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劍、皮裘等七近珍寶,八吉祥徽、八瑞物,令輪回涅槃一切賓客歡喜之情器圓滿具足諸物,連同自身享用、與自己相續相異之天人資具豐盛享用一切圓滿具足,以敬信心獻予希有最勝福田——具叁恩德之上師衆、救度輪涅怖畏皈依怙生具悲心資糧田汝衆,作是念而觀。
依「實設意化」等句,自己敷設實物供養及意所化現諸供,「如意大海濱」,了知是海邊歡喜林苑之基,「有」是輪回,其所集之善法,與二種(41)「寂」滅所攝善法,「白淨」善業所出「合宜」、「供養」之「物」如「千瓣」蓮華「開敷」,爍「動」自他一切之心,藉「世出世間自他諸一切」凡聖所造任何之善功德普綻放,於初中後叁際放射「十萬」「普賢供養」馨香煙雲,戒律等「叁學」(42)、「二次第道」(43)、資糧等五道(44)之歡喜「林苑」,是諸證德衆「至尊上師」汝等歡「喜故」我「獻」。
(現下)自相續中雖無彼等功德,然以勝解行之因——諸善,自相續中藉大勝解未來之功德而獻。
漢茶飲料獻供理趣:具佳品藏紅花色澤及上品冰片香味之根本六味,差別分爲百味吉祥、五種妙欲具全,漢地之茶亦作所獻。
此等爲外瓶灌所屬之供養。
獻內供理趣:加持前供養物時,若已用內供加持,則此處不需(重覆加持),若未加持則以廣務內供加持法或叁種子字加持後獻供;複又以全片等具性相(45)之顱器,內盛真實甘露酒,如是勝解作供;五肉(46)稱爲五鈎、五甘露(47)稱爲五燈,因其二者以淨達增叁法而獻予自己種姓之尊能迅速勾召成就故稱以「五鈎」,能光顯成就故稱「五燈」。
五肉五甘露之淨、達、增作法:顱器內觀由佛父佛母種子字生起五肉及五甘露,或由五佛種子字生起,其上方以各自名字第一字爲飾,其上叁種子字一一相疊,吽字放光照十方,迎請十方諸佛一切意加持或意金剛體性吽字及青光之相融入吽字,墜入顱器內,右旋叁次攪動後與顱內諸物融成一味,淨除色香味壞惡劣之過,轉成色香味圓滿具足之自性;啊字放光迎請十方一切諸佛語金剛體性啊字及紅光相,啊字墜入顱內,依據與諸物交契一味而成體性智慧、形相無死智慧黃紅色甘露;嗡字放光如鈎,迎請十方諸佛身金剛體性嗡字及白光相,與十方諸佛心間及交合際中所出無量甘露光,融入嗡字,墜入顱器內融入諸物,加持該物增多,無論多少賓客享用亦無窮盡之甘露大海。
內供加持廣務作法依密集(金剛儀軌)等了知。
加持內供後獻供理趣:以根本上師爲代表,資糧田衆之舌成紅色獨钴金剛杵光管形相,自己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拈,藉憶念外內表義(48)而獻,以舌金剛光管吮啜享用,心間放出持顱器供養天女,數目與資糧田衆相同,由經加持之顱器內舀取甘器,供養上師眷屬俱,意相續中,以無漏大樂而欣悅滿足;此是與秘密內灌頂相屬之供養。
獻明妃理趣:誦「悅意妙齡吉祥窈窕女。」(句偈)時,又具性相之明妃(49),端妍悅意、
年少妙齡之吉祥;若爲凡夫初業行者,以共通道(50)淨治相續,以具足性相灌頂成熟其相續、娴習本尊瑜伽並解知空性之見等,具性相(51)之明妃,若依年歲則爲十二至叁十間;複又以交擁、騰挪、揉乳、指按、齒玩、生動、上禦、聲吟等八勢,其內各分八而開成六十四種雙跏;如是生起善巧六十四種妙欲技藝之窈窕女,「刹生」是住於叁遠離之空行,「咒生」是生起次第之瑜伽女,「俱生」是住於光明雙運之空行女;若以中脈下端之形而區分,爲具蓮女等使者女衆,身豔、意悅出衆之幻化手印或明妃獻予汝之謂。
其法以自觀本尊,心間釋放無量卑微種姓之女,明豔悅意十六妙齡神態,纖腰、婆伽腴、豐乳,交擁上師意金剛之觸金剛女,若所觀爲佛父母雙尊則融入佛母,加持佛父母空密,以雙運後令菩提心由頂降至寶珠尖,引生之順生逆生四喜而享大樂喜悅滿足;此是與叁灌相屬之供養。
獻真如供養:「離障俱生」等句偈之義:遠離二顯(52)迷妄習氣或二障(53)連同習氣之光明俱生大樂智,我與輪回涅槃一切法自性離戲論之法界,與從僅微塵自性亦無能成立之空性,如水入水中般無別一味任運之如所有義,是離口說言诠一切戲論邊,以如所有之分別無力思惟,超越聲音分別诠說之勝義菩提心獻予汝。
其時各資糧田衆與各自之佛母雙運,引起順生逆生四喜,令俱生大樂智與無自性空性成廣大一味,彼以空性爲境之樂空無別智,勝解爲果位法身大樂之體性而獻,不具明妃之資糧田衆,亦勝解依據同一心續,而令四喜智與樂空無別智亦增上。
供藥、供身理趣:謂「摧滅四百零四煩惱病」等句偈時,能無余摧滅苦痛根本之煩惱及其所衍生四百零四種病妙藥,尊勝诃子等各種支分靈丹妙藥,爲怙主汝何所歡喜事爲主而修製取悅故,或連自身亦不觀待獻予汝爲仆役,乃至等虛空輪回未盡間,請以大悲慈愍攝受爲教屬。
誦「一切諸佛與菩薩」至「安置有情般涅槃」間,雖未成辦,然依此有過去未曾受密戒者新受,若犯根本墮者還淨之需要;有已得者能堅固增上,每日計數五佛各別叁味耶(54)及以修供養上師壇城天衆歡喜之特別需要。
忏悔支
觀想根本上師爲代表之面前一切皈依境如現前般顯現,藉其爲無诳皈依處之定知而作爲我忏悔罪障之見證,作是念具全四力(55)對治,以掌握了達罪障叁輪無實之般若狀態中,於總體與各別叁律儀作合宜忏悔戒律,一般作:
「無始以來不善罪惡業,已作正作隨喜盡所有,
於具大悲尊前悔愧心,忏悔立誓往後不複作。」
句義是:自無始以來輪回至今,性戒(56)及遮戒(57)或任何不善罪業,凡由自造、或教他造、見造隨喜等任何所染一切罪業,於具大悲之資糧田汝衆面前,藉深切悔愧之心,忏悔往昔所造罪業,又藉作念思惟縱遇命攸關亦不複造之防護心,清淨受持。
其時,資糧田衆身出無量甘露及光,融入自己身心,將性戒、遮戒諸罪業障如日光銷暗般清淨淨除,增長一切教證功德、長壽、福德。
隨喜支
於自己往昔所作善業,修離驕舉心之喜,令自己之善業增長,隨喜他人善業,則與他人善業而相同受用,是修無嫉妒之喜。
「諸法自性雖離一切相,如夢如幻於一切凡聖,
喜樂任何所作之百善,我等由衷深心而隨喜。」
文義:我與輪涅一切諸法,唯分別假立外,雖離自性成立一切相,然離自性之空中建立緣起無诳,乃屬合理,是如夢幻無诳而顯現故,於其他一切凡聖任顯喜樂之果、行無诳善業行相之大衆,我等心口如一,由衷隨喜。
請轉*輪支
「希有悲智十萬水庫蓄,無邊衆生利樂蓮華苑,
生起久住及增長之故,祈請澍降深廣之法雨。」
文義:上師及資糧田衆由法身虛空界中,
如所有監知希有所化之界(58)及思惟、隨眠,具隨慈大悲之雲,聚彙大悲十萬雲層,祈請爲無可測量之無邊衆生,於暫時及究竟利益安樂之蓮華苑,新生或已生久住、輾轉增上澍降深廣法甘露流大雨。
此時,需堅固勝解上師等資糧田衆,因祈請大轉*輪而應允。
「金剛之身雖無生無死,雙運自在王之梵箧中,
依據我等信解盡輪回,不入涅槃祈請長住世。」
偈義:決定資糧田衆雖得金剛身而無生無死,更以「身」清淨幻身與「義」清淨光明二者無可分別之雙運,如如意寶珠王藏於寶箧中般,依我等劣慧衆之信解,持舊軀或粗化身之身軀,祈住輪回之間不入涅槃,盡輪回未空間永常安住之謂。
此時勝解祈請勿入涅槃而資糧田衆歡喜中應諾。
回向支
「如是所造淨白善資糧,具叁恩德至尊之上師,
生生世世不離攝受持,證雙運金剛持故回向。」
時,自己過去、未來、現在叁時善根總體及差別,如前所說之六支等,所造白淨善法善業或善資糧,不回向於其他,而回向傳授灌頂講解密續口訣之具叁恩德至尊上師聖衆,自今爲始,至未證菩提間,生生世世或一切時中均不分離,蒙慈悲攝受,爲利一切有情故,不經久時迅速證得雙運大金剛持珍寶果位之因。
心意承觀之定知而獻此七支。
若依止上師得利益,不依上師及錯依者過患極大,故必反覆觀閱《樹嚴經》(59)及《金剛手灌頂續》,廣略道次第(60)語教密疏。
此處特別需勝解具叁恩德之上師本身與能王金剛持體性無別,其他資糧田衆亦視爲此智之部分,上師等資糧田衆,身以相好莊嚴,各毛孔竅亦能化現不可思議無數佛刹故,一切刹土圓具於身,同時能以隨緣調伏之不可思議化身,化現遍於一切刹土之身遍諸刹土;語具六十妙音支,縱叁界一切有情同時各以不同請問,亦能譬如藉梵語一門盡答所問,各衆生即以各自語言了知,同時決疑,語密不可思議。
意是住禅定狀態中,如所有(61)所知(62)觀照盡所有(63)一切法不混淆之智,以隨慈大悲不自主都攝一切有情,能引導所化弟子,具能安置於究竟樂,總之具有盡輪回未空之際,能任運相續不絕之事業,作是念而修;自己於過去已受法恩,現在正沐法恩,未來將領法恩者,以憶念至身毛豎動、眼出感恩淚水之間思惟。
複次(第叁)、祈請上師並領受四灌之理趣
「功德根源戒律大汪洋,博聞寶珠衆會悉遍布,
示現袈裟第二能王尊,住持上座戒律前祈請。」
文義:善趣(64)及定善(65)之一切功德殊勝根源,製惡作戒(66)汪洋大海內,多聞經律論等教功德,以如意寶珠聚遍布於自相續,誰如第二釋迦王般身著黃褐法衣,隨攝達究竟,持掌上座戒律,向彼祈請之謂,此乃藉具別解脫戒之功德而祈請。
「凡所具足善逝之妙道,足堪教示具十功德尊,
無余諸佛承嗣之法尊,勝乘之善知識前祈請。」
文義:具何功德?足堪教示如來無顛倒道之功德:調伏、寂靜、近寂、較弟子功德更上、具說法精進、多聞教功德、善巧引導弟子功德、慈悲所化故藉說法動機清淨,說真實法無疲厭之忍於荷擔苦…
《上師供養儀軌不共甚深導引 具傳承上師口授(修•敦越克珠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