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慧:非”謂對“種種幻相”起“計著”,而産生“相似”之幻覺,才說“一切法如幻。大慧,然”而以“不實”之“一切法,速滅如電,是則”說爲“如幻。大慧,”一切諸法“譬如電光,”于“刹那頃”間出“現,現已即滅”,而其起滅之速,唯聖智能知,“非愚夫”所能發“現”或知覺。“如是”刹那生滅之“一切”法“性”,其體本無生,但由“自”心“妄想”分別而有“自”相、“共相”生起。爲令于此“觀察”一切實“無”自“性”,故言諸法如幻,並“非”謂對幻“現”之“色相”起“計著”,而言諸法如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幻無有譬,說法性如幻,不實速如電,是故說如幻。】
【義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一切諸法緣生不實,若“非”以“幻”爲喻,則“無有譬”喻能令未得聖智之衆生解了法性。我“說”一切“法性如幻”,即指其“不實”及生滅迅“速如電”而言。“是故說”諸法“如幻”。
【大慧複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耶
說無生性如幻
】
【注釋】
“一切性無生,及如幻”:世尊說一切諸法之性皆無生,卻又說諸法如幻。
“將無”:豈非,莫非。
“說無生性如幻”:這豈不是說無生之性爲如幻
既然是無有生起,怎麼會是如幻
因爲即使如幻,也是有幻事、幻相生起,並非都無;因此,頂多可說幻相是幻生,卻不得說無生;因此大慧之意說:如幻與無生是互相抵觸的。
【義貫】
“大慧複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諸法之“性”皆“無生”起,“及”又說諸法“如幻,將無”(莫非)“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背“耶
”又,這豈不是等于“說無生”之“性”爲“如幻”了嗎
既然是如幻,怎麼會無生
【佛告大慧: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相違過。所以者何
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大慧,非我前後說相違過。然壞外道因生,故我說一切性無生。大慧,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大慧,我非“有、無”有生,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
【注釋】
“謂生無生”:謂生其實即是無生。亦即,一切法雖現有生起之相,然其性實無生;猶如空華、陽焰等,雖現有相生起,而實無一物生,惟自心妄想而見有生。故說“生無生”。
“覺自心現量,有非有”:以覺知一切法唯自心所現之量,故有即是非有,非是實有。
“外性非性”:如實了知一切外法皆非有自性。
“無生現”:知一切法雖無生,而仍有因緣妄現之相,然卻無有實體。
“然壞外道因生”:“因生”,計邪因能生一切法,如勝性,作者等。
“故我說一切性無生”:以外道計種種邪因能生之說,破壞正因緣之理,而令衆生墮于斷常惡見,不得修正因緣,而得解脫。因此其過甚大。佛爲破其著,故說無生,這是釜底抽薪的辦法。因爲外道種種邪因說,不但亂正說,且互相辯論攻伐。當其正在舌辯方殷之際,佛無生說一出,則有如一記當頭棒喝,令諸外道手足無措,瞠目結舌,一切虛妄一時滌除,一切妄見頓時消散;有利根者,甚至當時即悟道證果,這在佛一代時教中,十分常見。故無生之旨,實爲降伏外道,遣除一切惡見、邪見,令其回頭見岸的大利器,即所謂:逼到絕處方逢生,亦即是“大死一番”。又,佛說一切法,皆是爲破衆生妄執、妄惑;妄執既破,法亦不立,此爲真無生之說。如是則廓然虛空,清淨自在。因此,“法爲應衆生心”,非爲法而立法。是故祖師之傳法偈雲:“法法本非法,非法非非法”亦即是此意。
“外道癡聚”:外道愚癡聚集于心。
“欲令“有、無”有生”:欲令有與無二法,有能生及所生之事。亦即,欲以有、無二法爲生因。
“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而非由于自心妄想分別成種種計著爲緣,而生一切法。亦即,非自心妄想現。
“我非有無有生”:我非如外道說有、無二法爲能生一切法。
“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是故我以實無有生起之言說,而說“無生”之理。亦即:須體我此說亦是無生,方是真了我說無生之義。
【義貫】
“佛告大慧:”並“非我說”一切法“無生性”、及諸法“如幻”兩者有“前後相違”之“過。所以者何
謂生”者,其實即是“無生”:以“覺”知一切法皆唯“自心”所“現”之“量”,故“有”即“非有”,如實了知一切“外”法之“性”皆“非”有實自“性”,知一切法雖“無生”,而仍有因緣妄“現”之相,並無有實體起滅。“大慧,”因此並“非我”。有“前後”所“說相違”之“過。然”而,爲了摧“壞外道”所計諸邪“因”能“生”一切法之說,是“故我說一切性無生”,以遮遣一切惡見,令妄盡真圓。“大慧,外道”爲愚“癡聚”集于心,妄作如是邪說,強“欲令有”與“無”二法爲“有”能“生”諸法之作用,而“非”說由于“自”心“妄想”分別成“種種計著”爲“緣”,而生一切法。“大慧,我非”如外道說“有”與“無”二法“有”能“生”一切諸法的作用。“是故我”乃“以”實“無”有“生”起之言“說而說”一切法畢竟無生之甚深道理。
【大慧,說性者:爲攝受生死故,壞無見、斷見故,爲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以聲性說攝受生死。】
【注釋】
“說性者”:“性”,有性。謂我說諸法有性者,是爲破惡見之諸過。以諸愚夫墮斷滅見,故佛說諸法有性,以救濟之。所謂有性,是指衆生因妄而起見愛煩惱,滋長善惡習氣,因而成叁界因果,輪回六道等事,稱爲有性。此爲承前文而來,因上面說如來說如幻、無生之因,是爲了破有執,爲何經中卻又處處說業果不亡、善惡有性
這豈非佛又說“有性”了嗎
所以佛在此開示說;我說諸法有性者,有以下叁種目的:
“攝受生死故”:爲攝受流轉生死之衆生,令離惡道苦故;這是第一個目的。
“壞無見、斷見故”:爲壞外道之無見、斷見故,令了知惑業相襲,報應不爽,輪回不斷,以了知此,而不墮斷滅見,撥無因果;這是第二個目的。
“爲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攝受”,即受持、修行義。“種種業”,指種種善業、白業,尤指六度萬行。“受生處”,指受生于淨佛國土。此謂爲令我弟子知依攝受正法,修行六度萬行種種白業,而得受生淨佛國土之處;這是第叁個目的。
“以聲性說攝受生死”:“聲性”,音聲之性,指名句文身等種種能诠之音聲方式。此謂是故我以種種音聲之性,如名句文身等,而說種種得以攝受、出離生死輪回之法門。
【義貫】
“大慧,”我之所以“說”諸法有“性者”,有叁個目的:一者,“爲攝受”流轉“生死”之衆生,令離生死苦“故”;二者,爲“壞”外道之“無見”與“斷”滅“見”,令得正見故;叁者,“爲”令“我弟子”知依“攝受”正法,修行六度萬行“種種”白業,而得“受生”淨佛國土之“處故”,是故我“以”種種音“聲”之“性”,如名句文身等,而“說”種種“攝受”出離“生死”之法。
【大慧,說幻性自性相,爲離性自性相故:墮愚夫惡見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壞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不令愚夫惡見希望,計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大慧,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
【注釋】
“說幻性自性相”:我之所以說諸法之性爲如幻性之自性相者。因爲前說有性,是爲破斷見、無見,今又說諸法如幻者,是爲了什麼呢
下面解釋說“爲離性自性相故”,就是爲了令愚夫遠離執著諸法有實自性。
“爲離性自性相故”:爲令愚夫離執著一切法有實自性相。佛先說有性,令離斷見、無見;再說如幻,令離有性,以知是幻性,即離自性,故《圓覺經》雲:“知幻即離”。
“墮愚夫惡見相希望”:以諸衆生墮于愚夫之惡見相希望。這裏的“愚夫惡見希望”,是指由于愚癡惡見,而見梵天爲涅槃等,而起心求之,所以稱爲希望。
“壞因所作生”:破壞正因緣所作之緣生法。
“緣自性相計著”:于緣生諸法之自性相計著爲實有。
“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爲令離以上諸過,故我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夢,其自性相體空,此即一切法之性。
“計著自及他一切法”:計著自身心及他身心一切法爲實有自性。
“如實處見,作不正論”:于如實處不生滅中,妄見生滅,而作不正之邪論。
“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若真能于如實處見一切法不生滅者。
【義貫】
“大慧”,我之所以“說”諸法之性爲如“幻性”之“自性相”者,“爲”令愚夫“離”執著一切法“性”有實“自性相故”,以諸愚夫執著諸法有實自性,則有四種過:一者,“墮”于“愚夫”之“惡見相希望”;二者“不”能覺“知”一切法唯“自心現量”;叁者破“壞”正“因”緣“所作”之緣“生”法;四者,于“緣”生諸法之“自性相計著”爲實有。爲令速離此四過故,是故我“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夢”,其“自性相”體空,“一切法”無有實體。一言以蔽之,爲了“不令”彼諸“愚夫”之“惡見”、邪欲“希望,計著自”身心,“及他”身心“一切法”有實自性,而于“如實處”不生滅中,妄“見”生滅,因而“作不正”之邪“論。大慧,”若真能于“如實處見一切法”不生滅“者”,即是“謂”真正頓“超自心現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無生作非性,有性攝生死,觀察如幻等,于相不妄想。】
【注釋】
“無生作非性”:我說無生者,爲破外道計邪因爲能作者,而其所計之能作者實非有自體性。
“有性攝生死”:我說諸法有性,爲攝受愚夫,令離生死。
“觀察如幻等”:若觀察諸法如幻等。
“于相不妄想”:則于諸法相不起妄想分別。以不分別則心境皆寂,心境既泯,則頓超心量。
【義貫】
“爾…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義貫 卷第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