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上師供養儀軌不共甚深導引 具傳承上師口授(修•敦越克珠 著)▪P6

  ..續本文上一頁行等具十法(67)之友,爲無余紹繼佛教之法尊聖者大乘善知識,以叁門恭敬向其祈請之謂;此是藉具大乘共通上師性相而祈請。

  「叁門善攝大慧忍正直,無曲無诳知真言密續,

  持十真性善著作說法,執持金剛主尊前祈請。」

  文義:藉如理善加都攝身口意叁門惡作,揀別善惡大慧、具大慧之利他苦行,具安忍深法於有情增上意樂,「忍正直」,無自己有過失設法隱匿不現之曲,本無功德而僞詐有德之诳,善巧教示他人密咒之道,無顛了知密續詞義, 持外十真性、內十真性之二種十真實性(68),繪壇城之事業、護摩、勝住(69)等達彼岸,善巧向具性相弟子說法,祈請於一切叁門清淨金剛持主尊之謂;此藉具性相金剛上師而祈請之理趣。

  「無數諸佛降世所未馴,不馴難化濁世之衆生,

  開顯所有善逝之妙道,具悲皈依怙主前祈請。」

  文義:於往昔過去時無數無量諸佛降臨,未能調伏及尚未調伏,其相續極爲不堪之尤、難以調伏,濁世中飄流輪回之衆生,依本師善逝如實闡示,說甚深廣大法、無訛妙道之無比具大悲依怙主,向其祈請之謂。

  「牟尼法日因時衰隱沒,無依無怙衆群生有情,

  諸佛行相親近成辦者,具悲皈依怙主前祈請。」

  文義:無等無倫能王釋迦牟尼教法之皓日,因五濁惡世而衰微沈隱,別無其他能由輪回涅槃苦痛中救護之怙主及解救者依怙處,爲受衆多痛苦逼迫之衆生,能親近成辦十方叁時諸佛一切行相之具悲皈依怙主,向彼祈請之謂。

  「叁時十方一切諸佛中,孰之身軀雖僅一毛孔,

  亦善贊爲我等福德境,具悲皈依怙主前祈請。」

  文義:過去現在未來爲叁時,上下等十方諸佛連同佛子一切中,僅以供養金剛上師其身一毛孔,其功德勝彼,乃諸經續中宣說,是故爲我人積集福德之境,金剛持亦善加稱贊贊揚之具大悲皈依怙主,向其祈請之謂。

  「善逝叁身莊嚴之輪中,方便善巧幻網嬌媚中,

  以平常理趣引導衆生,具悲皈依怙主前祈請。」

  文義:勝利四魔之善逝叁身無盡莊嚴大輪(70)由隨遍調伏善巧方便之幻化網(71)嬌媚或遊戲(72)中,契合劣慧衆之思惟,以(示現)凡夫善知識身形之理趣,引導衆生成熟解脫道,具悲皈依怙主前祈請之謂。

  「尊之蘊界處身肢諸處,善逝五佛父母菩薩衆,

  忿怒明王自性叁寶尊,自性最勝上師前祈請。」

  之時,怙主汝之色等五蘊(73)、地等四大、眼等處,諸筋脈關節與肢節等非凡庸平常而是毘盧遮那五種姓、眼母等四佛母、地藏等菩薩女菩薩,閻摩敵等十明王體性或自性,總之是祈請無诳皈依處叁寶自性之最勝上師。

  「遍智智慧遊戲中所生,千萬壇城輪其之自性,

  百部遍主金剛持主尊,雙運本初怙主前祈請。」

  文義:了知盡所有、如所有諸法各不混淆之樂空無別大智遊戲中所出之叁身俱胝壇城輪大自性彼爲殊勝百種姓(74)、五種姓、秘密叁種姓、大秘密唯一種姓(75)等周遍一切種姓之主,執持金剛之主尊雙運本初怙主前祈請之謂。

  「無障俱生歡喜之遊戲,無別動靜周遍一切主,

  無始無終普賢勝義之,真實菩提心尊前祈請。」

  「汝爲上師汝爲本尊汝爲空行與護法,從今爲始至菩提間非汝不另求皈依,今生中有來世之際請以大悲鈎牽引,度輪涅怖賜諸成就恒作益友護障礙,如是祈請叁遍之威能,上師身語意諸處中出,白紅青色甘露之光芒,依次同時射出入自身,依次同時融入於叁處,清淨四障得清淨四灌,獲證四身令成第二師,歡喜之中融入得加持。」

  「殊勝福田至尊上師前,恭敬供養祈請之威能,

  由汝善妙根本怙主尊,歡喜之中攝受賜加持,

  僅僅一度獲得此暇滿,了知難得迅疾壞滅理,

  今生不散逸於無義事,惜取有義精華祈加持。」

  文義:以無二顯(76)迷妄習氣之蓋障故,有境(77)俱生喜之遊戲與具二清淨(78)真如無別智,其本身周遍清淨情器世間或動靜世間,是一切動靜之主,離一切初中後無始無終之輪回涅槃普賢勝義菩提心真實爲汝,向汝祈請之謂。

  如是憶念外內密真如功德,心不散逸於他,專一祈請,特別於「汝爲上師」;等偈時,具叁恩德之怙主汝是一切加持根源是上師,汝無劬賜予最勝成就及共通成就亦是本尊,汝是刹那時亦無舍離之助伴亦爲空行,汝是消除修行正法無余障礙之護法,故從現時至未證圓滿菩提間,舍怙主汝之外,不複另覓其他皈依處,此生及一切現象停歇時,唯心氣所成之中有分位、來生後際亦無刹那分離,請以大悲鈎牽攝受,由具苦自性有漏近取蘊(79)輪回怖畏,及自己獨求寂滅之下劣怖畏中救度,普賜最勝與共通成就,一切時中恒作助伴,一切不順障礙中,由汝怙主常作守護之謂。

  如是心藉懇切殷勤而專一祈請叁遍之威能力,資糧田主尊上師爲代表之一切尊身淨分嗡、語淨分啊、意淨分吽字諸處,出體性樂空雙運、形相白紅青甘露,次第及俱時由資糧田衆之頂喉心叁種子字放出,次第及同時融入修行者自己頂喉心叁處,清淨身口意及共通不善業等四障,獲得清淨四灌加持,留植得化身報身法身雙運身四身種子,具叁恩德根本上師,如一燈分點另一燈般,分出第二尊與其相同之尊,歡喜中融入自己而加持身口意。

  廣作則觀:資糧田總體及上師身之頭頂嗡白色出體性無漏智甘露,形相爲白光,作用能清淨身所造無余罪障,具此叁種特點之白燦燦光芒,入於自己頂門後盈盈充遍大樂輪叁十二脈瓣,淨治無始以來身所造罪障總體,特別是中斷障礙成就身金剛一切垢染,得第一瓶灌,授權修道生起次第及其支分,果具成辦化身之殊勝能力。

  彼等語處喉間啊紅色出具叁特點之體性甘露光,紅色蟠旋,入自己喉間後充遍受用輪十六脈瓣,淨治無始以來口所造一切罪障,特別是障礙成就語金剛一切垢,得密灌,授權修叁遠離(80)及幻身道,果具成辦報身之殊勝能力。

  心間吽字出具叁特點之體性甘露光,青色淋漓般融入心間,充遍*輪八脈瓣,淨治無始以來意所造罪障總體,特別是障礙成就意金剛之垢,得智慧灌頂,授權修勝義光明道,果留植具成辦法身之殊勝能力。

  又資糧田總體及上師叁處同時放白紅青色甘露光,燦爛晶瑩,同時融入自之頂門等叁處,身內一切處盈盈充遍甘露光之樂,淨治無始以來身口意叁門所造罪障總體,特別是障礙成就雙運金剛持之諸垢,得四灌珍寶詞灌,道授權修雙運道,果留植具成辦雙運金剛持之殊勝能力。

  根本上師分化出如其之第二尊,入自己頭頂經中脈道下至心間,上師之蓮座與自心間脈輪相契成八瓣蓮華之座,其上有由母所得之紅明點(81),其與日輪相契成日墊,其上有由父所得之白明點,其與月輪相契成月墊,其上有自己之極細心氣無別,其氣成爲身之近取,其心成爲意之近取,二者之上有口之細微種子,其成爲語之近取,於意歡喜中融入成爲自己之極細心氣及口種子,與上師身語意無別成一味,依照前所觀想之上師身,如實明觀顯現或觀爲顯現金剛持之身亦可,無論觀任何一種,均須觀想上師、自心、本尊叁者體性無別。

  第四、祈請希願

  複次,爲加持故、催請大悲故、祈願所求事並同時修大乘道中修心之理趣,依此:

  觀修明現自己面前安住資糧田衆之意義概念,尤以藉由深切敬信具叁恩德上師,稱爲「殊勝福田」,憶念其義中念誦。

  義即具緣弟子積集福德中最上殊勝福田,於無上至尊殊勝上師,以外內密真如之供養等不動搖供養,藉身口意叁門恭敬專注祈請之威能力,祈能刹那亦不舍離,今生來世善妙之一切資糧之根本怙主汝,直至菩提間,歡喜慈愍攝受加持,依據如是祈請後,上師爲主之資糧田衆,身出無量甘露光,入於自他一切有情身心,淨治無始輪回以來所造罪障,特別是淨治障礙視師爲佛及受其攝受諸垢,身成具澄明光明自性,相續中生起長壽福德教證功德總體及視師爲佛(82)與未證菩提間蒙其攝受之殊勝證悟。

  此之甘露流降清淨至何處,即淨治障礙其生起證悟之垢染,除該處及相續中生起其殊勝證悟之勝解外,其他如前。

  「僅僅一度獲得」之義:往昔反覆漂流無暇之處,如今僅一度獲得離八無暇處(83)之有暇,具自他五圓滿身(84),此乃極有意義,如大海中盲龜偶遇浮轭木孔般難得,亦當知如草尖凝露或虛空電閃般迅疾壞滅消失,如篩秕糠般舍此生無義之名聞利養事業,意不散逸志學恒常安樂正覺妙道,加持無論如何要粹取有義精華之願。

  「怖畏惡趣苦痛熾燃火,由衷皈依依止叁寶尊,

  斷惡修行一切善資糧,荷擔勤修精進祈加持。」

  文義:寒熱等地獄苦、饑渴等餓鬼苦、蠢昧愚癡等旁生苦諸惡趣苦是極難忍、熾烈,視該苦火現正焚灼自己般生怖畏恐懼後,藉信解惟叁寶有救度彼苦之能力後,任何順逆惟汝垂知,作是念而皈依叁寶,此後斷除微細更微細罪業之惡趣因,並竭盡所能修廣大善資糧,刹那亦不隨懈怠等他力所轉,藉大心力荷擔大精進勤修,上師尊賜予加持之謂。

  「業與煩惱洶湧波濤浪,衆多叁苦巨鯨逐吞噬,

  無邊可怖廣大輪回海,猛生求趣解脫祈加持。」

  文義:輪回之因——有漏業與煩惱二者波濤極爲洶湧之大海中,苦苦、壞苦、行苦叁苦巨鳌鯨魚衆多故極凶險,祈求在無始無終生老病死極其可怖叁有輪回大海,相續中生起強烈欲得永遠解脫之出離心思之義。

  「難受猶如牢獄此輪回,舍棄誤見歡喜苑之心,

  受持叁學聖財寶藏後,持掌解脫勝幢祈加持。」

  文義:難以忍受生老病死等苦、如永無出期之王禁牢獄般輪回,此中享樂,如入愛有歡喜林苑(85)般,舍棄見其爲安樂之心,自相續中持戒定慧叁學,信等七聖財(86)之寶藏,斷苦痛之處後,願能持殊勝解脫妙道之幢。

  「羸弱群生大衆爲我母,思維數數恩德養育恩,

  如母慈愛憐惜憂苦子,生起無造悲心祈加持。」

  文義:受輪回苦逼迫之羸弱五道(87)衆生,了知一切大衆爲…

《上師供養儀軌不共甚深導引 具傳承上師口授(修•敦越克珠 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極樂願》講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