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天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鬼道)。死後有中陰身否?(江寬玉)
答:六道皆有中陰,是其通常,大善大惡,各有例外。斷惑上升天道,地獄而入無間,此二不經中陰,是其最顯者。
問:畜生是八難之一,愚癡無智,有時遇到,代它念叁皈佛號,而不高聲,它又聽不到,如此會得到超升的感應否?(江寬玉)
答:有聲使其聽到爲佳,彼識田中落一善種,遲早遇緣,自起作用。如不能高聲使聽,但憑至誠回向,亦能得幾分加被,總之,心誠求之,功不唐捐。
問:“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藥師經上雲:“已盡之命,而可增益。”萬事已盡“滅”是否造功德可以再增益否?(江寬玉)
答:造功德即是增上緣,于緣生理無違,如燈將滅,續油複明。但藥師諸法,必有傳授,非可無師自通,依樣葫蘆。
問:閱:藥師經中,“救脫菩薩稱阿難尊者爲大德,而阿難尊者稱救脫菩薩爲善男子。”請問,此二稱是何分別?據弟子之愚見,佛門中菩薩是居羅漢上首,爲何阿羅漢稱菩薩爲善男子?(江寬玉)
答:大德二字,乃上下通稱,善男子號,爲上對下之贊辭。比丘皆爲出家之衆,菩薩卻有缁素之別。救脫菩薩,是否所現爲在家相,未加考據,不敢遽言,倘是在家相,阿難尊者呼以善男子,以缁呼素,並無不可。
問:中陰身是否肉眼可以看見?(潔園)
答:肉眼不見是其常,多人皆不能睹之也,肉眼能見是其偶,羅兩峰恒常見鬼之例也。
問:設若途中遇一頭牛被人要宰殺,而擬贖而放之,仍身金不足告貸無門之時,佛菩薩的慈悲是如何贖之?“舍身頂替”?設若宰場將如何是好?(顔鐵根)
答:盡力爲之,力不及則行法施,爲之念佛忏悔或說皈依,不能救其身命,轉而救其慧命也。“舍身頂替”,莫說自尚不能,縱肯爲之而屠戶豈便舍牛殺人乎?此想近迂矣。
問:正法時期比較末法時期容易得證,那正法時期學佛的福報較末法大,這是生滅法?因緣?(顔鐵根)
答:生于正法時期,或生末法時期,自然有關福報大小,而此兩期之人,慧鈍亦有差別也。下二句語氣欠明,只可意揣答之,人生于正法末法,福之大小,當然各有因緣,人在修地,未到果地,皆有生滅,因緣所生,生已還滅,是生滅法,若證涅槃,即無生滅矣。
問:有修行的死後火葬,骨灰有舍利。可是土葬的若有舍利,能不能發現,要怎樣發現?(秀鳳)
答:有成就者,雖歸土葬,仍有舍利,但埋土中耳。然舍利一物,亦非全經火化,前人之事,有足考者,有刻本版而現者,有讀經冊而現者。
問:釋尊究竟的目的是淨化娑婆世界進莊嚴世界呢?或是要六道衆生個個生西?(劉慶明)
答:二者皆有之,且不偏執。能莊嚴娑婆者,任爾莊嚴娑婆,願往生極樂者,任爾往生極樂。但極樂有彌陀莊嚴,爾無用力之處,卻要極樂求學,再來莊嚴娑婆。
問:附印港版之大士彩色聖像及閱觀音靈感錄後,發奉祀信仰大志時,如何在家中拜?往寺廟時如何拜、信、行?指導爲禱!(何江都)
答:發心信佛,要在心誠,次尚形式,普通行禮,以叁叩爲節,事忙方便,可以一叩,若多閑時,四八拜百拜,俱可隨意,總以至誠爲主,但佛教禮拜之式,與衆少有不同,乃叁跪叁叩,兩手反掌,五體投地,後一問訊。親見而學,比較容易,文字述說,或有誤解,宜向寺廟法師去學,或向居士谙禮者學之,均無不可。
問:讀誦彌陀經與先祖超度是在佛前或在先祖靈前或雙方位俱宜?祈老師指教。(邱合順)
答:要在心誠,不限地址。佛前靈前,或非佛靈兩處,但具回向深心,皆得感應。
問:十字架的大廈到處林立,一見之下洋教無疑,然而卍字乃佛教之象征,而世界紅卍字會亦高懸其字者,過眼間諒是叢林無疑矣。(楊開慶)
答:紅卍字會內容,分道院、慈院。道院者,乃神道設教之事,所奉者,爲儒釋道耶回,最高尚者爲老祖,自稱是五教之首,然各教各有其本,皆否認其雜稱。彼無經典,惟信扶乩,與佛非同法,亦非叢林。慈院者,乃辦種種慈善事業,並羨紅十字會戰場救護,亦辦戰場救護之事,其紅卍字旗,乃仿紅十字之變作,然其慈業,頗有成績,信教自由,正不必與其道同觀也。
問:本省風俗屬閩南對于嬰孩之帽、衣、鞋等等都用紅紗繡之卍字以祈壽福,求平安之意,而佛門用之取何瑞兆?(楊開慶)
答:佛身叁二瑞相,每相皆爲百福所成,卍乃胸前之相,後人呼爲萬音。世俗好以此字爲文飾,再配以福壽等字,乃取萬義,則一切吉祥皆無盡矣。佛門中用此者,只作標志,尚有輪相者,不盡一律。然亦取表顯,卍取豎窮橫遍,輪取常轉不息,但非世俗僅求福耳。
問:佛說叁界無安,福盡總是六道輪回,若有儒教聖堂佛菩薩神仙,時常下降扶鸾闡教,現在度衆無限量,鸾臺聖教叁教同禮,佛聖神仙同渡。參拜彌陀種種詩詞訓話令人感動,但照佛是正覺者,不涉外道,爲何佛菩薩時常下降扶鸾?對于此事愚夫難解,敬請開示。(林贊德)
答:觀先生之言,知是宅心慈祥,倘肯虛心研讀佛典,當能智開見道。下問多所誤會,謹爲釋之。一、儒非宗教。二、佛菩薩亦不下降扶鸾。叁、儒既不是宗教,便無叁教同體可言。四、種種詩詞,決非阿彌陀佛所說。以上四端,皆是無知之人,瞎造謠言,造謠者言語不實,行屬欺诳。如不屬妄自造謠,定是鬼妖作祟,假冒神仙之名,诳惑愚癡,而無學之人,不辨真假邪正,從而設壇立教,故曰旁門外道,先生求道,已入歧途,將來恐有落塹墜坑之虞,祈慎之!
問:佛菩薩誕辰及成道日,問者很多。到底出何經典,或是有何根據?在貴刊總沒解說明白,既沒經典,爲何天下各寺廟,都一律推行。平常人都有一定生辰,佛菩薩是聖人,爲何反不可考,這樣,豈不使人對佛教誕辰成道,卻不及耶稣耶誕節可靠,以後寺廟做法會,恐會減少人的信仰。(無名氏)
答:凡事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確實說確實,無征說無征,乃爲真實語,本刊過去所答,即本此宗旨。佛菩薩有此界者,有他界者,曆法有各地古今之不同,莫論經無記載,縱有之,而使與中國時下之月日吻合無訛,大是難事。雖使精曆法者算之,亦非敢雲所算准確。耶稣誕節,載在新舊約乎?彼自限太陽曆爲准,如符中國之農曆,及回教之曆等,亦參差無定。再學佛者,宜究其要,此似無關宏旨,若必欲考據經典,亦非無之,茲錄華嚴偈一首,可以了悟,偈曰,“衆生各自謂,佛某日成道,如來得菩提,實不系于日。”蓋實義尚無叁世,而必執著于某日,是逐妄矣。至于信仰問題,真佛徒只有信其所當信,有因是而懷疑吾教者,真不解信之範疇,吾豈能違理而欺之。
問:一個人死後,他的靈魂(即神識)等久四十九天就轉投他胎,如此靈魂既然轉投別胎,已非死人所屬,吾人陽世子孫,常勤勤勉勉爲祖先之先靈誦經超薦,這樣祖先們是否仍可獲得超生拔苦?若可以的話,他們既已失去靈魂如何得這些寶貴經咒呢?(林洪桂)
答:四十九天以後,雖已投生,但仍不出六道,其在六道千差萬別,真苦假樂,無非善惡之業所報。六道衆生,見聞經咒者,可淨叁業,而獲法益,然此功德,乃爲亡者布施,有此善因,當得善果。在惡道者,可升善道,在善道者可由劣轉勝也。
問:依照彌陀經叁十七種道品中四念處,觀身不淨,佛法之常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除了人身以外就不會精進修道,只限人身曉得修佛法,能得修證佛果,既然如此,這句觀身不淨就有些地方不合法,我們由于無始以來修了好多果報方能得到人身,以後又想要做佛,修佛去若是觀這重要的人身,是不淨者,那爲何能修業呢?既不淨那裏會得佛果報?(王秀春)
答:獲得人身,在能聞道起修,可以解脫,是其難能可貴處。其求解脫之因,在了悟濁身可厭,而希求得法身,如不知厭,則貪愛不求解脫矣。天身勝好,貪愛不知解脫,叁途身劣,愚迷而不能聞道,皆無解脫機緣。故能觀身不淨,厭而起修者,亦惟有人耳,此二句並不矛盾。
問:爲著供佛,院子內種了些花,佛的法身既充滿宇宙虛空,那麼何必一定要摘來供在佛像前呢?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不論在什麼地方,心中先想到供佛, 這樣與其將東西供在佛像前,有區別嗎?(白張文適)
答:佛實不食,供者唯心,凡夫敬誠,佛亦心領,滿院種花,物各有主,不與而取,佛豈爲之,我既不厭,心誠何在?至雲我吃東西,心想供佛,此爲理論,必有事實,方不偏頗,敬于內必恭于外也。
問:佛像是否定要開光才能供養,沒有開光可否供養,可能獲功德?又房間內可否安置佛像供奉?佛像面對床鋪是否有罪?又不明佛法者把佛像拿去給外道(道教)開光是否佛會住此像中?又開光是何意義?在下無知,乞請居士解我愚蒙。(呂明長)
答:此問有四節,茲分答之,一、佛陀自有光明,遍照大千,豈有佛光,待人而開?今則多主開光,不過順俗而已,實則開與不開,無關宏旨。只求供者心誠,佛像自然放光,心既誠矣,自獲功德。二、佛法一切方便,惟重誠敬,所居之室,倘有內外,便于內室安床,外室供佛。如只有室,不妨對床供佛,但于像前,遮一布幔,朝暮課誦,則啓開之,課供之余,則放垂之。叁、佛法如巨輪,外道如瓦礫草苔,外道而能開佛之光,真是乾坤顛倒。然前不雲乎,感應在誠,不論供者智愚,心誠則佛即應往矣。四、造作佛像,種種施工,翻轉抟動,作佛未臨想,定一開光禮節,作佛已臨想,佛既降臨,不可再觸動矣。
問:人死,其神識有男女之差,老幼之別嗎?(陳燈逢)
答:其神識所現之相,即其意中習見所成。神識無相,幻身有相,既有相矣,便分男女老幼。
問:鬼是否有形,若有形我們爲何不見,若無形則如何受苦?(陳燈逢)
答:鬼既有身,便有其相,吾人不見者,以六道衆生眼識各別耳,故有能見此,而不能見彼,有能見彼…
《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之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