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P14

  ..續本文上一頁洲的有情生下來一定要活到多大的歲數才會死,南瞻部洲的人隨時都有死緣。我們的身體脆弱得很,別看那些武術教師爺一拳就可以將人打倒在地,但是他自己的身體也挨不了幾下,如果同樣被別人狠打,照樣也會被打倒在地,因爲人的身體本身就是脆弱的。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人身暇滿、難得、易失等這些道理,才能覺悟到世間的一切事情都不值得貪戀。

  [徒勞無益如揚糠,故應晝夜取堅實,]其意是說如果我們去搞世間法而將自己的正修耽誤了,未來就得不到樂境而盡是苦境。浪費人生就像碾米的時候將無用的糠麸扔掉一樣,世間之事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值得貪戀的,因此我們白天黑夜都要取堅實,這個堅實就是真正能夠幫我們斷叁惡道、解脫生死、爲衆生成佛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我們白天黑夜都要做。

  [至尊恩師如是修,欲解脫者如是行。]其意是說我們的上師是這樣修的,一切想得到解脫的人也應這樣修。

  [爲了舍棄世間八法修清淨法,必須生起暇滿利大難得與死無常這二種證德。]如果我們不生起人身暇滿、利大、難得的正念,就不知道應充分利用現有的身體來修佛法,還會想著往後推:“現在我忙得很,等我將來工作輕松了或者退休了再來修。”或者是:“我的孩子還小,家庭的重擔子我交不下去,還是等我的孩子長大成人,將家交給他了我再來修。”如果誰這樣想,就請他去修一下死無常吧:如果孩子還沒有成人你自己卻先走了,那你還修什麼呢?想修佛法的人一開始就要懂得人身暇滿、利大、難得這叁個道理,還要知道死無常:人是說死就死。自古民間就有這樣的說法:“今晚脫掉鞋和襪,不知明早穿不穿。”這不僅是老年人的經驗之談,實在是說死無常。有的老人吃飯時筷子掉了,他低頭一撿筷子人就走了,常有這樣的事。我認識一個修外道的,他天天都跪在蒲團上念,一天他在蒲團上念著、念著人就走了。任何人絕不可能等自己將一切事情都安排妥當了、都做完了才死,從古以來就沒有這樣的事,就是宗咯巴大師也示現了這樣的情形,他也不是事情都做完了才走。我舉個例子:有人談到大圓滿勝慧如何,宗咯巴大師說:大圓滿勝慧中還存在有問題。于是大家就請他老人家將其道理解釋一下,他說:我現在沒有空,要忙著整理勝樂金剛等等。宗咯巴大師到最後也沒有講出大圓滿勝慧中存在的問題。這不是我亂說的,是宗咯巴大師傳記裏講的。可見沒有哪一個人是將自己應做的事都做完了才走的。今天在座的所有人都可能是說走就走,都會有多少事沒來得及做完。不過只要我們好好修,就不會什麼都沒做就走了。所以修佛法之前我們一定要思維人身暇滿、利大、難得和死無常,這樣兩種心生起了,就是世間事再忙自己都不敢大意,都不能不修,都會要抓緊時間修。

  [如能生起,那麼就算一切山都變成黃金,一切水都變成乳汁,一切人都變成仆人,這些對你來說全是沒用的,]這是一個比喻,如果我們將人身暇滿、利大、難得和死無常這樣的心念生起了,我們的人生就不空過,變成爲有意義的了,否則就是能將一切土山都變成了寶貴的黃金,一切水都變成可以養人的乳汁,一切人都變成自己的仆人,對我們來說都沒有任何用處。

  [就像是施食于嘔吐患者一樣,光是聞所成由他力生起的證德還不夠,必須要思所成由自力生起證德,堅固不動。]布施食物是很有功德的,但是嘔吐患者吃什麼都要吐,你給他吃什麼食物又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我們僅僅是聽聞,不管自己看書還是聽人講經,靠別人的力量生起的證德只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還是沒有,這樣的證德是不圓滿的。這裏所說的[不夠]就是指不圓滿。聽聞佛法之後我們必須反複思維,在座下從正反兩面反複思維,生起決定見;上座時緣念決定見,反複思維後生起的智慧,這就是思所成慧。我們再以思所成慧爲所緣,通過結合自身反複思維,久而久之自己的心量就變了,就變成了心法合一。這時候就不會像帕邦喀大師所說的那樣:心和法之間連人都能穿過。心法合一就是證德,我們修佛法必須要通過聞、思、修取得證德,也就是修到心和法合一了,真正生起了功能,才不會動搖。因爲這是由我們的自力而生起的,這就是因果法。

  佛的功德再大也無法將我們身上的罪拔除;盡管他愛一切有情,他的功德再多,也不能將功德放到有情身上。我們心識上的問題他沒法解決,充其量能讓我們的耳朵、身體能有所感受,而內心的改變得不到他的幫忙,所以重要的是我們要自己生起證德,所謂證德就是心法合一。

  [堅固不動]就是任憑別人說什麼自己也不要動搖。比如一位大德對你說:“你來嘛,我教你生圓二次第。”這時你應該說:“我現在正忙著修死無常,你的法很好,我以後再修,現在我要修死無常!”就是要這樣不動搖。不要一聽到別人說:“大活佛來了,要大灌頂了,這下就要成佛了!”你就拼著命地擠進去,頭擠扁了也要擠進去,這是要不得的!我們必須要有堅定、不動搖的心念,應該修那些自己能夠修得起、又能生得起功能的法。

  午飯休息的時候大家來問我如何修定,在座的各位大都沒有修過定,現在我簡單、扼要地給大家講一下修定的方法。

  若想將定生得起,首先必須先將戒守好。因爲定是善法,如果沒有將惡業忏幹淨,修定就要困難些,如果將惡業忏幹淨了,修定就要容易些。戒、定、慧是相互關聯的,所以修定的人一定要持戒。將戒守得好,善業多、惡業少,就容易生定。定是善法,如果能生得起定就能離開欲界,但不是那麼簡單能做到的。因此首先必須守持善戒,守好戒才能修得起定。如果我們先將定功德成就了,將來修空性就可以依靠定,所以,每一個修佛法的人都應該努力修定。定沒有生起是不能證空性的,因爲心沒有那麼細,也不能長時間地與法合一,空性自然無法證得。

  修定有九個次第,從初住、二住、一直到九住,稱爲九住心。通過九個階段,將昏沈、掉舉清除幹淨。沒有了昏沈,沒有了掉舉,再串習到最熟的程度,才能得輕安,得輕安之後,定才圓滿。定圓滿了之後,我們自己會有感受,原有的身子就像變爲另一個身子似的:平時修法感到很困難,得定之後修善法時身子變得很有堪忍性,無論怎麼難都能做得起,如果需要兩個小時身體不動,就能坐到兩小時不動;需要叁個小時身體不動,就能坐到叁小時不動,而且身上沒有疲勞和不堪忍的感受。修空性時需要心靜到這樣的程度,才能認識到事物的緣起有與自性空。我們現在所學的空性只是講道理,還不是修所成的清淨正見,一定要到定生起之後再經過修,修到心與法合一了,就會是另一種感受。不是我們現在講這個道理,心裏就會有這個道理,所以修定是很重要的。

  大家現在是初業有情,所以現在我還無需給大家詳講九住心,今天先講怎樣找所緣。所緣怎麼找呢?所緣是要我們自己心上現起的,開始先想一個物體,最好是想上師叁寶,因爲想這些有加持力;實在想不起上師叁寶,哪怕心裏想個白石頭都可以得定;乃至于實在連白石頭也想不起,還有緣心定可修:觀想內心的光明境相,也可以得定。現在大家想一個有相的所緣爲最好,因爲在修佛法的中間有很多所緣相需要我們去緣念,所以想一個有相的所緣有利于後面的修學。開始修定的重點在于找所緣: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佛像,銅的也好,畫的也好,乃至于看到哪尊菩薩像、哪位上師像心裏很喜歡,都可以在心上去觀想。觀想的時候要看其是否能在心裏現得起,能否容易現得起,這需要自己去試,直到自己找到一尊最容易在心裏現得起的佛像,以後就觀想這一尊佛像,這就是找所緣。

  在觀想所緣之前,身體要坐規矩,不能隨隨便便的,要按照毘盧七法來坐。首先坐的位置要比放腳的地方略高些,如果兩者是一樣高的話,坐久了人的身體就會駝背並向後傾,因此坐的位置要稍高于放腳的位置。坐的方法有叁種:最理想的是雙盤,也就是所謂的金剛跏趺坐,將兩只腳都盤上來。這樣的坐法是練出來的,不是說說就能做得到,沒經過鍛煉是坐不起的。如果雙盤坐不起可以單盤坐,左腳在上或是右腳在上都可以。如果連單盤坐法也坐不起,還可以隨意坐,即兩只腳交叉起來就是了。如果老年人連這樣都坐不起,那就可以將雙腿放下來,也就是彌勒坐,彌勒菩薩就是這樣坐的,這是康定的大吉活佛的教授。當年我去康定閉關時他告訴我:如果坐不起就可以將兩腿放下來,說這是彌勒坐。以前我在昂旺朗吉堪布上師面前沒有聽過這樣的教授,他所要求的最低限度也要將兩腿盤起。兩腿盤起坐大家也是需要練的,不是一開始就能盤得起,坐時間長了腿要疼、腳要麻、什麼不舒服都會來。開始大家要以比較容易的方法練習坐,不要一開始就雙盤,那是坐不起的,會痛得要命。要先簡單地盤起,再慢慢練著單盤,將一只腳放到腿的上面,累了可以交換一下。單盤練好之後,就要開始練雙盤,累了就放下來。大家記住重在用心,不在乎形式。坐的時候背要伸直,頭頂要和自己的身體重心垂直,後背要伸直但不能刻意用力,身體要放松。後背用力挺直著坐是承受不起的,修法的時候要隨時想著後背用力挺直那怎麼得了?所以先要將自己身體坐正,後背伸直再慢慢地放松。坐的時候雙肩要平,不能前後、左右歪斜。雙手在腿上做入定印,兩手拇指輕輕接觸但不要用力;左手在下,右手在上(道家要分男左女右,佛家是不分的。)。爲什麼左手在下面呢?因爲我們一天勞作,右手用得多些,左手用得少些,上座的時候就要讓左手多負擔一些。嘴巴要微微閉上,同樣不能刻意用力,舌尖輕輕抵住上牙床(這是因爲入定的時候會流口水,舌尖輕輕抵住上牙床就可以不流口水。),雙眼應垂簾,既看不到前面又不閉嚴,如果大家不習慣微閉,也可以雙眼輕輕閉合。

  如法地坐好之後,將自己要觀想的…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