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卻計爲常相;諸法本性空寂,卻執爲實性;世間一切受用,本是虛幻不實,卻執爲快樂的源泉而拼命去追求;現世名望,有如谷響,卻執爲究竟。衆生如是費盡心力,貪圖滿足六根欲望,于是愈追求愈墮入痛苦的深淵中。如今大師之顯密教法,一切善說,以及金剛持秘密扼要之處,全部遠離細微錯誤。然而由于衆生不具夙根,我雖日夜不停地講說,他們卻仍然無法領受大師無上甘露法味。甚至還有人去親近那些極愚至癡、乏學無知、迷于取舍、等同畜生的惡知識,聽聞一些自贊毀他、虛妄、绮麗、邪命的教法。這些如母衆生如果能通達佛法心要,直證佛地,那是多麼令人興奮啊!但是他們卻偏偏不念無常,爲現世名聞利養所迷亂,而逐漸步人邪道,永沈輪回。悲夫!”克主傑想到這裏,于六道輪回深生厭離。淚如雨下。遂陳設無量上妙供品,向大師殷重至誠地祈禱。克主傑剛祈禱完畢,就見宗喀巴大師騎著一只白如雪山、衆寶莊嚴的六牙智象,威光赫赫,隨著一片五彩霞光降臨在對面的虛空中。大師面帶微笑,安慰克主傑說:“兒子啊,你心意我已明白,再不要爲此事而感到憂苦了!衆生如果能像你這樣,時時憶念上師之種種功德,必能淨治往昔所造極惡罪障,並能集聚無邊福德資糧。你這種情形,就像瑜伽自在米拉曰巴憶念瑪爾巴上師一樣,極爲難得。無論如何你應該知道,你我師徒所做的事業根本善妙。所以今後你仍須繼續精進,廣弘我的教法。”某日,克主傑于顯密二教甚深扼要之處,生疑莫解,因而想起宗喀巴大師,自忖道:“如果我師長尚在世的話,現在即可向他請問,並且一定能得到圓滿的解決。然而師尊今已不在人間,還有誰能作我究竟決斷之依據呢
師尊啊!我是多麼急切地盼望您能爲我解答。您現在到底在哪裏
”克主傑越想念,越悲切,于是獻上妙供,涕泣啓白于大師。刹那間,宗喀巴大師現,他坐在無量摩尼珍珠所嚴飾的純金寶座上,由許多天子擎持而至。大師爲克主傑廣釋諸疑,並開示種種教誨教誡,然後才離去。又有一次克主傑捧讀參閱大師所著述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時,深感大師之善說,總明大乘佛教一切顯密經論的要義;並述說任何修學佛法的人,從初發心依止善知識起,乃至修學圓滿次第證得金剛持位止,其中種種運心,應有盡有,且詳分階梯,無欠無余。克主傑心想:“能具足這種廣大無垢慧眼,除我之師長文殊菩薩化現而來的。以外,如今在印度、西藏、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大善知識,都無法做這樣正確明白的善說。”克主傑想到這裏,心中勾起了無限的哀思,隨念大師之無盡功德與恩澤,不禁滴下簌簌的淚珠,因而向大師殷勤地祈禱。這時,大師全身金黃色,右手執利劍,左手執梵箧,現童子相,身上衆寶嚴飾,騎著一只潔白的獅子,從虛空中慢慢飄到面前。大師爲克主傑教誨說:“兒子啊。你不要再哭了,我現在特地來爲你說法,你要好好聽啊!在這五濁惡世中,雖然有許多不同種姓的衆生,但如今處于這種佛法陵夷的時代,他們大多不再念及無常和叁惡道之苦了。唯獨貪著名聞利養、衣食臥具、凡庸事業。不要說精研甚深法義,就是連想一下“現在做這種事,將來會得什麼果報”之心的人都已很少了。如果有人閱讀我所著述之忏罪集福、超越一切經淪難處的精義後,且能生起決定信解,遠離愦鬧地,專心修持這種甚深法義,其得佛位,如在掌握。然而能這樣做的人,是多麼稀少啊!雖然如此,世間仍有少數法器機緣;你應該不辭勞苦地去饒益他們,尤其更應弘揚我的教法,令其光顯。你我師徒,于後世不久,就可很快見面了。”克主傑曾因憶念大師深恩,涕泣傷感,毛骨顫悚,因此至誠祈禱大師說:“具足叁恩德無與能等之上師啊!祈請慈悲加持我,亦請慈悲觀照末法中憂苦的衆生吧!如今大師之教法,有如空中之閃電,亦如海市蜃樓般地即將隱沒,我于何時能到上師之足前呢
”克主傑祈禱完畢,見宗喀巴大師騎著一只猛虎,瞬間出現于對面虛空中。大師全身赤紅色,眼如銅鈴,鼻槽豐大,現金剛瑜伽師相。右手執利劍,上揚于虛空中,火焰熾燃。左手拿著嘎巴拉,置于胸前。嘎巴拉裏面,盛滿甘露。頭發赤紅色,以青綢纏縛著。身上挂滿入骨,作爲莊嚴。臉上露出極歡喜的笑容。身旁有84位大成就者前後圍繞著。此時,大師安慰克主傑說:“兒啊,你不要過于悲傷,我除你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可想了。就像你除我以外,又能想誰呢
我並沒有放下你到別的地方,以後你如果想念我,可詳閱《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以及其他一切著作。這些都是我的遺教,你看這些論著就等于看到我一樣。, 目前衆生的福德非常微薄,煩惱極粗猛,聖教已即將面臨穩沒了,你現在可發願到此空行世界來。”又有一次,克主傑心想,我希望後世能往身大師座前,因此現在應祈請大師降臨,請問他現在住的地方和一些尚待抉疑的問題。于是陳設極上妙供和一座純金的曼荼羅供,並至誠祈禱說:“敬禮父師叁世佛,衆生唯一皈依處,結尊文殊無能勝,祈請慈悲降臨此。”此時,宗喀巴大師坐在白雲上端的金剛座上,現身子對面虛空中。大師仍作生前之相,雙手作雙轉*輪印,左右各持一支烏巴拉花。右邊花上置利劍,左邊花上置梵箧和智慧鏡。他告訴克主傑說:“兒子啊!你應准備好一切,趕快到我這邊來,我會派人去迎接你的。”克主傑問大師說:“請問上師,您好現在到底住在哪裏
”大師回答說:“我的化身遍一切處,有的在空行世界,有的在靓史陀天,有的在南瞻部州。如今我在中國五臺山的化身,每天爲1800位金剛比丘上午宣講《中觀》、《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下午講釋《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和《大威德金剛》等叁部密法。你應該發願到這裏來,不久你我師徒即可相會了。”
念誦穆則瑪,衆魔不騷擾
結尊仁達瓦是宗喀巴大師所有上師中,對大師影響最大、最深遠的無比恩師,因此大師奉他爲根本上師。有一次,當結尊仁達瓦抵達前藏時,大師前往迎接,見面獻上哈達後,立刻再呈上偈頌,贊歎結尊仁達瓦。結尊仁達瓦看後,謙讓未遑地說:“我無此德,不敢當,這一偈頌你倒可當之而無愧。”于是結尊仁達瓦將原頌最後二句更易人名,改成贊歎宗喀巴大師的祈禱詞,即後來藏域人人奉頌的《穆則瑪》:
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
無障智慧宗主文殊師,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豐,
雪域聖者之首宗喀巴,
洛桑紮巴我向您祈禱,
加持心事如願得成就。
後來西藏有一位大喇嘛,在雪山中修行時,山前有一戶人家,正遭受白哈爾作祟。這戶人家因不堪其擾,遂恭請許多高人前來驅治,但都沒有效果。有一天村中有一位牧童無意中來到大喇嘛修行的地方,于是將村中所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大喇嘛。大喇嘛聽後。送給牧童一雙加持過的鞋子和一串加持過的念珠。並吩咐他,當魔進入屋子時,將鞋子放在大門的兩旁,念珠則散置在四面牆壁空隙的地方。當天晚上,牧童見魔進入被害者的屋子後,立即遵照大喇嘛所指示的方法去做。刹那間,白哈爾看到自己的四周,布滿了無量金剛護法神,大門口又有金剛手菩薩守護著,因此感到非常惶恐。這時大喇嘛已隨之而至,白哈爾遂跪求大喇嘛,請喇嘛放地一條生路。大喇嘛回答說:“放你可以,不過你必須遵守我的約定。”大喇嘛要白哈爾以後遵守不再騷擾人的戒律,但魔以祟人爲生,如果今後不再騷擾人,必定斷其生路,因此不肯。大喇嘛要白哈爾今後不擾亂每天誦《穆則瑪》的人,他也不肯。因爲康藏地方,幾乎沒有人不誦此頌,如果遵守此戒律,就和遵守今後不再擾人的戒律一樣。”最後大喇嘛要他遵守不擾亂每天誦《穆則瑪》108遍的人的戒律,白哈爾欣然答應。白哈爾非常凶猛,威力無比,此魔不敢爲祟: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西藏地方修行人若稍有上進,或將成就,白哈爾必乘隙爲祟,因此《穆則瑪》遍行于康藏中。凡修持《穆則瑪》的人,都能得到宗喀巴大師的特別加持;消除一切魔障,圓滿福慧資糧,快速成就佛道。
“具聞思修的沼澤”
哲蚌寺的創建者绛央卻傑,生于西藏桑耶地方一個大農奴主家庭。他自幼聰慧,在帕竹噶舉派專學顯宗的澤當寺出家爲僧。後來他到桑普寺從涅貢仁桑和丹瑪官僧學習《般若經》和《因明論》。又到覺摩隆寺拜堪欽噶宇巴聞習《毗奈耶》和《俱舍論》。後返回澤當寺,绛央卻傑又在甘丹寺拜宗喀巴師徒爲師,受比丘戒從宗喀巴大師聞習《甘珠爾》、《丹珠爾》中許多深廣教誡和經論。上師一授即悟,最後他成爲一位大學者。在紮西垛喀地方,上師宗喀巴委托绛央卻傑和內邬宗宗本南喀桑波二人,修建一座寺院。绛央卻傑家庭十分富裕,且和內邬宗宗本南喀桑波交往甚密。一次绛央卻傑來到內邬宗,晚上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中情景是:在格培大山前的達布塘地方來了一位名叫南木德嘎波的聖人,聖人對他說:“請你在這裏建一寺廟,我可以獻給你5000僧人。”之後又來到一條十分寬敞的山溝,看見那裏有許多沼澤。在象山山嘴前一沼池旁,至尊宗喀巴大師端坐在那裏,對他說:“這是一盆具聞思修的沼澤,緣法甚善!”又一夜夢見許多人渡一條大河,河寬水急,未能到達彼岸。他一見此景此情,頓生慈悲之心,即刻跳進河中遊向對岸,欲去拯救這些人。這時河面上突然出現一座大橋,衆人方憑橋到達彼岸。于是绛央卻傑和宗本南喀桑波商量建寺事宜,由南喀桑波作施主,绛央卻傑主持動工修建。後來,在拉薩西郊5公裏的格培烏孜山山坡上建成了著名的拉薩叁大寺之一的哲蚌寺。建成後宗喀巴大師親臨主痔開光儀式。從此哲蚌寺聲譽大振,來此寺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香火鼎盛。哲蚌寺建成後,绛央卻傑就擔任了該寺的寺主,弘揚講、辯、著諸事業,在該寺也創立了祈願大法會。
…
《聖行與妙果(才旺瑙乳 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