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1 (照光法師)▪P7

  ..續本文上一頁生罪業深重,若不能經常修忏悔,則道業難成啊!所以淨土宗的行者亦當造像印經也。

  

  問:一個人造了極重的殺業,忏悔後沒有見到罪業清淨的驗相,罪業到底滅了沒有呢?

  答:若欲忏悔罪業,當發起四對治力精進修學忏悔法,直到淨罪之驗相出現爲止,如此罪業才完全消盡了。若一直沒有見到清淨罪業的驗相(如:在境界中見佛、見光、見蓮花,或者在夢境中出現非常吉祥的夢境,都屬于清淨罪業的驗相),則罪業並沒有消除,還應該精進地修忏悔,若一年沒有驗相,當再修一年,直到出現爲止。如此方能將罪業清除。

  

  問:在家居士給他人做佛事、超度,拿人錢財,及給佛像開光、裝藏是否可以?

  答:在家人是沒有資格爲衆生做佛事的,更不用說還收信施之錢財,這一點在前面已經講過了。

  至于給佛像裝藏開光,在家人更沒有資格了。就是一般稍有修持的出家人若不懂裝藏的儀規,也不可以給佛像裝藏開光。給佛像裝藏開光是有一整套嚴謹儀規的,不是隨便給佛像裝點東西就可以了,也不是隨便念些咒語就可以開光的。再者,若裝藏開光的人不具足修證功德,也很難起到給佛像開光的作用。若是一尊佛像被如法地開光,就會象真佛一樣具足無比難思的加持力。在末法時代鬼神妖魔猖獗,若佛像不能如法地開光,就有可能被鬼怪附在佛像上迷惑衆生。還有的佛像在開光前就被鬼怪附上了,若不能降伏這些鬼怪,所做的一切開光儀規都無有作用,這些鬼怪是不會離開的。若是以開光牟取暴利,罪過非常地大。

  

  問:聽說若能至心念誦《普賢行願品》就可以消除很重的罪業,甚至五無間重罪也可消除,是否是真實的呢?

  答:從這個問題也看出來居士的聞思很是差勁。若能發至誠心念誦《普賢行願品》即可消除一切重罪,這是真實不虛的。如《普賢行願品》中雲:“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這裏已經說得非常明白了。

  

  問:念《地藏經》可以消業,但是有人說:“發心給病人念《地藏經》是替病人背業,”這是真的嗎?

  答:不僅念《地藏經》可以消業,所有的佛經都具足消除衆生罪業的力量,只要能發至誠心念誦就可以消除罪業。給病人發心念經,並不等于背病人的業。這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修行人發心給有病苦的衆生念誦經文,是以誦經的功德回向給病人,令病人得此功德而消除病苦,自己並沒有背病人的業。若想替病人背業,必須要修持菩提心自他轉換法才能辦到,不是發個平常的善心給誦一下經文就可以做到的。

  行者若發心背衆生的業,這種修法是極殊勝的修法,具足了大悲心才能真實地修持此法。

  

  問:念佛人命終火葬了以後,沒有出舍利子,只有舍利花,這樣是否能判斷爲往生?

  答:若修行人命終火葬後,真實地出現了舍利花,這是可以斷定其人已經往生了。但是所見必須是真實的舍利花,現在有很多人,把一些稍有色彩的骨頭就稱爲舍利花,這是錯誤的。能稱爲舍利花的骨頭,是一種顔色非常好看,而且是晶瑩剔透的骨花,並不是一些稍有色彩的骨頭,實際上舍利花就是一種有色彩形狀好看的舍利骨,因其有很好看的顔色,故成爲舍利花。一般來說修行的女子死後舍利花比較多,男子則舍利子比較多。

  

  問:犯了邪淫罪,怎麼樣才能忏悔清淨?

  答:這個問題在前面已經講過了,邪淫罪是屬于五戒根本戒之一,按照前面所講的忏悔法,具足四對治力如法地修持就可以把罪業忏悔清淨,當然也可以通過造佛像來忏悔。縱然是犯過多次,但只要發起清淨之忏悔心,具足四對治力就可以將罪業完全忏悔清淨。

  若忏悔後再犯,犯了再忏悔,這樣忏悔罪業是不能清淨的,必須要發心永不再做,這樣才能忏悔清淨。

  

  問:凡夫是否能給佛像開光?

  答:完全可以。只要具足清淨戒行的出家僧衆,按照佛陀所講的儀規如法地裝藏,然後念誦開光儀規就可以了。

  但必須要說明的是:給佛像開光的行者必須戒律清淨,而且也通達裝藏開光的儀規。若是能遇到密咒士,請密咒士(即是密宗的大瑜伽士,瑜伽士有出家和在家二種)給佛像開光更好。

  佛像的裝藏和開光都有嚴格的儀軌,不是像現在一些寺廟裏的那種亂裝的方式。在《造像量度經》和《安像叁昧經》中有明文規定,裝藏的經咒最少都要有十九種,而且其經文上下次第都不得弄亂。其中還要有金銀銅鐵五金,還要有藍白紅黃綠的五色線,最重要的還要有舍利子裝藏是最好的。

  

  問:有配偶的不能成佛嗎?沒有夫婦生活也不行嗎?

  答:若想修行有所成就,就必須要斷除淫欲。淫欲是生死輪回的根本,若不能斷除淫欲,則輪回不可出也。如《楞嚴經》卷六雲:“阿難,六道衆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禅定多智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各有徒衆,各個自謂成無上道。”若在家修行者最終不能斷除淫欲,欲證阿羅漢果尚不可得,何況能成佛?若雖有夫妻之名,但無夫妻之實,平時又能守持齋戒,如是之在家修行者方可獲得出世之聖果也。所謂“斷淫”,若究竟來說是指從內心中斷除淫欲之念,若只能做到身不淫欲,只是斷淫的第一步,還不算是究竟徹底地斷除了淫欲,只有身心俱已斷盡淫欲之念,才能稱爲斷淫。

  

  問:往生被可以隨亡者火化嗎?

  答:我們北方所用的往生被是不可以隨亡者火化的,在九華山等南方地區有一種往生被是可以火化的。但在大藏經中的一些外密經典中沒有可以將往生被火化的教證,所以往生被最好不要火化,否則容易造下焚燒經咒的罪過。將往生被放在亡者的骨灰上面是可以的。

  

  問:佛經中說,父母去世後,在四十九天內爲父母印經造佛像,其功德非常大,可以將父母超度出惡趣。若是在父母去世後就開始發心印經,但因爲排版的時間長,在四十九天後才印刷出版,這樣是否還能有相同的功德?

  答:若在父母去世後的四十九天中發願爲其印經造佛像,可令父母不墮惡趣。在四十九天內發心,但四十九天後才印刷出版,雖然如此但其功德還是一樣的。因爲起初之發心是在四十九天內發起的,因此功德是一樣的。

  問:我是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已經學了念佛法門,只會禮佛念佛,不會唱誦功課,不會念誦咒語,象我這樣如何修學爲好?

  答:首先說明一下,學佛不在于你的文化和學曆有多高,只要對佛法具足堅定的信心,無論有沒有文化都是學佛的好根基。

  既然你已經選擇了念佛法門,就應該多多聞思淨土教義,對淨土之教義要有一個明確地認識。沒有文化的人更需要聞思,于聞思應該著重于聽聞,要多聽聞淨土宗大德所講的VCD和錄音帶,在聽聞中建立起自己的定解來,把淨土的修法完全掌握了,然後就要一門深入下去,專修專念,不夾雜不間斷地念下去,這樣就可以了。

  修學淨土法門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是信、願、行叁資糧,若能著重叁資糧而行之,則念佛必然能有成就,若不能在此叁資糧上下功夫,佛號縱然念得再多也無濟于事。

  

  問:供紙佛像與供銅佛像,其功德有區別嗎?上香叁炷香和四炷香有什麼區別?

  答:不管供什麼樣的佛像,只要具足恭敬心,其功德是一樣的。但是最好要供做得如法的佛像,在《造像量度經》中說,佛像的尺度是有規矩的,但我們現在漢地的佛像似乎沒有按照佛經的要求去做,所以應該屬于不如法的。一般來說尼泊爾和泰國造的佛像是比較如法的。所以,不管是紙佛像還是其它佛像,只要佛像的尺寸和比例是如法的就行。

  一般來說,漢傳佛教上香的傳統,只是上叁炷,沒有上四炷的說法。上四炷香的習俗是從九華山那邊傳過來的,其中一支是給護法上的,故稱爲護法香。

  實際上來說,上香只上一炷就可以了,在佛經中經常能看到“燃香一瓣”的經文,這就是說明佛陀時代的佛弟子,只上一炷香,沒有叁炷、四炷的說法。上叁炷香的習俗是從中國古代開始的,並非是佛教原有的規矩。

  

  問:在家居士飯前、飯後應該念什麼?應該如何觀想?還有在上廁所時打響指是什麼意思?念什麼咒?

  答:飯前應該念: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衆生。並且要從內心中真實地發起斷惡修善度衆生的心來;應觀想飯食來之不易,生起惜福想。觀飯食爲藥石想。觀吃飯爲療病想。具足此等觀想後,開始吃飯時當將心安住于能知味之覺性,不隨味塵而起貪嗔等念,或者將心專注于口舌之覺受而不散亂,如是亦爲禅食也。飯後當念准提咒和結齋文,詳細儀規在《佛教念誦集》中。

  上廁所時打響指,是爲了驚動那些非人衆生,讓它們在聽到響聲後離開廁所,以免不小心觸怒了這些衆生。這是毘尼中對修行者的要求。上廁所要念的咒語是:大小便時,當願衆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唵很魯陀耶娑诃。欲詳細了知請查閱《毘尼切要》。

  

  問:念佛時心總是靜不下來,如何對治?

  答:念佛時心不能得到清淨,首先應該觀察自己的念佛方法是否正確。若念佛方法沒有錯誤,那就說明是自己的業障深重,應該勤修忏悔法後再去念佛,這樣就可以使心清淨下來。

  有時心不能清淨是因爲非人衆生的惱害和幹擾所致,若是這樣,則當多多誦經放生回向給這些衆生,讓它們離開即可。雖然這樣做了,但是這些衆生還不離開,那就要修學一些回遮或遣除違緣之法,強行令非人衆生離開。

  簡單說一下念佛方法。行者念佛之時,若心總是掉舉,則應該在自己前下方觀想一尊阿彌陀佛像,使心專一緣于像上即可。若心昏沈,則應該在自己頭頂上觀想一尊阿彌陀佛像,使心專一緣于此像而定住,即可消除昏沈。若心總是外散,則應加強心之所緣,明觀所緣之像,即可除去散亂。

  

  問:修學淨土法門的居士,應該修什麼法才能一生成…

《佛教基礎學之佛學問答 1 (照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