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2 (照光法師)▪P6

  ..續本文上一頁重要性和功德,那麼作爲一個准備做他弟子的人,難道能不聽他的話嗎?

  

  問:在漢地有很多吃素多年的老居士,一聞到葷腥的味道就惡心和嘔吐,這樣就是心清淨的表現嗎?

  答:因吃素多年而聞到葷腥味惡心嘔吐,這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並不是說明這個人的心就清淨了。若真是心清淨的話,他(她)就不會因見到葷腥而惡心嘔吐了,正因爲他(她)的心中有不淨的分別念,才會有惡心嘔吐等現象。

  真正具足清淨心的行者,不會對萬法有那麼強烈的分別心,無論最美好和最不好的在面前都無所動搖,如是之人才是獲得了清淨心的境界。

  

  問:《楞嚴經》中講:“性空真色,性色真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請您開示?

  答:此處之“色”而稱爲性色、真色者,非指世間已發現之色,亦非是指衆生境界中執著之諸相,乃指如來藏中性具之色,真體之色,與空相融相即,色空本屬對待,融之則性具之色,即是真體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體之色,豈待合空而以成色也。性則言其非相,亦即理而非事;如來藏中圓具一切諸法,無不包容,一切諸法無不歸于如來藏中,所謂空色不二之理也,如《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與“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是相同的含義。宇宙一切萬法雖具諸相,但其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並非析色見空,而爲體達色之當體即空故,空者亦非意味著斷滅,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即爲有,故必不異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說空即是色。一切色法在衆生境界中稱爲有爲假法,但實際上這些有爲假法是不離空性的妙色,但因衆生顛倒而惑爲因緣以及自然之性,故若得悟諸法真實義之行者,即知道“不離幻色即妙用,當體無生是真空。”的意趣。

  

  問:學密宗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答:學習密宗需要具備堅固的信心,也就是對密法、對金剛上師要有非常堅固的信心,而且還要有修法不畏艱苦的精進心。具足了此二者就可以學習密法了。

  

  問:有一些修行者在入了密乘後,接了某些法的傳承,但因爲某些原因,自己未能照上師的吩咐去修,後來將法本以及佛像隨意送給他人,這樣屬不屬于犯密乘根本戒?還有的人入密乘後隨意將自己所修的法告訴未有入密乘的人,這樣是屬于犯密乘戒嗎?

  答:修行者入了密乘後,若間斷所接法之傳承,是屬于斷傳承罪。若發心舍棄而不修了,這是舍密法罪,這兩種都屬于破密乘根本戒。若不忏悔必墮金剛地獄。

  若密乘弟子向非密乘之人隨意宣說密乘法要,泄漏自己的本尊,或者是上師所傳之竅訣與自己所修之法要,這屬于破密乘根本戒,是泄密罪。

  

  問:有人雖然入了密乘也接了灌頂,但是對上師並沒有生起絕對的信心來,能否得到加持力?又能否修學成就?

  答:密乘的一切修證以及加持力皆是來源于上師,若對上師沒有信心,那就不可能得到密法的加持力,而且也不可能獲得成就。古德雲:“上師是一切善法之功德源泉。”上師雖然所現是凡夫相,但是實則是一切諸佛的總合體,故修學密法若對上師沒有信心,就不會得到密法殊勝的加持力。

  既然連真實的加持都得不到,又如何能依這個上師成就呢?所以作爲密乘行者要務必對自己的上師生起絕對的信心來,一旦當這個絕對的信心生起時,也就是你獲得證悟之時。

  

  問:現在有一些修行者分別心非常深重,自己學習淨土宗,就認爲見到密宗的師父不用禮拜、不用恭敬。還有一些行者自己學習黃教密法,見到紅教的上師就不理不睬。請問這樣的行爲是否觸犯了戒律呢?

  答:這樣的行爲直接觸犯了叁皈戒,在叁皈戒中要求佛弟子見到一切僧衆都要恭敬,叁皈中並沒有分別出家人的種族和宗派,十方一切僧寶皆是一體的,若因種族和宗派的分別心,而不恭敬僧衆就會觸犯最根本的叁皈戒,觸犯叁皈戒若不忏悔,必墮地獄。

  

  問:現在密法在漢地逐步興起,有很多人也隨著潮流在盲目的情況下進入了密乘,後來又退出了密乘,這樣是否屬于犯戒?

  答:一旦獲得密乘灌頂,也就受持了金剛叁昧耶戒,也就表示已經進入了密乘,叁昧耶戒是不允許舍棄密法的,而且只要是佛法都不得舍棄。若發心舍棄(即是發心絕對不再學習密法了)密法,即觸犯了密乘根本戒,舍密法之罪非常地重,將來要墮入金剛地獄受無量之苦,此地獄的一天相當于人間十億個大劫的時間。在密乘戒中不僅不能舍棄密法,若是發心舍棄顯宗教法,也觸犯密乘根本戒之舍法罪。

  不僅在密乘中不允許舍法,在顯宗裏也是嚴格戒除舍法的。若是學習顯宗的行者發起了永遠不修學其它宗派之心,這樣也是觸犯舍法罪。因爲行者在皈依時,已經發願皈依佛陀所有教法,在叁寶面前已經立下了如此誓言,一旦自己發心永遠舍棄這些教法,即違犯了叁皈中皈依法的戒律。一旦毀壞了叁皈依之戒體,則其它的戒律也同時毀壞了。

  

  問:學習密宗是必須要在生起菩提心之後,才能進入密乘嗎?或者將顯宗完全通達後,才能進入密乘嗎?

  答:若能真實地生起菩提心來,已非是凡愚的境界了,就世俗菩提心而言,一般的行者亦很難短暫地生起,更何況是能持之以恒而生起之菩提心呢?若菩提心能持之以恒地生起,則已證初地之果位了,只有初地菩薩才能在心相續中使菩提心不斷生起,這種相續不斷的菩提心稱之爲勝義菩提心。若說待菩提心完全生起才能進入密乘則爲不應理之說,若能具足相似的世俗菩提心(就是一種能行善法,守持淨戒,利益他人之心)就可以入密乘了,入密乘後依密宗修學菩提心之儀規修學,即可令行者成就菩提心之修學。在顯宗裏修學菩提心的方便法很少,而且也沒有具體的儀規。

  入密乘並非是要在完全通達顯宗後才能進入密乘,而是要具足顯宗之基礎,並不是說徹底通達顯宗才能進入密乘,只要具足了顯宗之基礎——出離心、菩提心及正信等,就可以進入密乘修學了。若說待通達顯宗後再學密宗,那麼密宗的不共加行中之皈依和發心等就不需要學了,若真實如此,那麼密宗的加行不就是多此一舉的修法嗎?

  若行者雖然未通達顯宗,但是已具足了正信、出離心、世俗菩提心等就可以入密乘了,在進入密乘後再依密宗不共之方便在短時間內修完顯宗的法要。在密宗裏有很多修學的不共方便,可以令行者短時間內將顯教所要修學的法要修完。如,密乘不共加行之修法,它可以令行者在短暫的時間中,將顯宗所要積累的資糧圓滿,不必象顯宗要經曆很長時間積累資糧。

  

  問:什麼是破瓦法?有人說修破瓦法死得快,是否屬實?還有說修破瓦法能夠獲得往生的成就,根據是什麼?

  答:頗瓦法是往生捷徑法,這個修法是密乘不共的往生法,它不需要長期修學,只要在七日中精進勇猛地修學獲得驗相後,就可以不用每天修持了。這種修法是通過上師的加持力和彌陀的願力,還有修法者的信力和念力,依此強力打通佛穴。此法即是將精神集中在叁脈之結節點──頭頂上,讓意識自此遷出往生佛國,此修法即爲頗瓦法。頗瓦法既是令行者在未死之時,即獲得遷識的成就之修法,當到了命終時即可依此而往生極樂世界。

  在顯宗裏也承認神識在臨命終時從頭頂出去,即是往生的征象。頗瓦法成就的外在驗相即是:頭頂能插入吉祥草、或出水、出血、頭發脫落、起包、腫脹、劇烈疼痛等。有了這些驗相後就不必再長期修學了,不過最好要隔幾天就修學一下,這樣在命終時才能有把握。若是一生專修此法也可以的,但每座修完必須要修學長壽法,不然即會減短壽命,若每座修完都能如法修學長壽法,則不會減短壽命。

  頗瓦法有上中下叁種修法:(1)上等轉識成就法性身者,即初期中陰際,證入淨光明境。(2)中等轉識成就淨報身者,即中期中陰境,證入聖空悲合成體。(3)下等轉識成就勝化身者,即取獲于勝善轉生身。

  頗瓦法乃是阿彌陀佛傳給觀音菩薩的,觀音菩薩見娑婆衆生壽命短促,雖然遇到了佛法但因爲無常之故,在沒有得到念佛一心不亂之時即已死去,不能出離輪回,故菩薩發起了悲心在阿彌陀佛座前痛哭七天,因此緣起之成熟,阿彌陀佛即傳了比念佛更方便的頗瓦法,翻譯漢意爲:往生淨土捷徑法。

  所以,修學破瓦法的人可以在生前就將神識遷轉至極樂世界,但若修法後不修長壽佛的修法就會減短壽命,但若修了長壽佛之法,則不會減短壽命。但修此法者最好是超過二十五歲之人。

  

  問:顯宗持戒與密宗持戒有無差別?

  答:顯宗行者所守持的戒律是別解脫戒、菩薩戒兩種,而密宗行者是在此二種的基礎上還要守持金剛乘叁昧耶戒,所以顯密二宗的持戒還是有差別的。若就基礎戒律來說,顯密都是以別解脫戒和菩薩淨戒爲根本的。

  若想守持叁昧耶戒不犯的話,只有獲得圓滿的證悟才能守住叁昧耶戒不犯。一般的凡夫行者只要能守住其中的十四條根本重戒不犯就可以。或者雖有觸犯但若能在四個小時內猛力修法忏悔,亦可以令罪業清淨。

  

  問:近幾年藏地的上師來漢地傳法的很多,那麼其中也不乏有些是渾水摸魚的人(假活佛),如何才能辨別真假?如果拜錯了上師,其危害有多大?能否得到利益?

  答:的確這幾年中來漢地的上師活佛很多,確實有極個別的是假的,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真的。我們不能因爲發現幾個假冒的活佛就去懷疑所有來漢地的弘法活佛,現在有很多人就犯這個錯誤。要想辨別真假上師,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從佛法的角度上多方面地觀察,不難辨別出來。第一應該從佛教教義來觀察,可以在其名下請問法義,令其做答。第二可以從有無慈悲心上來看。第叁從戒律來觀察等。第四要詢問其傳承,是否具足真正清淨的傳承。通過這些仔細觀察,是真是假不難辨別。

  如果拜錯了上師,自己一直未能覺醒,其危害很大,能導致修行者一生無有成就。若是自己能覺醒了,可以…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2 (照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