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殊真实名经(蒋孜曲杰仁波切讲解)▪P13

  ..续本文上一页「金刚索」是拿着铃的南门守卫。「金刚铁钩大 索」这边就是指拿着铁钩的东门守卫,这个是就外在的坛城那些守卫而言,如果就内在结合起来讲的话,就是指四大当中有风大等等,就是我们身上的四大种,比如说风大等,收摄进去脐间中脉的明点或者说溶入中脉里面的明点,或者说摒持于脐间中脉里面的明点,如果是就内在而言是这样。由于这样子的收摄,溶入以及摒持,那你就可以获得大乐以及空色无二的瑜伽。

  「怖畏金刚大怖畏 金刚王者六面怖 六眼六臂力具足 亦具骨相露牙者」这边是来称扬他的忿怒相,第一个「怖畏金刚大怖畏」就是为了要调伏不好的四大种的缘故,所以现出怖畏金刚的形相出来。忿怒王就是金刚王,金刚王者具有恐怖的六个面,具六眼、六臂而且具足这种威势力,同时他披着骨索,所以说「亦具骨相」就是骨索,「露牙者」就是露出獠牙。一面就是讲到他所发出的声音,「曷辣曷辣具百面 是狱王主魔中王」,他所发出的声音是「曷辣曷辣」的声音,有时候他展现出百面那个样子,他是阎魔敌,一切魔障之王,魔中王,所以这边「狱王主」就是阎魔敌,可能是指大威德金刚。「有力金刚能作怖 名称金刚金刚心」,这是在坛城当中的一些本尊的名号,「有力金刚」就是我们一般称的金刚力,再来就是能作怖,另外一个就是名称金刚,另外一个就是金刚心。「有力金刚」就是时轮金刚的事业尊,就是忿怒金刚力。「幻化金刚具大腹」也就是其中一个本尊就是「幻化金刚」,他肚子很大,所以「具大腹」。

  「金刚中生金刚主」这边就是指从空乐无二当中出生的一位具有空乐无二性的金刚主。「是金刚心如虚空」就是空乐无二的心就如同虚空一般无碍。「不动」如如不动的,「独发相严身」也就是他在头顶上就绑起一束头发庄严的意思。「所着大象生皮衣 大紧呵呵皆哮吼 希希声吼能作怖 若作笑者有响笑 金刚喜笑大哮吼」。「所着大象生皮衣」也就是他这样子撑起一张湿的大象皮。他就由空乐无二的自性当中,发出「呵呵 希希」等等的这些金刚笑声。「金刚勇识大勇识 金刚王者大安乐 金刚坚者大乐喜 金刚吽者吽声吼」这边也就是说,他心续当中具有空乐无二性,所以又可以称为他是一位金刚大勇识。他心中也是具有大乐,所以他是一位金刚王,又具有大喜悦,所以他又可以称为金刚坚,他又发出吽声,所以又称为是金刚吽者。「器中执持金刚箭 金刚剑断令无余 众持金刚具金刚 一种金刚能退敌」这边也就是讲到说他手中拿着金刚箭,同时也拿着金刚剑,可以斩断或者说可以摧坏所有内外的怨敌尽无余,全部都被摧灭掉。「众持金刚具金刚」这边的「众持金刚」就是指他摒持有一切金刚,这个金刚就是指空乐无二,因为他摒持有空乐无二的这种金刚,所以又称他为金刚得,「具金刚」又称为是金刚得。「一种金刚能退敌」依着空乐无二的金刚,能够消灭所有的怨敌。

  「炽炎金刚施恶眼 金刚头发如炎炽 金刚降临大降临 具足百眼金刚眼」这边也就是讲到说他身上所发出来这种金刚的火光,而且他的眼睛是难以直视的及眼光是非常的忿怒,「金刚头发如炎炽」也就是指他的头发是往上竖起来,好象金刚火焰一样是往上窜生,「金刚降临大降临」也就是他可以降下很多的金刚的这些法器。「具足百眼金刚眼」就是他可以具足上百个眼睛的这些金刚眼。「身中具有金刚毛 金刚毛者独一身 指甲增长金刚尖 以金刚心皮坚硬 执金刚鬘具吉祥 以金刚鬘而庄严」,第一个「身中具有金刚毛」也就是他身上的毛都发出智慧的焰火,所以就像金刚毛一样。「金刚毛者独一身」也就是他身上有着金刚毛。「指甲增长金刚尖」他指甲很长也很尖,就好象金刚杵的顶端一样,非常尖。「以金刚心皮坚硬」也就是他具有金刚心,所以好象皮非常的坚硬。「执金刚鬘具吉祥」他拿着金刚念珠具吉祥,「以金刚鬘而庄严」就是他身上就装饰金刚,金刚的意思就是杵庄严。

  「呵呵响笑决定吼 具六种字金刚声」这边也就是他发出的这种呵呵声是可以传遍到很远的地方去,「具六种字金刚声」也就是他发出的金刚声,有文殊的咒语,第一个是嗡哇给得那麻,第二个是嗡哇给答那麻,还有一个嗡哇给疏里孟。这是文殊根本续里面所讲到的。「大柔和声大音声」这边就是指文殊菩萨的妙音,「三世界中独一音」也就是指在三界当中,文殊所发出的妙音,是无以伦比的,独一音的。「三世界中独一音」这个「独一音」,也就是像他们所说的,他是在这三界当中是无以伦比,意指很独一的意思,另外一种解说法就是说,他所宣说的就是唯有阐释如何来证得空乐无二智的方法,或者说, 他所发出的音是唯有来阐释众生解脱的善巧方便。「遍虚空界声哮吼 诸有声中皆殊胜」这边也就是说他所发出的声音可以遍及所有一切有情,而不会有那种偏失说是仅仅某一些人可以听得到,它遍虚空界。「诸有声中皆殊胜」应该是「最殊胜」,它可以说在一切音声当中,他的这种哮吼声是最为殊胜的声音。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请各位翻到第四十一页,第二行的最后一句,「真实无我真实性 即是真际无有字」。「真实无我真实性」就是指自性清净而言。文殊菩萨虽然现为菩萨相,可是事实上他早已成佛,他的圣心就是遍智、一切种智,所以是自性清净的。「即是真际无有字」这边的「真际」就是真实的边际,意思就是指念力而言,或者是无住念而言,也就是文殊菩萨的圣心是遍智,已经远离这些外来的这些骤然出现的这些染垢了,所以他是离客尘清净,又是自性清净。「无有字」的意思也就是他安住的这种境界,是无法以文字,无法用言诠、用思惟来诠释的。「宣说空性众中胜 甚深广大声哮吼」意思也就是说在众多宣说甚深空性的宣说者当中,以文殊菩萨宣说空性为最胜。这边有一个「众」,如果就字面而言,就是指那些牛,这些牛群当中,以牛王为最尊胜,这只是一种文字上的比喻而已,意思是指文殊菩萨他是在众多宣说甚深空性理的说法者当中,他是最殊胜者。

  就如同我们说般若经,众多般若经当中,以般若《心经》是属于最胜的,为什么?因为它是一部言骇词简,可是意义却是涵盖有整个大般若意义的一部经,所以说它为最胜者。仁波切说上一次尊者来到台湾的时候也有跟各位诠说《心经》,虽然《心经》里面的内容很难以的去实证到,可是法王对《心经》诠释非常的详细,将来我们如果可以将他所诠释的《心经》的内容印制成一本书的话,将来可以利益很多的人,我们可以依之而学习。虽然甚深空性的义理是非常难以通达,很难测其真正的意义的,可是我们如果想要脱离轮回的话,我们务必要去通达空性,这是一定的。尤其你要从根斩断轮回痛苦的根源的话,那一定要证得空性,没有空性是不可能脱离轮回的痛苦的,所以我们不可以因为空性的甚深义理那么的难以通达而舍弃它,我们应该要利用现在获得的暇满人身,而且又有遇到佛法,有这个机缘来听闻空性的义理,我们就应该尽一切的努力来学习。纵然我们无法在一时之间来通达甚深空性的义理,可是至少我们也要努力的种下空性的习气。

  在通达甚深空性的义理的善巧方便的方法有非常多,可是在众多的这些方法当中,以缘起性空的这一个义理为最为殊胜、最为善巧的。所以一切诸法皆是缘起法,尊者也曾经在说法的时候也强调说,我们佛教徒的见解是缘起见,行持是无害行。缘起性空的这个道理,缘起有分粗品和细品,非常的多,虽然细品的缘起是比较难以了解,可是身为佛教徒应该要了解一下何为粗品的缘起。凡诸有为法皆是缘起法也就是粗品的缘起法。所谓的有为法,它是因缘法也就是缘起法,称它为因缘法,因为它必须要去观待自己的因缘,依之而生起,所以称它为缘起法。如果就中观应成派龙树菩萨护持的主张,他说并非只有有为法是缘起法,无为法也是缘起法。为什么他是这样子来主张呢?因为他们说到说不论是有为法或者是无为法,任何一种它都依着自己的施设处而安立为有的,也就是这一个有为法和无为法,他必须是由所倚靠、有所观待,也就是观待于或者说依于自己的施设处而安立为所谓的有为法和无为法。TOP

  文殊真实名经(五)

  有为法它的立之那个法,就取他那个名字为某某。所以这么样子的去了解是了解到细品的缘起法了,也就是去了解空性的无上善巧方便。龙树菩萨所撰着的《中观论》里面所诠释的内容并非直接来阐释甚深空性的义理,而是直接来诠释缘起法的义理。所以像这种细品的缘起法,不论任何一个法,我们都要了解到,任何一个法只要它是缘起法,它都是以着我们的分别心,然后假借名言来施设的,你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的话,那就比较容易可以去了解何为空性的真正意义。龙树菩萨的这部《中观论》里面,它虽然没有直接阐释出空性的义理,可是它隐义上是阐释出空性的义理,所以对我们而言,要了解隐义-真正空性的义理,我们必须要由粗品的缘起法来了解,依次的我们才能够去了解它所要阐释的空性的义理的。就譬如说当我们面对对境的任何一个好、坏之法,我们都要去了解到,他都是依因缘而生起来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到说,这一些不论是好或是坏的这些法,都是我们以分别心安立到对方去,然后又假借名言才称他为有,如果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得到了决定解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肯定,没有任何一个法,他不是假名安立的,没有任何一个法他不是我们以分别心名言安立为法的。所以对我们初学者而言,多去思惟缘起的义理是很重要,尤其是一个佛教徒,想要了解空性的义理,一定要先从粗品的缘起法开始下手,你了解了何为粗品的缘起法之后,你才有可能去了解到细品的有为法、无为法何以是缘起法的,才能够了解到这一点。你如果要了解细品的缘起法的话,那你一定要先知道何为所应获…

《文殊真实名经(蒋孜曲杰仁波切讲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