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家者仍須以弟子身分自居。如世間法,周武王尊太公望爲尚父,商太甲尊伊尹爲師保,而太公及伊尹,則仍以臣子身份自守。
問:佛教什麼年號時代傳來我民國?(莊慶賢)
答:佛教之來中國,始于西周穆王再見于秦穆公時,然此皆是野乘。考魏書釋老志記載:“漢武元狩中,匈奴昆邪王來降,有金人,帝以爲大神,列于甘泉宮”,此亦僅有佛像。哀帝時,“博士弟子秦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經。”後漢明帝夢金人頂有白光,傅毅以佛對,帝遣蔡愔及秦景憲等,使天竺,得經四十二章,及釋迦之像,後人多以此爲佛教入中國之始。
問:有一名佛信徒,皈依拜師,一直拜,拜叁位,四位,五位是什麼意思?假使原來禅宗皈依拜師的信者,然後變更入淨土宗法門者,有必要再拜淨土宗的師嗎?(莊慶賢)
答:按皈依叁寶,其僧之解釋,即衆之義,實則皈依師者,即皈依一切僧也。彼若非求戒,又不求學,專尚皈依多人,大概系不明佛理之人。
問:前日本和尚只研究佛理修行而已,沒有“素食”當然結婚傳子孫,原來有這樣的佛法嗎?(莊慶賢)
答:聞曾往日本,明晰個中情形者言,彼國佛法,原學自中國,遠紹印土,經律煌煌,豈有二致。至雲種種,乃系明治維新以後,僅有一部分之變態,非盡如是也。
問:聽說歸依叁寶者,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但佛陀本教人自歸依叁寶,那麼這樣的歸依,難道就算不是佛教徒嗎?(陳武吉)
答:自皈依之義,是自己願樂皈依,而不是被逼迫之謂。既自樂皈依叁寶矣,誰謂此人非佛教徒耶?但依有儀式與自性之別,儀式者須求受過具足戒之比丘,在佛前舉行之。自性者系明白叁寶之義,知自性本具叁寶之德,而反向心性上用功。惟二者不可離,離則雖名佛徒,而實卻有虧矣。
問:佛在世時,聞法大菩薩及阿羅漢等弟子是否吃素?(屠夫)
答:佛徒以素食爲原則,佛禁食肉,散見各經,繁難枚舉。有限于時,或限于地,谷蔬不生,許食五淨,乃其例外。此問題極爲簡單,勿須多惑!佛之教義慈悲平等,殺他食他,何有慈悲?犧牲他,生長我,何有平等?如執著生物必須犧牲彼,方賴生活我,此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之學派,理偏不圓,居士未深下問,區區亦不多贅也。
問:聞說××活佛不吃素,是實否?爲何不吃素?臺灣沒有蔬菜?(屠夫)
答:佛教宗派不一,總分類顯密兩系,密在中國,多布于蒙藏等地,是處谷蔬甚少,俗尚肉食。然密宗食肉,皆用密咒加持,能令其神識超升。此亦迫于種種環境,不得已之權智也。×師即是密宗金剛上師,臺灣蔬果雖豐,上師自有其特別辦法,普通佛徒,未可借口。
問:邪教,外道與正教如何分法?(屠夫)
答:理真智圓,不偏不易,大公無私,正教也。妖言幻術,悖乎性德,違反倫常,邪教也。舍本務末,真僞混雜,似是實非,外道也。然邪外亦未嘗自承其爲邪外,其間毫厘千裏,要在讀書達理之人。具明眼以辨之。
問:若是勸人學佛念佛,大家都說“心好就可以,不害對方就是第一好人,何必信佛”。不知要如何答對方?(寬湛)
答:一切衆生貪嗔癡充滿,何能誇心好?日日口說妄言绮語等,身作殺盜(不與取)邪淫等,何可自贊是好人?信佛正是求覺悟,發此言者,分明一塌糊塗。不學佛焉有清醒之日,其迷惑愚癡,可哀也哉!
問:佛學上說有鬼。常人(我在內)聞鬼則心驚而膽寒,此種心理若是先天俱來,則應做何法以免此恐懼之心理?(王炯如)
答:鬼爲六道衆生之一,爲下叁途之受苦者,學佛人當起憐憫心,作超度想,不當畏之。其聞而恐懼,是俱生習氣固有,而世俗之恐怖宣傳亦有關系也。
問:有人問持齋人不食葷,此身是素的或是葷的?與普通人同不同乎?(寬觀)
答:人身乃多量細胞組織而成,此細胞惟賴食品營養,刹那生滅,新陳代謝。食五谷菜蔬,此身之細胞,自是接受谷蔬之精華;食豬羊雞魚,當然夾雜豬羊雞魚之質素。
問:慶吊時要擇吉日祭祖,祭神亦同樣。此件事學佛之人可見重亦要見輕?(林溪河)
答:學佛人心地慈祥,諸事皆吉,不必拘泥陰陽五行之術。惟家庭人多,習此已深,驟改或起反對,致生意見摩擦,似亦未善。宜見機從權,漸漸去之也。
問:有情衆生皆是隨業而在六道現種種身受種種善惡之報,而無情衆生已無情,就不造善惡,爲何形形式式不同?(黃茂榮)
答:無情之物爲器世間,是有情世間之依報。有情正報既千差萬別,其依報自然形形色色不同,亦隨有情之業報而應現者。
問:諸法無我則化學上之構成世上一切物質之九十余種獨立元素(已分解至不能再分)可算有我否?可算有常否!(潘思旭)
答:此若幹元素,不能再分,乃系科學尚未發展到極點。再有若幹年之進步,當可再能分晰。如以前之發明原子電子電子核等,是其例也。有我有常,胡能遽言。
問:每見卍字,即感欣慰。愚料想此字是表示世尊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之根據。茲發見同道慣用卍字,即感不快。有大德者責愚執著,據雲佛法無邊,*輪常轉,天堂變地獄而地獄變天堂,說得津津有味,強詞奪正理。細思佛教單用此字,若不統一,以馬馬虎虎亂用,是非顛倒,即諸法亦如是,對信衆何以答之?(呂存心)
答:考楞嚴及華嚴音義,皆作卍形。至唐武則天長壽年間,始定此形作字,讀爲萬音,表萬德吉祥之義。中國一切佛像,及圖案畫,皆作卍形。北京又有一特形建築物,亦仿此形,名卍字廊。惟日本佛像胸前多作形卍。附之者謂叁二相中,凡有回旋性者,皆向右旋,如螺發眉毫等,此亦應向右旋。然我輩凡夫,未睹聖身,豈敢遽雲誰是。但居士所雲應該統一,區區甚表同情。在未考據確實以前,而應各從本國習尚。如阿彌陀佛接引像,中國式作垂右臂狀,日本式作垂左臂狀,是亦不一致也。在此兩種文化交流之際,似不必與人爭執,爭亦無益,不如各求心之所安;從本國之多數所尚者爲佳。
問:當來彌勒菩薩下生時爲何又在印度?何不到美國去說法感化頑愚的外道呢?(黃茂榮)
答:佛不生處,未必不受佛教,如釋尊未生中國日本等,何以中日之佛法獨盛,而印度反寂然無聲欤?准此,彌勒雖不生美國,彼土亦未必不受佛法,惟美乃新興國家,與歐洲有特殊關系,自然帶去歐洲之宗教,但今日屢與東亞有事,漸知佛法之高,已有人正在研究,且有僧侶,是不待彌勒降,先自接受矣。
問:人壽減到叁十歲的時候天上的龍看見世上的人太惡了,七年不肯降雨,以此理論雨就是天龍降的,若以科學來說豈不是蒸氣結成的嗎?(黃茂榮)
答:雨有氣象自然結成者。亦有龍致者,如今日之冰,固有隆冬嚴寒而結者,亦有夏令人工造成者。
問:諸佛菩薩聖誕及各種齋期,是否均改用陽曆?(桂引杏)
答:此隨各人之意,不必作一定之拘泥也。
問:萬事科學化,依留聲機曲盤之經咒有效否?(何江都)
答:萬法唯心,溪聲尚是廣長舌,何況曲盤字句清楚耶?但具誠心,當然有效;否則雖請人念誦,亦如空竅風響耳。
問:陰陽眼,慧眼人能見佛神鬼等金光衣冠是實否?(何江都)
答:陰陽眼是否真實,區區不知,縱屬真實,或能見鬼神,佛菩薩之境界,彼不能見,以聖能見凡,而凡不能測聖也,如人見螞蟻,而螞蟻不能睹人。
問:佛說度衆生,究不知如何度法?是否即教人從善去惡?除此而外,尚有其他方法否?(仲志英)
答:度作救度講,有權實之分,使脫現時之災危,權也。令得不生不滅究竟涅槃,實也。佛度衆生,固不外勸善,然善更分有漏無漏之別,脫現災危,有漏善業尚矣;不生不滅,舍無漏善業,則不能辦。此無漏業,即佛教中之禅淨密律種種方法。爲他教所不知,爲佛教所獨有,若僅謂從善去惡,即爲畢事,當知任何宗教,皆是勸善,又何貴乎必學佛耶?
問:佛學雜志每說中國人有大乘根性,宜于學佛此說然否?(仲志英)
答:可雲如是。
問:如何求得善終?(姚清源)
答:忏悔夙業,多作善事。
問:如何行使一生任務?(姚清源)
答:謹守本分,不損人利己,此是從消極方面講;盡心盡力,必信必忠,此是從積極方面講。如斯可爲能行其任務矣。
問:我們皈依叁寶的人,除禮拜佛菩薩之外,對偶然進了神廟,及佛寺內附設之“老爺”,即不禮拜及燒香,此舉對嗎?(楊乘光)
答:燒香通其誠也,佛子之心,應念念在佛,又何必多事,與一切神鬼通誠,禮拜亦有大禮常禮種種之不同,如偶進神廟,但向之合掌一問訊足矣。因彼爲一廟之主,客至主家,見面應有禮節,自是理之當然。
問:又有人說:凡是皈依叁寶的人,遇著以上各等之神,而須行禮,並祝念“願尊神發菩提心,往生極樂”或者念佛及持往生咒,此念對否?(楊乘光)
答:廣行法施,乃大乘佛子應爲之事,某君之說是也。
問:鄙雖向佛多年,或因忙之關系,無暇閱讀佛典,故其天地萬物之起源由來,不得知之,未知佛解何說祈詳之!(羅貫通)
答:此豈叁言兩語,所能詳盡,假欲略明大意,只“諸法因緣生”一句,可概一切矣。
問:晚上難得入睡,又入睡後常由惡夢驚醒,恐怖非常,心神未安,爲何緣故?其影響如何?有何方法可治?(翁明標)
答:宜右脅睡眠,臥後閉目,觀想“落日”形狀,心中默念四字佛號,久久自安。
問:現世俗所行帶著金銀紙香燭去排在墓前拜拜,但我們佛教徒要不要掃墓?(翁明標)
答: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我國敦俗,自宜保存,佛家對多劫父母,尚思報恩,何能現世祖先,便廢祭掃?
問:可否在墓前念經?(翁明標)
答:此爲最佳,亡人真得益者惟此耳。
問:要帶什麼東西去排在墓前?(翁明標)
答:香花水果飯足矣,萬不可殺牲以祭,金銀紙等,亦無所需。
問:現世俗是在年頭及叁月…
《佛學問答類編 (通問第一之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