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的所應獲何者?你要先要了解你要獲得的對境之後,你才能夠正確的將他破除,就是學習的方式是要依次的、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去了解你才能夠了解。所以對我們而言,剛開始來了解空性的義理是非常辛苦的,可是你一旦串習了得到,那你就能夠慢慢得到決定解。
就譬如說某個人他叫作月亮,這個人因爲被取名爲月亮,所以人家稱他爲月亮,在他未被取名爲月亮之前,當你叫月亮的時候,在我們的心中不會生起說就是那個人,因爲我們會假借這個名字,把他取名爲月亮之後,所以當日後講到月亮的時候,就會生起那一個人的影像。就好象說一個國家政府機關裏面的這些首長,在這些人被稱呼爲什麼首長之前,如果他沒有被安一個名銜叫作什麼首長,人家也絕對不會認爲他是什麼首長。所以就是因爲他被安了一個名銜,所以從此以後,人家就認爲他是什麼什麼首長、什麼什麼官。所以一切唯有我們以分別心假借名言去安立的,就好象某個人他所做的工作是這些官員所做的工作,如果他還沒有被安立某一個官員這個名銜之前,他雖然已經做這個工作了,可是人家不會說他所做的是某個官員,直到他被給了這個名銜之後。由此可以知道,他做某個官員的工作,這也是一種緣起法,觀待這個名字、這個名言,所以他就成爲是做這個官員的工作。他之所以能夠被人家任命爲某個官員,因爲一方面他具有這種條件,一方面人民信任他可以安立一個名銜給他,所以就稱爲某個官員,所以沒有任何事不是緣起法的,沒有什麼事它是好象說天生的就是那個樣子,不需要觀待,沒有任何事是這個樣子。任何事都必須要是觀待的。
比如說有一位病人,他一向都必須要倚靠著人家的協助或者是倚靠著拐杖他才能夠站起來,所以這個老人或病人他之所以要站起來,必須要去觀待拐杖或者幫助的人,他才能夠站起來一樣。所以就像剛才所說的,比如說一個病人或者一個老人,他自己想要站起來的時候,沒辦法,所以他必須要去仰賴一個人來協助他,他才能夠站起來。
所以任何法都是一樣,任何一個法之所以會存在或成立,都是因爲有所依勢而有的。所以說任何一個法都是緣起法,都是我們以分別心假借名言安立的,所以這一點我們可以加以去審查,不論是人或者說畜生都是一樣的。比如說人而言,我們依著這個人的形狀、樣子,取名爲人,縱然是人也有男、女、老、少種種不同的差別,或者說人講話的樣子不一樣,所以我們會依著他不同的樣子,然後來取名說他是某某。這個人之所以會被認爲是某某人,都是觀待這些因緣,依于他的這些因緣,而被認爲是某某人,所以任何一個法,他之所以會成立,都是我們以分別心假借名言安立到對方去,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的。所以任何一個法都是由我們以分別心來安立的,對這一點我們要去多加以思惟。比如說某個人之所以會被我們安立爲他是某個人,並非由他自己的方面不需要去觀待因緣而有的,而是我們以分別心去安立到對方去而稱之爲有的,並不是由他自己方面的存在而成立的。仁波切說他當初在學中觀的這些空性義理的時候,他的師長也是用這樣子的方式來教他的。這邊是說文殊菩薩他宣說空性的義理是在衆多宣說空性義理的宣說者當中,他是最殊勝的,就好象是牛群當中的牛王一樣,最殊勝的。
「甚深廣大聲哮吼」,「甚深」就是指空性的義理極爲深奧,「廣大」也就是指非空性義理而是指一般世俗法非常的廣大。「甚深」就是指智慧分,「廣大」就是指方便分,這兩者又是分別代表了勝義谛以及世俗谛,也代表了法身還有色身。就基、道、果而言,基位就是指二谛而言,道就是指方便和智慧,果就是指法身和色身這二身,依于基位的世俗和勝義谛,我們勤于方便和智慧道,最後就證得果位的色身和法身。所以當我們講到勝義谛的時候,最主要勝義谛就是指空性的義理,因爲空性義理是極爲深奧、難測,非常難以通達,所以諸法他的究竟義,就是指空性的義理,它是非常的深奧,非常的難以通達、難以徹悟的,所以空性可以說唯一的,它雖然只有一,可是卻是非常的深奧、難通達。世俗的法因爲非常的廣大,有種種不同世俗的法,比如說輪回、涅槃或者種種的色-情世間、器世間種種這些,非常的廣博的意思。佛陀當初他證悟成佛之後,有幾日他不說法,爲什麼呢?因爲他說甚深的空性義理是非常的深奧、明細、光明、無爲,如甘露一般,我雖以得定解,可是如果向他人來開示的話,並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因爲這個緣故,所以他就在森林裏面呆坐著,那幾天就不說法。「聲哮吼」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來宣說甚深的空性的義理的時候,他可以讓那些沈睡者因爲這個法音而酥醒過來。「即是法螺具大聲」宣揚法音就好象吹法螺那種聲音一樣,可以讓這些沈睡的人醒過來。
「亦法鍵椎大音聲」這邊的「鍵椎」就是我們檀香板,比如說僧衆要集會的時候他們都會打板,這就好象是法的檀板一樣發出大聲音。當文殊發出如檀香板的法音的時候,能夠去攝受有緣的衆生。「超越無住圓寂性」「無住圓寂」應該是指佛果-無住涅槃,也就是他超越了叁有輪回而安住于無住涅槃的一個超越者。在叁十叁天那個地方有一個湖,這個湖就發出四法印的法音,就講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講到這四法印。剛才所說的就是「十方法中即大鼓」講到這邊。這一次仁波切只能講到這裏而已,我們只有進行到一半而已,以後我們有緣再把它講完。現在仁波切會先傳給我們口傳。
仁波切說《文殊真實名經》現在有中文的版本是非常好,我們這個中文的版本好象是取自大藏經,因爲有中文的,所以我們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最好是每一天都有念誦會非常好,如果沒有時間的話,至少每一天念幾頁也是有很大的幫助。我們這一次講課到這邊,我們在最後我們應該善爲祁願回向,將我們的善根回向,願佛陀的教法能夠弘揚于十方,願所有一切有情都能夠證得究竟的佛陀的果位,也願所有的衆生都能夠遇見佛陀的教法,願能夠安置一切如虛空般的如母有情于佛陀的究竟的果位,所以在法會之後我們應該要作這樣子的回向。之後我們就獻酬謝的曼達拉,之後我們念一些祁願文,就包括有願達賴喇嘛尊者他長壽的祁願文,還有一般的回向文,還有發菩提心願文,之後就結束。結束請各位不要頂禮。仁波切說在灌頂的時候大家已經供養了很多了,所以這邊沒有特別需要說大家再供養。爲什麼呢?因爲要留一個好緣起,下一次還有機會再見面,好緣起,所以請各位等一下不要頂禮也不要供養。
《文殊真實名經(蔣孜曲傑仁波切講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