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11個月的時間,修習從未間斷。一日,面前的空中出現五彩虹霓的光環,光環中心是聖師宗喀巴,心中有橙色文殊,聖師周圍是賈曹傑、克珠傑等宗喀祖師之八大弟子。見此妙景,生出無限的厭離心。精誠祝禱,又生起已得聖主加持的喜悅。又一日,見到了勝樂本尊顯化。聖者的臉面、手臂,看得十分清楚。右有聖者阿底峽,左有大師蓮花生,前面是聖祖上師宗喀巴,周圍許多空行母曼舞婆娑。這時米雨缤紛,落滿禅洞。煮後服下,心中的歡悅更是難以描述。因爲辟谷的功能,通體舒泰,身子變輕,隨時可以入定。而且生出能記憶前生等各種神通。
奇遇詐屍與寶象
倉央加措尊者的行蹤被拉藏王所察覺,派出了探子打探。逐漸被他們探明,將尊者禁閉在沃卡達孜宗山頭上一所房屋裏。四周派了許多監守人員,日夜巡視。地方的兩名宗本,一個叫濟桑官品的蒙人,一個是與尊者相識的仲科官階的藏人。那藏人對尊者很恭敬,蒙入就有些驕橫了。在那時,尊者日夜無間地只是一味地持法修煉。一夜,忽然滿室生輝,布滿了皎月般的白光。心中納悶,舉目一望,卻原來在面前空中有大威德本尊顯聖。那聖者身呈銀白的光輝,顔面手足,纖毫可見。形影消逝後不久,所有的門窗全部豁然洞開。在那裏住了大約15天,又聽說是有了藏王的旨意,令尊者騎上一頭牦牛,由12名監守押送,直赴拉薩。行走之間,來到了果喀拉山口下面,忽然間刮起了一陣紅色的風沙,裏面有一位神女親臨,喝道:“速行!”那一幫人衆則已全部僵臥地上,人事不知了。尊者隨著那紅色風頭走去,終于翻過了果喀拉山口。心中想道:“如今拉藏王已經知曉了,人們也極易生疑,還是遠走高飛的好。”主意拿定便日夜躜行,到達了工布地區。後來,倉央加措又去尼泊爾、印度朝聖。在印度時,遇到幾個來朝聖的僧衆。與他們結伴,又走了數日,來到一個破敗的村莊,阗無人迹。村子中央有一所像神殿似的房子,甚是寬敞。一行人衆全都進入那殿外的廊下去宿夜。到了初更時分,那大殿的門原是從裏面扣死的,這時突然打開了。兩具詐屍,一男一女,手舞足蹈連蹦帶跳地直奔過來。尊者的那些夥伴一個個沒命地四散逃走。那兩具詐屍卻恰似鹞入雞群一般,東追西趕,全無阻攔。除尊者外給每人俱奉送一記火辣辣的大耳光子。他倆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做出各種喜怒哀樂的嘴臉來。那時尊者緊隨在詐屍的後面,看看追上了,一把抓住兩個詐屍的頭發,將他們掼倒在地,一個搐一個地踩住,從腰問抽出除魔寶橛,打將下去,那兩個詐屍便動彈不得了。尊者呼叫同伴們快拿石頭來,可是那些人都嚇破了膽,顧不上聽尊者的話,都跑得遠遠的。尊者一個人拿起石頭又砸又打,直到把兩具詐屍打得稀爛,然後呼叫同伴,說明情形,讓他們休得害怕。這時候,他們才一個個聚攏過來。看到這般情景,驚奇萬分,互相說道:“這位朝聖者必定是一位遁吐的得道高僧。”依照常情,詐屍若把手放到人的頭上,此人在一天之內必死無疑。這次出于業力,那詐屍未能如此,僅僅打了衆人的面頰。由于他們受到尊者的庇護,方免禍殃。藏曆水蛇年四月望日,他們抵達殊聖的靈鹫寶山,這裏是釋迦佛祖親自宣說《般若經》的聖地。此後尊者一人獨行。到了蔔拉哈時,尊者便供獻出數兩黃金,發放了一次齋茶。在所有的神殿裏,全部巡拜了多次。隨後又借居在一位住持的僧舍中,用6個月時間,體驗修持上樂鈴五尊法。日以繼夜,锲而不舍,終于取得各種證悟。應該說這印度確是得到許多佛祖加持的聖地,在藏土需修一年的法,來到蔔拉哈日寺後只修得一晝夜便超越多了。大約是某月初八日,在茫茫無垠長滿古莎草的荒野上,尊者孑然一身,踽踽而行。忽然看見遠方有一座雪山在滑動,尊者心中思忖道:“俗語說:雪山也能滑行,莫非這就是了
”遂坐下觀看,逐漸來近,方知是個動物。又越來越近,走到近前,原來是一頭大象。只見它渾身雪白,口生六齒,體態美妙,光彩奪目,香氣氤氲,背上生出五色霞光直射空中。它用鼻子卷起各方的古莎草,邊吃邊行,徐徐走了過來。尊者心想:“這大概就是《甘珠爾》經中所說那匹由世尊福德所成的寶象了。”面對寶象,心中憶念釋迦佛祖的功德,不由得心生厭離。尊者淚水盈眶,頂禮再拜,在寶象跟前絲毫不動地長久注視著它。最後,寶象繞尊者右旋一圈,尊者又得以從四面對它仔細地觀看一遍。繞完圈,又在尊者面前遺下一堆碩大的糞便,然後冉冉地遠去了。此後,尊者重新登上了返藏的歸程。走了多日,來到一座城市。尊者那時印度的語言已說得不錯了。便向一位服飾華麗、儀態端莊的老太太詳述了見到寶象的經過。她說:“據我們八九十高齡的老前輩們說,這頭寶象每過百年方能在印度出現一次。閣下有此善緣,真是福分不淺啊!我們也不過是聽聽而已,哪能夠親眼見到呢
這寶象也就是當年佛祖在俗爲轉輪王時,江山七寶中的白象寶。妙呀!”那位老太太講著,歡喜不盡。
略施神通服二人
倉央加措雲遊到阿拉善,向阿寶王衙門的方向走去。走到霍秀匝喀如格旗一名叫拉傑的門首。那名老者因上一輩子裏發下過見佛的心願,所以一見尊者就緊握住手不放,畢恭畢敬,侍奉得極周到。白日薄西山裏飲食起居在老漢的大帳幕中,夜晚便回到供神的帳蓬裏坐禅靜修。據說,某一夜晚,尊者和檀越夫婦等同在大帳幕裏飲粥,飲完之後,尊者便返回神帳去了。這時施主家有一名叫拉吉的女仆,走出帳外拿取柴火。忽然看到大帳與神帳之間大火騰沖,于是高呼失火,來往奔跑,邊跑邊喊。這麼一鬧,家人們都聞聲起來。尊者聽到呼叫也忙問那裏失火,隨著趕出帳蓬來察看。他在火中揀起一領帔單,遂道:“是我的帔單遺落在這昊了。”隨手把帔單纏在腰上,那火光也就像虹霓一樣地消失了。衆人無不咋舌。天明了仔細察看,卻沒有絲毫火燒的痕迹。還有一回,尊者把自己的座騎交給施主家一名馬夫飼放。那馬夫把馬牽走後,有一天務上馬鞍,騎著去尋找野地裏的馬匹。正行間,飛來兩只大烏鴉,在馬夫的左右不住盤旋,作勢搏擊,飛來飛去。這人大懼,趕忙從馬上爬下來,卸了馬鞍,又撒上一把土到馬背上撫摸一番,把馬兒放走了。次日,馬夫回到家裏,尊者正與施主等人一起喝茶。見了馬夫,問道:“昨天我從這裏看見你偷騎我的馬,匝喀如格旗有良駒叁百,難道其中就沒有一匹能供給你騎的?你可是騎了我那匹馬?”馬夫就:“這一定是什麼人向您老胡說,把您騙了。”尊者冁然一笑:“你休得如此說謊,昨天你騎著那匹馬到河邊的時候,我的兩個護法化作烏鴉,在你左肩上撲一下,又在你右肩上撲一下,這裏我看得一清二楚。只因對你這小小的生靈大發慈悲,所以我才囑咐兩個護法,禁止傷害于你。若非如此,你能逃得過去?”一聽此言,那馬夫頓時生出厭離心,痛哭流涕合掌頂禮,說道:“上師您老人家果然是法力無邊,遍知一切!多蒙您老保佑護救,實在是恩德無量,小人我忏悔自己的罪孽!”說罷禮拜,跪拜在地。施主和所有的家屬都談淪這件事,對尊者無不敬佩,更加信奉。次日,匝喀如格旗的主人去谒見王爺,把他親眼所見的尊者的異行奇迹,滔滔不絕,盡情宣述一番。王爺聽了大爲歎賞,說道:“若當真如此,我就要供養他。”歡喜不盡。第二日,阿寶王便打發以匝喀如格旗主人爲首的數名長者去迎請尊者。尊者按其所請,莅臨阿寶王府中。那時請尊者居住的地方,是王爺家一所寬敞精美的帳篷,裏面的鋪設,潔淨雅致,無一處不是停停當當。卻說那位命婦格格,全不把尊者放在眼裏。一日早上,尊者正在趺坐誦經時,格格帶著太監、丫環等衆多隨從光臨了。把錦梱繡墊鋪了7層,傲然踞坐,氣勢淩人。格格啓齒:“我來瞧你大喇嘛來。雖說大家夥都稱道你大喇嘛有兩下子,可我不能把這話當成金科玉律呀!要是你能在我跟前顯顯神通法術,我發誓甘當你的施主;要是你露不出們什麼真本事來,那麼這條通衢大路上跟你一樣的行腳僧有老有少,那可就多了,有什麼稀罕!”說罷,捧起一根老長老長的煙袋,一邊吸著,一邊瞧著。這時尊者默然不語,緊閉雙目,誦經不綴。正好,王爺收留的一名僧人上來獻茶。他把茶斟到一只長柄瓷杯裏面,捧到尊者手中。尊者接過瓷杯,如同揉捏稀泥一樣,把杯子弄成一個雞蛋般的圓球。又用雙手往左右一扯,像抻面一樣拉成一尺上下的長條。然後又捏成一個圓球,扔到空中。那球先是從帳篷上面的窟窿裏飛出約一箭之程,回來後又正好落在帳篷的中央。這時依然是先前那只瓷杯,不破不裂,還滿裝著一泓清茶。衆人見到全部驚呆了。正像《經》中所說那樣:“凡夫俗子一見神變法術立即折服。”那時王妃格格見到尊者大顯神通,忙不疊地從墊子上下來,雙膝跪地,一面哭著,一面按漢族的規矩磕下頭去。她把所有頭上戴的頸上系的珍寶首飾都卸下來獻到尊者手上。尊者卻不過情面,也只得收下來了。此後暫時應王爺、王妃和地方上人們的邀請,做了各種佛事。用了約兩個月時間,尊者滿足了施主們的心願。
神妙的形象
據傳記載,倉央加措的形象也十分神妙。尊者面容俊美,齒白唇紅,光彩照人。雖然年逾60歲,但相貌常如30余歲的人。偶而也顯示高壽的面容。頭發油亮蜷曲,有時每月需剃一次,有時四五個月不剃也不見更長。雙手過膝,手足掌心俱紅潤,指趾問不生空隙。關節不顯,齒如扁貝,共40顆整。其中下邊的右門齒恰似一顆尖端折斷的松耳寶石,顔色碧綠,上有度母像。尊者講過:他年幼時,逢大願法會,有一夜戲做跳神舞,從高屋頂上墜下,摔到石板上面,將這顆牙齊根磕掉。當時面頰皆腫,疼痛難忍。向叁寶奮力祈禱後,到了天明,腫脹全消,居然痊愈。但那牙根卻露在外而。有時恐怕在衆人面前發笑時被人看到,所以常常不使人見到這顆斷牙。尊者生就一雙丹…
《聖行與妙果(才旺瑙乳 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