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樣就不容易造惡。苦來了要在因上解,不能在果上解,這就是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的道理。
善與惡的區別歸納起來很簡單:凡利人利己的都是善,損人損己就是惡。凡是損人損己的事自己一定不要做,損人害別人,損己害自己。有人會說只有害人的,哪裏有害自己的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今天該你休息,朋友拉你去喝酒,你喝得醉醺醺地回來,還能好好休息嗎?這是不是你在害自己嗎?這個時間你該上座,可是你跑出去玩,玩得筋疲力盡回來,哪還有精力上座?即便上座也是打瞌睡,這就是損害了自己,就是惡嘛!所以總結起來就是:損人損己就是惡,利人利己的都是善。
我們學修佛法之人現在不僅僅是注重身體保健,而是要注意保命。大家要認識清楚:身體虧損了是要死的,沒有身體怎麼能修學佛法?對于一般人來說講究健康是保健,對于我們來說則不是保健而是保命。因爲死無常,我們要排除死亡的條件,積累繼續深入修學佛法的條件,所以我們現在講究健康保健,實則目的在于保命。我在打太極拳時,有個小夥子在一邊看,看了好久之後他走過來跟我說了一句話:“保命哲學!”我聽了這話不敢回答,連笑都不敢笑,生怕惹他生氣,因爲我們鍛煉身體實在就是保命哲學。我再次告誡大家:灌過頂的人不保命可是要犯一條密戒的!因爲你天天想著自成本尊,怎麼能將本尊的身體拿來隨便糟踏?你都成了本尊就該重在利益衆生,怎麼能隨便糟踏自己身體?所以密戒裏就有這樣一條:輕損自身不如佛。大家可要記住:我們不僅是要注重保健,而是要保命啊!當然,雖然我們要保命,卻不要執著,能活多久就修多久:今晚我要好好修法、好好休息,明天早上爬不起來是明天的事,只要在我清醒的時候,就是躺著也要修法!大家可能會想:晚上都在修法?那不是睡覺的時間嗎?在修密法的時候,就是睡著了也都還在修,沒有休息的時間,睡著了照樣修,一直到天亮清醒了,也還是在修,這就是真正的“後盡日夜遍熏修”。等到我們真正將出離心、菩提心、空見生起之後開始修密了,那時確實就是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修,因爲要“遍熏修”嘛。不這樣怎麼做到“遍”呢?中間出了缺口就不能叫做“遍”,就是要睡著了都還是在修,修到第二天天亮,清醒了再繼續修。這種情形可不是我在給大家講故事,大家只要好好修,今生就能修密法,並不一定要很長的時間。
在創造菩提的階段,我們是在積累修顯密的功能。功能不可能暴漲,也不會是糊裏糊塗就有的,要靠我們一天天慢慢地積累起來。現在我們所做的事情,目的是爲最終能成佛,只是現在還沒有走到終點,我們大家對此要高興。我們不要將自己看輕了,要想:未必賢劫千佛中就沒有我?我們不要將自己看低了:難得的人身我們得到了,難遇的佛法我們遇到了,難尋的大乘上師我們有了,現在問題的關鍵在于自己修不修。只要堅持修,我們就能最終成佛,整天睡大覺怎麼能行呢?如果將自己的身體拿來糟蹋,將寶貴的時間拿來浪費,那就不是沒有堪忍性,而是自己不願意實作。這就是剛才我講的道理:要生起出離心先要有一個想出離的心,要成佛要先有個想成佛的心,連想都不敢想,還叫什麼修學大乘佛法的人呢?
大雄寶殿是釋迦佛的地方,我們佛弟子在大雄寶殿還能有畏難的心?至少我們要有個不畏懼的心:修行再苦我們不畏懼;成佛再難我們不畏懼;煩惱再厲害我們不害怕斷;衆生再多我們不害怕度,應該有這樣無所畏懼的心。有了這樣無畏的心,我們的修學才是快樂的。大家現在是學習階段,學好了將來可以自用,可以度自己、度衆生。我們的發心是爲衆生而成佛,是誰先得利呢?當然是我們自己嘛。只有自己成佛了才能度衆生,發心是爲衆生,先得利的是自己,這有什麼做不得的?我們自己解脫了才能解脫他人,要自己生起了功能才能對人說法。如果你的本事只會照書本上說,別人不會去看書嗎?曆代的教授都是耳傳,一般的教義在字面上,特殊的教授則是要耳傳的。自己沒東西給別人傳什麼呢?自己沒有修證過拿什麼來傳?如果照書本上說何必不讓他們自己看?這在佛教上就是:先要自己住持正法,才能弘揚佛法。這兩樣是同時來的,我們現在雖沒到這種水平,但是可以學,我們一方面住持,一方面弘揚。反過來說,這些母親我們能不管嗎?若要等叁大阿僧祉劫之後再來度她們,我們心裏能放得下嗎?爲度這些母親,我們就是受再大的苦都沒關系。爲了母親不多受一刻的苦,所以我們要由顯入密加速成佛,以減少母親受苦的時間。有了這樣的心我們才夠學密法,菩提心要升華到不忍母親多受片刻痛苦,自己要積極成佛,這才是學密法的菩提心,不然就是叁大阿僧祉劫的菩提心。如果我們慢慢地、好好修夠了才來救度衆生,就好比看到母親在受苦,她落入河裏都要淹死了,馬上就要滅頂了,我們卻在慢條斯理將什麼都准備好了才將船開過來撈她,等撈上來她早就成死屍了!母親落入河裏在喊救命,我們只能不顧一切地去救她,要是有了這種心,我們就可以保證自己沒有什麼法修不成,沒有什麼功德生不起來。
有了菩提心,有了真正的勝義菩提心之後,再將大乘佛法的心要掌握了,這時簡單地說,成佛如操佐卷,就是在自己手上。是會有這麼大的功效,但是必須要生菩提心。要生起菩提心必須要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菩提心就是假的,是口頭菩提。我們要真正生起出離心,起碼要舍現世的安樂,要是連世間的貪心我們都舍不開,一天到晚所做的都是世間法,哪有一點是佛法?就算你現在所修的是無上密,是最高、最高的法,是各派最高的法,簡單扼要地說:不管你修得有多高,叁惡道的門沒有關上,你就有可能進去。這是因爲你所種的是墮叁惡道的因,不能說有因不受果,道理就是如此。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就知道今天來這裏學《叁主要道》有多重要!一切修法之中以此法爲最殊勝,其他各法雖各有自己殊勝的地方,按道次第來說,這叁樣沒有修到生起功能,修其他什麼法都只不過是種點習氣、得點加持而已,起不到變心的作用,生不起什麼功能。
我們學修佛法之人此生無論如何都要抓住一樣,就如我前面所說的,起碼要抓住一樣小有成就:將業果弄清楚並能如法取舍,我們就能不犯錯誤,就能關上叁惡道門,這是一種小有成就;能夠將定修起,就能離開了欲界,也是一種小有成就。至于大成就,不敢說這些同修之中無人能生起,確是很不容易生起。我的看法是:大成就者既要生起菩提心又要證得空性,就像清定上師、海公上師、大吉活佛他們這樣的。我們此生不大可能成就他們那樣,盡管我們可以想得很大,但是我估計能爭取一樣小有成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這是我的願心,你們大家怎麼想我不敢說,或許你們比我想得更殊勝、更好。這輩子我們不敢說能有大成就,希望總是有的,這就是我們無論如何都要盡全力去爭取一個小有成就。
如果我們不戳穿此世貪的心,無論習教、持律、參禅等等,都將很難關閉叁惡道的門。不是說關不上,是很不容易關上。
阿裏巴大師說:“你所修的一切法都是爲了現世顯赫這個野心,它又增長你的我慢、嫉妒、瞋恚、貪欲而成爲輪回之因——【集】。所以你這個修法的念頭實際上恰恰能把你抛入惡趣,這和犯罪墮惡趣沒什麼二樣。”
有了[我慢]之心,我們就不會再進步,自己已經是最好的,還會誰比我更好?人們通常不會說出自己的不滿,或者是不敢說,只能在心裏不舒服,這就是嫉妒心。有了[嫉妒]之心,我們的一切布施都不圓滿,我們的功德都不能圓滿,而且沒有了隨喜心,可以說是防礙我們修學最大的煩惱!嫉妒在顯教之中通常未提到,世人的嫉妒心重得很,只是顯教沒有將它提爲根本煩惱;但是在密法之中嫉妒卻是一大煩惱,是根本煩惱。以在家人來說,在單位上選代表、選先進工作者,盡管找不到被選上的人有什麼錯誤,說不出別人的缺點,自己心裏卻還是想:“他都能選得上啊!”其實就是心裏嫉妒別人,這樣的忌妒心在家人最容易有。
再比如,看到別人住進了新的大房子,自己心裏會産生嫉妒的心,嫉妒那些住大房子的人。他們有大房子住是他們過去生中的福報,我們現在沒資格住是自己過去生中沒有這種福報。我們應該這樣想:這些人過去生中積得有福報,所以今生才有大房子住。也許他得到那麼多房子的手段不合法,那麼他未來會受果,但與現在沒有關系。有些人有很多所房子,住不完空就在那裏,因爲他有這樣的福報嘛,是他過去生中積存的福報感得。千萬不要認爲他們是靠今生的聰明才智獲取了這樣的享受,那就弄錯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周圍的人:有些人能幹極了,可就是累死了,一輩子也沒有大房子住;有些人連話都說不清楚,聽他說話都能急死人,可是他就是有住不完的房子。這些現象大家一定要弄清楚:人們現在生中所得享受不是今生的福報,而是過去生的福報。遇到這種事該怎麼辦?我們要生隨喜心:別人現在能夠得到是他過去有福報,我們若想得到現在就要趕緊培福,這樣我們的隨喜心才圓滿。生隨喜心對我們是有利的,隨喜心所生的功德大小是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的:我們有功德,對方沒有功德,我們生起來的福報比他還大;對方的功德大,我們可以得他一半的功德,這樣的便宜事我們爲什麼不去做?我們讀這些大師過去的傳記時要生隨喜心,不要說得到他們一半的功德,哪怕是得他們的一分功德都是我們修若幹年都生不起的。最容易做的事莫過于生隨喜心,旅遊時看到哪裏好就生隨喜心,看到佛教的寺廟自己就發心:“我今生乃至來世有了條件一定要修一座比這更好、更莊嚴的寺廟!“這樣的隨喜功德就大了。這又沒有要你花錢,不過是你心裏想一下就行了,未必你連心裏想一下都舍不得?會修佛法的人天天都在忏罪培福,不會修佛法的人只會抱著書看…
《叁主要道甚深引導筆記·開妙道門 二.正宗分 1.釋出離心(2)消除現世貪著的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