是指四禅八定呢?還是指聲聞緣覺之滅盡定呢?抑或是地上菩薩的大定呢?若是普通的打坐入定,則不能稱爲是見性。一般的打坐入定都在四禅八定的範疇中,故不是見性。如果所入乃是菩薩之大定,必然是見性的境界了,地上菩薩所修之定即是自性禅定。即使入的是阿羅漢一樣的禅定,也不能名爲是大乘之見性,只能是滅盡定而已。
問:念佛或是持咒,到什麼程度才能見性?
答:念佛持咒到一心不亂之時,若能豁然回光返照能念之人以及所念之法是否實有,若能覺其二者皆非實有,當即放舍照與不照之心,如是即可窮盡本元,而見到自性。
問:怎麼樣才能明心見性?
答:若想明心見性,首要具足的條件就是對佛法的信心,若具足了堅固的信心,可以通過精進修持禅定令自己明心見性,也可以通過聞思教義而大開圓解獲得明心見性之境界,在密宗裏可以通過上師的加持而明心見性。
其實每一個衆生皆具圓滿性德,只要能不隨外境起迷執,令妄動之心息滅,真心自然明朗顯現,當下認知承當,無修無做即是修行也。
問:什麼是法身佛,什麼是空性,什麼是自性?
答:法身佛即是宇宙無際之本體,人人本具之圓滿性德,此性德不生不滅,無相而顯一切相。因無一切相,不染一切法,故稱爲空性。因不離自心自覺自明,恒時長存,故稱爲自性。另外,應身、報身佛也都是與法身一體,所謂叁身無別。
問:什麼是圓融無礙?如何能做到圓融無礙?
答:居士這裏講的“圓融無礙”不知所指何處?在佛教裏“圓融無礙”這個詞用的地方很多。如:理事圓融無礙,性相圓融無礙,世出世法圓融無礙等。
若單說“圓融無礙”之意:即是指諸法圓滿融通無隔閡,一法具一切法,一切法入一法,融融無礙。天臺宗的圓融叁谛、圓融叁觀,華嚴宗的事事無礙、六相圓融,皆是圓融的教義。又,圓者乃是周遍之義,融者融通融和之義,若就分別妄執之見言之,則萬差之諸法盡事事差別,就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則事理之萬法遍爲融通無礙,無二無別,猶如水波,謂爲圓融。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衆生即本覺,娑婆即寂光,”皆是圓融之理趣。此法門爲性宗之樞機,實大乘之極談。
但若想做到世出世法圓融無礙的話,那就必須要證悟空性法身才能做到。只有徹底地證悟才能達到世出世法圓融無礙的境界。不悟萬法實相則不知如何與一切法相應融合,圓悟萬法性相不二之意趣,則即能做到圓融無礙。
問:修學淨土宗,但在早晚課誦中還修密,這樣算不算夾雜?
答: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學密,若僅是在早晚課中加了一些咒語,就認爲這是學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密宗的修法不僅僅是念一些咒語,咒語雖然在密宗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密宗的修法不是單一局限在念持咒語上的。密宗的修法有很嚴密的體系,如不共五加行,行瑜伽,事瑜伽,無上瑜伽等。並不是念幾句咒語就等于修持密法。密宗主要的修法就是“加行、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自圓滿、他圓滿次第)、道果、大手印、大圓滿等法。”不是單一念一個咒語就是修學密宗。
修學淨土宗要以淨土修法爲主要所修之法,而可以將聞思等作爲輔助,或者可以將五加行做爲輔助,就愚僧個人認爲這樣不是夾雜。加行是任何修法的基礎,若不能具足這些基礎法要的修持,大乘的不共方便就很難證得。
印光大師每天都要念誦大悲咒,他是淨宗的十叁祖,他每天都還念咒語,難道能說夾雜嗎?
問:一個修行人接了很多宗派的修法,這樣的話,是否所接的這些法都要修持呢?還是選擇一個就可以了?
答:雖然一個修行人接過很多修法傳承,只要選擇其中一個自己有信心的法門專一修持下去就可以了,不必要每個都修,但是也絕對不允許發心舍棄任何一個法。密宗的每個宗派都要修學加行的,所以修學密法者必須要修持五加行,從加行入手次第而上就可以了。
不管在修任何一個本尊法時,都應該觀想這個本尊雖然形象和其它本尊不一樣,但他的本性是所有本尊的總合體,他的心咒也是所有本尊的心咒,若能這樣觀修就比較圓滿了,雖然沒有修其它法,但是也沒有間斷那些本尊法的傳承。
問:專修大悲咒能否成就?肢體不全能否成就?
答:專修大悲咒是絕對可以獲得成就的,這一點不必懷疑。《大悲心陀羅尼經》雲:“此陀羅尼是過去九十九億恒河沙諸佛所說。彼等諸佛爲諸行人。修行六度未滿足者速令滿足故。未發菩提心者速令發心故。若聲聞人未證果者速令證故。若叁千大千世界內諸神仙人。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故。若諸衆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羅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種子法芽增長。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須皆得成辦。大叁千大千世界。幽隱暗處叁塗衆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若聲聞人聞此陀羅尼一經耳者。修行書寫此陀羅尼者。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門果不求自得。若叁千大千世界內。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湧沸。須彌山及鐵圍山能令搖動。又令碎如微塵。其中衆生悉令發無上菩提心。若諸衆生現世求願者。于叁七日淨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從生死際至生死際。一切惡業並皆滅盡。叁千大千世界內。一切諸佛菩薩。梵釋四天王神仙龍王悉皆證知。”
修行成就並不在于你肢體全不全,肢體不全也能修持成就。但若是聾子或者是盲人,這就有點困難。盲人看不到經書,修學觀想也比較困難,所以修起來要吃力一點。聾子在聞法上有困難,故很難通達教義,修起來也有點吃力。除此之外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在修學佛法上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差別,雖然殘疾人的業障較重,除不可以出家外,修學佛法還是可以的,只要能如法修持就能夠成就佛法的修證。
問:佛像開光後有靈驗,不開光就沒有靈驗嗎?
答:給佛像開光就是通過念誦觀修儀規與佛相應,迎請佛陀降臨融入佛像之中。所以如理如法(即是按照經中所講的裝藏開光的儀規)開過光的佛像,也可以說與真佛無別,但若沒有如法裝藏開光,雖然是佛菩薩的形象,也不會具足開過光的佛像的功德。《造像量度經》雲:“聖像已成,即爲人天共仰無上福田矣,而複用安住(即是安像法)者,加被慧尊冥熏之力,神靈功德俱倍恒長焉。”此中所說安像法既是裝藏開光之法。如法的裝藏開光之儀規在《造像量度經》與《如來安像叁昧經》中皆能找到。
漢地現在的開光儀規都不如法,也不依經教,胡亂裝藏開光,這樣是很不好的。
問:在受菩薩戒時,有得戒體不得戒體之分嗎?如何能得到戒體?得戒體與戒師和戒場有關系嗎?
答:受菩薩戒時,若能發起出離心、菩提心來,亦能隨文入觀,即可獲得菩薩戒清淨戒體。若其受戒師戒律不清淨,受戒者很難得到清淨的戒體。受戒能否得到戒體,最主要是在于受戒者和傳戒師,若傳戒師戒律清淨,受戒者又能具足相應的清淨發心,則必然能得到清淨的戒體。菩薩戒之戒體一旦得到就會永不消失,永不毀壞。
能否得到菩薩戒的戒體,除傳戒師父外,最關鍵的就是求戒的人有沒有真地在受戒的那一刹那生起菩提心。
問:居士能給人灌頂和傳密法嗎?
答:能給他人傳灌頂的人,必須是獲得過金剛阿阇黎灌頂的人,也就是受過了上師位,而且還要具足相應的修法儀軌等清淨傳承。密宗裏的上師有兩種,一種是出家的上師,另一種是在家上師。在家上師,即是在家的密宗行者,已獲得了金剛阿阇黎的灌頂,經上師開許可以爲人傳法後,他就有了給他人灌頂的權利了。出家上師,即是出家僧衆在獲得了阿阇黎位後,經上師開許就可以爲他人傳法灌頂了。
普通的在家密宗弟子是沒有資格爲他人傳法的,即使是出家人,在沒有獲得阿阇黎位時,亦無有傳灌頂之資格。
問:修行人不皈依,不受戒,能了生死出輪回嗎?
答:有一種人可以在這種情況下了生死出輪回,那就是辟支佛。除辟支佛之外,一般的人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了生死出輪回。辟支佛在沒有佛出世的時代中,自己能依諸法變化之十二因緣相而起深觀,最後覺悟生死之道,修逆轉十二因緣之法而出離輪回。
真正發心出離輪回的人又怎麼能不皈依叁寶呢?這樣的人(又想了生死,又不想受叁皈五戒)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根本不信生死,不信叁寶,不信因果,或者可以說他是半信半疑。世間上能令衆生了生死之教法,只有是佛教,而佛教最根本最基礎的修法就是叁皈五戒,若連叁皈都不受,又如何能修學叁皈以上的法要呢?連五戒都不守持,又如何能斷除一切惡趣之過患呢?要知道!一切修法的基礎就是叁皈五戒,離了叁皈五戒一切修法將無從修起。
修學佛法是要接受法脈傳承的,受叁皈依是接受最基本的戒律傳承,若果作爲一個想修學佛法的人連皈依都不具足,還如何學佛呢?若這個人真是准備修學佛法,他必然會去皈依的,因爲真正想學佛的人必然會奉行釋迦牟尼佛的教言,佛陀在經論中廣泛地宣講了皈依受戒的…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2 (照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