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而且並沒有影響自己念佛主修之法,那麼就不算是夾雜。若是你持咒影響了你主修的念佛之法,這樣就是夾雜。或者你一會兒修淨土,一會兒又要修禅宗、密宗等,老是將自己的修法換來換去,這樣也是夾雜。主修的法選定一個法門之後就不要老是換來換去,雖然偶爾修一些其它的法作爲輔助,但並沒有幹擾自己之主修,則不爲夾雜。
問:修行人持戒、誦經怎樣與本性相應?
答:若欲與本性相應,則先當覺悟真心本性,覺悟自性後,無論任何時候皆當任運而安住即可。
問:什麼是究竟法,什麼是方便法?
答:明心見性即身成就之法爲究竟法,方便引導次第而行之法爲方便法。
問: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福德是否可以轉爲功德?
答:凡與出世間無爲法相應所行的一切皆爲功德,而與世間善心相應所行的一切皆爲福德。若欲將福德轉爲功德,則必須要念念間將一切福德回向無上菩提,則即可將世間福德轉爲菩提道清淨功德。
問:破根本戒之人能往生極樂世界嗎?若不能,請問如何補救呢?
答:破根本戒者,若在一生中都沒有發起真誠懇切之心,臨終時亦沒有忏悔自己所犯的一切罪業,是絕對不可以往生的。
淨土宗之往生有叁輩九品。上叁品是:能發廣大菩提心弘揚佛法,而且能得念佛叁昧者,可以獲得上叁品的往生;中叁品是:嚴謹守持戒律,且能精進念佛者,可以獲得中叁品之往生;下叁品是:罪業深重或者破失戒律者,在臨命終時,因緣成熟得遇大善知識開導教化,曉了人生苦空無常的道理,對自己所犯之罪業亦能真實認知,並且能發起真誠懇切之心忏悔自己所犯的一切罪業,如此再一心系念彌陀聖號,即可獲得下叁品之往生;
行者當知,破戒者臨命終時能值遇大善知識提攜教導,亦是夙世善根因緣成熟之故。若是非夙世善根深厚之人,則不能在臨命終時值遇大善知識,亦不可能在臨終之時頭腦清醒而發起忏悔之心,稱念彌陀之聖號。故說:“破根本戒者,若從來無有發心忏悔自己的罪業,是絕對不可以獲得往生的。”
雖然說淨土宗有帶業往生的說法,諸位同修當知:所謂帶業者,是指在未學佛前造的一切罪業,雖然沒有忏悔清淨,但是仗彌陀之願力和自己之念力相應,亦可以獲得往生。而不是指學佛以後所造的破戒等惡業,不經忏悔就能往生的。故古德雲:“只帶舊業不帶新殃。”在前面愚僧已經說過,破戒人若想獲得往生,必須要將自己的一切罪業忏悔清淨,才可以獲得往生。
又,欲忏悔者,當先識知自己所犯之罪相。若連自己破沒破戒都不清楚的話,又如何能發起忏悔心來呢?“知錯”是忏悔的先決條件,如今之學佛者,大部分都執著一句佛號念到底,認爲學習戒律都是夾雜。于是乎,這些所謂的學佛者,經常造作破戒之罪業而不恐懼,因其未有學習過戒律,所以不知什麼是破戒,什麼是守戒。例如:說僧過惡之罪,幾乎每個居士都會觸犯此種罪業。若修行者一旦造下了“說僧過惡”這種口業重罪,若沒有發起四對治力而猛烈地忏悔,則必定不可以往生的。如《無量壽經》雲:“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學佛者若造了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重罪若沒有忏悔清淨,阿彌陀佛是不會來接引的。說僧過惡所造之罪業要比五逆罪都嚴重得多。如經中記載:“一次大梵天王問佛,世尊,若有人說僧過惡,其罪如何?佛言,大梵,出佛身血,其罪如何?大梵天王言,世尊,此罪極重乃屬五逆之罪。佛言,大梵,若有人說僧過惡,其罪勝過出叁世諸佛之身血。”諸位同修試想一下,出一佛之身血已經是五逆重罪了,若謗僧、說僧過惡者,相當于無數個五逆重罪。犯一個五逆重罪就已經不可以往生了,更何況犯無數個呢?所以說:“犯說僧過惡之罪,若沒有發至誠懇切心忏悔,縱然念再多的佛號,也是不可以往生的。”又如《贊僧功德經疏》雲:“世尊親自以梵音,金口弘宣誠不妄。甯以利刀割其舌,或以撚杵碎其身,不應一念嗔恚心,謗毀如來淨僧衆。甯以吞大熱鐵丸,甯便口中出猛焰,不應戲論以一言,毀罵出家清淨衆。甯以利刀自屠割,殘害支節毀肌膚,不應戲笑調凡愚,何咒打罵苾刍衆。甯以自手挑兩目,甯于多劫受生盲,其于習行離欲人,不應惡眼而瞻視。甯毀精舍及製多,甯焚七寶舍利塔,勿于僧中出惡言,誹謗如來清淨衆。毀塔之人自墮落,經無量劫受諸苦。好說衆僧短長者,自墮亦引無量衆,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輕慢。善自防護口業非,莫談此持彼犯戒。若一惡言毀沙門,當墮泥犁受極苦,從地獄出得人身,即招聾盲瘖啞報。世間多有愚劣人,談說僧尼諸過惡,因茲墮落惡道中,永劫沈淪沒苦海。大悲世尊禮大衆,尊敬和合大德僧,諸佛尚自致殷勤,何況凡夫輕慢衆。”這段經文已經把“說僧過惡”的罪相講得非常清楚了。希望諸位同修于僧衆名下莫造惡業。經中又雲:“破禁比丘雖無戒,初心出家功德勝,百千萬億白衣人,功德縱多不及彼。出家弟子能堪任,繼嗣如來末代法,萬德無量在俗人,不能須臾弘聖教。最下犯禁破戒僧,供養由獲萬億報,是故世尊贊勝因,天上人中受尊貴,是故殷勤勸諸人,勿毀如來僧寶衆。今生習惡因緣故,當來業成亦毀佛,緣茲身口意業支,永斷世間人天種。”這是說:哪怕是破戒僧,也具足了無量無邊的功德,在家人亦不得說其過失。
若破失了根本重戒,事後很快能認識到了罪過的嚴重性,然後發起了真誠懇切之心,精勤地修學忏悔法,一直到忏罪驗相(即于境界中見到種種瑞相,或者在修忏悔期間,有很殊勝奇特的夢境出現,這都屬于忏罪之驗相。)出現,若罪業忏悔清淨後,應精勤念佛,這樣還是可以獲得往生之成就。
至于破戒後如何補救?其實只有修忏悔才能補救,除此之外再別無他法了。
修忏悔的方法有很多。如:誦《楞嚴經》《普賢行願品》《大通方廣忏悔滅罪莊嚴成佛經》等經典。也可以念修某些咒語忏悔破戒之罪,如,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咒、楞嚴咒、往生咒、准提咒等咒語。或拜叁十五忏,也可以將破戒重罪忏悔清淨。在諸多忏悔法中,有兩種忏悔法最爲殊勝:一者發起殊勝菩提心,二者證悟空性。當菩提心刹那生起之時,一切罪業皆可消除。一刹那證悟空性時,一切罪業也隨之摧毀。總之不管修學哪種忏悔法,都必須要具足四種對治力(所依對治力、厭患對治力、返還對治力、現行對治力),方能將罪業完全清淨。
下面略講一下四對治力。(一)所依對治力:即是行者修忏悔所依之本尊形象,以及所依之經書等;(二)厭患對治力:即是修忏悔者,必須要認知自己所造之罪,並且對自己所造罪業發起了追悔莫及之心,也就是說要具足悔過之心;(叁)返還對治力:即是發起不再造這樣罪業之心,修忏悔若無有這樣的發心,則罪業不能清淨;(四)現行對治力:即是實修忏悔法的實際行動。修忏悔法時,必須要專心致志,不能東張西望地修法,也不可以一邊說話一邊念咒。若這樣散漫地修忏悔法,縱然經曆無數阿僧祗劫也不能將罪業徹底摧毀。
另外,若欲忏悔罪業,還有一種很快很殊勝的忏悔法,這個方法就是:發起忏悔心而造佛像。按照佛陀所說,若能如理如法地造一尊佛像,這樣便可以很快清除一切罪業,諸如破金剛、大、小叁乘共戒、或五逆十惡等一切重罪,皆可消除。
另外,造破戒罪若是時間很久都沒有忏悔,則以後想忏悔都非常地困難,因此若有觸犯戒法當馬上修忏悔法,不可拖延。
問:我在齋日守持齋戒,結果沒有持住,請問後補可不可以?
答:若是無有受過八關齋戒,自己也無有在佛前自受,則不屬于破齋戒,無有罪過。若自己已受菩薩戒,或者在齋日時在佛前自受八戒,而後若無有守住戒法,則屬于破戒。如此則有破齋戒之罪過,當精勤修忏悔法。經中記載:在過去九十一劫時,有一居士破失八戒,一直未有忏悔,命終墮落到了地獄,世尊說:此破齋戒人,只有到了彌勒菩薩成佛之時才能從地獄出來。所以破齋戒者當修忏悔,後補雖然有持戒之功德,但是不可以免除破戒之罪的,故應當修學忏悔法而做補救。
問:聽您說“吃自己供給佛的水果,是觸犯了支分盜戒。”請問如何忏悔呢?後來把錢補上行不行?
答:我在五戒中已經講過,供佛的食物最好是以菩提心布施出去給其它衆生,這樣符合上供下施的意趣。但若普通的佛子,以恭敬心爲求加持故而將撤下來的供品食用,則不犯盜戒。但若以貪口欲之心食用,則是犯盜的支分罪。若是灌過密宗頂的佛弟子以及菩薩戒弟子,則當發菩提心,將供品念咒加持後,施與其它非人衆生。
若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以貪吃之發心攝持,而食用自己供佛之食物,則即觸犯了盜的支分罪。若觸犯了支分罪而不懂得忏悔,將來必會因此罪業墮落惡道。因自己發心供佛的物品,從自己發心供佛的那一刹那起,這些水果物品已經成爲了佛物,非是自己的東西了。所以若是供完佛後,自己以貪吃之發心私自取用就是觸犯了盜戒的支分罪。
再者,供品被供到佛前之時就成爲了佛物,既然成了佛之物品就有護法神來守護,若自己因貪嘴私自享用供品,此時就會令護法神不歡喜。佛雖然沒有執著心,也不會不歡喜,但是護法有守護佛物的職責,所以會令護法不喜。
那麼犯了這樣的過失如何忏悔呢?其實愚僧在前面已經講過忏悔的方法了,用前面所說的各種方法都可以忏悔的。
問:家中不信佛的成員,在到了節日的時候都要宰殺雞鴨等來慶祝。如果我們勸導無用,而且也阻止不了他們的殺生行爲。而此時強行去阻止就會發生家庭矛盾,遇到這樣的事情該如何處理?是由他們去呢,還是強行拿這些生命去放呢?
答:世間之人愚昧無知,每逢過年過節皆要宰殺生靈以做慶賀。孰不知這樣已經造下了極重的殺業,將來定會遭受很可怕的果報。有些居士…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1 (照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