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P13

  ..續本文上一頁人無我、法二無我;再略的話就是法無我。

  現在有人在勸人修五字真言,修五字真言好不好呢?當然好,但是我們這樣水平的人修不起功能嘛!五字真言包括了《菩提道次第》的全部內容,我們現在若想每天簡單地念一下就能生起功能,那是不可能的,這種籠統的修法是生不起功能的。即便是世間的學問也沒有哪一樣只通過籠統的學習就能學好的,都要由淺入深一樣、一樣地學習,才能學好。學習世間的學問是這樣,學修出世間的佛法同樣是如此,都必須先經過個別修。高深的法雖殊勝,但那是“大學生”、“研究生”水平的人所修的,我們是“幼兒園”、“初小”水平怎麼能修得生起那些功能?籠統地修佛法是生不起功能的,決定是要個別修了之後,才會有系統的觀念。如果開始就籠統地修,以後就會修成一個什麼都懂、什麼都不清楚的水平。

  每一個法都有加行、正行、完結行,加行有次第,正行也有次第,完結行還是有次第。道就是方法,次第就是先後。不講次第,不講先後,無論在世間法上還是在出世間法上都不會有成就。如果開始就學個什麼都懂,就比如打太極拳,老師若教得快的話,充其量一個月就可以教完;教得慢一些,兩個月也就教完了。這樣的速度學完之後,太極拳中的如何健身,如何在打鬥中發揮作用都還是不會。亞運會開幕式中的千人打太極拳,看起來很好看,仔細一看都不如法。現在流行的都是這樣:盡管是挂起太極拳的招牌,連站都沒有站得如法,更不要說打了。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教法不像過去了,過去教太極拳的老師教徒弟一手拳法,徒弟就只打這一手,以後老師會一步步教徒弟這一手如何應變,無論別人怎麼來,這一手都要能夠應對。待徒弟能夠熟練運用這一手之後,老師才會教他第二手。現在教太極拳的老師可不那麼仔細,一上來就什麼都給你教完,從好的方面說能起個保健作用,但根本能起不到太極拳所應起的作用。

  學佛法同樣是這樣,要講道次第,最好的就是學《菩提道次第》。我們將《菩提道次第》學好了,再去聽什麼法、什麼經,自己就知道這個法是該在哪個士道修,知道自己眼下是否修得起,知道自己該在哪個士道修。現在我們所學的這個法大家聽起來很容易接受,因爲這是下士道的,下士道水平的聽起來當然容易接受,中士道、上士道的法就難以接受了。因此,如果我們將《菩提道次第》學好了,以後隨便得到什麼法都能起作用,就連藏區路邊修的小佛龛裏存放殘缺的經文我們看了都能起作用。因爲殘缺的經文哪怕只有一句、兩句,我們都能知道這個法是該在上士道修、還是下士道修。這樣就可以避免我們在應該修下士道的時候,將該在上士道、中士道修的法拿來修不起;同樣我們在應該修中士道法的時候,將上士道的法拿來同樣是修不起。大家現在要抓緊的是個別修,要一個一個地修,修到哪怕是只念一遍:“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施等諸資糧,爲利有情願成佛。”整個佛法的道理都會在自己的內心裏現出來,能夠知道其中的含義是什麼。不像現在僅能理解這個頌子字面上的意義,至于頌子裏面, 的含意,比如佛是什麼功德,僧具什麼功德,法是什麼功德就都不知道了。如果我們通過個別修之後,一念到佛就從心裏現出佛的功德,念到菩薩就現出菩薩的功德,念到法就現出法的功德。

  有些人認爲念自己在[爲利有情願成佛]就是在修菩提心了,其實這只不過是提醒我們修法的目的是要爲衆生成佛,哪裏是在修菩提心呢?真正修菩提心從頭一步要從修平等舍心開始,現在大家往往看到親人就非常親熱、看到冤家就非常厭惡,怎麼修得起菩提心呢?所以修菩提心要從平等舍心開始,依知母、念恩、報恩等等一步一步地修,慢慢才能生起菩提心。我們現在念這個頌子無非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要爲衆生成佛的心念,應該倍加精進地修學,只能起這樣的作用。

  這裏我再重複講一遍:我們修死無常,就像修舍棄現世八法教授的的心要那麼重要。對我們來說必須要先修暇滿、利大、難得這叁樣。修暇滿就是要離開八無暇,具足十圓滿;修利大就是可以斷叁惡道、解脫生死、爲衆生成佛;修難得就是牢記人身難得,要得到一個殘腳、瞎眼的人身都要守一條清靜的戒!大家要檢查一下自己:有哪條戒我們將其守清淨了?假如一條戒都沒有守清淨,下一生怎麼得人身?因此我們要警惕,既然還沒有具備繼續得人生的條件,那就要趕緊去創造這樣的條件。

  不墮叁惡道方法的很簡單,關鍵在于我們自己是不是去做,要清淨持戒、要修六度四攝、還要發清淨善願。雖然我們現在可能做得不夠好,但至少應該朝不墮叁惡道這個方向走才行。我們朝這個方向走可不是白費力,是在創造菩提。只有斷、證二法圓滿了,惡斷盡了、功德圓滿了,才稱得上證菩提。我們現在不具備現證菩提的條件,但是我們可以創造菩提,不論我們現在的水平有多低,總是可以創造菩提,也就是知道如何斷惡、如何行善,就是在創造菩提。通過創造菩提,不斷積累福慧二種資糧,這些資糧積累夠了就是上證菩提,如再修到清淨圓滿就得涅槃了。涅槃又分暫時涅槃和究竟涅槃,聲聞、緣覺和菩薩都是暫時涅槃,因爲他們只完成了一部分,所以是暫時涅槃。佛才是究竟涅槃,他是圓滿證得,不再有需要新學的東西了,所以是究竟涅槃。我們現在跟著佛學、照他的方法做,積一分就有一分,積兩分就有兩分,最重要的就是依次修行,不囫囵吞棗,不要見到什麼好就修什麼,要依次第來修佛法變心。

  [以成熟修此法的扼要]這裏的[扼要]指的就是出離心、菩提心、空見,我們修佛法就是要修這些,不修這叁樣,修任何法都等同外道,起不到斷叁惡道、解脫生死、爲衆生成佛的目的,都是不究竟的。我們要將不能生這叁種功能的法暫時放到一邊,要抓緊得此殊勝人身的時間生起這叁種功能,只有學《菩提道次第》才有這樣的作用。《叁主要道》是《菩提道次第》的心要,雖說很簡略,但是帕邦喀大師是在按照《菩提道次第》給我們講,等于我們聽了一遍《菩提道次第》。

  在內地說來,我們這樣共同學習《叁主要道》是一種創舉,以前是沒有的。佛教在中國內地流傳了兩千多年了,就是在佛教鼎盛的年代也沒有人講究修這叁樣的。別看現在我們只有這二叁十個法友,但大家可是創舉人,因爲內地沒有。自古以來在內地傳什麼經、什麼法,講什麼明心見性、參禅的都有,只有海公上師和清定上師他們講過《菩提道次第攝頌》。《菩提道次第攝頌》在《菩提道次第》的廣、中、略中屬于最略的。以前在內地沒有人講過《菩提道次第廣論》和《菩提道次第略論》,成都的隆蓮法師曾對我說過她要講《菩提道次第》,這非常了不起,但是盡管有這種願心,卻一直沒有實現。由此看來,在內地的佛學界裏,我們這些人應算是創舉人,大家不要將自己看輕了。因此,我們要以極大的熱情將《叁主要道》學好並開始實修,這樣才有本錢真正斷叁惡道、真正解脫生死、真正爲衆生成佛。現在學其他的只能得些加持,來世有了因緣再來修。

  從法的角度來說,一切法的確都是非常殊勝的,問題在于所修之人是否生得起功能,大家如果想不浪費時間,就要選那些最重要的、最急需的、又能夠修得能生起功能的法來實修。這就如同再好的廚師如果沒有原料什麼也做不出來,總是要有各種原料,各種調料,才能做得出美味佳肴。我們現在就是在儲備各種原料。我再舉個例子,比如黃教裏最高的勝義光明;薩迦派裏的道果教授(它包括顯密);紅教裏的大圓滿勝慧;噶舉派裏的大手印等等,這些法都是極爲殊勝的,只是以我們現在的水平簡直修不起。當然這些將來都是要修的,只是現在我們只能修能夠生得起功能的前行法。有人嘲笑黃教修了一輩子都是在修加行,事實是黃教認爲生本法功能前所修一切法都是修本法的加行。比方說:修圓滿次第時前面所修的生起次第就是加行;修生起次第時前面所修的證空性、生起菩提心就是加行;要想證空性、生起菩提心,前面所修的生起出離心就是加行;要想生起出離心,前面的舍現世的貪著就是加行;再這樣推下去,要修佛法,最要緊的依止善知識就是我們的加行;依止善知識是生起一切功能的根子。一切事物都有一個根子,沒有根一切植物都不能生長,學修佛法生起之功能同樣如此。

  正如至尊一切智所說:“暇身勝過如意寶,唯有今生始獲得,難得易失如空電,思已則覺世間事,徒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 爲了舍棄世間八法修清淨法,必須生起暇滿利大難得與死無常這二種證德。如能生起,那麼就算一切山都變成黃金,一切水都變成乳汁,一切人都變成仆人,這些對你來說全是沒用的,就像是施食于嘔吐患者一樣,光是聞所成由他力生起的證德還不夠,必須要思所成由自力生起證德,堅固不動。

  [至尊一切智] 這裏的大概指的是文殊菩薩。

  [暇身勝過如意寶,唯有今生始獲得,]其意是說我們的暇滿人身比如意寶還貴重:如意寶只能滿足現世的安樂,有了如意寶並不能斷叁惡道、不能解脫生死、不能爲衆生成佛,有了暇滿的人身才具備了斷叁惡道、解脫生死、爲衆生成佛的資格,因此暇滿的人身比如意寶還寶貴。有了如意寶,就算世間的什麼財富都能得到,但是到臨死的時候還是要丟幹淨,所以有什麼用處呢?如此暇滿的人身比如意寶還貴重,而且不是隨便就可以得到的,要經過很多生將惡業消除幹淨了、善業積累夠了,今生才得到如此暇滿的人身。

  [難得易失如空電,思已則覺世間事,]其意是說人身這樣的難得,卻很容易失去,就像空中的閃電一樣,刹那間就可能失去了。大家看看周圍的人:有死在胎中的,有在很小年齡就夭折了,從十幾歲、二十幾歲,到中年、老年都隨時可能會死。不像北俱胪…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